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SDGs 聽不見的ESG

職人製造所
看不見的SDGs 聽不見的ESG

關於【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 【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在2023年鄭重開場!這個節目由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和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謝昇佑共同主持,目前每月一次現場錄製,在左轉有書現場搭配哲學星期五活動舉行。現場錄製形式有點特別,上半場(前一小時)採取現場PODCAST錄音的方式,由主持人訪問來賓。後半場為現場互動演講,還有會後「論壇Plus:永續不斷電,趴踢聊翻天」,每月一次,暢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理念的經驗與挫折。 【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將從不一樣的角度,透過訪談深入探討SDGs與ESG相關議題,特別是那些不被注意到的永續面向,以及經常被忽略或者不容易看到的 #社會結構 面向。線上廣播與現場互動的方式,提供關注永續議題朋友多元的參與方式。深入探討的取向保證讓您大開眼界,歡迎現場互動講座與永續不斷電趴踢,讓我們為 #永續台灣 的 #行動者 注滿能量! 【本系列節目共同企劃單位】 依筆畫排序排列: 左轉有書、好食機農食整合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團、將才工場、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職人製造所、曬太陽文化創研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isodes

  1. EP6|海洋的美麗與哀愁:永續海洋的挑戰

    08/30/2023

    EP6|海洋的美麗與哀愁:永續海洋的挑戰

    EP6|海洋的美麗與哀愁:永續海洋的挑戰 主持人: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 陸曉筠(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工程學系 副教授)、陳雅玲(澎湖南方四島東嶼坪護礁發起人/東福海上育樂有限公司負責人) 本集節目介紹🎤: 「水」是生命構成最關鍵的元素,沒有液態水就沒有生命。而地球,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由液態水覆蓋著表面的星球,超過70%的地表面積都是海洋。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地球多姿多彩的生命;涓滴細流匯聚而成的海洋,是地球的生命之母。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與我們的關係更是緊密,然而,多數台灣人對海洋卻是相對陌生。台灣西部海岸更是飽受過度開發的侵襲,各種汙染淹沒了海岸線,嚴重影響海洋生態。除了工業開發所造成的海洋汙染之外,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慣習,也成為海洋浩劫的共犯,像是塑膠微粒、塑膠纖維,都造成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機。 如何降低海洋汙染、保護和復原海洋生態系統都是當代課不容緩的議題;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海洋」、「體驗海洋」,才能夠引發長遠且持續的海洋保護行動。因此,這一集的「看不見的SDGs.聽不見的ESG」特別邀請到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曉筠老師,以及澎湖南方四島東嶼坪護礁發起人陳雅玲小姐,來很我們一起分享,聊聊浩瀚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陸曉筠老師不僅是海洋生態的科學家,更是身體力行參與到海洋生態永續實踐。陸老師與合作團隊規劃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更獲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另外,陸老師也投身兒童海洋教育的推廣,將專業所學展現在改變社會的行動中。 陳雅玲小姐是澎湖南方四島東嶼坪護礁發起人,與澎湖在地夥伴共同創辦了東福海上育樂有限公司。相較於一般人對海洋的「體驗」侷限戲水、玩沙,陳雅玲和她的團隊規劃設計的深度體驗海洋體驗行程,不僅打開人們對海洋的五感體驗,還包含了人文歷史的縱深,以及推廣海洋生態保育的議題。他們團隊更是帶領東嶼坪在地青年,多起潛入海底清理還洋垃圾,用行動來動家鄉對海洋的重視,進而影響觀光客對海洋的重視。 相關SDGs: SDG 14.1 降低海洋污染 SDG 14.2 保護和復原海洋生態系統 SDG 14.3 改善海洋酸化影響 SDG 14.5 保護至少 10% 的海岸及海洋區

    1h 2m
  2. EP5|傳承或創新:什麼是優質教育?

    07/14/2023

    EP5|傳承或創新:什麼是優質教育?

