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

耶穌會中華省JesComCHN
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

《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是從聖依納爵和他的弟兄們 心與心的書信對談中所選錄出來的, 主題包括: 如何與天主、上帝的同在,和對主耶穌基督的愛, 以及他對耶穌會士弟兄在信仰生活的建言。 這些扎根於生活的分享,像調味的鹽或幽谷中的光, 幫助不同生活狀態的人得到啓發、挑戰他們, 或在其中得到勸勉和鼓勵, 使讀者每天在平凡務實中,活出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二月五日┃覺察自己的處境

    13 小時前

    二月五日┃覺察自己的處境

    “不要與深陷重罪的人在同一屋簷下過上一夜。“ 生活中,什麼樣的人我才能稱他為朋友, 我想要結交什麼樣的人做朋友? 又如何與朋友相處呢? 您認同孔子所說的: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的觀點嗎? 聖依納爵說: 不宜與身負重罪之累的人,在同一屋簷下過夜, 意思是他被罪惡壓著,要保持距離。 類似於古語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時要小心, 因為一旦誤選了壞的朋友,可能影響自己的言行舉止。 但這句話好像違反了福音精神, 因為耶穌來是要消除世上的罪,他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因此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弔詭。 好像在信仰上一方面你要拯救人, 另外一方面又要和罪人保持距離, 因此必須要從回到依納爵原文的上下文來看, 才能夠明白原來這句話他要表達的意思。 這句話令人感到張力, 文字的意思只表達了一個面向而已, 我可以思考另一個面向? 換句話說, 面對一個深陷罪惡中的人,要如何與他相處? 你自己要知道互動關係的應對及分寸, 如果明明知道那是一個污水池,你為什麼要往下跳? 聖依納爵也看到一個發展快速的團體所會面對的危機, 就是對於新進人員的選擇和考核不嚴謹, 會造成團隊良莠不齊,就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為了避免造成惡的影響,所以他提醒人,覺察自己的處境。 如果沒有能量, 就不要讓自己長時間暴露在與深陷重罪之人的相處中。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皈依:依納爵發現一條新路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 分鐘
  2. 二月四日┃有時最當做的,是好好照顧情緒

    1 天前

    二月四日┃有時最當做的,是好好照顧情緒

    “把應該用來控制感情的努力用於祈禱,是個錯誤。“ 四百多年前的用詞「控制情緒」, 已經不合於現代人的生活。 現代心理學指出情緒就像河水, 你不讓它按照自然的流量去流叫控制, 當然你可以說是控制水位, 但是這會造成你的堤防越逐越高,終有一天會潰堤。 相對的也可以說,你好好治理它, 該洩洪的時候洩洪,因此水流正常。 所以控制情緒容易造成誤導, 情緒你怎麼能夠控制? 有時候情緒也會反控制, 例如媽媽告訴孩子:不許哭, 這時候他反而哭的更厲害。 所以這句話更好瞭解為, 「該用於照料或照顧、馴服情感的功夫,用於祈禱是錯誤的」。 對待情緒就像馴服野馬的功夫一樣, 不是去打牠,把牠打得瘦瘦的, 讓那匹馬沒有反抗力,牠不會造反, 但牠也不能替你做什麼。 馴服的意思是要順著牠的毛來摸。 所以馴服是一種功夫,也是藝術, 因此馴服情緒需要好好下功夫。 該馴服情緒時,你卻跑去祈禱,這就是「神修化」, 好比人對飲食沒有節制把身體搞壞了, 你不在這方面下功夫,然後說因為身體不好我去祈禱, 或者是求天主保佑我身體健康, 這時你不能靠祈禱來解決要面對的問題, 生病的時候,你當然可以祈禱, 但還是要面對事實去看醫生。 聖依納爵自己有這方面的經驗, 當他學拉丁文的時候非常辛苦, 可是去做祈禱卻很有神慰,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學習沒有進步, 根本原因是逃避學習的痛苦。 因此對聖依納爵來說, 做好自己的本分、把功夫用對了,才是真正的祈禱。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凝視窗外浮現遐想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 分鐘
  3. 二月三日┃儘管心神平靜,仍須提防惡神的偽裝

