心裡有軌

法鼓山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禪,不纏|EP216】禪宗故事/洛浦元安.子歸何處

    3 小時前

    【禪,不纏|EP216】禪宗故事/洛浦元安.子歸何處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船子德誠—夾山善會—洛浦元安 上一集節目中,分享了洛浦元安和他的師父,夾山善會禪師的故事,夾山善會禪師對於洛浦元安這位弟子的用心教育,以及他對法脈傳承的關心,實在令人感動。 這一集,我們要接著來看看,當夾山善會禪師圓寂之後,洛浦元安如何將夾山的禪風向外推廣,他又是如何教育學生……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洛浦元安)、黃興育(飾友人)、DORE(飾甲僧)、王軍智(飾乙僧) ※ 節目內容: ● 洛浦元安遇到老朋友,這位朋友問他「何處逃難」?他們談論的真的是逃離唐朝末年世局混亂的事嗎? ● 對於朋友問「佛佛相應。祖祖相傳。彼此不垂曲時如何」,洛浦元安認為「未逢別者。終不開拳」,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 對於弟子的提問「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箇無心道人。未審百千諸佛有何過。無心道人有何德」,洛浦元安禪師用「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這個偈子來回應,他想要傳達的是什麼涵意? ● 為何弟子說要「歸鄉」,洛浦元安卻說「家破人亡。子歸何處」?這個弟子真的「家破人亡」了嗎? ● 洛浦元安禪師所說的偈子「決志歸鄉去。乘船渡五湖。舉篙星月隱。停棹日輪孤。解䌫離邪岸。張帆出正途。到來家蕩盡。免作屋中愚。」是什麼意思?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六 暨夾山順世。師抵于涔陽。遇故人因話武陵事。問曰。倐忽數年。何處逃難。師曰。秖在闤闠中。曰。何不向無人處去。師曰。無人處有何難。曰。闤闠中如何逃避。師曰。雖在闤闠中。要且人不識。故人罔測。又問。佛佛相應。祖祖相傳。彼此不垂曲時如何。師曰。野老門前。不話朝堂之事。曰。合譚何事。師曰。未逢別者。終不開拳。曰。有人不從朝堂來。相逢還話會否。師曰。量外之機。徒勞目擊。 師尋之澧陽洛浦山卜築宴處。後遷止朗州蘇谿。四方玄侶。憧憧奔湊。 問。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箇無心道人。未審百千諸佛有何過。無心道人有何德。師曰。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問。學人擬歸鄉時如何。師曰。家破人亡。子歸何處。曰。恁麼則不歸去也。師曰。庭前殘雪日輪消。室內游塵遣誰掃。乃有偈曰。決志歸鄉去。乘船渡五湖。舉篙星月隱。停棹日輪孤。解䌫離邪岸。張帆出正途。到來家蕩盡。免作屋中愚。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4 分鐘
  2. 【禪,不纏|EP215】禪宗故事/洛浦元安.自有青山在

    9月9日

    【禪,不纏|EP215】禪宗故事/洛浦元安.自有青山在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船子德誠—夾山善會—洛浦元安 上一集節目中,介紹了夾山善會禪師的法脈傳承,洛浦元安禪師。也提到洛浦元安曾經參訪過翠微無學和臨濟義玄兩位禪師,而且在臨濟義玄禪師身旁擔任侍者多年,並且深受臨濟禪師的稱讚與器重。也發現洛浦元安出現在臨濟禪師幾則公案故事中。 雖然,臨濟義玄禪師十分賞識洛浦元安,當眾讚許他「臨濟門下一隻箭,誰敢當鋒」。但他始終沒有在臨濟義玄禪師的指導下開悟。當他離開臨濟院,來到夾山,卻在夾山善會禪師的點撥下。決定長住在夾山,跟隨在善會禪師身旁,承接他的法脈。 這兩師徒是如何論禪?善會禪師又是如何讓洛浦元安信服?這一集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黃興育(飾洛浦元安)、呂宗穎(飾夾山善會)、DORE(飾送信弟子) ※ 節目內容: ● 第一個故事: 洛浦元安來見夾山善會禪師,為何夾山善會禪師會說「鷄棲鳳巢,非其同類」,然後趕他出去? 洛浦元安請夾山善會接引他,夾山說「目前無闍黎,此間無老僧」。洛浦元安用喝來回應,是什麼用意? 這兩師徒用喝和棒來鬥機鋒,是什麼意思? ● 第二個故事: 洛浦元安所問的「佛魔不到處」是什麼意思? 這個公案想要傳達的是什麼? ● 第三個故事: 夾山善會禪師擔心法脈無法延續,而洛浦元安告訴夾山禪師「他家自有青山在」,是什麼意思?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六 師遊歷罷。直往夾山卓庵。經年不訪夾山。山乃修書。令僧馳往。師接得便坐却。再展手索。僧無對。師便打。曰。歸去舉似和尚。僧回舉似。山曰。這僧若開書。三日內必來。若不開書。斯人救不得也。師果三日後至。見夾山不禮拜。乃當面叉手而立。山曰。鷄棲鳳巢。非其同類。出去。師曰。自遠趨風。請師一接。山曰。目前無闍黎。此間無老僧。師便喝。山曰。住。住。且莫草草怱怱。雲月是同。谿山各異。截斷天下人舌頭即不無。闍黎。爭教無舌人解語。師佇思。山便打。因茲服膺(興化代云。但知作佛。莫愁眾生)。 一日問山。佛魔不到處如何體會。山曰。燭明千里像。闇室老僧迷。又問。朝陽已昇。夜月不現時如何。山曰。龍銜海珠。游魚不顧。 山將示滅。垂語曰。石頭一枝。看看即滅矣。師曰。不然。山曰。何也。師曰。他家自有青山在。山曰。苟如是。即吾宗不墜矣。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分鐘
4.9
(滿分 5 顆星)
133 則評分

簡介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