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episodes

每周在clubhouse做一些新冠资讯的分享与Q&A,涉及疫情、疫苗等。前一半时间(30-40分钟)会录音上传到podcast、youtube、B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后一半时间Q&A只会在clubhouse。
Clubhouse房间:科普小园;
Youtube、B站:Y博的科普园;
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欢迎订阅我的这些频道,会尽量为您带来靠谱的信息。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fg1d7g84g68/support

Y博的科普园(新冠资讯分享‪)‬ yebin zhou

    • Health & Fitness
    • 5.0 • 11 Ratings

每周在clubhouse做一些新冠资讯的分享与Q&A,涉及疫情、疫苗等。前一半时间(30-40分钟)会录音上传到podcast、youtube、B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后一半时间Q&A只会在clubhouse。
Clubhouse房间:科普小园;
Youtube、B站:Y博的科普园;
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欢迎订阅我的这些频道,会尽量为您带来靠谱的信息。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fg1d7g84g68/support

    Omicron对疫苗、单克隆抗体影响,英国面对疫情冲击,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疫苗(新冠资讯分析2021/12/18)

    Omicron对疫苗、单克隆抗体影响,英国面对疫情冲击,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疫苗(新冠资讯分析2021/12/18)

    1.Omicron对现有疫苗、治疗药物的威胁

    最近几周有很多关于疫苗、单克隆抗体对Omicron的研究结果,也让Omicron对疫苗有效性、单克隆抗体药的影响越来越清晰。总的来说,疫苗的有效性对Omicron有大幅下滑,mRNA疫苗的第三针会有帮助,然后绝大部分单克隆抗体药物会失效。

    2.“很多记录会被打破”——英国给出了Omicron最新警告

    12月14日英国记录下超过78000例新增感染,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单日新增病例。而前一天的数字是56000多例,一周前为51000多例。在这一背景下,英国首相Boris与首席医学顾问Whitty在12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了英国疫情的更新数据。其间,Whitty描绘了一个非常黯淡的前景,坦言由于Omicron,“很多(不好的)记录会被打破”,并请求民众减少聚会。记录确实很快就被打破,因为12月15日的感染病例数接近了9万,超过了前一天刚创下的记录。从Delta开始,英国的疫情波动往往比欧洲大陆以及美国早个几周到两三个月不等。一叶知秋,英国的现状与预测是值得警觉。

    3.疫苗到底会要打多少针?

    那么打完第三针后是完了吗?还会有第四针、第五针吗?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fg1d7g84g68/support

    • 42 min
    为什么Omicron引发全球紧张?它对药物、疫苗威胁多大?默沙东口服药在FDA专家组眼中如何?(科普小园12/03/2021)

    为什么Omicron引发全球紧张?它对药物、疫苗威胁多大?默沙东口服药在FDA专家组眼中如何?(科普小园12/03/2021)

    为什么WHO在已知病例并不多的情况下就把Omicron一步升级到VOC?这是过度反应吗?

    Omicron被发现的时间还很短,现在各个国家都是在一个尽量收集数据的情况下,所以相关的信息可能在几周之内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从传播速度,疫苗有效性等等,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根据不断更新的信息,加上不同的假设,做一定的推测。

    现在在使用以及一些可能近期会上市的新冠药物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用在感染早期降低重症死亡风险的单克隆抗体,二是同样用在早期降低重症风险的口服抗病毒药,三是瑞德西韦,它也是抗病毒药,但用在住院治疗的早期,最后是用于重症治疗的免疫调节药物如白细胞介素6单抗与激素。

    在几类药物里,治疗重症的免疫调节药物不是直接针对病毒的,所以不受病毒突变影响。抗病毒药,无论是口服药还是瑞德西韦,作用的靶点不在突变严重的刺突蛋白,问题也不大。瑞德西韦和默克口服药的作用靶点在病毒的RNA复制酶,辉瑞口服药靶点是3C样蛋白水解酶,Omicron在这两个地方各有一个突变,但应该不影响药物作用。

    但是我们为什么现在新冠死亡率看上去低了很多,在治疗上起最大作用的是单克隆抗体,而这个会是受Omicron这样大量刺突蛋白突变威胁最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理解为纯化的某个中和抗体,对于任何一个单克隆抗体药就是结合在刺突蛋白上的某个位点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Omicron在刺突蛋白上那么多个突变,我们很可能会失去多个单克隆抗体药物。一个好消息是GSK与Vir的抗体根据实验室里的测试,应该对Omicron还有效,阿斯利康的抗体药根据结合位点预测可能还有效。可再生元与礼来的抗体应该会至少失去很大一部分有效性。虽然现在大家很期待口服抗病毒药,但必须要注意单克隆抗体是现在治疗的主力,其中再生元与礼来又是单克隆抗体里产量最大应用最多的。失去这两个单抗药对治疗会是一大打击。

