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幫幫忙

環宇廣播電台 林宏文

掌握陽明交大企業家的經營智慧,傳遞夢想資源,陽明交大幫幫忙,幫您找出成功者的致勝之道! 環宇廣播電台【週三】19:00-20:0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2D AGO

    EP269|AI 產業的投資機會

    來賓:騰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長 程正樺 有「艦長」之稱的騰旭公司投資長程正樺,畢業於交大應化系及台大商研所,歷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元大、美林及瑞銀等國內外券商,擔任科技產業分析師,曾因發表聯發科「賣出」報告,一戰成名,被封為「聯發科王子」。程正樺的興趣是蒐集模型、漫畫、電玩,走「日系宅男」風格,他的產業分析風格則是敢於逆勢發言,強調邏輯與獨立判斷。另外,雖然沒有留洋的背景,但靠自學與實戰磨練英文,他成功打入外資圈,擠身知名外資明星分析師之列。2015年,程正樺自創騰旭公司並擔任投資長,從 sell-side 轉向 buy-side,觸角擴展至傳產與新興科技。 在AI發展的大趨勢下,程正樺依然看好AI帶來的投資商機,但在挑選個股時,則會尋找成長性更高的標的,例如今年就是ASIC的成長性優於輝達的GPU,因此,今年第1季將手中持股,轉進到緯穎、奇鋐等4檔中小型AI股。程正樺分析,今年PCB上游材料銅箔基板(CCL)大漲,主因是AI驅動的材料愈用愈高規,去年是因為輝達轉而採用M7,今年是亞馬遜大量採用M8,至於明年輝達的Rubin 也會用M8或M9,另外亞馬遜及Google也都有機會升級至M8及M9,因此帶動PCB上下游產業發展大幅升級。尤其是今年AI的投資重心,是因為亞馬遜、Google自行開發ASIC晶片,以較低價的ASIC取代輝達昂貴的GPU,並以AI推論做為主要應用市場,因為大量建構ASIC系統,需要用到上游的CCL材料,導致今年CCL價格漲翻天。 首播日期:2025.09.03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2. AUG 29

    EP268|13 年來寵物零售跌宕起伏的經驗,以及萬達寵物從痛苦磨難到市場龍頭的歷程

    來賓:萬達寵物執行長 李俊廣 萬達寵物是目前國內最大連鎖寵物用品通路,全台擁有130家門市,旗下品牌包括「寵物公園」、「貓狗隊長」與「凱朵寵物」,股票並於去年八月上櫃交易。今年七月,統一企業宣布認購萬達寵物私募股,總投資額新台幣2.75億元,持股10%股權並取得一席董事。統一企業繼家樂福、foodomo、雅虎及網家後,選擇入股萬達寵物,台灣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出現犬貓總數首度超過15歲以下孩童數的「黃金交叉」現象,寵物商機龐大,另一方面,高毛利的寵物食品,也是成長快速的新藍海。除了寵物食品、營養品之外,寵物商機甚至還可以擴及美容、保險及醫療照護等市場,將是重要的未來商機。 萬達寵物執行長李俊廣,畢業於交大資訊工程系學士及碩士,在校期間創立電子音樂社,畢業後當過歌手、音樂唱片總監,還參與無名小站創業、KKBOX總經理特助、痞客邦總經理,也在達芙妮中國服務等。十四年前,他應邀參與萬達寵物的創業,也推動萬達成為首家導入ERP、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建立自動補貨、OMO系統,堪稱國內最數位化的寵物通路。李俊廣說,通路經營有很多細節,例如寵物公園光在展店選址方面,就會從電子發票消費熱點、農業部寵物晶片註冊資料多方面搜查數據,找出寵物飼養密集度高的住宅商圈。另外CRM及行銷自動化(marketing automation)系統,能追蹤、分析消費者的購買品項、飼養狀況,萬達寵物可以說是一手掌握了鄰里間各家寵物的戶口名簿。而這份數據,自然成為目前積極在多間大型店導入寵物專區的7-Eleven,眼裡最重要的黃金。 首播日期:2025.08.27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2 min
  3. AUG 25

    EP267|如何整合理論與實務,讓台灣交通更人性化,更安全?

