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

在这里,您关心的、好奇的、困惑的投资理财问题,就是我们想聊的话题! 投资是一件需要慢慢来的事,它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希望陪伴您在这趟旅程中,解决当下的问题、理解多元的世界、收获认知的成长,找到每个人在财富世界里的稳定内核。

  1. 30.为什么越卷越亏损?一期聊透「反内卷」背后的真相

    2D AGO

    30.为什么越卷越亏损?一期聊透「反内卷」背后的真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996」已成为许多人的工作常态;也不知道何时起,价格战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标配,仿佛只有不断刷新底价,才能守住销量。长期过度的竞争让人们变得更加疲惫,让产业链中许多环节的效率不增反降。「内卷」之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成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 过去一年,中央会议多次强调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近期,「反内卷」的热浪不断升级,随着政策的推进,相关板块也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很多人把「反内卷」视为供给侧改革的2.0版,但这两场间隔10年的产业变革的侧重点实则有很大不同。当制造业越卷越亏损,利润究竟去哪儿了?「反内卷」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对企业、员工分别将带来哪些影响?相关的主题行情未来又将如何演绎? 今天,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深入研究制造业的基金经理袁维德,以及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企业高管Jason,从投资端和产业端分别聊聊制造业「反内卷」的进程与挑战。从价格战的厮杀到价值战的转型,从拼时长的内卷到重创新的突围,「反内卷」不仅有望改写中国制造行业的生存逻辑,也在悄悄影响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希望这期播客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视角。 聊天的人 袁维德,中欧基金价值组基金经理,16年证券从业经验,8年投资经验,覆盖制造业、科技、大消费、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 Jason,半导体企业高管,从事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投资10余年,覆盖功率半导体的硅片材料和晶圆代工等环节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越卷越亏钱?半导体如何一步步被「卷」伤 01:56 从企业到政府,为什么「卷」不动了? 03:28 从增值税改革到公平竞争法案,反内卷已经铺垫了好几年 04:38 供给侧改革,改的是产能过剩;反内卷,反的是同质化竞争 06:43 越早投产,包袱越重,怪象从何而来? 08:32 非市场化因素的介入,影响了正常供需关系 10:51 企业削减研发投入,是卷过头的危险信号 Part 2:「工程师红利」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 14:40 投一条新产线,最关心的指标是什么? 19:38 企业的两条出路:以量保价 vs 技术创新 21:01 传统工厂如何实现产品高端化? 23:08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已从制造成本变为研发成本 27:36 从汽车到创新药出海,这种「工程师红利」不断被验证 Part 3:释放一线工人的消费潜力,「反内卷」的另一层目标 31:29 有了消费能力,但没有消费场景,制造业工人的常见画像 34:06 单休变双休后,你愿意继续加班还是娱乐消费? 35:31 基金经理深度访谈几十位一线工人,得出了哪些结论? 37:46 理想的正循环:企业利润提升→员工时薪增加→释放消费潜力 40:30 中国下一批中产,很可能来自制造业 44:33 生产性服务业仍有巨大缺口,有望创造大量岗位 Part 4:「反内卷」主题下,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48:45 卷不动的半导体工厂,近期陆续破产 49:31 反内卷主题下,两类企业值得关注 52:07 未来企业盈利修复后,会在股东和员工之间进行分配 53:27 反内卷新手段,从源头审批遏制低效产能 - 中欧基金出品 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57 min
  2. 29.大盘站稳3600点,当乐观成为共识,我们看到了哪些新变化?|蓝小康对话中金张文朗

