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episodes

一个关于华人在海外行医的podcast,在这里你能听到世界各地行医的奇闻异事!

海外行医 Practice Abroad 小杨医生

    • Health & Fitness
    • 5.0 • 30 Ratings

一个关于华人在海外行医的podcast,在这里你能听到世界各地行医的奇闻异事!

    卷不动了就去香港行医的完全指南

    卷不动了就去香港行医的完全指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张医生来聊聊香港当医生的那些事儿。
    张医生将与我们分享他独特的出国行医初衷,以及他在科研实践中的感悟。我们将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在香港行医,特别院校专业毕业的学生是否能直接成为医生。
    此外,本期节目将深入了解香港行医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考核方式,以及医学教育的独特之处,包括医生规培制度的特点。张医生将分享香港医院的内部运作机制,医生的薪水和待遇,以及行医与大陆行医之间的异同。
    如果您对在香港行医有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香港医疗领域的信息,不要错过本期节目!
     
    00:00开始01:42嘉宾介绍03:21出国的理由05:43卷科研实在是卷不动12:26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去香港行医13:39特别院校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不用考试,直接来香港直接当医生只是必须在公立医院多干15:31香港行医资格考试介绍20:00具体考试内容21:52第三部考试是在真实的病人上考核,最难26:00香港的医学教育非常务实,着重于临床,没有固定教材。28:10香港的住院医师规培制度31:06在香港如果做general practitioner的话是不用去规培的32:07香港各个科室按需训练,不会多招人,没有固定的招生人数34:04香港的私立医院会比公立医院挣得多一倍35:09香港的公立医院薪水跟颜值挂钩,不同科室之间差距很小,私立医院才会有更多的差别39:10香港行和大陆行医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2:45考试之后会分配香港医院也有自己操作的空间46:13考完执业医师资格之后,就会直接收到香港身份证,可以把家人接过来享受市民待遇47:34香港的大部分病人说粤语,所以医生粤语一定要好,但是考试大部分都是英文52:31香港对大陆医生没有明显的歧视55:56香港医生的工作强度会明显高于大陆60:50香港适合养家,但是也适合做跳板,可进可退,既可以出国深造,也可以回国以香港人的身份读名校61:05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什么事情会做得不一样?67:12嘉宾联系方式和备考资料获取方式

    • 1 hr 9 min
    华人买房禁令的前世今生和反抗策略Ft.熊猫医生

    华人买房禁令的前世今生和反抗策略Ft.熊猫医生

    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今天,我们将一同探索在美华人面临的土地购买禁令、南方州的华人吸引力,甚至是早年排华法案与近期立法间的相似性。我们有幸邀请到熊猫医生,一位华人的民意代表,他将带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法案背后的故事。我们还会讨论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华人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抗争方式。最后,我们将讨论这些法案对华人选择搬迁的影响,以及南方州作为华人新家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探寻答案吧!00:00 开始02:06 嘉宾自我介绍以及全美华人土地购买禁令的背景06:26 为什么大部分通过这项立法的州位于南方?12:00 熊猫医生被推举为当地华人的民意代表,他可以和政客讲道理20:29 美国的政客为什么要通过这些禁令法律?21:27 德州曾经出现过中国公民购买军事基地旁边的土地的情况23:28 为什么美国历史上曾经通过的排华法案和近期的一些立法具有相似的提示性?29:44 对议员们来说,通过这些极端的法案有什么好处?31:06 美国现在的大环境比较宽容,很难重新走上排华法案那么极端的措施33:57 即使是已经拿到绿卡和公民身份的人也会受到这些法案的影响,所以需要积极抗争35:53 为什么这些法案将中国和朝鲜、俄罗斯、伊朗并列在一起?37:26 我们可以选择的斗争方式有哪些?41:00 节目总结42:10 这些法案会使很多华人在选择是否搬到南方州时产生顾忌,但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南方仍然是适合居住的

