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min

首任校長林奇宏談合校(下‪)‬ IC之音|陽明交大-創新領航

    • Education

國內高等教育4.0發展風貌究竟該如何被期待?這個答案或許從今年以來,以發展BioICT做主軸的陽明與交大合校願景,可以一窺端倪。

合校其實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期間經歷張俊彥校長、曾志朗校長、吳妍華校長、吳重雨校長、梁賡義校長、張懋中校長的醞釀與催生,終於在郭旭崧校長與陳信宏校長任內開花結果。

首任校長林奇宏強調,未來的陽明交大是要扮演一個能充滿各種機會的地方。為此,合校初期最迫切的任務就是,整合雙方對新學校的認同,接續啟動「一樹百穫計畫」,針對各項議題如新穎教學、科技趨勢、大學社會責任,乃至校歌校徽、校園美學等,擴大邀集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共同腦力激盪,在100天後提出一份具有共識基礎的合校願景,也就是一份具十年展望前景的三年計畫藍圖。另外,也將建構合校之後的校園新風貌包括:雙主體校區、產學共創校區和教學醫院群,例如台南校區,試辦基於價值共創觀點的產官學研合作平台,建構產學共創新機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陽明交大正接櫫台灣下世代教育4.0的發展開端, IC之音「IC部落格-陽明交大 創新領航」專題系列節目,將從五月到七月每週一上午8:15 ,進行陽明交大系列學者專訪,見證合校之後的全新風貌,敬請鎖定收聽。

 

陽明交大創新領航專題系列03:成為偉大大學 帶領學子邁步前進

隨著時代演進,世界一直在轉變,國內高等教育在未來應該是什麼模樣?大學生們又該如何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現在卻無法想像的挑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或許能從陽明交大的合校願景中,窺見一點端倪。

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1986年從陽明大學畢業,先後在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生醫光電所任教,2019年起擔任籌設博愛校區「醫療財團法人憶卿醫院」執行長,2020年2月再從陽明大學轉任交大生科系,同時兼任台聯大系統副校長——對林奇宏校長來說,這些豐厚的資歷都是別具意義,也讓他深有體悟,辦教育必須「以人為本」。

林奇宏校長表示,每個人各有所長,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想法和願景,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雖然曾受過完整的醫師訓練,也考取醫師證書、當過實習醫師,更有短時間的看診經驗,但很快地,他就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臨床工作,於是毅然轉往其他領域發展。「我也看見有一群人很想當醫師、也適合當醫師,卻無法擠過那一道窄門。」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應該要讓學生以自身能力為基礎,引導他們發揮所長,同時給予合適的資源,提供寬廣多元的選擇,讓學生適才、適性、適所,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合校之後,陽明交大的最大責任是讓校內師生、畢業校友都能夠認同這個學校。」培養認同感需要時間,當然也需要足夠的討論和溝通,因此林奇宏校長提出「一樹百穫」計畫,邀集眾人一同腦力激盪,希望能在2021年2月1日合校後的一百個工作天內,提出具備共識基礎的願景,期許建立出順暢的溝通管道,進一步實踐眾人對新學校的想像。

「一樹百穫」這個計畫名稱,來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這段文字比喻人才培植不易,學校必須高瞻遠矚,方為教育的長久之計。因此,林奇宏校長會同行政團隊,積極地與校內每一個學院進行座談,參與者不僅止於院長、系主任、所長,也邀請所有老師共同參與,如此以「學院」

國內高等教育4.0發展風貌究竟該如何被期待?這個答案或許從今年以來,以發展BioICT做主軸的陽明與交大合校願景,可以一窺端倪。

合校其實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期間經歷張俊彥校長、曾志朗校長、吳妍華校長、吳重雨校長、梁賡義校長、張懋中校長的醞釀與催生,終於在郭旭崧校長與陳信宏校長任內開花結果。

首任校長林奇宏強調,未來的陽明交大是要扮演一個能充滿各種機會的地方。為此,合校初期最迫切的任務就是,整合雙方對新學校的認同,接續啟動「一樹百穫計畫」,針對各項議題如新穎教學、科技趨勢、大學社會責任,乃至校歌校徽、校園美學等,擴大邀集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共同腦力激盪,在100天後提出一份具有共識基礎的合校願景,也就是一份具十年展望前景的三年計畫藍圖。另外,也將建構合校之後的校園新風貌包括:雙主體校區、產學共創校區和教學醫院群,例如台南校區,試辦基於價值共創觀點的產官學研合作平台,建構產學共創新機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陽明交大正接櫫台灣下世代教育4.0的發展開端, IC之音「IC部落格-陽明交大 創新領航」專題系列節目,將從五月到七月每週一上午8:15 ,進行陽明交大系列學者專訪,見證合校之後的全新風貌,敬請鎖定收聽。

 

陽明交大創新領航專題系列03:成為偉大大學 帶領學子邁步前進

隨著時代演進,世界一直在轉變,國內高等教育在未來應該是什麼模樣?大學生們又該如何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現在卻無法想像的挑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或許能從陽明交大的合校願景中,窺見一點端倪。

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1986年從陽明大學畢業,先後在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生醫光電所任教,2019年起擔任籌設博愛校區「醫療財團法人憶卿醫院」執行長,2020年2月再從陽明大學轉任交大生科系,同時兼任台聯大系統副校長——對林奇宏校長來說,這些豐厚的資歷都是別具意義,也讓他深有體悟,辦教育必須「以人為本」。

林奇宏校長表示,每個人各有所長,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想法和願景,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雖然曾受過完整的醫師訓練,也考取醫師證書、當過實習醫師,更有短時間的看診經驗,但很快地,他就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臨床工作,於是毅然轉往其他領域發展。「我也看見有一群人很想當醫師、也適合當醫師,卻無法擠過那一道窄門。」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應該要讓學生以自身能力為基礎,引導他們發揮所長,同時給予合適的資源,提供寬廣多元的選擇,讓學生適才、適性、適所,這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合校之後,陽明交大的最大責任是讓校內師生、畢業校友都能夠認同這個學校。」培養認同感需要時間,當然也需要足夠的討論和溝通,因此林奇宏校長提出「一樹百穫」計畫,邀集眾人一同腦力激盪,希望能在2021年2月1日合校後的一百個工作天內,提出具備共識基礎的願景,期許建立出順暢的溝通管道,進一步實踐眾人對新學校的想像。

「一樹百穫」這個計畫名稱,來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這段文字比喻人才培植不易,學校必須高瞻遠矚,方為教育的長久之計。因此,林奇宏校長會同行政團隊,積極地與校內每一個學院進行座談,參與者不僅止於院長、系主任、所長,也邀請所有老師共同參與,如此以「學院」

22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Mick Unplugged
Mick Hunt
School Business Insider
John Brucato
TED Talks Daily
TED
Do The Work
Do The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