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亞達伯拉象龜」。
暑假帶孩子去高雄的壽山動物園,看到了一隻緩緩移動的龐然大物——
亞達伯拉象龜,據說平均壽命超過 100 歲。
動物園的解說牌上寫著:
「亞達伯拉象龜的年齡常難以考證,因為牠們往往比飼養者還長壽。」
這句話讓我們停下腳步想了很久——
如果一隻動物能活到超越所有照顧過牠的人,
那我們人類,該怎麼面對「比我們更長久的存在」?
—
第一層啟發是:我們其實很少練習,如何與「長時間的事物」相處。
現代生活節奏太快,我們習慣按下訂單、立刻配送;
新聞輪轉、話題遺忘,連人與人的連結也快速更替。
我們常常只問:這個選擇對「現在」有沒有好處?
卻很少問:它對「未來」有沒有意義?
但亞達伯拉象龜這個霎那提醒我們:
這世界有些存在,活得比我們久,也慢得比我們深。
它們讓我們重新感受一種謙卑——
不是萬物都得順著我們的速度,
也不是每個努力都能馬上看到結果。
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在《長思短想》(The Good Ancestor)裡提到過一個概念:
「我們這一代人,正面對一個選擇——
要成為只看眼前的好消費者?還是願意成為負責任的『好祖先』?」
或許,那隻象龜,不只是自然的奇觀,
更是一種象徵——對於時間的延展、責任的拉長、
以及活在當下之外的能力。
—
第二層啟發是:如果象龜在看我們,人類會是怎樣的生物?
對於活超過一百年的象龜來說,
人類也許是個總在急著趕路、來不及停下來喘氣的物種。
但為什麼我們那麼匆忙?
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不匆忙。
我們有長輩要照顧、孩子要養,還有房貸、水電、學費、三餐、健保費……
很多人的人生不是不願意慢,而是慢不起來。
「長遠思維」聽起來很美好,
但對於正在為生活打拼、薪水剛好覆蓋開銷的我們來說,
有時候活下來,就是一場即時應變。
但也正因如此,
會不會那些我們仍然願意去做的「緩慢選擇」,就更顯珍貴。
像是多花時間陪孩子講完一個故事、
每週擠出一點時間讀一本書、
不為了方便而隨便對待自己的健康與情緒……
這些不是為了當下的利益,
而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或「未來的家人」更好一點。
就像網路上有人說過的:
「最好的投資,是你還願意相信『未來』值得期待。」
—
親愛的你呢?
你有沒有正在練習一件「不急著看見成果」的事?
在你忙碌奔波的日子裡,有沒有什麼是值得你願意放慢腳步的?
願我們不只是活在當下,
也能偶爾停下來,看看那隻慢慢走過草地的象龜,
提醒我們:不必總是奔跑,長久的意義,也許正在等我們回頭發現。
——企鵝不捨小書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日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UTC 22:00
- 长度15 分钟
- 季1
- 单集66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