    最后在重点说说疫苗。如今大部分国家特别是欧美防疫的基石是疫苗——你可以质疑这是否正确或是否足够,但这是现实。现在的大部分疫苗都是基于刺突蛋白,即便是全病毒疫苗如灭活疫苗,要考虑到针对新冠的免疫保护关键在于刺突蛋白,所以Omicron刺突蛋白上大量突变对所有疫苗都是威胁。

    在Omicron刷屏的阴影下,Molupiravir于11月30日完成了FDA专家会的过堂审议。虽然英国已经批准了Molupiravir的紧急使用授权,但FDA的审议却是这个药物第一次在公众眼下经历科学讨论、分析。

    Molupiravir的争议点主要有三个:

    1.作为以致突变为机理的抗病毒药,对使用者的风险如何?

    2.突变“死”病毒的机理,万一病毒没死,是不是增加了病毒突变的风险?

    3.有效性从中期分析的50%降到最后的30%,如何分析价值?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fg1d7g84g68/support

    • 39 min
    美国全民增强针,数据与期望,是否在破坏药品上市规则?美国买买买对全球疫苗药物供应的影响(科普小园11/20/2021)

    美国全民增强针,数据与期望,是否在破坏药品上市规则?美国买买买对全球疫苗药物供应的影响(科普小园11/20/2021)

    FDA在周五的时候批准了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隔半年接种mRNA疫苗增强针。同一天,CDC也把mRNA疫苗增强针推荐标准改为,50岁以上应该打,50岁以下成年人可以打。FDA没有像之前的增强针批准一样召集外部专家会议。相关的数据是在CDC的会议上做了简短展示,辉瑞提供了新的数据。Moderna只是说了下之前的增强针数据总结以及现在在做的试验。CDC也提供了增强针执行至今收集到的安全性数据。总的来说,没有太多意外。但对增强针的期望值可能现在有太多误解。

    这次增强针的推广,一个严重甚至可能是长远的影响,是对美国药品审批推荐规则的破坏。而且第三针的思考完全是和现实以及需求是脱节的。可以说是动静很大,进展很小。增强针的收益在什么人身上最大?美国这里两个人群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是65岁以上的,这些人有些研究显示疫苗减少重症的能力出现下降,而他们本身又是高危人群。另一个是强生的接种者,这个疫苗起始的有效性低。但老年人现在接种增强针不到40%,强生1600多万接种者只有130多万接种了增强针。关键要把这两个人群里接种增强针的比例提高。这不是批准全民打增强针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主动找这些人,制定相关的计划。搞全民增强针,相当于现在重新开大规模的接种中心,看着很热闹,与当下的需求不合,不会有实际作用。

    美国一些人积极推动全民增强针,说增强针会减少感染、减少传播。这种想法有很大的想当然成分。人不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说今天打增强针就直接打的,要看实际的积极性。搞了两个月,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增强针的需求或者积极性可能会达到减少感染、减少传播需要的高覆盖率。连第一针都没到那种覆盖率,指望第三针达到是非常荒唐的。

    美国要搞全民增强针,这个事情的影响会不会只局限在美国?很遗憾不会的。包括疫苗在内药物供应,其中包括现在大家很期待的抗病毒药物,很多时候都会受到发达国家的行为影响,特别是美国的影响。影响一旦扩大,2022年的疫苗产量很可能和2021年一样,绝大部分都被发达国家截下来了。这对整体疫情的控制是有坏处的。因为很多穷一些的国家没有疫苗,病毒在那里传播不受控制,万一出个厉害点的突变,反而把大家再拖下水。

    不是说发达国家不能优先自己的疫苗、口服药供应,而是说现在有些国家是在做没有实际意义的囤积。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fg1d7g84g68/support

    • 38 min
    辉瑞口服药,Delta在日本自己突变坏了?打不打疫苗影响传播吗?(科普小园11/06/2021)

    辉瑞口服药,Delta在日本自己突变坏了?打不打疫苗影响传播吗?(科普小园11/06/2021)