    EP5 | 傳承或創新:什麼是優質教育? 主持人: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 來賓:郭駿武(親子共學團創辦人)、閔柏陵(親子共學團理事長) 本集節目介紹🎤: 「 教育 」既承擔社會文化傳承與主流思潮推廣的任務,同時也應具有啟發受教育者創新並支持另類想法發展的功能。教育的困難就在於如何找到兼顧兩種不同方向的目的,特別是尚在啟蒙階段的學童教育,如果少了創新和鼓勵差異的空間,淪為保守的刻板填鴨,不僅扼殺了小孩子的創造力,也連帶地阻斷了新一代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相反地,如果只重視創新和差異而沒有既有文化制度與主流思潮的傳承與連結,也可能養成沒有方向盲目反傳統與刻意標榜另類的情況。如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試著在兩者中找到平衡,為社會培養穩健的進步力量,是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本集節目邀請到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的秘書長與理事長來分享他們的理念,一起聊聊何謂「教育」這件事。 「 親.子.共.學 」這四個字顧名思義,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的作法,而改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伴侶、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主流意識型態賦予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而在很多的社會議題上也曾看見親子共學帶著很多親子家庭參與,因為「親子共學」的理念之一,是「親子共同探討社會議題」。親子共學團不因為小朋友年紀小,就避談社會議題,而是讓小朋友從小就接觸公共議題,並且,抱持共學的心態,大人們與小孩子們透過共學,一起打開各種看世界的視角。這些貌似激進的作為,到底在教育上想達到什麼呢?歡迎一起來收聽這集的「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

    1h 4m
  3. EP.4 |HR影響力與企業永續的平衡點

    05/29/2023

    EP.4 |HR影響力與企業永續的平衡點

    看不見的SDGs 聽不見的ESG EP.4|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重要的課題,其實也就是撐起企業的「勞動力」。經濟學將所有幫助創造財富的要素都視為某種「資源」,然而,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卻這樣說:「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能夠創造財富的關鍵,始終是有血有肉的「人」。 不同於工廠土地金錢等等其他「資源」,人的本身非常特別,每位員工都有情感與福利的需求,也渴望在職位上自我實現,然而錯誤的管理政策常常讓企業退化為官僚,日復一日進行枯燥勞動。試想,如果企業文化允許員工大膽執行創新、自主協調合作,那麼「人」的潛能才能被看見與開發,也為公司帶來更多收益。這也是進步的管理學思維:以激發團隊夥伴內在動機及自我成長的動力,替代傳統階層式教條化的管理。 在今日重視跨領域創新及破壞性創新的企業經營中,企業在人才招募與培育中上思考的課題,已然不同於過去的年代,如何回應當前年青世代更在意工作生活平衡及意義感,打造人才可以充分自我實現同時與企業共好的職場環境,才是當代企業人資管理的重要課題,而這也是企業邁向永續價值實現重要的一步。 在本期【看不見的SDGs 聽不見的ESG】,我們要討論永續目標中的「適宜工作(Decent Work)」,也要思考另類「勞資共榮」:對勞動者的投資,絕對是最高回報、最高效益的基礎建設。安全且尊嚴的工作保障,最大受益者往往是企業本身,甚至帶動產業創新與經濟成長。 如何創造企業永續乃致整個市場經濟的永續?或許就從「適宜工作」開始。冰島「周休三日」取得壓倒性成功、員工共同持有的約翰路易斯百貨(John Lewis & Partners)創造亮眼營收。許多案例證明,勞工權益與企業獲利根本不是零和關係,反而一體兩面、相輔相成。

    1 hr
  4. EP.3 |永續,從I開始:我就是影響力

    04/24/2023

    EP.3 |永續,從I開始:我就是影響力

    錄音日期:4/7時間:19:30-21:30主持人: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來賓:謝宜哲(御鼎興製醬人)、洪昭勝(對味廚房創辦人) 本集節目介紹:每個人,都可以是改變的起點。從我到我們;從點到全面。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不管各行各業,你我都能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發揮永續影響力的關鍵行動。以自身為起點,連結他人,一起共創並實現永續價值的網絡。然而面對永續的民生飲食,有更好的生產者,消費者就願意用更好的價格買單嗎?消費與生產間的價值不對等在永續轉型中永遠是最大的痛點。 本集針對看不見的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的主題,邀請到兩位來賓來跟我們分享,他們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與永續理念結合的熱情與動力。御鼎興第三代製醬人謝宜哲,產製全台唯二之一的手工柴燒黑豆醬油,從傳承醬油工藝,讓醬油不再只是被忽略的調味品,還成為地方文化的載體。然而,「自己好」並無法呈現永續的價值,希望復興台灣傳統釀造文化更成為他和哥哥Ozzy的使命。「御鼎興」讓自己成為地方串連的結點,透過飛雀餐桌計畫,連結起雲林在地的小農及花藝,透過餐桌美學,以社群共好的方式讓更多人來到這個小鎮,演繹出雲林在地永續食農產業的地景,讓大家看見產業的價值。最近更和其他傳統醬油業者合作,結合洲南鹽場的日曬海鹽組合成島國純釀禮盒,並於最近上架101 Mia C’bon 高端國際超市。 另一位來賓是對味廚房創辦人洪昭勝,昭勝原本是網路媒體科技人,本來只是自己對美食的興趣經營私廚,了解到好食材與環境永續之間的密切關係,並因為觀察到台灣普遍校園裡面的餐食不僅味不美,食材的選擇更是一點都與永續的理念扯不上邊。於是他走入校園,開啟了校園永續飲食的計畫,公然挑戰學校低價俗又大碗的飲食選擇。從東海大學到政治大學,他開始將動物福利、環境永續的食材引入校園學生的日常飲食,期望用吃改變校園的飲食標準。還不賺錢的生意他堅持著,不僅榮獲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更進一步想要推動幼兒飲食變革。

