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集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以聽覺關懷為主軸,從聽力的受損及生理層面,延伸至心理層面的關懷,以及照顧者的喘息服務,期盼大家了解聽覺照護之迫切,提高對聽力保健的關注。
同時推廣「減噪取靜」的環保概念,營造安靜舒適的社區環境,提升優質的公民素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聽見 讓愛聲‪華‬ 漢聲廣播電臺

    • 社會與文化
    • 5.0 • 12 則評分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以聽覺關懷為主軸,從聽力的受損及生理層面,延伸至心理層面的關懷,以及照顧者的喘息服務,期盼大家了解聽覺照護之迫切,提高對聽力保健的關注。
同時推廣「減噪取靜」的環保概念,營造安靜舒適的社區環境,提升優質的公民素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E39 李立昂醫師從重聽到重聽的歷程

    S2E39 李立昂醫師從重聽到重聽的歷程

    李立昂醫師,台灣第一位植入人工耳蝸的耳鼻喉科醫師。

    中年重聽、漸漸失去聽力的李醫師,曾在考場中埋頭作答,沒有聽到火警鈴聲,猛一抬頭發現教室空無一人,也不知發生何事;待同事發現他沒逃離會場,重新回頭尋人時,他才驚覺茲事體大。

    經過手術植入電子耳,李醫師努力聽語復健,重新聽見,跟病患作有效的溝通,也將居家生活品質維持到一定的功能。

    對他而言,病患開電子耳復健的歷程到底有多辛苦?
    現在,他可以說:我知道了。

    本集《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李立昂醫師分享從「重聽」到重新聽見的復健歷程,以及娛樂型聽損、退化型聽損的照顧。

    【本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 40 分鐘
    S2E38 聽覺照顧不可少:李立昂

    S2E38 聽覺照顧不可少:李立昂

    聽覺功能是慢慢地成長,慢慢被訓練出來的。
    開始知道聲音的意義是什麼,才能對應出相對的反應。

    過去人工電子耳技術還不夠成熟的時候,可能是兩歲以後才會植入;現在的人工電子耳技術非常成熟,越早介入對孩子的腦部的發育及聽語的影響越好。但聽語的發展在六歲之前,也都有一定的機會去補足它,只是後面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聽語復健。

    目前臺灣醫療資源的分布,在都會區往往不是問題,但是偏鄉就會有很大的需求,資源的普及是政府及大眾都應關注的事情。

    本集《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邀請林口長庚醫院李立昂醫師分享先天性及後天性聽力受損的治療與照顧,歡迎收聽。

    【本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 40 分鐘
    S2E37 學篩把關不可少 早早早療成效好:張晏銘、鄭敘寧

    S2E37 學篩把關不可少 早早早療成效好:張晏銘、鄭敘寧

    不管是任何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也會勝於亡羊補牢。

    許多人在發現自己健康出現問題,會出現懷疑、否認、悲傷、難過、甚至沮喪、憤怒,這些情緒都是合理的;但我們可以一邊有情緒一邊尋找資源,在專業人員協助下,把握住治療黃金期,讓每一個聽力受損的孩子、家庭,都可以找到最好的道路。

    通過傳善獎為期三年的專案補助,將雅文基金會對於兒童聽語專業的經驗傳播擴大出去,免費提供增能訓練課程,讓更多的公衛護理專業人員和聽損家庭受益,期盼早期發現孩童的聽力狀態,給予適當的聽語資源支持,提供聽損者家庭有效的幫助。

    本集《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邀請雅文基金會張晏銘聽力師、鄭敘寧社工師,分享工作的熱情以及早期療育早期治療的重要性,歡迎收聽。

    【本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 41 分鐘
    S2E36 學篩把關不可少:張晏銘、鄭敘寧

    S2E36 學篩把關不可少:張晏銘、鄭敘寧

    雅文基金會,長期投入聽損孩童學習「傾聽」與「說話」的慈善工作,著力學篩與早療,幫助聽損兒從無聲走向有聲。

    聽力師和社工師在助人的同時,也從聽損孩子及家長身上,得到許多的回饋與感動。

    敘寧社工師聽到一位家有聽損兒的外籍媽媽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相信神是認為我有能力,才給我這樣的孩子,我會盡我所能地去愛他、照顧他。」母親的愛與勇氣讓她動容。

    晏銘聽力師覺得這份工作對他的意義在於「改變的不只是一個孩子的現狀,還有可能改變是他的一生。」

    本集《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邀請雅文基金會張晏銘聽力師、鄭敘寧社工師分享工作的熱情以及學前聽力篩檢的重要性,歡迎收聽。

    【本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 41 分鐘
    S2E35 北聰雙語教育擺脫刻板印象 驚豔社會:趙麗華

    S2E35 北聰雙語教育擺脫刻板印象 驚豔社會:趙麗華

    大家對特殊學校的印象是什麼呢?
    灰灰暗暗?弱勢孩子非常多的地方?
    其實,臺北市立啟聰學校的孩子除了掛上助聽器以外,
    整體發展跟一般的孩子都是一樣的。

    北聰也是一個雙語進行的環境,
    只是不是口語和英語,
    而是口語跟手語。

    國中組曾經拿到科學競賽總積分第一名,
    挑戰了人們過去以為特殊學校的學生應該偏弱的印象。

    只要我們願意給孩子舞臺,他們在舞台上的表現總是讓我們驚艷。

    本集《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邀請臺北市立啟聰學校趙麗華校長分享北聰與時俱進的教學設計,歡迎收聽。

    【本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 40 分鐘
    S2E34 聽損兒童溝通技巧:蘇心怡

    S2E34 聽損兒童溝通技巧:蘇心怡

    交朋友對小小孩是重要的,以前在家裡的時候都是爸爸說、媽媽說,到了幼兒園變成老師說、同學說,外人對他的關注就變得越來越需要。

    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我們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去學習,不管是在認知、情緒,或者是互動的部分,幫助聽損孩子增強溝通的技能。

    本集《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邀請台北長庚紀念醫院資深專業語言治療師蘇心怡分享聽損兒童的溝通技巧,歡迎收聽。

    【本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 40 分鐘

客戶評論

5.0(滿分 5 分)
12 則評分

12 則評分

趙丁噹

很棒的節目

這個節目做得很棒,對我生活有幫助

GrassGoPlae

很多激勵人心的故事

謝謝華科基金會和主持團隊製作本節目,聽見好多感人又勵志的故事,深受感動,也對聽覺知能/聽損有了更多認識,優質節目希望更多人聽到。

longson1001

好節目值得推薦

聽力健康需要受到更多關注,推薦大家收聽

熱門社會與文化 Podcast

好味小姐
呱吉
Otherwise Library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唐綺陽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