    AUG 12

    29.大盘站稳3600点,当乐观成为共识,我们看到了哪些新变化?|蓝小康对话中金张文朗

    近日,随着上证指数站稳 3600 点,市场情绪高涨。有人欢呼牛市归来,也有人产生“水牛能跑多远”的担忧——这轮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还是有足够基本面支撑?市场似乎存在分歧。 回望 2025 年已过去的日子,无数变化悄然发生。"反内卷"从网络热词变成实实在在的政策导向,成为新的市场主线之一,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否意味着核心经济目标的转变?美国“逆全球化”持续影响中国供应链,出海的船头将转向何处?美股依然在创造新高,但美元的地位似乎不再那么稳固,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基金经理蓝小康,和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畅聊国内经济与海外市场。 蓝小康对宏观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产关系如何分配颇有研究,在今年初的播客中,他对 2025 年的 A 股和港股做出了乐观判断。当乐观逐渐成为共识,现在他又看到了哪些新的变化?在节目的最后,蓝小康复盘了今年上半年他认为做得比较好的两大投资决策,也表达了自己错过创新药的遗憾。 市场多次证明,投资的核心在于发现价值,而非追逐价格波动。希望本期播客,能帮助大家在市场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锚点。 聊天的人 蓝小康,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 张文朗,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 时间轴 Part 1:反内卷的背后,从赚美元到促内需 01:51 市场重回 3600 点,是流动性驱动的“水牛”吗? 07:32 中国过去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一,是与欧美的贸易顺差 08:56 反内卷两大背景:产出效率变低+美元购买力下行 09:50 反内卷要向劳动者倾斜分配,从而促进内需 11:43 回顾过去 20 年,内卷如何从一种发展动力变成健康发展的约束? Part 2:新质生产力和传统产业的“共生时代” 15:14 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两股力量从资源竞争走向协同 19:59 房地产下行阶段,股市回暖通常会早于楼市止跌 21:04 居民杠杆率下降,资金从房市流向金融市场 22:45 出海的两个变化:1. 关税战下被动走出去 2. 主动到一带一路找需求 25:48 当中国成为全球消费大国,国内资产价格会上行 Part 3:美元体系的动摇时刻 29:24 美股“例外论”:美债提供天量流动性+美股赚钱效应的正循环 30:26 美国在“逆全球化”下还能持续引领 AI 革命吗? 32:30 大宗商品走高:流动性驱动+需求扩张+供给刚性 36:04 各国重启财政扩张,但与降利率难以兼得 39:55 特朗普希望加大货币政策主导权,或将影响美联储独立性 41:58 美国如果实践 YCC,意味着丧失货币主导地位 45:08 美元指数体系正在出现问题 Part 4: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安全边际” 50:29 如果卖在最高点后狂跌,倾向于认为“这笔交易做错了“ 54:34 宏观维度:理解债务周期和生产关系 55:54 系统生态维度: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理解 57:37 大部分价值投资者,经常面临反人性的阶段 58:37 复盘上半年,满意贵金属和金融两个交易,遗憾错过创新药 相关名词 YCC: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是日本央行在 2016 年推出的一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通过设定特定国债收益率目标,特别是将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接近 0 的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推升通胀。 (本期播客录制于 2025 年 7 月底,彼时上证指数还在 3600 点上下波动,因此节目音频中的表述为“3500点以上”)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h 8m
  3. 28.当「存款利率破1%」撞上「大盘重返3600点」,稳健投资有何新解?|刘勇X表舅