    1h 5m
  5. EP2 | 看不見的50% XX

    03/31/2023

    EP2 | 看不見的50% XX

    主持人|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 來賓|林綠紅(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節目介紹 「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在2023年鄭重開場! 這個節目由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和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謝昇佑共同主持,目前每月一次現場錄製,在左轉有書現場搭配哲學星期五活動舉行。現場錄製形式有點特別,上半場(前一小時)採取現場PODCAST錄音的方式,由主持人訪問來賓。後半場為現場互動演講,還有會後「論壇Plus:永續不斷電,趴踢聊翻天」,每月一次,暢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理念的經驗與挫折。 ▌節目大綱 這一集的【看不見的SDGs 聽不見的ESG】呼應3/8婦女節,來聊聊女性的話題。本集節目「看不見的50% XX」,要跟朋友們來討論,從性別比例來看,佔了總人口50%的女性,是否在社會上受到「夠份量」的關注呢?從生產力的觀點,從家庭到職場,「女力」發揮了什麼關鍵影響力?從消費市場的觀點,這50%的人口,無疑也是龐大的消費力,女性消費是否也扮演了消費改變社會的關鍵力量?在當代快速變化和轉型的世界趨勢中,女力又發揮了那些沒有被注意到、或潛藏著還沒有被挖掘出來的社會影響力呢?除此之外,我們的社會中,是否還存在著許多對性別不夠友善,沒有被注意到的地方?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一起挖掘這些沒有被看見,甚至說不清楚的「XX」。 雖然,臺灣比起其他國家,社會性別平權相對進步,從聯合國SDGs性別平等項目的9項細部指標來看,臺灣無疑都名列前茅。但似乎在臺灣社會中,還有許多地方存在著性別歧視,或者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複製著不平等的性別偏見,忽視了我們身旁發揮著影響力的女力。在這一集節目中,不僅主持人蘇小真本身就是主流商業市場優秀女力,我們也邀請到兩位非營利組織的優秀女力,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綠紅與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一起來分享在他們自己的生命經驗和工作領域中看到女性生命史,同時也藉由著她們三位傑出女力的對話,來探討臺灣社會還有那些看不見的性別議題,又或者,從身為成功女性的角度來看,今日臺灣還有需要「女性平權」嗎?會不會反而男性在某些領域才是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性別?性別平權除了倡議與性別保障制度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更有創意、更積極的做法? 看見人口中50%的女性,只是性別平權的第一步,事實上,社會中還存在更少少跨性別的朋友,他們雖然是社會上更少的群族,但卻也經常是發揮巨大社會影響力的佼佼者。更進一步說,性別,不過是每個人透過對自己身體的觀察,最容易發現「類」差異的一個生物現象,如何藉此擴大讓我們看見人群中更多差異的存在,從而學會尊重差異,避免將差異階級化,才是我們討論性別議題最重要的目的與意義。 「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將從不一樣的角度,透過訪談深入探討SDGs與ESG相關議題,特別是那些不被注意到的永續面向,以及經常被忽略或者不容易看到的 #社會結構 面向。線上廣播與現場互動的方式,提供關注永續議題朋友多元的參與方式。深入探討的取向保證讓您大開眼界,歡迎現場互動講座與永續不斷電趴踢,讓我們為 #永續台灣 的 #行動者 注滿能量! ▌本系列節目共同企劃單位 左轉有書、好食機農食整合、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團、將才工場、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職人製造所、曬太陽文化創研社(依筆畫排序排列)

    54 min
  6. EP1|有機農業 = 友善環境嗎?你追求的是哪一種有機?