    • 47 min
    手术台上的音乐家:华西毕业的他去了新加坡做手外科

    手术台上的音乐家:华西毕业的他去了新加坡做手外科

    欢迎收听本期的podcast!今天我们将邀请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在新加坡从事手外科医疗工作的王医生。他在国内是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拥有自己的交响乐团。然而,由于国内伤医事件频频发生,他最终选择了来到新加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探讨新加坡和国内医学文化上的不同,了解在新加坡行医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从王医生的经历中学到的关于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无论您是医学学生、医生或者是普通听众,都将从这个充满启示的故事中受益。
    00:00 开始02:14 嘉宾自我介绍06:46 在华西建立的交响乐团让出国的前景变得不明确08:15 国内医院的酒文化让人无法消受10:25 出国的理由12:20 当年的哈尔滨王浩医生遇难事件其实预示着一个伤医时代的开始19:54 新加坡招募中国医生的计划23:30 往期节目联动:《机会渺茫不代表不可能,去新加坡当唯一的大陆眼科医生!》26:17 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往往决定了最后的走向28:39 乐团的经历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却在本院的领导眼里是不务正业30:26 新加坡需要自己申请先在不同的科室轮转(MOPEX制度),为期六个月,直到有科室相中才能开始正式规培。总耗时因人而异。34:47 如何花落手外科40:20 新加坡手外科的整体情况和训练流程47:16 美国的足科医生自成体系,跟传统的医学院训练有所不同50:37 新加坡非常开放,欢迎移民51:51 规培结束后如何找工作56:14 新加坡现在还是缺医生58:32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什么事情会做的不一样

    • 1 hr 1 min
    职场地狱与重生:一位中国护士在日本遭遇职场霸凌的真实经历

    职场地狱与重生:一位中国护士在日本遭遇职场霸凌的真实经历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带来一位特别的嘉宾——陈同学。陈同学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护士,她在日本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故事。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我们将聊聊她的日本护士工作和职场经历,以及如何在面对职场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作为一名在日本从事护理工作的中国人,陈同学肯定经历了许多独特的困难和挑战。她将与我们分享她的故事,以及她是如何在日本护理行业中发展和成长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在日本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和技巧,以及如何在职场中保持积极心态,那么请务必继续收听本期节目!
    00:00 开始00:13 嘉宾介绍03:45 为什么选择来日本当护士07:05 如何来日本做护士10:46 来日本前就已定下来工作方向,类似定向培养12:32 第一次职场霸淩,被指使干杂活19:05 赎回自由身之后选择了红十字医院,掉进了另一个魔窟24:19 日本的护士体系等级森严,比较压抑25:50 职场霸淩大部分是冷暴力31:17 因为法律约束,日本的开除是像半泽直树一样用发配来实现的35:37 如何应对职场霸淩45:00 对后来人的建议48:11 如果可以重来什么事情会做的不一样?

    • 52 min
    (Match季重播)residcency没match上还可以先去做fellowship

    (Match季重播)residcency没match上还可以先去做fellowship

    想直接跳到干货部分请直接跳到 35:09
    使用backward fellowship方法是重要信息。使用网站Freeda搜索特定项目的信息。项目主管的电子邮件是申请特定项目的最佳联系方式。发送一份简短、简明的简历,表达对项目的兴趣。这个策略可以使用到下一年的三月或四月左右。https://freida.ama-assn.org/是住院医生和专科项目的全面资源。发送电子邮件给多个项目,而不仅仅是一个。要小心不要拼错名字。
     