    JUL 30

    28.当「存款利率破1%」撞上「大盘重返3600点」,稳健投资有何新解?|刘勇X表舅

    7月24日,上证指数成功站上3600点,历史上也仅有2007年、2015年、2021年三次大行情成功站上3600点;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下旬,六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统统跌破1%,活期利率仅0.05%,不少投资者口袋里的钱却在“悄悄减薪”。 一边是存款利率持续下探,稳健收益受到威胁,一边是权益市场高歌猛进,但波动也相对较大。当前如何让投资组合稳健依旧,对于想跑赢通胀且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 6月底,大批内地投资者蜂拥香港,力争搭上预期收益高达7%的港险“末班车”,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稳健高收益产品的投资需求从未减弱。 不过做过功课的小伙伴都知道,港险7%的演示利率其实“噱头”成分更大,比如保险公司不保证分红收益,要想拿足7%可能要等50~70年,且一旦提前支取就会面临高额损失,此外如果投资者想投诉维权,成本高不说,胜诉概率还很低。可以说,香港保险有其受众,但绝不是盲目跟风的普通投资者。 此次,我们邀请到了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刘勇以及圈内知名大V表舅一起来探讨低利率背景下的稳健投资选择,他们不仅深入探讨了投资者熟悉而又陌生的保险,还给出了一个更具性价比的投资选择——固收+基金。 聊天的人 刘勇,多资产及解决方案投资部基金经理,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数学,历任中铁资源期货研究员、太平洋证券股票研究员、幸福人寿保险资产管理中心研究部负责人&股票投资部负责人。2023年6月加入中欧基金,同年8月任基金经理,投资理念以价值投资和绝对收益为导向 表舅,公众号《表舅是养基大户》主理人,基金投顾行业观察者 偌馨,特邀主持人,对香港保险和固收+基金都非常之感兴趣 时间轴 Part 1 稳健理财标配,保险的角色变迁和价值定位 01:23香港保险热潮背后的风险与真相 04:29 盘点理财型保险的分类和收益特点 07:11 重疾险作为一类保障保险,为什么理财属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11:53 投资理财型保险时,有哪些常见的 “坑” 和误区? 14:52 一边是保险预定利率不断下行,一边是保险规模依旧大涨,背后逻辑是什么? 20:48 降低保险预定利率,强调保险“姓保不姓投” 24:07 国有保险公司执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对普通投资者有哪些影响? Part 2 存款「1利率」时代下,如何破解收益焦虑? 28:43 低利率时代想跑赢通胀,还有哪些高性价比选择? 31:38 回顾4月7日市场大跌,如何控制好产品的回撤? 35:48 从投顾视角出发,筛选固收+产品最看重哪些指标? 39:20 从专业投资人视角出发,投资者如何筛选到适合自己的固收+产品? 41:44 清楚产品的投资类型,明确自身可承担的最大回撤 46:24 中欧多资产团队的做法:强调绝对收益,淡化相对排名,避免追求弹性 52:05 存款“1利率”时代,预期收益定在什么区间较为合理? Part3 总结 55:34 如果有100万,你会怎么配置? 57:50 做多元资产配置的同时要注重权益市场,固收+基金是一个不错的稳健投资选择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 hr
  4. 27. 账户收益追不上基金净值上涨?记一场关于基金收益保卫战的“坦白局”|晨星中国孙珩X张学明

