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 心理咨询师读绘本专栏

吾 · 爱 Be&in
吾・爱 心理咨询师读绘本专栏

吾 · 爱(公众号:吾爱 BE IN)团队由几位心理辅导和咨询行业的从业者组成,我们围绕人的内在精神成长主题,选取国内外优秀绘本或书籍,以自由联想的方式畅所欲言。 联系邮箱:64199260@qq.com 微信公众号:吾爱 BE IN 小红书账号:吾爱 Be&In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

  1. 潜能是礼物还是束缚?如何与自身的力量和解?——心理咨询师读绘本《我的影子是狮子》

    4 DAYS AGO

    潜能是礼物还是束缚?如何与自身的力量和解?——心理咨询师读绘本《我的影子是狮子》

    本期吾爱绘本共读除了团队伙伴艾依、小王子和她她tata外,还邀请到心理咨询师同行雨山,以及从事艺术疗愈的好朋友阿梦。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没想到一本绘本,竟能激发出来如此广阔和深刻的体验以及思想碰撞。 《我的影子是狮子》是一本绝佳的作品,作者拥有超强的图像叙事能力,将心灵中复杂和难以言说的情感感受通过艺术手法,象征性的展现出来,绕过了语言的羁绊,直抵人心! 《我的影子是狮子》从一个老狮子的影子开始讲起,它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狮子的影子,老狮子去世后,影子百无聊赖,四处寻找新的可能性。偶然的机会它碰到了女孩哈里特,哈里特不喜欢上学、内心纠结而矛盾,当狮子影子跳进她的生活后,哈里特经历了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的生活。狮子影子就像女孩内心隐藏的那个充满力量和欲望的自我,这份能量给予她自信帮她在学校中展现出魅力。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力量有时也会突破界限,自信的同时也有可能会滑入自负的陷阱,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哈里特迎接了狮子影子给予的能力,也体会到能量背后的不稳定。哈里特能重新掌控她的生活吗?能驾驭她内心的狮子影子吗?除了狮子影子,哈里特原来的那个自己还能找回来吗?我们每个人是否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呢?狮子影子究竟代表了人内心中哪个部分的原始力量呢?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天马行空的联想,从荣格谈到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谈到地方民俗,从人格发展谈到青春期困扰,从童年谈到死亡,从日常生活谈到艺术创作,也许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和聊到的,希望更多的朋友们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有朋友希望看绘本的完整版,可以私信联系我们,很期待听到你的想法! 音频导航: 02:04:《我的影子是狮子》:一本画风奔放热情,内容充满力量和隐喻的作品 05:04:哈里特和狮子影子的故事:友情、自我认知与接纳 10:09:一个老狮子的逝去与影子的追寻:故事背后的意义与谜团 15:14:梦境中的主体与影子:谁在承载谁,谁在支撑谁? 20:19:孩子内心的狮子:自主性的发展,发现自我的英雄之旅 25:23:哈里特爆发的勇气与难以控制的力量 30:29:狮子的影子: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与内心成长 35:34:狮子的影子为什么选中哈里特,又给她造成了怎样的内心冲突 40:37:找寻自我:镜子中倒映出的究竟是“我”的哪些部分呢? 45:39:探索自我与集体意识的奇妙互动:镜子中的影子和狮子的寓意 50:48:心灵的成长与自我认知:通过动物来表达人性的转变 55:52:镜像与影子,是阴影、还是反射,是不想看到的自己,还是从未意识到的哪个我?!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雨山  阿梦

    1h 1m
  2. 严厉又可爱的灶王爷,每个家庭都值得拥有——心理咨询师读绘本《灶王爷》

    FEB 12

    严厉又可爱的灶王爷,每个家庭都值得拥有——心理咨询师读绘本《灶王爷》

    本期吾爱绘本共读我们通过一本充满年味的绘本《灶王爷》,探讨了如何在亲子关系中传递正直、诚实等美好品质。灶王爷作为家庭和睦的象征,通过其幽默和可爱的形象,成为人们内心的道德引导者。故事通过灶王爷“监督”家庭成员行为的情节,潜移默化地传递了“自我反思”和“家庭责任感”的理念。孩子能从中理解“善恶有报”的朴素道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绘本中我们还会看到说谎这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如何在儿童内心呈现出来的;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如何通过爱的力量来化解;小孩子犯错误时,成人除了责骂、惩罚等教育方式外,还有更柔和和更具建设性的处理方法。 绘本以小年祭灶的传统为背景,生动还原了“扫尘”“吃糖瓜”等习俗,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春节文化的仪式感,激发对传统节日的兴趣。绘本的插画精美,色彩丰富,充满童趣,尤其是对灶王爷面部神情的刻画,非常生动逼真,特别适合亲子共读时一起捕捉和分享。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音频导航: 02:03:《灶王爷》:用拟人化的方式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04:26:灶王爷的监督:家里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关注之中! 08:51:灶王爷的生动画像:承载着每个家庭成员内心的情绪情感 13:17:将传统文化故事生活化 22:11:孩子成长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过程:成人的期望与自律的冲突 31:06:灶王爷在小女孩心中既是严厉的超我,也是具有保护力量的客体 39:57:家庭美德与爱的关系:灶王爷的太乙真人的相似之处 44:24:灶王爷的愿景:灶王爷眼中的家庭温暖与期望 48:51:当灶王爷不在家的时候,家人的思念和祝愿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读伙伴: 小王子  她她tata  小满   猫