    Time Stamp02:20 嘉宾介绍05:15 为什么选择美国重新开始07:08 离开国内的事业意味着什么08:50 美国执业对家庭友好,但是需要家里人支持09:38 fellowship专业知识相同,但是行医的过程却需要重头再来10:32 外科到内科的转变挑战巨大12:32 美国的EMR和国内医生工作站差异大14:08 先做fellowship对已经国内工作过的医生来讲上手会更快15:08 为什么先做fellowship而不是residency16:02 第一次match residency失败但是没有放弃16:40 先捡漏进fellowship反而容易累积经验一只脚进入体系里18:40 选择专业不要因为难易太强迫自己19:38 没做residency直接可以做fellowship的项目多吗22:15 一般能捡漏的项目都是美国人不愿意做的25:00 美国即使是“穷科室”也有很多人收入不菲26:00 美国的“富科室”收入高但是也很累29:17 美国外科训练很辛苦29:53 如果只做了fellowship工作机会有限制,只能做特定机构供职32:40 如果需要签证,回头再补上residency才稳妥35:09 (重点!)如何检索可以先做fellowship的医院?(freida.ama-assn.org)36:50 (重点!)如何套磁37:51 每年的12月初到第二年的三月底-4月初都是机会出现的时间40:20 写personal statement的时候不要把名字写串了41:10 如何说服另一半做出牺牲,如何安排小孩子上学41:59 住院医薪资菲薄但是也够一家三口生活44:41 国内攒多少钱才够之后在美国过的舒服49:10 家人和孩子如何试应美国的生活52:05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什么事情会做的不一样

    • 55 min
    不仅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向往自由的医生用慈善改变了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不仅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向往自由的医生用慈善改变了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嘉宾——徐医生。他在八十年代末从中国上海来到美国求学,经历了一段非常传奇的人生历程,充满着奋斗、勇气和毅力。在刚来美国的时候,徐医生果断放弃了PHD学位,成功match进了住院医师培训项目,成为了一名医生。之后,他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深造,成功地开设了自己的整形诊所。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百忙之中读完了MBA学位,提高了自己的管理和商业技能。这些努力和付出最终换来了财务自由,让他得以专注于自己的慈善事业。除了事业上的成就,徐医生还在国际义医活动中贡献良多。他为那些生活在贫困和艰苦环境中的人们提供了医疗服务和帮助,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和信心。他的事迹和精神都令人非常敬佩和钦佩。徐医生的故事似乎和我们传统的华人医生叙事不同,却又曲径通幽地符合了我们的价值观。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和探索,成为了一个勇敢、坚定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典范。相信在听完他的分享后,不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会受到新的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期待徐医生的精彩分享吧!
    Time Stamp00:00 开头01:02 嘉宾自我介绍06:57 对自由的向往决定了要出国11:19 曾经的中美蜜月期16:04 为什么选择了Office-based procedure20:21 革命性的技术,让美容外科的门槛没有那么高22:27 美国是敢想敢干有企业家精神人的沃土24:49 执行力强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30:48 为什么不选择给别人打工而是自己创业34:46 有感于华人社区自扫门前雪的文化,决定去读MBA来改变,却还是败给了文化40:23 MBA最后改变了人的视野和思考方式,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思路,不一定是直观的经济利益的提升47:08 选择做Medical volunteers international国际慈善义医的理由52:54 MakeManSmile.org 专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男性阴囊积液的问题58:12 回中国做义医的难度反而最高,久久不能成行63:54 对后来人最大的建议就是follow your heart, 永远选择帮助别人66:14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什么事情会做的不一样

    • 1 hr 9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30 Ratings

30 Ratings

Binxuan Jiao ,

2023-01-17那一集女医生背景的沙沙声吵得好难受,是不是带了项链手链啥的

永祥里 ,

Pm&r

正发愁rehab的咨询太少就看到了推送,真是熨帖!

ElijahZhang ,

Hospitalist

真的有亿点点心动💗💗💗💗

Top Podcasts In Health & Fitness

Huberman Lab
Scicomm Media
The School of Greatness
Lewis Howes
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
iHeartPodcasts
Ten Percent Happier with Dan Harris
Ten Percent Happier
Passion Struck with John R. Miles
John R. Miles
Nothing much happens: bedtime stories to help you sleep
iHeartPodcast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