    1.辉瑞口服药

    11月5日辉瑞宣布它的口服新冠抗病毒药在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在症状出现早期使用的情况下,降低住院或死亡风险89%。在安全与数据监督委员会的建议下,与FDA沟通后,辉瑞决定暂停该试验入组,将向FDA申请紧急使用授权。

    这是自默克的口服药后第二个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有效的抗病毒药。和默克的口服药一样,可以弥补现在新冠治疗的关键空白。非常巧的是,默克的口服药在11月4日获得了英国药监机构的批准,正式在英国上市。

    不出意外的的话,这两个口服药在2021年年底就会在不少国家上市。可以说是非常振奋人心的进展。有人一看辉瑞口服药降低住院死亡风险89%,比默克的50%高不少,想是不是抗病毒药要内卷了。或者以后家里备点口服药,就用不着打疫苗了。这些想法未免过于天真。

    2.Delta在日本突变坏了的传言怎么看?

    日本由于Delta在八九月形成了一个高峰,被称为日本第五波疫情,每日新增在峰值时超过了2万。但最近日本的疫情却急剧下滑,进入10月后更是下降到每日新增几百例。最近日本的一项研究说疫情大幅下降的一个原因是新冠病毒的NSP14蛋白出现了突变,导致病毒无法及时修复自身基因组中的突变。而病毒在累积大量突变后无法继续生存,这导致了疫情到达高峰后迅速“奔溃”。

    网上就说这是新冠病毒自杀。那这些说法靠谱吗?NSP14是什么?上面的突变有什么作用?

    3.打不打疫苗,对病毒传播有影响吗?

    英国的一项研究采取了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追踪方法。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从Alpha突变株出现前一直到Alpha被Delta突变株取代,只要英国疫情严重,就招募感染者与感染者同住的家庭成员。获得知情同意后,这些感染者与他们的家庭成员,也就是密切接触者,会每天做上呼吸道的核酸采样,连续20天。

    通过这种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明确对于每个指示病例(或称初发病例,index case),他的家庭成员即密切接触者中有多少被感染。这些密切接触者中的感染率就是反应病毒传播的继发率(或称二代发病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研究中50例完全接种疫苗的指示病例有43位同样接种完疫苗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其中12位最终被感染。这不仅说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之间仍可以发生传播,甚至在高度密切接触的情况下,这种传播的风险不小。

    是不是说疫苗对阻断新冠的传播完全无效?没那么夸张。英国这项研究的指示病例是专门筛选了有症状的新冠感染。如果上升到宏观角度,疫苗仍然有防轻症、防感染的作用,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意味着感染者特别是有症状的感染者人数会减少,传染的源头少了,病毒的传播自然也会受限。此外疫苗接种者体内载毒量下降更快,意味着他们的传染期可能会更短,在群体范围内也会减少传播。当然在一个长期密切接触的环境下,如该研究中采样的家庭环境,那么疫苗对传播的阻断特别是面对传染性非常强的Delta仍然是比较局限的。

    这种局限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疫苗接种率很高的国家仍然有不少病例出现,无法彻底消灭疫情。该如何解决?研究中显示接种疫苗2-3个月后防感染的能力就开始下滑。接种增强针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甚至提升疫苗对感染的防护。同时儿童基本还未接种疫苗,如果新冠儿童疫苗上市,那么通过让这个人群获得一定的防护或许也能限制一些传播。但是即便把这些措施都加上,不得不承认,对于研究中观察到完全接种疫苗的家庭内25%的继发率,最

    • 44 min
    儿童新冠疫苗专辑:新冠对儿童有威胁吗?辉瑞疫苗在儿童中安全有效吗?推广新冠儿童疫苗的利弊分析该怎么做?(CH科普小园新冠资讯分享10/30/2021录音)

    儿童新冠疫苗专辑:新冠对儿童有威胁吗?辉瑞疫苗在儿童中安全有效吗?推广新冠儿童疫苗的利弊分析该怎么做?(CH科普小园新冠资讯分享10/30/2021录音)

    1.新冠在儿童中严重吗?

    儿童确实是会感染新冠的。至少对于美国来说,儿童感染在新增感染的比例还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以最近可能会上市的辉瑞儿童新冠疫苗的目标人群——5-11岁儿童为例,根据CDC统计,在10月的第一周,这个年龄段的新增病例占到了全美所有新增病例的10.6%。如果考虑所有未成年人,12-18岁青少年同期新增病例占比是8.8%。4岁以下幼儿是4%。

    虽然不少儿童感染新冠后症状很轻,甚至是无症状,但仍然有部分感染会发展为重症。在8月美国进入Delta高峰后,CDC的数据显示每周5-11岁儿童新增新冠重症达到了每十万人一例。特别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即便新冠在儿童中重症率低,但由于疫情严重,当感染基数大的时候,最后的重症甚至死亡的总数就不容忽视了。仅仅在10月前三周,美国有66名5到11岁儿童因新冠感染而死亡。这在同期所有导致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排进了前十。

    2.新冠疫苗在儿童中安全有效吗?