    JUL 8

    27. 账户收益追不上基金净值上涨?记一场关于基金收益保卫战的“坦白局”|晨星中国孙珩X张学明

    “基金净值上涨,基民却不赚钱”这一现象并不鲜见,但很少有人灵魂拷问,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晨星中国近期发布的《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系列报告中,有一组很有意思同时又值得我们深思的数据: 尽管过去几年权益市场比较难,沪深300指数在2020-2024这5年期间累计下跌3.95%,但非行业和行业股票基金的近5年年化收益率,却分别达到了6.67%和3.68%。 更令人意外的是,投资者的近5年年化回报均不同幅度地低于基金回报,尤其是在行业股票基金上,回报还是负值。也就是说,基金净值本身是在上涨的,但投资者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得相匹配的回报。 究其根本,“波动率税”——这个冷门但关键的概念——正是影响普通投资者长期收益的“隐形杀手”。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波动率税”这个概念?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其给投资带来的影响?又如何完成从“纳税人”到“收税人”的角色转变?这些难题亟待解决。 本期播客由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张学明与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坐镇,一位是擅长波动管理的多资产策略投资人,一位是深谙基金研究的行业专家。在一小时的交流中,他们深度拆解了这个“看不见的税”,还原了背后的作用逻辑,当然,还提供了详尽的应对方案。 波动不是敌人,错误的应对方式才是。点击收听,或许让你对投资有全新的理解,助你从市场波动中赚回本就属于你的那部分收益。 聊天的人 张学明,中欧基金多资产及解决方案投资部基金经理。曾任中泰证券资管对冲基金部副总经理、百亿私募艾方资管投资部总监&合伙人,量化投资经验丰富,擅长股票、转债等策略开发和投资研究。 今年3月,张学明领衔主讲了一期关于“红利投资底层逻辑与配置方法”的播客,3.7万的收听量反响热烈,此次时隔4个月返场,再次为大家深度拆解关于“波动率税”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大家听完同样有所收获。 孙珩,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供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致力于投资和管理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后就职于国内保险和券商资管,从事基金投资研究、资产配置和投顾相关工作。 时间轴 Part 1:为什么基金净值上涨,基民却不赚钱? 01:00 翻倍基金拿不住,定投三次就崩盘 04:34 关键在于“波动率税”——市场波动导致投资者行为出现偏差 08:03 中国v.s.美国v.s.日本,哪个国家的基民收益率最容易“跑输”基金收益率? 10:05 行业主题v.s.偏股v.s.固收+,哪种类型基金的回报差最低? 12:27 波动率税=复利税+行为税 Part 2:实操三部曲:如何从“纳税人”变为“收税人”? 16:40 第一步:选择“波动中等”(5%~15%)的产品 21:08 第二步:聪明定投,包括定什么?何时定?怎么止盈? 23:02 为什么红利和价值策略的“安全垫”更高? 27:28 第三步:在成长和红利构建的“杠铃结构”上,做再平衡 Part 3:再平衡与进阶操作指南 30:26 把再平衡的阈值设置在15%~25%之间比较合适 32:19 训练大脑做理性决策,分三步走 35:38 从达里欧到塔勒布:为何如此重视波动管理? 39:47 控制波动≠拒绝波动:适中波动才能实现“再平衡”与“转波为利” Part 4:一些刨根问底和未来展望 44:40 为什么海外市场上的中波产品占比更高? 50:27 晨星“3P”选基法:People+Process+Parent 54:31 因逆风反转后胜率较高,长期看好价值红利策略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Direct,指数涨跌幅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58 min
  5. 26.两位黄金“老炮儿”畅聊老中青三代的黄金故事,拆解影响金价的关键6个字

    JUN 25

    26.两位黄金“老炮儿”畅聊老中青三代的黄金故事,拆解影响金价的关键6个字

    去年6月26日,中欧基金发布了第一期播客——《黄金热退潮?上游资源品的投资机会可能刚刚开始》,彼时金价在一路高歌后出现阶段性快速回调,给不少黄金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于是我们以此作为第一期播客的主题,沿着金价的线索,深度拆解黄金这个不可或缺的资产配置类别,最内核的投资逻辑。 而在我们播客运营成立的一周年之际,中东局势再次引发金价震荡,投资者不禁疑惑,“是不是只要出现地缘动荡,不管金价多高都可以买入?”“当前又处在本轮黄金周期的什么位置?”等等。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又精心策划了本期黄金主题播客。 往小了说,中国人与黄金之间,其实渊源很深。 比如中国人有个传统是“无三金,不结婚”,黄金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福气,意味着平安,甚至意味着长寿,有诸多寓意。 再比如中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黄金投资故事——从上海“老克勒”早年卢工疯抢“熊猫币”,到前几年中国大妈逼仓华尔街,再到当代年轻人“买包不如买黄金,买黄金就是买翻身信仰”的转变,当下黄金可能坐拥全国年龄范围最广的粉丝群。 所以这期我们就邀请了两位黄金投资“老炮儿”,一起聊聊中国老中青三代人的黄金故事和感悟,共同探讨在海外动荡之际,当前投资黄金的正确打开方式到底是什么。 聊天的人 任飞,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基金经理、权益研究组组长。除宏观研究之外,能力圈覆盖黄金、钢铁、有色等周期行业,是经历多轮经济周期的产业趋势研究专家 杨晓磊,圈内重仓黄金10年的资深玩家,热门财经博主 偌馨,特邀主持人,同时也是近期热衷于潮玩和黄金消费的年轻群体代表 时间轴 Part 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黄金投资故事 01:02 上海“老克勒“卢工扫货:”熊猫币“就像酱香白酒,时间越久,感觉越香 07:08 中国大妈用实力说话:单季度800吨黄金收入囊中,成功逼仓美国华尔街 10:34 当代年轻人“买包不如买金“:59%的购金比例,新一代黄金消费主力军舍我其谁 Part2:投资黄金前,你需要搞清楚的几件事 17:41  “乱世买黄金” 不全对,重点要确认是哪一种“乱“ 23:41 用长期视角看黄金投资,时刻避免掉进“近期偏见“陷阱 28:41 一个意料之外的事实:黄金其实并不安全,历史波动率堪比股票 31:11 黄金价格与美国信用挂钩,当你不信任美国信用,金价上涨几率就大 37:42 黄金在上世纪末连跌15年,正是因为美国当时的财政赤字 40:55 长期看好黄金的理由:当前美国实现财政盈余的概率较低 Part3:黄金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45:37 买实物黄金,或是参与黄金投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51:28 黄金在整个资产配置中占10%,是一个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比例 52:56 一个屡试不爽的黄金再投资准则:在市场狂热时卖出,在无人问津时买入 Part4:对待黄金,投资大师为什么会产生分歧? 56:20 巴菲特、段永平对黄金嗤之以鼻,但索罗斯、达里欧、哈里·布朗却极为重视 59:17 财富管理千人千面,与自身需求最匹配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01:01:58 站在当前时点,基于美国财政不断恶化的趋势,长期看好黄金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h 7m
  6. 25. 萨巴伦卡「失误太多痛失法网冠军」,网球比赛中的胜率思维如何帮我们做好投资?

