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祿/築路/逐鹿 (追吧,五斗米!)

追吧,五斗米/Peter

在職場中,每一個選擇都代表一次成長的契機,也透露著我們對工作的期待與願景。《逐祿》是一檔專為20到65歲職場工作者打造的Podcast,不僅是分享職涯故事的平台,更承載著對於台灣職場環境改變的期許。 作為主持人,我相信工作不應只是追求薪水與穩定,而應該成為我們實現價值與成長的舞台。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能讓更多人看見職場的多元性,並啟發大家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 每一集,我們邀請來自高薪資行業的專業人士,分享他們的職場經歷與心路歷程,從初入行的探索到深耕專業的挑戰,並解讀軟實力(如溝通、適應力、領導力)的實際應用。同時,我們也與招聘行業的專家對話,從人才市場的視角剖析職場趨勢,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聽眾提升求職與職涯規劃的優勢。 此外,我們將與管理階層的領導者探討如何培養領導力、應對變局,以及帶領團隊推動目標的寶貴經驗。這些深度對話不僅幫助你理解領導者的視角,也啟發你如何在自己的職涯中找到向上的力量。 但我們的討論不僅侷限於成功的典範,而是聚焦於每個角色的真實經歷,從基層到管理層,拆解同一事件的多重觀點,讓你全面看待職場挑戰與機會。我們的使命,是希望透過這個節目,逐步改變台灣職場的文化,讓更多人重視工作中的價值感與成就感,而不僅僅是生存的工具。 加入《逐祿》,一起透過真實故事、多元視角與專業洞見,探索台灣職場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成長與價值的平衡,從而成就屬於自己的精彩職涯,讓我們更舒服的去追趕我們的五斗米吧!節目長度:60 - 90分鐘更新頻率∶每月

Episodes

  1. AUG 22

    從動手做工的人到賣東西的業務,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職涯轉換中的討論  職業上的轉變,從工程師到業務,有什麼差別呢?為什麼中途轉換了呢?你認為什麼是業務?你的定義是什麼呢?資訊業中的原廠業務與與系統商業務有什麼不同呢?如何”升級”到原廠的等級呢?  從業務角色再往下談 你有聽到MEDDIC嗎?你覺得有用嗎?(參數科技引入台灣?!)業務需要什麼能力呢?(業務開發、cook單、收單….?) 也許每個業務都不一樣,你認為的是什麼呢?業務中我聽過的一種想法是老板若讓另一個人進到我的客戶中,哪怕他有比較好的關係,都會是讓我覺得沒有面子的事。真的是這樣子嗎?你在2022年得到了Red Hat Top commerical sales of the year 對你的事業幫助是什麼?業務的生存之道為何?(洞察力?產業動態?人脈?長像需要?)業務真的有極限嗎?(因為有人說沒有)跪單跪得是成就人生的選擇(或家庭的責任),你覺得是嗎?而這個拼命賣出的是CEO的年輕情懷?你覺得是嗎?  原廠跳原廠 對於富士通到紅帽到現在的工作,的分享是什麼? 有什麼不同呢?(business module, culture,style …etc)大業務、小務業之說  業務與以外的能力 業務的場域中,銷售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你覺得還有什麼能力能讓人脫穎而出呢? (soft skill)溝通力? 聆聽、body language、察顏觀色你也曾經帶過人,你覺得你的領導風格?對於難搞的客戶,你怎麼辨呢?最後 如果用一句話來鼓勵聽眾「去追逐自己的五斗米」那會是什麼呢?

    58 min
  2. MAY 21

    HR 的選才思維 - 領導者的第一道關卡,海選…選我!!選我!!

    今天我們請來了外商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資深招聘人員,她曾經招聘了我,也幫我招聘了超過5位成員在我團隊,她的經驗接近20年跨國性國際公司招聘經驗,找的人材都是高階的專業人材與高薪的人力,她同時也帶領過招聘的團隊作為leader,讓我們歡迎… Amber!!! Amber:   為什麼當初選擇進入 HR / TA 領域?-->本身是學語言的,因為喜愛與人互動,所以想找招聘性質的工作… 有人說是TA還是用人主管選履歷真的只用8秒嗎?--> 都是傳言…HR 是怎麼幫企業看人?你們最在意的幾個點是什麼?--> 會看你近期2-3個工作的經驗,其實…遇到有潛力但缺乏經驗的新人時,HR如何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其實還是基於招聘的主管,因為…有沒有一個你覺得「經驗不夠但你願意力推」的例子?--> 能力過強,有閃光點、軟實力,好的態度…等的常有人問:「我沒有相關經驗,怎麼讓HR給我機會?」--> 招聘人員像是防守員,招聘人員能同理但……什麼是HR在選人時怎麼評估「軟實力」的程度呢?--> 溝通力、聆聽力、理解力…等HR與用人主管之間如何協作有沒有常見的矛盾點?--> 有時候主管對於職務期待太高…過度理想化…妳作為一個leader同時也是HR,妳對領導力的體悟是什麼呢?什麼是重要的元素?開放、包容、良好工作環境、授權…TA真的是那個幫公司砍價的人嗎?(ex:開200萬砍到150萬) --> 不是的,招聘是幫忙公司…AI、履歷自動篩選工具越來越多,傳統的TA會不會慢慢被取代?--> 一些事務性的工作與流程性的工作可以讓AI做,顧問的部分… CV或interview中,哪些「wrong action」你最常看到?--> 對職位不了解,遲到、面試地點…面試最後問「你有沒有問題想問我們?」--> 建議:             您理想的候選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什麼技能呢?             如果你找到了候選人,您的30天計劃是什麼呢? 主要是為了… 有什麼話可以送給我們的聽眾?--> 保持開放與好奇…

    1h 4m
  3. APR 6

    領導難為,那外商領導呢?你入砊了!!

