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episodes

有才有德是圣人,无才无德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怎样选人?怎样做人? 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经邦济世之书莫善司马温公之《资治通鉴》,为什么《资治通鉴》是最好的治国之书呢?因为这本书不光能讲道理,还能权变,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本书讲道理已经不错了,不光讲道理还能权变,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是了不得的了。 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原名《通志》)。 因为智伯那五个优点都是匹夫之能,都不是领导人应该有的,领导人应该以官人为能,你要安排别人为你做事做为自己的能耐,所以从今天的角度来讲,智伯的能耐是干事的本事,不是当领导人的本事,领导人要有领导力,领导力是什么?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是把追随者也变成领导人的能力。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问女孩子能不能学《资治通鉴》,各位朋友,女怕嫁错郎啊,你说能不能学,现在是不是有答案了?所以我们读通鉴可以知历代兴衰,明人事藏否,可以自淑,可以诲人,也可以知道而乐,这是我们学习本书的宗旨,也是三重境界。

《资治通鉴》国学智慧应‪用‬ 百姓国学

    • Health & Fitness

有才有德是圣人,无才无德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怎样选人?怎样做人? 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经邦济世之书莫善司马温公之《资治通鉴》,为什么《资治通鉴》是最好的治国之书呢?因为这本书不光能讲道理,还能权变,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本书讲道理已经不错了,不光讲道理还能权变,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是了不得的了。 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原名《通志》)。 因为智伯那五个优点都是匹夫之能,都不是领导人应该有的,领导人应该以官人为能,你要安排别人为你做事做为自己的能耐,所以从今天的角度来讲,智伯的能耐是干事的本事,不是当领导人的本事,领导人要有领导力,领导力是什么?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是把追随者也变成领导人的能力。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问女孩子能不能学《资治通鉴》,各位朋友,女怕嫁错郎啊,你说能不能学,现在是不是有答案了?所以我们读通鉴可以知历代兴衰,明人事藏否,可以自淑,可以诲人,也可以知道而乐,这是我们学习本书的宗旨,也是三重境界。

    《资治通鉴》国学应用智慧第2讲:「内圣外王」事业成功的必修功课

    《资治通鉴》国学应用智慧第2讲:「内圣外王」事业成功的必修功课

    《资治通鉴国学智慧应用》第2课:魏文侯治国,领导人提升自身修养及选人才的标杆,由魏文侯识人用人谈起(领导必学)
    有一次魏文侯将拿到手的中山之地封给了自己儿子魏击。为此,魏文侯还得意洋洋地询问群臣:“你们说,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啊?”群臣都说:“国主当然是仁德之君啦。”只有一位叫任座的大臣说:“国君您得了中山,不以其地封给君之弟,却封给君之子,这算什么仁德之君啊?”魏文侯勃然大怒,忠臣无不颤栗,任座即匆匆离去。
    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之君。”文侯说:“你何以见得?”翟璜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凡国君仁德,则臣子方敢于直言,刚才任座出言耿直,尽管触犯了您的尊严,而您却没有杀他,却任他出走,所以我说您是仁德之君。”魏文侯大喜,立即派翟璜召唤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迎接任座,并奉之为上宾。说话为什么不可以艺术一些呢?这里面翟璜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说话为什么不可以艺术一些呢?
    有一天,魏文侯向李克请教国相的人选,他说:“先生曾有言:‘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我现在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看哪一个更合适呢?李克知道此事如再回避则显对国君不恭了,于是授人以渔,教了个选人的方法,可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某个人选,我想李克这样做也是免得直接得罪人,他说了一个选人的五种方法。
    我们看看《易经》里也有相关的说法: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长子,就是大儿子,弟子,就是小儿子,用以监军,你让大儿子去帅兵出战,却让几个小儿子也一同监督,出师名义虽正,必有覆败之辱,所以会”舆尸“,失败的军队最后可能要用车往回拉了。此必然取舆尸之败,原因是犯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错误。
    想要事业成功,领导人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说话,处事,为人,要比一般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管理更宏大的事业。