    JUN 5

    25. 萨巴伦卡「失误太多痛失法网冠军」,网球比赛中的胜率思维如何帮我们做好投资?

    6 月 7 日晚,2025法网女单决赛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巅峰对决,世界头号种子选手萨巴伦卡在首盘抢七取胜后,被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小将高芙连扳两局,逆风翻盘。 在这场充满戏剧性的逆转之战中,萨巴伦卡轰出30记制胜分,却出现了70次非受迫性失误。反观 21 岁的高芙则凭借教科书般的防守反击,用更少的主动得分、更稳定的底线相持,捧起了职业生涯中的首座法网奖杯。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萨巴伦卡也坦言,输掉比赛是因为自己失误太多,而非对手多强。可以说,这场比赛完美印证了网球比赛中经典的「胜率思维」:减少失误还是一击制胜? 这一观点放在投资领域同样适用。 诸多投资大师——从霍华德·马克思,到沃伦·巴菲特,再到投机大师索罗斯——都曾借网球来阐释他们的投资哲学:是减少失误?还是冒险进攻?什么时候该守?什么时候该攻?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热爱网球同时深耕投资多年的嘉宾——中欧基金基金经理钟鸣,以及六里投资报创始人徐六里,一起聊聊那些蕴藏在网球背后的投资智慧。 无论你是球场新手、理财小白,还是想在市场里打出一记漂亮正手抽球的资深投资者,这期播客都值得一听。 **聊天的人** 钟鸣,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徐六里,六里投资报创始人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郑钦文时代,中国网球正加速出圈 01:12 网球从小众走向全民,2024年成中国网球爆发之年 02:30 从李娜到郑钦文,法网见证了中国网球的高光时刻 03:57 纳达尔的退役与红土的浪漫:竞技体育的情绪共鸣 05:36 为什么法网容易“爆冷”?红土赛场的摩擦力与不确定性 07:53 四大满贯场地差异一览:红土、草地、硬地的战略打法 Part 2: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新一代年轻人在深入了解这个世界 10:30 郑钦文影响力背后,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全民传播 13:25 中国网球的“新生代”:国力增强与大众体育的普及 14:20 小众项目也能夺金:从网球到台球,体育是国力的隐喻 15:59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郑钦文,但每个人都能被她打动 Part 3:从球场到市场,网球视角下的投资修炼 18:54 坚持打球7年,基金经理钟鸣的“球场体悟” 22:10 做研究员像练球,做投资像上场比赛:失误决定成败 25:02 霍华德·马克思备忘录:减少失误 vs. 增加进攻 27:15 两种打法的经典案例:梅德韦杰夫与阿尔卡拉斯,你更像谁? Part 4:胜率、节奏与人性——体育与投资的共通逻辑 31:07 费德勒的启示:胜率80%,但场均得分率却只有54% 33:54 控制失误才会等来关键一击,投资亦如是 41:05 “你不需要亲吻所有女孩”,也不需要试图参与市场每一波行情 Part 5:团队协作与个人执行的平衡 46:10 信息透明时代,如何做出差异化判断? 48:48 长坡厚雪、持续深耕,或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52:22 投资是团队的战术协同,还是一个人的心理战? Part 6:孤独的竞技,持久的信念 58:11 阿加西自传中的“破碎中站立”与自我救赎 01:01:07 投资决策的孤独感,与网球球员的心态同频 01:04:43 一天10小时训练、一年100万次击球:坚持是最稀缺的能力 01:14:10 投资世界不缺短期天才,缺的是“常青树” 01:16:05体育与投资的共性:在孤独中建立自我系统,并长期坚持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聪明投资者-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h 16m
  7. 24. LABUBU爆火:效率至上时代,为何「无用」的小玩偶却能成为情绪解药?