    辉瑞在5-11岁年龄段中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安全性数据量达到了3109人。这是什么概念?对于全新的新冠疫苗,FDA的要求是三期临床试验里至少提供3000名疫苗接种者的安全性数据。也就是说,虽然辉瑞疫苗已经做了4万人的成年人临床试验,在全球又有几亿人用了,儿童试验只是一个免疫桥接试验,但在安全性上,实际的临床试验数据,做到了和一个全新疫苗的标准基本相符。

    回过头看有效性数据。有效性的主要终点是看儿童中用了10微克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否能与成年人中的30微克剂量相当。从有中和抗体的264名儿童的数据看,第二针后一个月,平均中和抗体滴度是1197,范围是1106-1296,可见大家的抗体形成差不多,没有说谁特别差。不少人可能在想,11岁的孩子接种10微克疫苗,12岁的孩子却是接种30微克,那11岁的孩子免疫反应够好吗?辉瑞也提供了年龄更细分的数据,11岁的孩子的中和抗体与更小的孩子比,并没有区别,免疫反应是足够的。

    对应以前三期临床试验了16-25岁年轻人的数据,那是253人,平均滴度是1146,范围是1045-1257。所以,儿童的免疫反应是与成年人相当的。这个疫苗在成年人的试验中展现出了真实的保护作用,即降低了有症状的新冠感染风险,因此也可以推断,儿童中应该也起到类似的保护作用。

    不过因为辉瑞的儿童疫苗试验招募人数很多,大部分受试者来自美国,美国的儿童新冠感染很严重,所以试验中还是收集到了一些感染病例。根据这些感染病例也能计算疫苗实际的保护作用。从第二针接种完7天算起,安慰剂组有16例有症状的感染,疫苗组只有3例。据此计算疫苗防护有症状的新冠有效性达到了90.7%,置信区间是67.7-98.3。

    因为儿童重症率低,而且毕竟只收集到19例感染,所以这里面没有重症案例。此外,辉瑞也没有检测无症状感染。但是如果综合有效性数据以及免疫反应的数据,那么可以说还是有非常充分的证据指向,这个疫苗对儿童是可以起到与成年人类似的保护作用。而且也有比较充分的安全性数据。也就是说,单独就疫苗本身而言,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验证,辉瑞10微克剂量的新冠疫苗,对5-11岁的孩子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有不错的安全性。

    3.新冠疫苗可以在儿童里使用了吗?

    对儿童疫苗会起的实际作用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很有可能,儿童疫苗的作用和我们在成年人中看到的一样,防重症很好,防感染的持续性有一定问题,特别是无症状感染比较难解决。同样像成年人中一样,疫苗对疫情的防控有帮助,但不要

    • 31 min
    Wendy组织的clubhouse讲座录音:从病毒学(Bill)、免疫学(Yebin)与治疗(Wendy)三方面聊新冠(10-20-2021)

    Wendy组织的clubhouse讲座录音:从病毒学(Bill)、免疫学(Yebin)与治疗(Wendy)三方面聊新冠(10-20-2021)

    10月20日Wendy组织了一场Clubhouse新冠讲座,有幸参与。

    Bill(微博:子陵在听歌,Clubhouse:Bill Wang)作为从事病毒学与新冠疫苗研发的专业人士,给大家科普了新冠病毒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Yebin(本人,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微博:生物狗Y博,Clubhouse:Yebin Zhou)从免疫学角度聊了聊新冠与疫苗。

    Wendy(微信公众号/微博:阿司匹林42195米,Clubhouse:Wendy Ye)则带来了新冠治疗方面的进展分析。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fg1d7g84g68/support

    • 39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1 Ratings

11 Ratings

Top Podcasts In Health & Fitness

Huberman Lab
Scicomm Media
The Dr. John Delony Show
Ramsey Network
Perform with Dr. Andy Galpin
Dr. Andy Galpin
The School of Greatness
Lewis Howes
Passion Struck with John R. Miles
John R. Miles
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
iHeart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