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episodes

『聊身體與人之間的關係』
『聊身心發展中遇到的話題』
『聊各種不同的人遇到身體時,發展出來的心裡歷程』
『也聊聊如何安撫人心,給予適當的鼓勵』
『也聊聊各種不同書籍,照顧人心的過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etsport2019/ 每週發文~遇動練習粉絲專頁
https://lin.ee/wJhAum7 報名專線~遇動官方Line連結
https://forms.gle/mk6hWjqfrazmW3SQ9 遇動教的是什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eetsport 遇動練‪習‬ 遇動

    • Education
    • 5.0 • 1 Rating

『聊身體與人之間的關係』
『聊身心發展中遇到的話題』
『聊各種不同的人遇到身體時,發展出來的心裡歷程』
『也聊聊如何安撫人心,給予適當的鼓勵』
『也聊聊各種不同書籍,照顧人心的過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etsport2019/ 每週發文~遇動練習粉絲專頁
https://lin.ee/wJhAum7 報名專線~遇動官方Line連結
https://forms.gle/mk6hWjqfrazmW3SQ9 遇動教的是什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為什麼我們要認識自己身體的輪廓?

    為什麼我們要認識自己身體的輪廓?

    為什麼我們要認識自己身體的輪廓
    療癒瑜伽就是為身體帶來鬆弛而穩定的控制練習。
    為了達成鬆弛穩定的身體,那就一定要認識自己身體輪廓,也就是把身體當作地圖來感受。


    像我近視眼很深,常常為了看東西,不自覺就會低頭,把東西湊到眼前,間接的造成我頸椎向前僵直的樣子。

    過去只要一落枕,就要痛一個禮拜,有次還去看醫生調整加吃藥。好也沒好完全。
    後來練瑜伽時,我就強迫自己不可以頸椎彎掉。
    但是要求自己一直注意頸椎不要彎掉,是沒辦法長期維持住的。

    所以我的療癒瑜伽課中,並不是治病,也不是把疼痛完全練到沒有感覺。
    而是改善你對身體的使用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帶學生去認識自己身體的輪廓,找出自己身體的地圖。

    這個陌生感,其實是很多人生病在療養身體時,造成越補越大洞的問題。

    比方說我近視,就會有脖子特定的姿勢。
    或腰痛的人,也會有特定的姿勢。
    身體會稍微駝、手會輔著腰。某種程度就是一定把痛的區域固定住。

    但人會過度聚焦在痛,沒有意識到姿勢已經歪了。
    也是說,他沒有身體輪廓的概念。

    就像一個走在迷宮的人,就是只有自己主觀看到的,卻沒有他觀或客觀看到的畫面。

    所以滿多身上不舒服的人,不管是急性痛、慢性病。骨頭、關節、皮膚、腸胃、心肺只要是身體有感受的,就會讓動作產生改變,姿勢出現問題。

    所以帶著學生去體驗自己身體外在輪廓,身體內在地圖,
    是一種給學員,在瑜伽練習時。自己培養出「他觀的能力」。

    他觀的能力就像是用地圖看清局勢。
    也就是身體外在輪廓,身體內在地圖。

    正所謂當局者迷反應反射!
    常常一般人大病後,或慢性疼痛時,容易產生主觀視野,卻沒有客觀畫面。
    就算病痛好了,人們也會在這段期間,失去相對客觀的畫面。

    對他來說,生病已經夠累了,疼痛已經夠煩了,還要具備身體他觀的能力,的確不容易。

    我錄影給學生看,讓他看到兩個事實。
    一個是自己看到的,一個是手機錄影的他觀畫面。
    幫他多一個視角,觀察自己身體輪廓。
    同時也提供他自己為了改善身體輪廓,增加對自己身體內在發力的方向地圖。