    MAY 21

    24. LABUBU爆火:效率至上时代,为何「无用」的小玩偶却能成为情绪解药?

    近期,随着 LABUBU 在欧美开快闪店、发新产品,抢购潮从国内一路席卷到海外,这个古灵精怪、丑萌丑萌的公仔引得各国粉丝通宵排队,成为Z世代最抢手的社交货币。当各类潮玩的销售数据和讨论热度一次次创下新高,很多人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看似「无用」的小玩偶背后,已然形成一座千亿级的市场。 我们常说,消费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行为,更是透视社会发展趋势、价值观念变迁、文化形态演进的重要窗口。在这个追求效率和增长的时代,一面是AI把效率推向极致,算法把时间切割成秒;另一面是对情绪价值的不断追逐,开盲盒、集谷子、养宠追星、疗愈冥想……不求实用至上,但求开心一刻。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怎样的消费变革?传统公司如何抓住「情绪」的机会点?潮玩之后,情绪消费的下一个「十倍股」又会花落谁家? 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长期关注潮玩、谷子等消费领域,同时身为资深爱好者的嘉宾,分别是国海证券传媒首席方博云和中欧基金基金经理王颖,一起聊聊关于情绪消费的那些事儿。希望听众朋友们听完本期播客,都能有所启发。 聊天的人 方博云,国海证券传媒首席 王颖,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偌馨,特邀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一个潮玩挂件,如何成为情感载体? 01:37 见面第一件事:互相评价对方包上的挂件 03:32 情绪消费,是购买那一刻的心境与物品建立了连接 04:48 在越来越多场合,潮玩成为一种新型社交货币 06:30 为什么没有故事背景的IP也能火?文化不是所有人类共通的,但情绪是 09:34 LABUBU爆火背后,是脱离主流审美的个性化表达 Part 2:潮玩的成功商业化,有哪些关键节点? 10:14 潮玩+盲盒不是新鲜事,为什么是泡泡玛特把它做大了? 11:11 回顾潮玩在中国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的质变节点 13:43 决定一个IP适合做成挂件还是摆件,是一种运营禀赋 19:23 潮玩公司收入、股价节节高,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20:27 中国不缺好的IP,只是以前的商业化能力没有跟上 Part 3:承接与疏导情绪,是这个时代的B面 28:04 互联网的裂变传播,让小众内容破圈更容易了 29:12 摆脱基础生存焦虑后,有更多精力顾及到精神世界 31:17 四类精神需求:解释世界、解压疗愈、增加可控、情感投注 34:22 科技与效率是这个时代的A面,承接与疏导情绪则是B面 36:34 从发现精神需求到形成商业模式,哪些要素不可或缺? Part 4:寻找下一个情绪消费风口 40:40 这波情绪消费在国内的兴起,可以从日本的消费文化发展中得到印鉴 43:19 传播效率加快,中国用浓缩的五年走完别人的二十年 46:25 传统公司如何抓住「情绪消费」的机会? 48:48 好的产品应该把握当下最大的情绪「社会公约数」 51:00 潮玩之后,情绪消费的下一个「十倍股」会是什么? 54:56 最近让人印象深刻的消费现象:CCD、撕拉片、出租屋改造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1h 3m
  8. 23.执掌伯克希尔60年,94岁挥手告别,这期聊聊我们心目中的传奇巴菲特

