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
在上一集節目中,分享了洞山良价禪師對他的師父,雲巖曇晟禪師的感念之情,洞山良价禪師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師父在教育時,不為說破的恩德,足見師徒兩人的道情是如此的深厚。
洞山良价在雲巖曇晟座下開悟之後,又在雲巖山待了幾年就離開,展開四處行腳的修行生活。這一集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他在行腳期間所發生的故事,究竟他在這段時間遇到了什麼人?又發生了什麼事?……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王代乾(飾洞山良价)、呂宗穎(飾龍山和尚)、林慶彰(飾初首座)
※節目內容:
● 為何洞山良价不問佛界道界,「祇如說佛界道界底是甚麼人」?
● 初首座問「教道甚麼?」洞山良价回答「得意忘言」,是何用意?
● 為何洞山良价不問有沒有路,反而是問「和尚從何而入」?
● 龍山和尚講的兩個泥牛鬥入海的故事是在比喻什麼?
● 為何等到龍山和尚講兩個泥牛鬥入海的故事之後,才「具威儀禮拜」?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三
師在泐潭。見初首座。有語曰。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思議。師遂問曰。佛界道界即不問。祇如說佛界道界底是甚麼人。初良久無對。師曰。何不速道。初曰。爭即不得。師曰。道也未曾道。說甚麼爭即不得。初無對。師曰。佛之與道。俱是名言。何不引教。初曰。教道甚麼。師曰。得意忘言。初曰。猶將教意向心頭作病在。師曰。說佛界道界底病大小。初又無對。次日忽遷化。時稱師為問殺首座价。
※ 語錄出處:《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師與密師伯。到龍山問訊。老僧云。此山無路。闍黎從何處來。師云。無路且置。和尚從何而入。老僧云。我不從雲水來。師云。和尚住此山。多少時邪。老僧云。春秋不涉。師云。和尚先住。此山先住。老僧云。不知。師云。為甚麼不知。老僧云。我不從人天來。師云。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老僧云。我見兩箇泥牛鬪入海。直至於今絕消息。師始具威儀禮拜。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February 4, 2025 at 9:30 AM UTC
- Length23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