    如此一來,瑜伽做動作時,才能夠主客觀整合,也能統合出一套觀察世界的觀點。

    療癒瑜伽概念建立在人們對自己從疲倦的生活中,找出放鬆平靜。
    幫助自主神經系統內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的比例,適當。

    也要求人,進入動作時或練習瑜伽時,不會因為自己某個動作,陷入回憶、擔心、過量的形容情緒。
    致使動作的力量偏差,或動作做錯。

    甚至讓大腦重複到的始終是偏誤的模式。
    正所謂當局者迷現象,也是必要破除的。

    今天的內容,是個觀念。
    可以有效幫人們放鬆身體,有更客觀的視野。
    甚至可以廣泛運用在各種運動注意動作細節
    或是運用在生活中發現錯誤姿勢。

    尤其身心練習的專業工作者可以換個角度感受身體
    協助陷在身體困局下的你,更直觀的掌握身體變化。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1 min
    地震後的眩暈,是真?是假?

    地震後的眩暈,是真?是假?

    地震後的眩暈,是真?是假?
    說真的!
    地震與眩暈之間是存在一定的關聯。
    因爲地震會對人體的平衡系統造成影響,從而導致眩暈的發生。

    在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2016 年台灣高雄美濃地震跟2018 年印尼龍目島地震後,都有研究。
    當時人們地震後一週內百分三十以上的人都有程度上的眩暈。
    有人還持續了一個月。但對於一些人來說,眩暈症狀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甚至發展為慢性眩暈。

    主要是地震時,全面性的搖晃會直接混亂人體的平衡系統。

    人體的平衡系統由視覺、本體感覺和前庭系統三部分組成。

    平時眩暈在生活上,可能是你周圍朋友也會常常有的毛病!

    像我遇過的
    有的同學是內耳耳石脫落引起的眩暈。
    因爲耳石是微小的晶體,有助於感知頭部的運動。
    當耳石脫落時,它們可能會掉到內耳的其他部位,從而引起眩暈。
    後來被耳鼻喉科醫生用耳石復位術的治療方法治療。
    他說醫生叫他側躺,然後幫他轉轉頭,突然聽到耳朵聽到一聲「扣」。之後就好了。
    梅尼爾氏症和前庭神經炎,是導致眩暈的最常見原因。

    另外也有學生說是吃藥例如抗生素、止痛藥和抗抑鬱藥,也可能引起眩暈。
    其他可能導致眩暈的疾病包括心臟病、低血壓、貧血和脫水。

    再來就是焦慮和壓力
    焦慮和壓力也可能導致眩暈。
    在某些情況下,眩暈的原因無法確定。這些稱為特發性眩暈。

    另外腸胃神經系統可能也會引起眩暈,我自己就是這個感覺。
    就是腸胃感冒時,我是拉肚子,人虛虛的。
    突然天花板重複逆順時針交替旋轉,整個人頭暈起來,站不住,躺著更糟。
    伴隨的噁心和乾嘔,後來我是作嬰兒式跪趴著,快十分鐘,才慢慢,慢慢正常。

    主要是腸胃神經系統是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裡面有數億個神經元組成,這些神經元形成一個複雜的網路,遍布整個消化系統。
    這些神經系統控制著消化系統的運動、分泌和感覺。


    最後腸胃神經系統 大腦和脊髓的中央神經系統,相互連結。

    大腦神經可以向腸胃神經發送信號,從而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
    反過來,腸胃神經也會向大腦神經發送信號,例如有關消化系統狀態的信息。

    一種理論認為,腸胃神經異常會導致內耳血流的變化,從而導致眩暈。
    另一種理論認為,腸胃神經異常會導致前庭系統的異常信號傳遞,從而導致眩暈。

    所以
    不管是地震、耳石脫落、藥物、壓力還是腸胃神經或是其他狀態影響前庭系統的平衡功能,就會產生眩暈。

    眩暈發生後,人體就會記憶這個痛苦反應,之後要發作,就有前例依循。
    這些不舒服的身體記憶,實在不需要反覆警告自己。深刻提醒,就是暗示自己再來發作。


    這期錄音檔有三種適合眩暈患者的練習概念,可以在眩暈前期練習。
    希望在眩暈前期,就轉化掉過度警告提醒,變成覺察釐清。
    分明是
    適合不眩暈時的調整:
    兩個動作適合平時還沒眩暈時練習,主要是感受髖關節到核心的穩定性,轉化頭部過度警告提醒反應。