    來賓:亞聯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許添本 亞聯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許添本畢業於交大運管系、台大土研所、德國卡爾斯魯爾大學博士,去年從台大土木系教授退休後,接受邀請擔任亞聯工程董事長。亞聯成立於民國61年,是由亞洲理工學院(AIT)在台校友會成立, 70年改組做交通與運輸工程顧問公司, 為台灣第一家因應十大建設而出現的民間顧問公司。許添本在約40年前就加入亞聯,是他在交大運管系系主任陳武正教授引薦,成為他的第一份工作。後來,許添本轉到交通部運研所工作,學習政策與實務研究,在運研所考上教育部公費留歐,就去德國學習先進的交通運輸規畫與管理知識,成為國內交通界第一位從德國留學取經並回國貢獻的學者。 許添本學成歸國後,原本想做交通運輸實務與政策等研究,但在台大教授推薦下擔任台大土木系教授,30年教職也都從事交通運輸等實務研究。30多年前,台灣處於交通黑暗期,與德國存在很大落差,許添本秉持著「到路上去找題目」的初心,解決台灣本土交通運輸等問題,並提出各種人本交通、機車交通工程分流、機車優先道、輕軌交通、交通工程本土化、智慧機車安全、碰撞構圖及交通事故肇事診斷學等,也力推事前防治車禍的道路安全檢核制度等。如今接下亞聯,許添本自訂人生三大階段,前30年讀書,30年教書,接下來第三個30年行書,也就是落實自己過去主張的理念,期許要開創出「亞聯2.0」,讓理念想法具體落實,也讓亞聯朝向更科技化、智慧化及精緻化發展為目標。 首播日期:2025.08.20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4. AUG 8

    EP266|技職與高教體系的差異與一般人對於技職體系的迷思

    來賓: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校長 陳同孝 現任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校長陳同孝,畢業於交大資工系學士及博士,專長在AI、影像處理、資料探勘、資訊安全、生物資訊等。陳同孝念博士班時,就曾在日經股份公司擔任研發技術總監,當時日經在國內鉛字打字市場有將近75%市占,陳同孝負責開發新型態的電子排版技術。此外,他也在美商Refco及貝斯特擔任顧問,其中Refco是協助銀行業導入國外資安系統,至於貝斯特則是做紡織業的ERP,當時是協助國內紡織界的績優生儒鴻公司導入。二千年,他加入台中技術學院任教,至今已前後服務達25年。 台中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台中商專,後來台中技術學院與台中護校整併,蛻變為國立台中科技大學,也成為台灣中部最重要的技職學校之一。陳同孝認為,技職與高教是目前國內教育體系中關鍵的兩大支柱,兩者的教學與訓練人才方式有很大差別,其中,高教體系提供國內高等研究與發展的人才,是產業升級轉型重要的憑藉。不過,技職體系則提供國內最重要的基礎技職人才,不論是在商管、護理、設計、資訊及語言等,這些都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人力。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融合五專與大學兩套系統,讓國中生畢業後就讀的五專課程,也提供許多孩子從高中階段就開始思考未來發展之路,對於很多對五專有迷思的家長及學子來說,是一個求學與工作兼顧的很好選擇。 首播日期:2025.08.06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5. AUG 1

    EP265|高餐大如何築底翻新,邁向現代化、智慧化、企業化的國際大學

    來賓:高雄餐旅大學校長 陳敦基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陳敦基畢業於交大運管系,並取得台大土木系碩士及博士學位。在研究所期間,陳敦基已參與多項交通建設計畫,念博二時,被選為研究生學會主席,並考上交通行政高考。博三時,他就參與創辦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後來國內多位交通局長、交通部長都出自鼎漢,例如賀陳旦及王國材等人。民國79年念博士班期間,陳敦基也在擔任觀光局局長毛治國老師的邀請下,參與主辦台灣第一屆元宵燈節。陳敦基在交通、觀光、企管教育界都有涉獵,並擔任過台師大管理學院院長、淡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及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副校長,四年前獲選為高雄餐旅大學校長,任期至今年七月底。 高雄餐旅大學在陳敦基校長的治理下,四年來有明顯進展,2025年《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奪得「綜合績效-微經費學校」分榜第一名,在「服務領域」也獲得全台校長、副校長及一階主管肯定,榮登全國榜首。陳敦基說,他在接任高餐大校長第一年,推動新宿舍、新課綱及新制服的三新運動,第二年則推動服務、服儀及服從等三服教育,透過勞作教育、服儀訓練與紀律實踐,強化學生的自主、自信與自律。第三年則主張教學、教務、教師等三教精進,強化教學功能、教師競爭力與校務效能,透過課程創新與師資提升,讓學生在專業學能、實務操作與人文素養三者間取得平衡與整合。陳敦基,高餐大的教育目標,不只是訓練技術人才,更著重全面培育,要會思考、能表達、善合作,這樣的學生,才是產業真正需要的人才,此外,在AI高度發展的當下,他也認為,「餐旅服務的溫度,是AI無法取代的優勢。」 首播日期:2025.07.30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min
  6. JUL 25

