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定义了三个高潜力业务:
其一,微创外科。迈瑞预计微创外科超过200亿元的可及市场里,超声刀、腔镜吻合器合计超过110亿元市场容量,且高度集中于两家进口品牌。目前,迈瑞两大耗材均已入围京津冀“3+N”、福建、川渝等集采联盟,配合专业化耗材渠道队伍,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加速放量。
其二,动物医疗。过去的国内动物医疗行业的短板是“器械不齐全”,如今迈瑞三大产线基本补齐,具备“成套+数智化”的输出能力,直接带动海外高端宠物医院突破。上半年国际收入占动物医疗比重已超80%。
其三,心血管。保持惠泰独立的同时,迈瑞在流程与体系上深度赋能:电生理事业部成立并导入MPI流程管理,三维电生理系统完成房颤适应证的临床应用;PFA、RFA产品已进入临床三维房颤消融手术。
再看国际。迈瑞将国际化定为未来的主要增长引擎。半年报显示,十年前迈瑞完成营销本地化,如今迈瑞要把本地化延伸到平台建设与产能侧,在关税、壁垒、供应链安全与本土化偏好的多重压力下,自建、并购、OEM、SKD多线并进,规划14个海外本地生产国,已启动11个,并持续扩产。一方面,绕开关税与贸易限制,另一方面,更快进入海外市场与高端客户的“白名单”,消除供应链顾虑。
此外,体外诊断业务成为迈瑞在海外高速增长的重点方向。目前公司近七成国际收入来自发展中国家:这些市场容量与中国接近、增速更快、销售模式相似,意味着“在中国跑通的方法论”可复制。当前,迈瑞在发展中国家IVD与设备业务平均市占率约5%与13%,公司目标是用五年时间把这两个数字拉到国内的当下水平。迈瑞在投资者活动中直言,仅此一项,已经足以支撑迈瑞在发展中国家市场,未来五年的高增长。
不过,也不能否认,接下来对迈瑞的考验也很清楚:迈瑞能否按既定规划把增长兑现,以及其风险应对是否足以支撑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例如,在国内,政策带来的挑战与市场的激烈竞争,迈瑞能否守住如今的市场第一地位?在海外,面对诸如美国加征关税、欧盟IPI法案,以及一系列地缘争端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审评审批挑战,迈瑞又能否按照预期有序扩张?
若迈瑞能在这些挑战上按节奏完成里程碑,同时守住业绩数字,打赢“翻身仗”只是时间问题。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September 12, 2025 at 12:00 PM UTC
- Length4 min
- Episode1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