    第二種適合輕度眩暈的調整:
    有兩個動作適合,眩暈些微的反射上來時,輕輕覺察。
    如果感覺不舒服,就用一種個人能接受的動作或姿勢,輕柔的呼吸感受整條脊椎從骨盆到後頸椎與頭部的變化轉化。

    第三種重度眩暈,根據每個人情況不同,不能直接給任何建議。
    但長期的睡眠管理跟感受呼吸,我相信是有些幫助的。

    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收聽。

    請記住
    每個人對瑜伽或是呼吸的反應都不同。
    而每種眩暈原因不同,瑜伽或呼吸也會細緻變化。

    要如何找到適合您的練習跟程序,

    • 22 min
    子宮肌瘤的肌肉可以伸展嗎?

    子宮肌瘤的肌肉可以伸展嗎?

    子宮肌瘤的肌肉可以伸展嗎?
    有沒有可能,有什麼動作可以伸展到子宮肌瘤的肌肉呢?

    「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由肌肉細胞或肌肉組織增生而成。肌肉細胞是構成肌肉的基本單位,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肌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子宮、平滑肌器官(如胃腸道、膀胱等)和皮膚。

    如果要改變這些肌瘤,可以透過外在的動作或運動,運用血液供應的方式轉換肌瘤的血液環境。

    另外
    只要懂的練習出抗壓與放鬆的流程,就等於掌握交感副交感神經兩者比例變化。
    下列有五種方式:
    一、定時均衡的飲食。不要過餓不餓,要吃就過飽。少吃加工、高糖、高脂肪食物。
    二、規律運動:一周為週期,每週除了兩天休息外,其他五天可以安排散步、跑步、瑜伽、重訓或有氧等等不同種類的運動課程或時段。
    三、養成睡眠生態系,以一天七到八小時為存量,在規律時段入睡跟起床。
    四、練習不同放鬆技巧。除了瑜伽,我建議可以上一些情緒管理的心理課程,認識情緒種類,培養自我覺察的功能,這都有幫助放鬆時更有目的更有效果。
    五、好友圈,定時與不同好友出外走走散心,或是吃吃喝喝。如果沒有,也可以上不同才藝課程幫自己遠離高壓閉鎖的生活模式。


    五月初夏,迎來母親節,想必大家因應節日,多少有些活動。
    這集節目聊聊女人特有隱形傷痛,子宮肌瘤。
    提醒你多多注意媽媽、自己,或是身邊伴侶。
    如果已經有肌瘤了,多陪陪他們或自己,給自己心態建設好。
    不要期待一兩個月就完全好,也不要認定這次好了,以後不會有。
    很多累積,是一種存量。
    負存量要消耗,也還是會再累積。
    正存量也是。

    設定出長期調整的程序。
    讓身體養出一種形式後,需要過程慢慢轉化了。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遇動網站:https://www.meet-sport.com/podcas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1 min
    什麼是腦力工作最適合休息呢?

    什麼是腦力工作最適合休息呢?

    什麼是腦力工作最適合休息呢?
    週三,五一勞動節。我們聊聊工作的疲累之外的累,以及大眾瑜伽怎麼解除這個累。

    為什麼上班的人說她沒休息夠,然後沒上班的人也說她休息不太夠?
    有那三種休息,可以消解腦力工作的累呢?

