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室|陪你聊投資與交易的心裡事

鮪爸(交易心理教練)
投資心理室|陪你聊投資與交易的心裡事

至少「每週五」前更新兩集 認識鮪爸:https://portaly.cc/lifeinvestor 私訊跟鮪爸討論交易心理(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 lifeinvestor8@gmail.com 暢銷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作者、「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粉絲專頁版主(1.2萬追蹤)及38萬人次收聽Podcast「投資心理室」主持人。 喜歡心理輔導的交易者,任輔導長、心輔官共5年,輔導個案超過100位(時數超過1000小時)、心理演講及授課次數超過100場。 111年4月起透過粉專順利協助超過200位諮詢者,探索交易心理、處理交易心理上的問題。 團體課程及個人交易心理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QN6RReUC1QRvDp4C6 「你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 許多人在投資與交易時,只重視交易的技巧,但常常忽略心理層面的影響,在投資心理室裡,會讓你知道哪些重要的心理因素會影響你的投資與交易。 除了提升投資與交易的心理素質以外,更重要的是,還能透過改善心理而增加生活的品質! https://www.facebook.com/jmcounseling211 「特別嘉賓」家正心理師的粉絲專頁「陳家正諮商心理師」 #特別聲明: 1.節目內容提及的交易操作與個股資訊,屬個人經驗分享,僅供交易心理探討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個股與投資商品建議及推薦,聽眾應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留意投資與交易風險,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2.交易心理諮詢以探索交易中的心理狀況與議題為主,並非從事心理諮商及治療,若有嚴重的身心症狀、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困擾應尋求心理諮商、身心科等專業心理治療及醫療機構協助。 內容特點: 交易心理學,投資心理學,交易心理,投資心理,心理素質,心理韌性,心理彈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3D AGO

    EP.226|「虧損與獲利」的曲線與序列(損益序列),如何影響「交易與投資心態」 (附9種常見的損益結構)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這集節目深入探討不同類型的「資金損益曲線」如何反映並影響投資人的心理狀態與交易行為。 節目中詳細解析了五種常見的交易策略曲線,包括趨勢追蹤、高頻均值回歸、反脆弱、深度價值投資及系統化資產配置,並分析其對應的心理特質與挑戰。主持人強調,了解自己的損益模式是駕馭交易心理的第一步,無論是連續獲利後的過度自信,還是連續虧損時的自我懷疑,都會形成惡性循環。 最後提供了多種實用應對策略,如動態資金管理、設定心理安全邊際等,旨在幫助投資者建立穩定的心態,客觀面對市場波動,最終提升交易決策品質。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0:37) 資金曲線與交易心態的關聯 - 點出節目的核心,說明資金損益的分布狀況,如何反映出交易者的個性、策略與心理狀態的相互影響。 (01:31) 第一種曲線:趨勢追蹤 - 解析趨勢追蹤策略的資金曲線特徵(小賠累積,偶爾大賺),並探討其對應的心理素質,如紀律性與挫折容忍度。 (03:14) 趨勢追蹤者的心理挑戰 - 深入分析趨勢交易者需具備的心理能力,包含無視短期虧損的痛苦,以及抵抗獲利回吐誘惑的「延遲滿足」能力。 (04:44) 第二種曲線:高頻均值回歸 - 介紹高頻交易者的曲線特徵(高勝率、小賺累積,但可能一次大賠),強調其獲利模式與風險所在。 (06:40) 高頻交易者的風險意識 - 提醒高頻交易者需警惕高勝率帶來的過度自信,必須建立強大的風險意識,避免因一次失誤而侵蝕掉所有獲利。 (09:04) 高勝率策略的陷阱:拗單 - 指出追求高勝率的交易者,容易陷入「拗單」的行為模式,雖然勝率高,但賺賠比極低,一次虧損就可能抵銷多次獲利。 (11:16) 第三種曲線:反脆弱降臨 - 以電影《大賣空》為例,說明「反脆弱」策略的曲線樣貌(長期小額虧損,等待一次性的巨大回報),強調其反人性的特點。 (14:10) 第四種曲線:深度價值投資 - 描述價值投資者的資金曲線(長期平穩,等待價值發酵後上漲),指出此策略適合具備強大研究能力與信念的分析型投資人。 (16:53) 第五種曲線:系統化資產配置 - 介紹此類曲線穩定向上的特性,適合風險厭惡、追求長期穩定財務目標的投資者,但缺點是不夠刺激,考驗耐心。 (18:43) 連續虧損的心理衝擊 - 分析「連賠」狀態下常見的心理反應,如自我懷疑、恐慌性交易與報復性交易,點出其對決策的負面影響。 (21:53) 損益變化與情緒的兩極化 - 探討交易者在連續獲利(心情高漲)與連續虧損(心情沮喪)時,情緒容易陷入兩極化擺盪,影響決策品質。 (26:46) 行為模式的惡性循環 - 揭示一個常見的循環:連勝 → 過度自信 → 鬆懈 → 虧損 → 恐懼猶豫 → 錯過機會 → 再次虧損,提醒交易者需具備自我覺察能力來打破此循環。 (29:56) 應對策略一:專注於過程型目標 - 強調不論損益結果如何,投資者都應該專注於「做對的事情」,堅定執行自己驗證過的交易邏輯,而非隨意更換策略。 (33:06) 應對策略二:動態資金管理 - 分享自由人前輩的智慧:「贏要出金,輸也要出金」,說明透過動態調整資金,可以在心態不佳時減少損失,在過度自信時保留戰果。 (38:58) 應對策略三:設定心理與財務的安全邊際 - 建議為自己的交易保留緩衝空間,無論是心理資本(意志力)還是財務資本,避免在市場出現意外時,因壓力過大而崩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2. 6D AGO

    EP.225|「投資新手」會遇到哪些交易心態困擾?該如何因應跟準備?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這集節目深入探討投資新手常見的七大心態陷阱,從追求一夜致富的「樂透心態」、容易被市場故事迷惑,到盲目崇拜大師以及對風險麻木等。 這些心態會導致交易行為混亂、無法抵禦系統性風險,最終可能因情緒化決策而慘賠。為此,節目提出了七個具體的改善方法,強調成功的基石在於「認識自己」。 建議新手應從自我覺察開始,了解個人風險承受度與投資目標,並透過模擬交易在低成本下建立SOP、練習承擔責任、專注於自身能力圈、嚴格控管風險,並學習耐心等待時機、尋找支持社群。核心宗旨在於,建立穩固的心理素質與交易框架,遠比尋找必勝策略更為重要。 節目特色重點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0:32) 新手核心課題:強調投資心態的重要性,遠比技術或尋找明牌更關鍵,點出釐清心理期待是第一步。 (02:24) 陷阱一:樂透心態:剖析新手想用小錢快速致富的賭博心理,往往因此忽略長期穩健的增長與風險評估。 (04:52) 陷阱二:愛聽故事:分享個人經驗,說明投資人易受美好故事或題材吸引,而忽略公司基本面與實際價值。 (08:37) 陷阱三:崇拜大師:指出盲從專家策略是為了逃避責任,阻礙個人學習與成長,應學習其邏輯而非照單全收。 (11:09) 陷阱四:對風險麻木:多數新手在牛市進場,未經歷過真正下跌,對市場風險缺乏敬畏之心,容易錯估情勢。 (13:54) 陷阱五:遊戲心態:將真實金錢視為虛擬分數,對虧損無感,導致過度交易或承擔不合理的風險。 (16:09) 陷阱六:目標模糊:闡述若未定義清楚的投資目標(如退休金、買房頭期款),將無法建立合適的策略與風險控管。 (19:31) 陷阱七:錯誤歸因:警示新手易將運氣或市場多頭行情誤認為自身實力,導致壞習慣被不斷複製。 (21:03) 長期影響:決策隨機化:若心態不改,交易行為將變得沒有邏輯與一致性,易受市場雜訊影響而追高殺低。 (30:25) 解方一:從自我覺察開始:建立正確投資觀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包含錯誤容忍度、風險偏好與心理期待。 (32:26) 解方二:低成本練習框架:大力推薦「模擬交易」,在不虧損本金的情況下,找出自己的交易盲點並建立SOP。 (35:30) 解方三:建立責任感:強調需對每筆交易負責,透過交易日誌進行檢討,不將虧損歸咎於他人或市場。 (38:02) 解方四:定義能力圈:引用巴菲特概念,建議只交易自己真正理解的商品,勇敢承認自己的不足。 (41:25) 解方五:練習等待:點出「等待」是交易中最難的技能之一,需克服急於翻身、證明自己的心魔,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44:37) 解方六:尋找支持性環境:交易之路充滿挫折,找到能共同討論、給予支持的社群,是保持心理韌性的重要關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3. JUL 14

    EP.224|「本少終輸」嗎? 「小額投資(小資族)」該如何建立正確交易心態?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節目深入探討「小額投資」的心理狀態,分析了資金少時投資者面臨的獨特挑戰與優勢。內容涵蓋了小資族因資金有限,容易陷入樂透式交易、對虧損過度敏感、產生金錢焦慮甚至過度交易等心理困境。 節目也點出小額投資的正面價值,例如它是絕佳的低成本學習機會,能有效鍛鍊風險管理能力與強大的心理韌性。最後具體的應對策略,建議聽眾應接受市場的不確定性,透過刻意練習與建立決策框架(SOP)來提升交易能力,並強調穩固個人信念與尋找支持系統的重要性,幫助小資族穩健地累積財富與實力。 節目特色重點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特色重點 (01:50) 小額與大額投資人心態差異:初步探討資金大小如何影響交易者的心理狀態與決策模式。 (03:42) 樂透式交易的誘惑:分析小額投資者為何傾向尋找高風險、高爆發力的投資標的,希望能一夕致富。 (06:08) 小額投資者的脆弱自尊:說明資金少時,心理防衛機制更容易被啟動,導致拗單、自我懷疑等問題。 (07:34) 金錢與成就焦慮:探討社會中的比較心態,以及對獲利絕對值的崇拜如何導致過度交易。 (08:32) 過度交易與高周轉率的迷思:點出小資族為了滾大資金,可能陷入無效的高頻交易,甚至交易成癮。 (11:03) 對槓桿風險的麻痺:指出小額虧損因絕對金額小而易被輕忽,導致在不知不覺中承受過高比例的風險。 (13:07) 賭徒謬誤的陷阱:解釋為何在連續虧損後,小額投資者更容易加大賭注,陷入「下一把就會贏」的心理謬誤。 (14:57) 投資成果與自我價值的過度連結:分析資金少時,虧損更容易引發強烈的壓力與自我否定。 (17:13) 優點一:低成本的試錯機會:強調小資金是學習與嘗試新策略的絕佳時機,因為學費相對便宜。 (20:01) 優點二:練習停損的最佳時機:說明因虧損的絕對金額較小,心理上更容易執行停損,是養成紀律的好時機。 (22:44) 避免決策癱瘓:指出資金單純時,能更專注於單一策略的練習,避免資產配置的複雜性干擾。 (25:42) 應對策略一:真正接受市場的不確定性:建議小資族應放棄完美預測的執念,轉而專注於更嚴格的風險控管。 (28:53) 應對策略二:透過模擬交易進行刻意練習:推薦利用模擬盤來磨練策略並建立信心,降低真實市場中的學習成本。 (31:08) 應對策略三:建立個人化的決策框架 (SOP):強調建立清晰的交易規則,以過濾不必要的訊號,避免情緒化交易。 (38:01) 應對策略七:釐清個人信念與金錢的關係:提醒投資者思考交易的最終目的,建立穩固的內在信念,以抵抗外在壓力與市場波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4. JUL 11