    54 min
  3. 一杯茶就能连接起整个世界:心理咨询师读绘本《露莉的中国茶》

    FEB 8

    一杯茶就能连接起整个世界:心理咨询师读绘本《露莉的中国茶》

    本期吾爱共读围绕曾凭借绘本《西洋菜》获得凯迪克金奖的华裔作者陈郁如的另一本精彩绘本《露莉的中国茶》展开。绘本的故事情节设定的非常巧妙,也是源自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在绘本中,当众多新移民家庭的父母们需要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们则在教室隔壁被托管。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说着不同语言的小朋友们被聚集在一起,语言的差异和新环境的陌生让他们好似“失语“了一样,无法沟通,难以共同游戏。偌大的教室,孩子们分散在不同的角落,各自孤独。 露莉自己的生活的经验促使她感受到了当语言的隔阂让彼此之间无法靠近的时候,每个人内心都会体验到那一份无助和寂寞。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非常可爱的通过一杯茶,巧妙的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连接在了一起。茶不仅是饮品,更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分享茶,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开拓了交流的渠道,他们不再局限于语言差异所产生的围墙,而是通过分享、传递和游戏的方式建立起了友谊。 绘本《露莉的中国茶》画面温暖可爱,富有教育意义,非常适合亲子共读。不同语言中“茶”的表达和发音也让阅读过程充满趣味性。如果不是因为绘本,我们也不会知道原来在俄语、印地语、土耳其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等语言中“茶”的发音原来有这么多相似之处。欢迎大家一同参与我们的共读,感受露莉的故事带来的温馨与美好。 音频导航: 04:36: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家庭:学英语、守护孩子、共享茶香时间 09:20:跨越国界的茶之旅:探寻茶在不同语言中的发音起源。 14:01:绘本中的茶文化:品味自然与社交的结合 18:43:小朋友操作茶具泡茶的过程蕴含着文化的传递和家庭的影响 23:18:露莉的魔法:用茶改变环境,创造连接与温暖 28:06: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相似之处与连接的愿望 32:48:一个移民孩子眼中的环境:语言、融合与集体主义文化 37:27:文化碰撞中的共鸣 42:09:文化标签与符号的含义差异 46:49:茶文化之旅:关于中国茶的传统与影响 51:30:绘本中的双线叙事:图像与文字的交织之旅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56 min
  4. 适合慢慢品读的城市寓言故事——心理咨询师读绘本《没有人拥有月亮》

    FEB 3

    适合慢慢品读的城市寓言故事——心理咨询师读绘本《没有人拥有月亮》

    在心理学的讨论中总是会频繁提到焦虑、抑郁、精神疾病和创伤等等主题,好像这些身心困难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标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心复杂的情绪情感似乎总是追不上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和竞争激烈的职场风浪。在绘本《没有人拥有月亮》中,作者托比.瑞德尔巧妙的选择了2个本属于大自然的动物,让它们加入了大城市的生活,在人类的城镇中艰难寻找着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能够在绘本中的狐狸和驴身上,看到那些在城市中遭遇冲击和经历迷茫的身影,顿感似曾相识。或许你也像狐狸那样做着流水线一般的工作,只能在夜晚做自己。或许我也像驴那样笨拙又无奈的在不同工作中磕磕碰碰,找不到所谓的擅长和创造,只有艰辛和重复。        绘本没有大开大合的情感表达,每一步叙述都含蓄而克制。像电影旁白一样轻轻的描绘着不同的动物们在城市中摸爬滚打的日子。正是这层层叠叠的描述,让读者感同身受的体验到都市生活中的狐狸与驴子如何面对压力与孤独,如何在忙碌的城市找到情感的归宿。故事后半部分发生的意外非常浪漫,天外飞来的剧院门票像是在沉闷的生活中激起的点点星光和梦想。观看一场戏剧、经历一次感动和流泪,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能够让星空被点亮,在城市中不被允许表达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归属。        一本好的绘本,会激发不同观者完全不一样的思考和感受,《没有人拥有月亮》正是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有人看到悲伤、有人看到友谊;有人体会到异乡人的共鸣,有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妥协;而我们,还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动人和关系的重要性。你呢?你看到了什么?欢迎给我们留言一起讨论交流。 音频导航: 04:49:《没有人拥有月亮》:城市人的寓言故事 09:43:城市之夜,剧院之旅:没有人拥有月亮,但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月光 14:36:演出中的意外收获:狐狸和驴的真情流露 19:26:为了在城市里生存下来的狐狸:压抑和改变了什么? 24:19:城市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物质交换:满地的六便士还是抬头寻找月亮? 29:11:狐狸和驴的友谊之旅:朋友之间的相互吸引 34:05:驴子的孤独与情感表达:一个别样的角色之旅 38:53:剧场里的触动:人生的意义与丰富的体验 43:43:为何在享受生活之后,人会陷入忧郁? 48:40:狐狸与驴:城市中的情感对比 53:32:关于心理咨询的价值和意义的讨论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小满