    • 38 min
    《资治通鉴》国学应用智慧 第3讲「以抗争的生命警示带血的教训」献给奋斗中的人们

    《资治通鉴》国学应用智慧 第3讲「以抗争的生命警示带血的教训」献给奋斗中的人们

    吴起(公元前440-前381年),生于富家,早年为求官耗尽家产,遭人耻笑,他一怒之下杀了耻笑并欺骗他全部钱财的人三十余口后逃出 ,决别母亲时说:若不为卿相,誓不回魏国。

    吴起从曾申(前505-前435)习儒,因吴母病逝拒绝奔丧,曾申怒其不孝,断决师生关系,吴起于是弃儒学兵,出仕鲁国。吴起母死不奔丧,他真的那么冷血吗?

    魏武侯果然想嫁公主给吴起,可是吴起害怕公主太历害了,自己得不到自由就拒绝了,这一拒绝,魏武侯就怀疑吴起的忠诚来了,那你还想在这里好好的干吗?领导怀疑你、担心你,想想看,这是很危险的,尤其是那个时代,魏武侯很生气,当然后果很严重!
    史书记载:吴起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居然“杀妻以求将”,最后率领鲁国军队大败强大的齐国军队。“杀妻求将”是下真的吗?有下面几种可能...
    士卒生了脓疮,吴起亲自为其吮疮,把脓血给吸出来,给他治好,三军将士无不感激,可是这位士兵的母亲听了却不禁垂泪了。邻居们就说,哎呀吴将军这么关怀你家当兵的儿子,你应该感到欣慰呀,你怎么还难过起来了?
    不择手段且有军事才能的人,不为所用必为所害,此类人命必不长。就如“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唯利是图,曹操必杀他,留他就如同留了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在身边(随时都可能反他曹操,只要别人的筹码够高)
    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其实你选择在谁的领导下干活非常重要。对于吴起能否保护好,爱护好或是用好,这是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也是考验一个领导干部识人、用人能力的试金石。
    谦卑是人生的护身符,周易有一卦叫谦卦,这个谦卦是唯一没有灾咎的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此谦之所以亨也,其实一个成功的人士,一个对未来有期待、有前途的人,谦卑、低调是他人生的通行证。

    • 1 hr 10 min
    《资治通鉴》国学应用智慧 第1讲:重要岗位上的用人之道(包括选择人生伴侣)

    《资治通鉴》国学应用智慧 第1讲:重要岗位上的用人之道(包括选择人生伴侣)

    《资治通鉴》指导重要岗位用人之道(包括人生伴侣)
    有才有德是圣人,无才无德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怎样选人?怎样做人?

    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经邦济世之书莫善司马温公之《资治通鉴》,为什么《资治通鉴》是最好的治国之书呢?因为这本书不光能讲道理,还能权变,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本书讲道理已经不错了,不光讲道理还能权变,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是了不得的了。
    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原名《通志》)。

    因为智伯那五个优点都是匹夫之能,都不是领导人应该有的,领导人应该以官人为能,你要安排别人为你做事做为自己的能耐,所以从今天的角度来讲,智伯的能耐是干事的本事,不是当领导人的本事,领导人要有领导力,领导力是什么?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是把追随者也变成领导人的能力。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问女孩子能不能学《资治通鉴》,各位朋友,女怕嫁错郎啊,你说能不能学,现在是不是有答案了?所以我们读通鉴可以知历代兴衰,明人事藏否,可以自淑,可以诲人,也可以知道而乐,这是我们学习本书的宗旨,也是三重境界。

    • 43 min

Top Podcasts In Health & Fitness

Huberman Lab
Scicomm Media
The School of Greatness
Lewis Howes
Nothing much happens: bedtime stories to help you sleep
iHeartPodcasts
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
iHeartPodcasts
Passion Struck with John R. Miles
John R. Miles
Ten Percent Happier with Dan Harris
Ten Percent Happier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