    EP.223|「ETF投資」需要具備什麼心態,有什麼優缺點?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深入探討了投資 ETF 在心理層面上的優勢與陷阱。內容從 ETF 如何提供投資框架、分散風險以降低情緒波動等心理優勢開始,幫助投資人建立長期穩定的投資心態。 剖析投資 ETF 時容易遇到的心理盲點,例如因績效比較而產生的「錯失恐懼症」(FOMO)、難以停損的「沉沒成本謬誤」,以及因生活不順遂而對 ETF 慢速回報感到不耐煩等問題。最後,節目提供了具體的應對策略,包括建立心理防火牆、學會擁抱無聊但有效的策略等,並為自己的投資行為建構更深層的意義,實現穩健的財務目標。 節目特色重點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5:00) 心理優勢一:提供投資的「框架錨點」 - 說明 ETF 如何做為一個明確的參考點,幫助投資者在茫茫股海中降低選擇的焦慮與認知負擔。 (06:41) 心理優勢二:分散化帶來的內建「安全感」 - 探討「不把雞蛋放同個籃子」如何滿足人類規避損失的天性,有效降低對單一公司爆雷的恐懼。 (08:10) 心理優勢三:平滑波動以降低「情緒耗損」 - 分析 ETF 較低的價格波動如何避免投資人心情大起大落,從而減少衝動交易的可能。 (09:24) 心理優勢四:更容易培養「長期投資心流」 - 指出因波動較低,投資人更能專注於長期目標與市場學習,而非被短期資訊干擾。 (10:31) 心理優勢五:簡化決策以提升「效率與紀律」 - 強調投資 ETF 只需判斷大方向,更容易建立如定期定額等機械化規則,有助於維持紀律。 (15:44) 心理陷阱一:產生「控制錯覺」,忽略系統性風險 - 提醒投資者,分散投資的安全感可能讓人忽略整體市場(如國際情勢)的系統性風險。 (17:06) 心理陷阱二:易受「FOMO」干擾,羨慕個股暴利 - 點出看見他人個股短期大賺時,內心產生的比較與焦慮,是 ETF 投資者最大的心魔之一。 (18:46) 心理陷阱三:陷入「沉沒成本」與「確認偏誤」的循環 - 解析為何長期投入的 ETF 即使表現不佳也難以停損,並會不自覺尋找利多消息來安慰自己。 (20:50) 心理陷阱四:小心「贏家的詛咒」,因安穩獲利而過度自信 - 警告長期從 ETF 穩定獲利可能導致過度自信,進而用賺來的錢從事高風險的隨意交易。 (21:40) 心理陷阱五:將「生活不滿」投射於交易,失去耐心 - 探討當現實生活不順時,人們容易將不滿轉嫁到 ETF 的「慢回報」上,進而放棄原有策略。 (23:18) 克服方法一:建立「心理防火牆」,隔絕情緒干擾 - 建議將工作、生活壓力與投資決策切開,設定固定時間關心,避免在情緒不佳時做決定。 (27:21) 克服方法二:學會「擁抱無聊但有效」的策略 - 強調投資者需從根本上接納 ETF 策略的「平淡」,才能抵抗追求刺激與高頻交易的誘惑。 (28:29) 克服方法三:練習「紀律性出金」,打破紙上富貴 - 分享定期將部分獲利實現,不僅能犒賞自己、強化正向循環,也能讓自己對風險更加敏感。 (30:14) 克服方法四:界定「知識與行為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 - 建議投資人清楚知道自己懂什麼、不懂什麼,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從而抵抗市場上所有機會的誘惑。 (32:43) 克服方法五:為投資行為「建構意義」,超越金錢 - 提出最終心法,將投資視為實現家庭幸福或人生理想的工具,而非純粹的金錢追逐,以此建立長期堅持的強大動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9 min
  5. JUL 6

    EP.222|從「頂尖運動員」學習如何精進「交易心態」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深入探討運動員與交易員的驚人相似之處與關鍵差異。從高強度訓練、忍受孤獨,到心理與技能的結合,兩者皆需極致的紀律與韌性。 節目更提出如何將運動員的「刻意練習」、「過程導向目標」及「心理韌性」等特質應用於交易訓練中,幫助投資人建立強大的心理素質,從逆境中學習並穩定成長。 節目特色重點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0:24) 節目主題介紹:運動員與交易員的關聯性 - 探討頂尖運動員與交易員所需的共同特質,如個人能力與強大心理素質。 (02:45) 逆境運動員故事:從NBA溜馬隊逆轉看見感動 - 分享溜馬隊球星Haliburton如何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帶領球隊逆轉,激勵人心。 (06:38) 推薦勵志紀錄片:從電競選手Faker到足球員梅西 - 列舉多位頂尖運動員(Faker, 大谷翔平, 梅西, Kobe Bryant等)的紀錄片,鼓勵處於低潮的聽眾。 (13:12) 共同點一:高強度且頻繁的訓練 - 以籃球校隊晨訓與頂尖交易員每日研究17小時為例,說明成功需要極度自律與刻苦的訓練。 (16:12) 共同點二:忍受無止盡的低潮與孤獨 - 指出不論是運動員或交易員,大部分時間都在面對低潮、等待與自我懷疑,而非享受掌聲。 (19:04) 共同點三:競爭才有成果的殘酷現實 - 說明兩者皆需在競爭中勝出,但也警惕過度專注於「贏」的結果,可能導致動作變形。 (22:55) 共同點四:技能與心理的雙重結合 - 強調技術與心理同等重要,並以球星Ben Simmons的投籃失憶症為例,說明心理壓力對表現的影響。 (25:21) 共同點五:追求自動化的「肌肉記憶」 - 解釋兩者都透過大量練習,將關鍵技能內化成一種直覺反應(盤感),以節省認知資源、應對高壓。 (27:48) 相異點一:競賽環境的穩定性差異 - 運動競賽的規則與場地固定,而金融市場的環境則是開放、流動且規則不斷變動。 (30:27) 相異點二:結果反饋的清晰度不同 - 運動員的動作與結果有直接且清晰的回饋;交易中正確的行動(如停損)卻可能導致虧損,回饋較模糊。 (33:44) 應用心法一:刻意練習,針對弱項改進 - 建議交易者效仿運動員,透過交易日誌、錄影等方式,找出並針對自己的弱項(如資金管理、停損)進行刻意練習。 (37:21) 應用心法二:設定「過程導向」的目標 - 強調應專注於可控的過程(如遵守紀律),而非不可控的結果(獲利),如同馬拉松選手專注於配速。 (38:53) 應用心法三:培養責任感,勇於承擔虧損 - 鼓勵交易者學習運動員,將輸贏的責任歸於自己,而非怪罪市場,這樣才能真正面對問題並進步。 (40:46) 應用心法四:培養心理韌性與復原力 - 指出失敗是常態,學習運動員從失敗中站起來、將輸局當作學習養分的精神,對交易生涯至關重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6. JUL 4

    EP.221|《投資最重要的事》- 第二層次思維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深入探討霍華・馬克思《投資最重要的事》核心概念:「第二層次思維」。 內容涵蓋如何跳脫直覺、進行獨立逆向思考、評估價値與價格、控制風險,並提供多種實用方法,如撰寫投資日誌、尋找反方觀點等。 幫助投資人建立更深層、理性的決策框架,以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2:59) 獨立思考對抗從眾心態:強調多數人跟隨大眾的行為在投資中是致命的,第二層次思維要求具備獨立判斷力,敢於在市場瘋狂時採取不同行動。 (05:48) 逆向思考的藝術:闡述逆向思考並非與市場對作,而是在眾人樂觀時看見風險,悲觀時發掘機會,如同巴菲特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 (07:12) 概率性思維取代單一預測:專業的決策應評估未來結果的各種可能性與機率分佈,而非尋求「會漲還是會跌」的確定答案。 (09:01) 好公司不等於好投資:點出投資的關鍵在於買入的價格是否低於其內在價值,即使是好公司,買貴了也是糟糕的投資。 (10:35) 克服認知偏誤:說明第二層次思維是挑戰自我假設的過程,需主動尋找反對聲音,以避免陷入「確認偏誤」等思維盲區。 (12:32) 投資是藝術而非科學:認為頂尖投資除了數據分析,更需具備對市場情緒、人性的洞察力,這些是無法完全量化的藝術。 (15:05) 先知的孤獨感:點出擁有第二層次思維後,因觀點與眾不同,可能面臨與同儕格格不入的心理孤獨感,這是邁向成熟投資者的指標之一。 (19:21) 利用市場的無效性:解釋如何透過第二層次思維,在市場因情緒而導致價格嚴重偏離價值時,辨識出錯誤定價的投資良機。 (21:06) 強大的風險控制能力:第二層次思維者會優先思考「哪裡可能出錯?」,而非只看見獲利,這種風險意識是能在市場長久生存的關鍵。 (22:42) 培養耐心與紀律:理解絕佳機會並非天天有,能幫助投資人如同狙擊手般耐心等待,過濾掉不必要的交易衝動,節省彈藥。 (26:16) 實踐方法一:永遠多問「然後呢?」:當得到一個簡單結論時,強迫自己多想一步,探究背後的原因與長遠影響,藉此開啟深度思考。 (28:31) 實踐方法二:主動尋找反方觀點:為對抗確認偏誤,應刻意尋找與自己看法相反的資訊與邏輯,讓決策更加平衡周全。 (30:02) 實踐方法三:記錄投資日誌:透過書寫,客觀記錄決策理由與當下心理狀態,有助於事後回顧、釐清思維盲點,是進步的關鍵。 (39:22) 待在能力圈內:強調第二層次思維並非要求無所不知,而是在自己真正理解的領域進行深度思考,並勇敢承認能力圈的邊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7. JUN 30

    EP.220|如何創造交易與投資的「情緒價值」?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這一集的「投資心理事」深入探討了「情緒價值」在投資與交易中的核心角色。主持人首先定義了情緒價值,並引導聽眾反思自己交易的真正目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所帶來的滿足感。 節目詳細列舉了九種正向的情緒價值,例如「堅定感」、「平靜感」、「成就感」與「勇敢」,說明如何透過遵守紀律、良好風控來培養這些感受。同時,也分析了恐懼、貪婪等負面情緒如何轉化為保護自己、保持謙遜的正面力量。 最後,節目提供了具體的心理學策略,如情境聚焦、認知修正與反應聚焦,並強調透過刻意練習和尋求外部支持系統,來系統性地提升情緒調節能力,最終達到「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的穩定心態。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00:38) 情緒價值的定義:節目首先探討「情緒價值」一詞的來源與意義,並將其定義為:一個東西或人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在投資中,則是指交易這件事帶給你的情緒影響。 (02:33) 交易的真正目標:主持人拋出一個反思問題:你投入大量心力在交易中,真正的目標是賺錢,還是為了「證明自己」所帶來的情緒價值? (05:25) 情緒與情緒價值的區別:節目深入解析,情緒是直接的反應,而「情緒價值」更偏向於我們賦予情緒的「意義感」,例如,雖然停損賠錢,但因遵守紀律而感到的開心。 (07:08) 正向情緒價值一:堅定感:在不確定的市場中,透過遵守如指數化投資的SOP,能帶來「我在正確道路上」的堅定感,這是在混亂中的一種確定性。 (09:10) 正向情緒價值二:平靜感:透過良好的資金控管與心理預期,知道賺賠由市場決定,而非自己能完全掌控,進而獲得內心平靜,避免被盤面波動干擾。 (10:45) 正向情緒價值三:控制感:透過控制能掌握的變因,如交易SOP、生活作息、進出場時機,能創造「事情在掌控中」的感受,減少慌亂。 (12:09) 正向情緒價值四:安全感:建立在前三者(堅定、平靜、控制)之上,當你知道最壞的狀況也在掌握中時,便能產生安全感,避免因恐懼而做出非理性決策。 (14:16) 正向情緒價值五:成就感:除了金錢回報,主持人強調「完美執行計畫」、「長期遵守紀律」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成就感來源,能幫助我們度過沒有立即回報的時期。 (17:34) 正向情緒價值六:對未知的好奇:交易市場的不斷變化,能激發對未知的好奇心,帶來持續學習與成長的興奮感,讓經驗更豐富。 (19:35) 正向情緒價值七:勇敢:交易會帶來巨大的挫折,每一次克服虧損後的心理陰影,重新勇敢下單,都是一次成長的證明,這種經驗能轉移到生活其他挑戰上。 (22:07) 正向情緒價值八:堅韌感:如同「打不死的蟑螂」,經歷多次挫折後,心理的恢復速度會變快,能更快地從負面情緒中站起來,並以更正向的角度詮釋虧損。 (27:00) 負面情緒的正面價值:節目也探討恐懼、貪婪、無助感等負面情緒。例如,「恐懼」能迫使你保護資本、深入研究;「無助感」則能讓你對市場保持謙遜。 (31:53) 情緒調節策略一:情境聚焦:分享學術上的情緒調節法,包含主動「選擇」避開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的情境(如財報公佈前),或在情境中進行「修正」(如即時調整停損點)。 (36:08) 情緒調節策略二:認知修正:當事實無法改變時,可以改變注意力的「焦點」(如關掉報價APP去做別的事),或進行「認知再評價」(將停損視為「少賠了錢,證明了紀律」)。 (40:48) 情緒調節策略三:外部支持系統:強調尋找外部支持的重要性,例如交易夥伴、社群、專業教練或心理師,甚至是親友的支持,他們能提供不同視角,幫助度過難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8. JUN 26

    EP.219|「美股投資」VS「台股投資」心態差異,該如何建立美股投資心態?

    ❤️下方有Podcast 節目表,可以快速跳到你有興趣的段落 節目內容摘要: 本集節目深入剖析從台股跨入美股市場時,投資人會面臨的重大心理與策略挑戰。 從自身經驗出發,強調美股「無漲跌幅限制」是核心差異,這會直接導致FOMO、恐慌性拋售與「拗單」不止損等極端情緒與行為。美股的全天候交易時間、全球化多元商品、不同的估值思維(成長vs.穩定),以及隱藏的匯率成本,都對交易者的身心、知識體系與自律能力構成考驗。 最終,建議投資人必須建立更嚴謹的交易計畫與停損紀律、設計個人化的資訊過濾系統,並抱持學習心態去理解市場規則與總體經濟,才能在更自由但也風險更高的美股環境中,為自己負責並掌握獲利機會。 ●鮪爸「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aLvWHxr ●光華之聲 https://linktr.ee/khmusic1963 ●個人交易心理諮詢及團體課程表單 https://forms.gle/eWtZTe1gWcyjdNop7 ●鮪爸新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lifeinvestor8@gmail.com ●鮪爸 FB粉絲專頁「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傳訊詢問我問題(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買書支持:《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8498 ❤️節目表 好的,這就為您整理這集 Podcast 的節目表重點與內容摘要: 節目表 (02:14) 美股無漲跌幅限制的心理衝擊 - 點出美股與台股最根本的規則差異,即沒有10%漲跌停限制,這會極大地放大投資人的情緒反應。 (03:33) 錯失恐懼 (FOMO) 的加劇 - 由於漲幅無上限,當股票飆升30%甚至50%時,會產生比台股強烈數倍的FOMO心態,誘使人追高而破壞交易紀律。 (04:20) 恐慌性拋售的風險 - 同理,下跌無下限會導致恐懼蔓延,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虧損10-20%,引發「人踩人」的恐慌性拋售,若無停損機制將非常危險。 (06:22) 「賭徒謬誤」與拗單陷阱 - 正因為反彈空間無限,投資人虧損時更容易幻想「一次就能賺回來」,陷入拗單不願停損的賭徒心態。 (09:04) 選擇過多的自由與責任 - 美股市場的極度自由,意謂著投資人必須為自己的所有選擇負全責,無法再用「沒得選」當藉口,對心理是個考驗。 (10:37) 全球化市場的「決策癱瘓」 - 商品種類繁多(個股、ETF、期貨、原物料),資訊量龐大,若無過濾機制,很容易因資訊過載而不知所措。 (12:19) 24小時作戰的身心挑戰 - 歐股、美股接力開盤,若同時關注台美股,如同24小時輪班,容易造成身心疲勞,影響睡眠與決策品質。 (14:36) 公司熟悉度的隔閡 - 對海外公司的了解僅限於品牌印象,不像台灣企業有地緣或人際關係可參考,容易誤判公司真實價值。 (16:34) 隱形成本的忽略 - 交易美股需注意匯率風險與電匯手續費等隱形成本,可能在投資獲利前就先侵蝕了本金。 (19:04) 成長型 vs. 穩定型思維差異 - 美國市場對高成長、高風險的新創公司接受度更高,與台灣投資人普遍追求「穩健」的思維模式有顯著差異。 (22:38) 對「波動」的根本看法不同 - 在美國,波動是可交易的機會(如選擇權、VIX),但在台灣,波動常被視為純粹的風險,思維的出發點不同。 (24:44) 應對策略一:建立個人交易框架 - 因市場沒有漲跌停的「護欄」,投資人必須更積極、更嚴格地建立自己的交易計畫,尤其是停損點的設定與執行。 (27:40) 應對策略二:設計資訊過濾系統 - 為避免被全球市場的巨量資訊淹沒,必須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資訊處理流程(SOP),篩選出真正重要的資訊。 (34:43) 應對策略三:抱持學習心態與理解規則 - 美股商品規則複雜多樣,深入學習(如槓桿ETF的每日重設機制)不僅能避開陷阱,更能從規則中找到套利或獨特的獲利機會。 (38:08) 應對策略四:培養總體經濟視野 - Fed的利率決策、能源政策等總經事件對美股影響巨大,培養觀察總經數據的習慣,是掌握市場趨勢的關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min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3 Ratings

About

至少「每週五」前更新兩集 認識鮪爸:https://portaly.cc/lifeinvestor 私訊跟鮪爸討論交易心理(LINE 官方帳號): https://lin.ee/aLvWHxr 諮詢、演講、轉載及商業合作等邀約可私訊或寄信箱 lifeinvestor8@gmail.com 暢銷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作者、「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粉絲專頁版主(1.2萬追蹤)及38萬人次收聽Podcast「投資心理室」主持人。 喜歡心理輔導的交易者,任輔導長、心輔官共5年,輔導個案超過100位(時數超過1000小時)、心理演講及授課次數超過100場。 111年4月起透過粉專順利協助超過200位諮詢者,探索交易心理、處理交易心理上的問題。 團體課程及個人交易心理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QN6RReUC1QRvDp4C6 「你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 許多人在投資與交易時,只重視交易的技巧,但常常忽略心理層面的影響,在投資心理室裡,會讓你知道哪些重要的心理因素會影響你的投資與交易。 除了提升投資與交易的心理素質以外,更重要的是,還能透過改善心理而增加生活的品質! https://www.facebook.com/jmcounseling211 「特別嘉賓」家正心理師的粉絲專頁「陳家正諮商心理師」 #特別聲明: 1.節目內容提及的交易操作與個股資訊,屬個人經驗分享,僅供交易心理探討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個股與投資商品建議及推薦,聽眾應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留意投資與交易風險,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2.交易心理諮詢以探索交易中的心理狀況與議題為主,並非從事心理諮商及治療,若有嚴重的身心症狀、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困擾應尋求心理諮商、身心科等專業心理治療及醫療機構協助。 內容特點: 交易心理學,投資心理學,交易心理,投資心理,心理素質,心理韌性,心理彈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