    59 min
  5. 温柔的邀请你跟我们一起聊聊抑郁症——心理咨询师读绘本《蒙上雾的脑袋瓜》

    JAN 18

    温柔的邀请你跟我们一起聊聊抑郁症——心理咨询师读绘本《蒙上雾的脑袋瓜》

    在儿童绘本中我们很少看到直接谈及心理疾病的作品,《蒙上雾的脑袋瓜》就是这样一本非常清晰又温柔的向读者介绍抑郁症相关知识的轻科普作品。 绘本通过孩子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了当父母经历抑郁症困扰时的表现及其对家庭其他成员可能带来的影响。绘本以图像搭配文字介绍的方式形象又专业的展现了抑郁症患者会遭遇的困境,抑郁心境下人的思维方式和局限,以及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可能会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这种疾病,消除大众对心理疾病的恐惧和误解。同时也让读者更充分的体验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治愈的过程。 认识和理解是帮助的开始,也是改变的基础。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咨询,患者和家人都需要耐心和包容。希望吾爱这期播客节目也能尽我们微薄的力量,让更多朋友们了解抑郁症,帮助到有需要的家庭,让孩子们获得身心健康的知识。 音频导航: 04:49:绘本中的温柔叙事:展现抑郁症患者家庭中的挑战与希望 09:43:绘本的导入部分让读者能够体验抑郁状态下的感受 14:35:抑郁症:心理疾病的真实状态和容易产生的误解 19:28:关于人类神经系统与自我意识关系的讨论 24:19:抑郁状态下大脑的异常反应:认知曲解、创伤与思维反刍 29:11:解密思维反刍现象:探索抑郁、焦虑背后的机制 34:05:父母抑郁症的影响:孩子的负罪感与痛苦 38:53: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剖析 43:48: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家庭的支持与爱的力量 48:38:心理治疗和抑郁症的康复都需要长期的努力 53:34:通过大众心理学的普及,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心理疾病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59 min
  6. “或许生活卑微,但在心里我们是巨人”——心理咨询师读绘本《爸爸妈妈变小了》

    JAN 9

    “或许生活卑微,但在心里我们是巨人”——心理咨询师读绘本《爸爸妈妈变小了》

    在本期播客中,吾爱伙伴们深入探讨了绘本《爸爸妈妈变小了》,我们尝试思考亲子关系中的深层纽带以及家庭代际发展中复杂又感人的情感链接。故事讲述了一对移民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不断缩小自己,以自己的身高和健康托举孩子的成长,象征性地表现了父母的牺牲和爱的传递过程。绘本优秀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像传统故事那样浮于表面的歌颂父母之爱,也没有浅薄的鼓动观者的内疚和感动情绪。而是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细腻的刻画,向我们呈现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对父母产生的非常复杂的情绪感受,既包含渴望和爱意,也少不了愤怒和失望。与此同时,父母也体验着这些情感的冲击,在不丧失养育能力、不退场的情况下,帮助孩子们消化复杂的体验,整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在爱的维系和加持之下,共同经历人生的发展和家庭的变迁。 在播客中我们还对比了其他类似的故事,不仅讨论了相似主题的绘本《西洋菜》,还谈到了一本书《早安,怪物》。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移民家庭发展中的跌宕起伏,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丰富和复杂的面向。通过阅读理解生命,也更好的理解我们自己。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感受,让我们看到你的故事。 音频导航: 02:03:绘本中的文化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05:01:移民父母的爱与牺牲 10:05:爱是巨人:父母的牺牲与孩子的勇气 15:07:绘本中的成长意象:父母的付出与孩子的成长之路 20:14:家庭亲密无间:文化冲击下的乐观心态与幽默见解 25:18:移民家庭中的青少年心理状态:生理变化与社会压力 30:16:孩子,妈妈永远在你身边 35:25:亲子关系的亲密与分离:探索西洋菜中的情感转折 40:23:绘本中的父母之爱:巨大力量与完整养育 45:35:家庭关系的复杂性: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影响与孩子内心的需求 50:38:绘本中的玩具屋:关爱与梦想的奇妙之旅 55:39:《早安,怪物》中的人物:代际之间的创伤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1h 1m
  7. 生而为人,快乐从哪里来?——心理咨询师读绘本《穿毛衣的小镇》