    主管難為,你覺得呢? --> 一定會有取捨,這是沒有辦法的現實,但需要有更多的體諒與聲望,在評比工作績效。     你是怎麼看待people manage?那你覺得與leader之間有什麼差別?你是當過主管的人,你認為你的領導風格是什麼呢? -->主管與領導者是不同的,主管是公司附予你的權位,但領導者是讓人追尋的人,而我的主要做法是照顧好員工,創造雙贏的局面。   帶人帶心,你是怎麼帶領你的團隊的? --> 體諒員工的困難,並給予相對應的支持去解決困難,再利用現在的人力去調配,協助到員工並完成工作的任務。   過去你曾經歷的最大管理挑戰是什麼?當時是怎麼解決的? --> 沒有察覺到一位員工是如此的重要,且不斷累績感受上的不公平感,後來堅決離開,在自身重新審視發現自身對於公平有新的了解,且影響不只是個人而是整個團隊。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在一家公司裡面,主管需要提昇一位主管,加上公司要求需要為女性,所以就決定當時兩位(一男一女的 candidates)中女性,但團隊的成員就有意見與問題在這個方面,當時那個主管的回答是,因為這是公司的要求,所以即便這個女性能力比較差,我還是會決定用這個女生,當時我的朋友一直搞不懂,難到為了公司的要求,要犧牲公司其他好的人材去做這個決定,你是怎麼看這樣子的事呢? 我等等可以分享我的想法。 --> 在以DEI的program中,培養出了一些女性的領導,而過程中後來又沒有突出的男性候選好,所以有一個帶一個的情況,也屬正常的現在,當然有時候也有一些因素是因為女性在人合的部分比較好,所以選擇讓整個團隊變化最小的變數也是一種考量。       職涯轉折與創業之路 · 你曾在兩家大型資訊外商擔任主管,如今選擇創業,這個轉變的契機是什麼? --> 過了人生的上半場(50歲),人生不是只有工作,在人生的下半場華麗的轉身比較重要,可以好好利用現有的時間享受生活,且擁有自由是最最重要的。 斜槓人生的秘密 · 你同時是農夫、手作編織藝術家、老車玩家、重機騎士,這些興趣是怎麼開始的? --> 從小就覺得自己對美有天份,所以攝影的部分,在2019決定去上課,開啟了對美學的了解,更加強了五感的感受,這也是台灣教育不重視,這也讓我開始手作編織,雖然名牌包,可能很多人的能付擔得起,但是手作的編織的獨一無二,才能展現美學的力量,而且也讓我滿足了自我實現,農夫的部分也是人生體悟一部分,農地本來就是用來生產食物,農務的辛苦到農收後的滿足,讓我的身心靈都得到收獲,尤其在COVID的時候更有感覺,重機與老車的部分,是本格派喜歡汽機油味,且不太喜歡太多自動化的東西,機械的原汁原味才是王道,且希望都能享受到其樂趣,幸運的是目前都能擁有。 以上 有些好東西還是需要您聽完後,才能得到。

    1h 10m

About

在職場中,每一個選擇都代表一次成長的契機,也透露著我們對工作的期待與願景。《逐祿》是一檔專為20到65歲職場工作者打造的Podcast,不僅是分享職涯故事的平台,更承載著對於台灣職場環境改變的期許。 作為主持人,我相信工作不應只是追求薪水與穩定,而應該成為我們實現價值與成長的舞台。希望透過這個節目,能讓更多人看見職場的多元性,並啟發大家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 每一集,我們邀請來自高薪資行業的專業人士,分享他們的職場經歷與心路歷程,從初入行的探索到深耕專業的挑戰,並解讀軟實力(如溝通、適應力、領導力)的實際應用。同時,我們也與招聘行業的專家對話,從人才市場的視角剖析職場趨勢,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聽眾提升求職與職涯規劃的優勢。 此外,我們將與管理階層的領導者探討如何培養領導力、應對變局,以及帶領團隊推動目標的寶貴經驗。這些深度對話不僅幫助你理解領導者的視角,也啟發你如何在自己的職涯中找到向上的力量。 但我們的討論不僅侷限於成功的典範,而是聚焦於每個角色的真實經歷,從基層到管理層,拆解同一事件的多重觀點,讓你全面看待職場挑戰與機會。我們的使命,是希望透過這個節目,逐步改變台灣職場的文化,讓更多人重視工作中的價值感與成就感,而不僅僅是生存的工具。 加入《逐祿》,一起透過真實故事、多元視角與專業洞見,探索台灣職場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成長與價值的平衡,從而成就屬於自己的精彩職涯,讓我們更舒服的去追趕我們的五斗米吧!節目長度:60 - 90分鐘更新頻率∶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