    2 天前

    二月三日┃儘管心神平靜,仍須提防惡神的偽裝

    “邪惡會棲身於寧靜及祥和常在的家居, 雖難以置信,但事實如此。“ 聖依納爵在這裡要表達的是, 一個平靜的家室,惡神要進去不容易, 雖然惡神在這裏要作工很困難, 但是牠還是會想辦法在那裡築巢。 耶穌在路加福音第11章講的比喻是: 「一個魔鬼從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 尋找一個安息之所,卻沒有找著;於是說: 我要回到我出來的那屋裡去。 牠來到後,見裡面已打掃清潔,裝飾整齊,就去, 另外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魔鬼來,進去,住在那裡; 那人末後的處境,比先前就更壞了。」 因此在《神操》的分辨神類規則中, 聖依納爵為我們指出魔鬼侵入人內的技倆, 對於一位熱心而且有靈修經驗的人, 牠所使用的方法是,牠會冒充善神, 順著熱心靈魂的傾向進入人心, 起先順著靈魂的心境引入聖善的思想, 然後逐漸設法達到牠的目的, 使人陷入牠的惡謀、詭計中。 因此在靈修生活中要注意整個思想的過程, 如果開始、中間和結束都是好的, 都趨向完美的善,這是從善神而來。 相反地,最終把人領到一些惡事, 或一些使人分心的事上, 或不如先前定志要做的好事情上, 讓人靈魂軟弱、煩悶、擾亂不安, 喪失了原來的平安及寧靜, 顯然這些已經如同上面的詮釋, 惡神已經在裏面做窩了, 因此要在祈禱回顧中做覺察, 牠是從起初的意向或中間的過程中進入, 並且我要用正確的方法剷除牠。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1525年出版的《聖人傳記》Lives of the Saints,1525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 分鐘
  4. 二月二日┃什麼是我服務的動機與動力?

    3 天前

    二月二日┃什麼是我服務的動機與動力?

    “如果你想要對別人有用,須先搞定自己; 要點燃別人的火,應先點燃自家的火。“ 您參與教會的福傳和牧靈工作事奉嗎? 對您來說有什麼意義? 在生活中您有過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嗎? 您用什麼方法?得到什麼經驗呢? 對於上述的智語,其中包括兩種意義: 一、內在的意義是,如果您想要對他人有所助益, 您需要從好好照顧自己開始, 點燃別人的火,該先從自家燃點。 這是傳統士林哲學的講法, 也就是說你自己沒有的,無法分享給別人, 如果你沒有火,怎麼樣去點別人的火呢? 有些人在信仰生活上的困難就在這裏, 例如自己「拼命為天主做」, 然而自己內在卻沒有天主。 就是說,你不是在「做天主的事」, 而是認為自己「是為天主做事」,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你在努力為別人服務,但別人卻不覺得你快樂, 因為你活在自己的想像中, 這是一件吊詭的侍奉天主或服務他人。 外在的意義指真正的傳福音是「以生命傳生命」, 而不是把一套教義道理塞入慕道者的腦中。 因此如果你的信仰生活有內涵, 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把生命傳遞出去, 但是你裡面沒有生命, 靈修生活這裡打折扣,那邊也疏忽, 不管外在的活動辦的多麼轟轟烈烈,最後終究是空的。 保祿在格林多人前書第十三章論到愛指出: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 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相對的,如果整天在教會做事奉, 回到家卻因為對事奉沒有共識、產生衝突, 信仰變成反見證, 這時要思考一下我服務的動機與動力是什麼?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依納爵於邦布羅納戰役受傷返家 Wounded at Pamplona, Ignatius returns to Loyola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 分鐘
  5. 二月一日┃病痛中的靈修