    JAN 6

    生而为人,快乐从哪里来?——心理咨询师读绘本《穿毛衣的小镇》

    在一个寒冷的小镇上,小姑娘安娜贝尔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毛线盒。她用这些毛线编织毛衣,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小镇的人们、动物和冷冰冰的一切。安娜贝儿的毛线似乎永远用不完,坏公爵偷走了她的毛线盒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所以安娜贝儿究竟是用什么编制的毛衣呢?如果没有那一根根毛线,安娜贝儿赠予整个小镇的究竟是什么呢? 安娜贝尔手中源源不断给予的那无形的事物让我们想到爱、关怀、温暖、涵容、观察和信任、渴望和坚定……也许看绘本的你,会有更多联想和感悟!爱和温暖是无穷无尽的,它们无法用金钱衡量,甚至会因为给予的越多收获的越丰富,快乐由此而自然生发。绘本《穿毛衣的小镇》让我们探讨了爱、分享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们思考心理咨询到底在做什么,到底为什么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很高兴能够将我们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讨论,共同感受这份温暖。 音频导航: 02:05:温暖的绘本之旅:《穿毛衣的小镇》带给你的安慰与惊奇! 05:22:安娜贝尔的毛线奇迹:小狗、小猫、动物和城镇都变得更可爱了! 10:40:安娜贝尔的快乐是如何生长出来的 16:07:公爵的遭遇与心灵成长:一段关于占有与满足的童话 21:31:坚定自信的力量:她从未怀疑自己的价值 26:51:爱与幸福的源泉 32:13:竞争状态下的关系:嫉妒与压力的连锁反应 37:40:独特性就一定要被商品化和工业化吗? 43:01:从独特到共享:安娜贝尔为何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48:24:心智化治疗:培养共情能力,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53:43:安娜贝尔传递的能力与付出的真正含义 59:11:从毛衣到美食:手作与工业化产品的差异及其意义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阿梦

    1h 5m
  8. 喂养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满足——心理咨询师读绘本《鳄梨宝宝》

    12/28/2024

    喂养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满足——心理咨询师读绘本《鳄梨宝宝》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探讨了妈妈们在喂养宝宝时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这些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将在哪些方面影响妈妈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育儿的信心。通过对绘本《鳄梨宝宝》的分析,我们能看到一个家庭中成人对婴幼儿的期待可能对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人格发展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儿童在他人眼中看到的自己可能和他们自己的感受差别非常大,在这种冲突之下,每个孩子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和自我探索的过程。 绘本中的鳄梨宝宝好像经历了一场全家人的幻想之旅,在幻想世界中他像大力士一样,成为了家庭成员们的英雄,但故事的结尾通过充满冲击力的反转画面告诉我们,鳄梨宝宝仍然是襁褓中的小婴儿,他在一天天长大,在世界的注目和期待中,通过自己的力量,努力的成长。 播客中我们还讨论了喂养作为养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的复杂影响。如果你也对喂养的话题感兴趣,或者有独特的故事,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音频导航: 02:03:育儿之路:从绘本到现实 04:40:鳄梨宝宝的成长故事 09:25:鳄梨宝宝的超能力:搬家具、推车,一天天强壮起来! 14:03:家庭的幻想与现实:家里的小宝宝或许承载了所有人的期待和愿望 18:45:绘本中的细节描写:当宝宝的需求与妈妈的焦虑相遇 23:27:理解孩子:不要按照程序或标准来养育孩子,而是要看到他们的需求。 28:10:宝宝的自主力量:探索宝宝在喂养过程中拒绝的含义 32:54:爱的悖论:当控制变成一种侵入性的控制关系 37:36:成长中的转折点:那只鳄梨的营养意义与家庭期待 42:18:孩子的超常发展:可能带来的代价与忽视 47:00:家长的期待与孩子的自然发展如何能够达到平衡 51:43:宝宝的成长之路:满足能量需求与心理成长的双重挑战 共读伙伴: 艾依  小王子  她她tata

    57 min

About

吾 · 爱(公众号:吾爱 BE IN)团队由几位心理辅导和咨询行业的从业者组成,我们围绕人的内在精神成长主题,选取国内外优秀绘本或书籍,以自由联想的方式畅所欲言。 联系邮箱:64199260@qq.com 微信公众号:吾爱 BE IN 小红书账号:吾爱 Be&In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