    EP264|AI 時代,教育與學習的一些關鍵小事

    來賓:葳格國際學校總校長李海碩 葳格國際學校總校長李海碩,畢業於交大外文系及教育研究所,是台灣僅 5 位多益官方講師之一。李海碩從交大畢業後,到台中市最大公校東山國高中擔任英文老師,十年公校生涯,他看過太多的「躺平族」,而且不只是學生躺平,不少老師也躺平了,只求生涯中不要出事、安全下莊。不怕挑戰的李海碩,笑說自己已練成被討厭的勇氣,因此六年前決心換跑道,加入財團經營的貴族型私校,短短幾年就從葳格國際學校外語部主任、國際語言處處長做到管理7個不同校區、最高階的總校長。在激列競爭的私校戰場,李海碩不僅做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去年還念完Minerva(密涅瓦)大學決策分析碩士,這是一個比哈佛錄取率更低的舊金山線上學校,也將密涅瓦重視創新思考的精神帶進葳格國際學校。 AI 會取代人類嗎?葳格國際學校總校長李海碩認為,「這根本是不需討論的事」,但是只有終身學習,才是 AI 世代最重要的反脆弱策略,是與 AI 共存的最佳策略。很多人也會問,未來十年會發生什麼改變?但李海碩認為,真正該問的是「什麼不會變」?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永遠會被時代需要?他引用「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提出的三個重要技能:軟技能(Soft Skills)、技能再造(Reskilling)、技能提升(Upskilling)。不論世界怎麼變化,我們永遠可以跟著改變與提升,不過,李海碩也強調,應用AI,在年紀還很小的小孩是不適合的,如此會影響小孩的學習,甚至出現認知債(cognitive debt)的現象。此外,AI時代需要更多跨領域的人才,只有培育更有自信、更能應對不確定性的下一代,才能面對未來多變的世界。 首播日期:2025.07.23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7. JUL 18

    EP263|美格儲能如何只用空氣和水,就能解決全球儲電的迫切需求

    來賓:美格儲能董事總經理丁廉君 共同創辦人戴志成 美格儲能公司創立於2018年,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丁廉君,早年從輔大化學系畢業後,在台灣的印刷電路板產業工作,後來就開啟一連串的創業人生。早在網際網路還未普及的90年代,他就在美國創辦可以打便宜電話的國際電話卡公司,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來他創辦全民電信公司,也曾投入LED及太陽能產業,雖然有些創業沒有成功,但因為投入太陽能產業,才走到能源及儲能產業。美格儲能另一位共同創辦人戴志成,從輔大化學系畢業後,在美國先後取得化學及法律雙料博士,並在矽谷執律師業至今二十多年。戴志成的專長在醫療及能源產業,目前也身兼互貴興業公司策略長,多年來他在矽谷見證過許多成功的新創企業,對於學長丁廉君投入美格儲能創業,他也相當認同並盡全力參與支持。 美格儲能的創業想法,來自一個很簡單的「電力膠囊」發想。丁廉君說,靈感是來自於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因為水力能夠發電,是因為水從高位流到低位的位能差所產生,但如果把這個概念拿來應用,想像有一個電力膠囊,把電先儲放在膠囊裡面,用高壓氣體與液體的壓力來儲能,當需要釋放電力時,就將壓力驅動水輪機發電,如此就可以把電力釋放出來。這個技術基本上就是用到空氣和水,因此相當安全環保,且利用物理特性儲能,壽命推估可達40年以上,可說是真正綠色環保、零碳排儲能系統,可以取代目前用電池來儲電,電池最大缺點就是電池壽命、回收問題,近年各界也注意到電池的燃燒風險。目前美格儲能已在屏東設立示範場域,並與印尼及新加坡簽訂合作計畫,將創業槪念具體實現。 首播日期:2025.07.16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min
  8. JUL 11

    EP262|如何從工研院產業研究基礎到協助服務業的轉型與升級

    來賓: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王建彬 商業發展研究院成立於2007年,至2023年已經歷五位董事長,如今由許添財擔任董事長。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建彬,於2011年加入商研院,並於2022年正式接任商研院院長,三年來,商研院的收入大幅增加,包括總收入、民間收入及客戶滿意度都創新高,王建彬院長也連續三年獲得董事會頒發業績超過1億元特優獎。此外,商研院去年也獲得綠色採購獎,員工離職率並且創下新低,獲得104人力銀行頒發的企業最佳吸引力獎。另外,董事長許添財也獲得中小企業關懷獎,王建彬院長則獲選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 王建彬認為,商研院為商管領域的研發智庫,聚焦的產業為服務業,與工研院以製造業為目標有所區隔,不過,商研院絕大部分的收入,都要靠自身努力爭取政府標案及民間委託研究計畫。在院長任內,王建彬將自己在教學授課時的知識,例如3456789,也就是3C 、4P 、5F、六頂思考帽、7S、策略規劃天龍八部、策略九說及商業模式九宮格等理論,直接應用到為服務業客戶提供商圈選擇及經營策略的建議,為客戶做出實務上的貢獻。此外,在人工智慧(AI)對服務業帶來巨大挑戰之際,商研院目前所有的輔導案,都是以AI加上數據分析並結合商業模式,並以一家主導性廠商帶著25家上下游中小企業的模式,達到服務業生態鏈可以創造出更大效應為目標。 首播日期:2025.07.09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CTU967 官方網站: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4&ID=9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 min

About

掌握陽明交大企業家的經營智慧,傳遞夢想資源,陽明交大幫幫忙,幫您找出成功者的致勝之道! 環宇廣播電台【週三】19:00-20:0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