    02/19/2023

    EP1|有機農業 = 友善環境嗎?你追求的是哪一種有機?

    【主持】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謝昇佑│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 【來賓】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陳興宗│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 【錄製時間】2023年2月3日 (五) 19:30–21:30(現場錄製) 【地點】左轉有書 TouâtBooks 本集內容: 對一般人來說,「農業」比「工業」對環境的衝擊小、「有機農業」就等於「友善環境」,或者,使用「有機肥料」一定比「化學肥料」更友善環境。但真的那麼簡單嗎?不對的農業恐怕比工業對環境的傷害更大,同樣地,不好的有機農法,例如過度設施抑制多樣化生態、不當翻耕或者過度使用有機資材對環境的衝擊與破壞,也可能超過適當使用化學肥料、正確農法施作的非有機農法。 事實上,隨著農業技術與觀念的不斷進步,「永續價值」已然是當代所有農事專業者共同的方向,與「永續理念」相符或衝突的關鍵,並不在於「有機農法」與否,而是「農」(agriculture)與「農業」(agro-industry)之間的衝突。「農」作為人與自然連結最直接、初級的經濟活動,從人類的視角看過去,呈現出人從大自然取食的過程所構建出的文明。但若從大自然的視角看過來,大自然也透過農作物以及節氣調節著我們生活的節奏,以至於不同地方都呈現不同風土文明。「農文化」,深深刻畫著人與自然互動、交融的成果;一方面是人類以智性對自然的改造,另個面向卻也是大自然的力量對人類精神生活的刻劃,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永續不斷辯證與循環過程是「農」的核心價值。然而,當「農」(agriculture)成為「農業」(agro-industry)之時,強調的便只是作為計算產值、產量的經濟活動,在「農業」的視域中,作為產業意義的農務活動是首要之務,也因此,強調產業經濟效益的農務思維,「自然環境」成為貢獻產值的生產資源、生產材料,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是否永續和諧,成為次要的議題。 毫無疑問,當代強調 #永續價值,是人類對工業革命以來,過度重視經濟發展而忽略其他面向價值所導致惡果的反省。而工業思維也早就蔓延到農業領域,如果沒有根本地反思這個問題,只是「農法」之爭,恐怕都回應不了永續的核心議題。「有機農業」往往也因為缺乏這一層的反思,背離了友善環境的初衷,淪為形式上的「法理有機」。從制度的層面如何引導有機農業生產的農友落實友善環境的核心價值,無疑也是當前有機農業必要的轉型。同樣地,如果說「農業」思考的「農」(文化與生態)與「產業」(經濟)之間的平衡,從科學的角度怎麼樣發展適當技術介入,協助這個平衡的維持,無疑也是重要的課題,「有機」/「慣行」這種粗糙一刀二分的思維,是否也應該重新被反省? 本集節目邀請到郭華仁教授與陳興宗老師,將從理念到實務,深入對話探討,探討如何讓有機農業走的更深,達到永續農業的目的。

    49 min

About

關於【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 【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在2023年鄭重開場!這個節目由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和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謝昇佑共同主持,目前每月一次現場錄製,在左轉有書現場搭配哲學星期五活動舉行。現場錄製形式有點特別,上半場(前一小時)採取現場PODCAST錄音的方式,由主持人訪問來賓。後半場為現場互動演講,還有會後「論壇Plus:永續不斷電,趴踢聊翻天」,每月一次,暢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理念的經驗與挫折。 【看不見的SDGs / 聽不見的ESG】將從不一樣的角度,透過訪談深入探討SDGs與ESG相關議題,特別是那些不被注意到的永續面向,以及經常被忽略或者不容易看到的 #社會結構 面向。線上廣播與現場互動的方式,提供關注永續議題朋友多元的參與方式。深入探討的取向保證讓您大開眼界,歡迎現場互動講座與永續不斷電趴踢,讓我們為 #永續台灣 的 #行動者 注滿能量! 【本系列節目共同企劃單位】 依筆畫排序排列: 左轉有書、好食機農食整合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哲學星期五台北志工團、將才工場、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職人製造所、曬太陽文化創研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