    MAY 6

    23.执掌伯克希尔60年,94岁挥手告别,这期聊聊我们心目中的传奇巴菲特

    美东时间5月3日,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如期举行,美国奥马哈因此也成为全球价值投资信徒们每年固定的朝圣地。今年是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60周年,也是他坐镇的最后一年,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再度坐上主席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们分享他的投资圣经,以及对关税、日本投资、保险、继承人等话题的看法。此次他依旧是5小时火力输出,可口可乐和小零食是聊天标配。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美国标普500指数遭遇了自2022年初以来最糟糕的季度表现,但作为全球知名的投资集团,伯克希尔股价却在逆势上涨,业内投资人赞美称,“伯克希尔的表现是关税风暴中的一块磐石。” 我们看到,自2023年底起,巴菲特就开始减持股票,包括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等“爱股”,并适时增持短期为主的美债,伯克希尔整体的现金持有量也来到历史高位,以便时机成熟时再次入场。毫无疑问,巴老所有操作的背后都大有深意。 那么,今年这场投资界“春晚”有哪些看点?怎样看待巴菲特近期的一系列投资操作?以及在AI改变投资叙事、宏观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当下,价值投资又该如何与时俱进?此次我们邀请到了中欧基金基金经理付倍佳以及望华资本董事长戚克栴两位巴菲特的忠实粉丝,一起探讨与解析这些问题。 交流中,两位嘉宾提及了诸多这位投资大师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聊得尽兴,干货不少,值得反复品味。 聊天的人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付倍佳 望华资本董事长 戚克栴 特邀主持人 孙冰洁 时间轴 Part 1:巴菲特60年投资传奇:逆势增长的投资风向标 00:05执掌伯克希尔60周年,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有什么看点? 01:20回忆现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经历,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04:15 如果今年在奥马哈现场,你会问巴菲特什么问题? Part 2:价值投资的永恒魅力:从避错到精准出击 05:49 价值投资第一课:避免大错误!巴菲特69年如何神奇避开股市大跌? 08:21 巴菲特降仓美股、增配短债背后的投资逻辑 16:37市场震惊:大师看到了什么经济信号? 21:35 两次精准撤退:1969年清仓后市场暴跌35%,1987年再次神操作! Part 3:长期主义与逆向思维:巴菲特的投资艺术 27:32巴菲特60年仅投资50家公司,涂对“答题卡”给我们什么启示? 29:46 逆向投资哲学:危机中5折购入优质资产,像不像打折季淘货? 33:02 3342亿美元现金储备创新高!伯克希尔在等待什么史诗级机会? Part 4: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投资:从押注日本到谨慎判断科技浪潮 42:58巴菲特为何认为日本市场迎来「20年未见的好机会」? 46:48巴芒哲学如何让你在科技浪潮中保持清醒? 56:32与微软关系密切却投资不多,巴菲特在顾虑什么? 01:01:18 杠杆的艺术:伯克希尔的资产负债率如何让收益「飞起来」? 01:06:23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为何总能奏效? — 中欧基金出品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外部嘉宾发言仅能代表其个人意见,中欧基金不保证外部嘉宾发言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不承担外部嘉宾发言内容以及相关转载、转发所引起的任何损失及责任。

    1h 11m

About

在这里,您关心的、好奇的、困惑的投资理财问题,就是我们想聊的话题! 投资是一件需要慢慢来的事,它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希望陪伴您在这趟旅程中,解决当下的问题、理解多元的世界、收获认知的成长,找到每个人在财富世界里的稳定内核。

More From JustPod品牌播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