    所謂腦力工作,就是不分場合,不分時段,只要有紙有筆,有手機有電腦,有工具。能夠紀錄創作,就做。
    能夠聯絡溝通,就持續執行。
    甚至是能夠讓自己活在某種內疚匱乏,反覆責備自己的思考模式。

    比方
    過年過節,你是不是需要忙裡忙外?
    或是家人臨時有病有事,你也是忙裡忙外?
    還有的雖然看起來沒事,但心中抑鬱不可止,感到百無聊賴時,不自覺總是找事來唸唸講講,雖然腦力不工作,但也是腦力高度運行。

    所以常常聽到
    上班的人說她沒休息夠,沒上班的人也說她休息不太夠。
    其實腦力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思考習慣的養成模式了。

    那到底要怎樣休息,才可以滿足所有人呢?

    【遇動網站】https://www.meet-sport.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1 min
    體感溫度忽冷忽熱?

    體感溫度忽冷忽熱?

    體感溫度忽冷忽熱?
    如果我們用身體的體溫來感受外在的溫度,陰就是身體感到陰涼,陽就是身體感到炎熱。

    陰陽在身體裡是什麼感覺?
    有種直覺反應,就是忽冷忽熱

    三、四月之前,即便冷,一天下來還是恆溫的。

    但是
    三月春暖乍寒、四月春風化雨。
    一天內剛剛涼風彿身,過會就悶頭汗燥。
    室內室外,過個門,就像兩個不同世界。

    這對身體其實是很大的調節,就像手機拍照功能,對焦一下子調不過來,就會卡住。
    身體面對這個卡住,往往不是來個耳喉疼,鼻涕橫流。
    再嚴重的,就是發燒,全身不對勁。甚至遍體酸痛,或腸胃不適了。

    我認為
    陰陽平衡,就是體溫處在人體最舒適狀態。
    如何陰陽平衡?或許就是一種體溫管理的概念。也是個很值得探索的生活覺察。

    至於體溫管理怎麼跟黃帝內經的陰陽平衡串一起呢?
    理解體溫管理與陰陽平衡兩種思維,又能怎麼運用到生活習慣?
    並與瑜伽練習產生什麼有趣的連結呢?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遇動網站】https://www.meet-sport.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5 min
    嚇死人了!活著的人卻有死掉的臀肌?

    嚇死人了!活著的人卻有死掉的臀肌?

    嚇死人了!活著的人卻有死掉的臀肌?

    事實上死臀肌原文是:『Dormant Butt Syndrome』。
    直接字面翻譯是臀部肌肉無力或失去記憶。
    死!這個字,其實可以說是「失憶」。又稱臀肌失憶症。

    死臀肌點出最大重點就是:久坐帶傷。

    本期內容還有那些重點呢?
    一、你出現那些特徵?可能要讓物理治療師診斷一下

    二、筋膜跟肌肉一起練習的話,可以有效改善,概念說給你聽!

    三、學員夏夏發生的故事說明一件事,怎麼練習才有長效型。

    四、提供三個基礎瑜伽,從困難到簡單,你試試看!通通做不太起來?
    你可以考慮我們直播課程。

    直播課裡9成9的學生都已經改善了喔。
    還有快60的學員都已經可以去跑馬拉松了。

    直播課在家練習。方便持續,規律練習。
    規律才是真正找回身體變好的關鍵。

    別想說幾次走山路就覺得死臀肌會好,長期經營才是長效益。

    有好習慣的思維,才會有好習慣的生態圈。
    臀肌要鍛煉,練習的思維也有策略。

    最後再提醒你喔!
    『久坐就是傷害』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16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Academy of Ideas
Academy of Ideas
Mick Unplugged
Mick Hunt
TED Talks Daily
TED
School Business Insider
John Brucato

You Might Also Like

名醫 On Call
聽說
徐豫切入點
徐豫御姊愛
解鎖地球:旅行、歷史、文化
旅行 | 歷史 | 文化
跳脫Do式圈
The DoDo Men - 嘟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