    4 天前

    二月一日┃病痛中的靈修

    “病人可平心地放下常人的工作, 以免勞累傷身, 但以平靜和忍耐來彌補。“ 您思考過在信仰上「什麼是放下? 或怎樣才是真正的交託給天主」嗎? 您有因為生病而無法工作的經驗嗎? 在那個時候有許多事都不能做, 有時甚至連一些基本的小事也需要他人協助, 在那個時候自己浮出的情緒和想法又如何呢? 1540年耶穌會成立後,許多有志之士加入了這個新修會, 他們不僅在歐洲大陸協助、重整 因為基督新教興起所造成的教會分裂, 特別是在堂區的各項牧靈工作, 也按照社會需要興辦教育事業;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 有些會士則被派往南美州、北美州新大陸 及亞洲展開傳教工作。 這些努力投入工作的會士身體健康受損, 因此聖依納爵用上述的話語, 對這些會士給予靈修的指示, 勸勉病人可以安於放下 日常健康時所做的那些事情或工作, 好好照顧身體外,還要以忍耐和心平氣和取代之。 在生活中要「放下」,是人一生必修的功課, 聖依納爵教人從調整心情做起, 因為生病失能造成的心情低落, 加上渴望回到正常生活所產生的情緒, 他提醒人在生病時要體驗安於現狀、放下、交託, 這個時候要修習忍耐, 也是學習默觀自我的最好時機, 忍耐中面對自己身體的狀態並且用轉化心境取代之。 您知道嗎?侍奉天主的方式有很多種。 當生病無法正常工作時,病痛也能夠幫助我, 用平靜和忍耐為祂做更好的見證。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羅耀拉聖殿 Sanctuary of St. Ignatius, Loyola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 分鐘
  6. 一月卅一日┃拒絕的藝術

    5 天前

    一月卅一日┃拒絕的藝術

    “若有人提出請求, 但你認為給予反而有害,你要拒絕所求, 但要小心,以保持與請求者的友誼。“ 生活中會遇到別人的請求, 是否答應或給予需要智慧的選擇, 首先你要分析這對他是否有益, 如果你認為給予反而對其有害, 雖然要拒絕他的所求, 但是應該要保持和請求者之間的友誼。 從立場和觀點來說: 聖依納爵提醒耶穌會會士行愛德時要明智。 因為通常人不喜歡也不習慣被拒絕, 如果在請求上被拒絕,就會影響彼此的感情, 友誼也因此受影響,特別是對方沒有感受到你的善意。 在這句靈修智語中有兩個不同的層次, 一個是如果對他有害,不管怎樣你不用給他, 另一個層次是你拒絕人家的方式,意思是: 一個是做,要拒絕; 另一個是如何做以保持友誼。 這裡強調的是如何?焦點不在於要不要給他? 假定這是一個清楚的情況,給予對他有害, 所以這裡強調的是你拒絕人家的樣子、你表達的樣子, 及用什麼方法? 聖依納爵不教你方法如何應對,但教你策略, 應用上面的靈修智語, 每個人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他不講細節,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相對的,有的時候你要斷然拒絕,不然對方聽不懂, 有的時候對方一聽你的語氣, 他就知道不要再請求下去。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西班牙阿斯佩蒂亞的依納爵聖殿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 分鐘
  7. 一月卅日┃真理不證自明

    6 天前

    一月卅日┃真理不證自明

    “某些事情,無聲勝有聲。 當真理為自己辯護,不需要修辭風格之助。“ 當真理自明時,無庸徒勞文風,不需浪費唇舌, 許多時候人面對不公義,人會為自己辯護、喊冤, 請回顧一下自己的經驗, 這個時候是不是表現了我對自己沒有自信, 相對的,對天主也很難信賴, 因爲天主保持沉默沒有彰顯公益, 我會如同約伯一樣,覺得自己被天主遺忘了。 教宗方濟各的言論或做法, 面對一些人的質疑或挑釁, 保持沈默、不辨解、不說明,甚至不回應, 他不要上魔鬼的當, 如果回應,會陷入言辭的辯論而沒完沒了, 真理反而看不清了。 分辨神類規則指出,這時是惡神來搗亂, 因此不用去打理它,真理最後自會呈現出來。 聖依納爵確定天主一直在工作, 祂有自己的時間及方式, 你要把信心和安全感放在天主那裡, 這也應證神操原則與基礎在結論所說的: 「我們對一切受造物, 在不被禁止而能自由選擇的事上, 必須保持平心以及不偏不倚的態度⋯⋯」, 因此在一些事情上不要太在意也不必多言。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羅耀拉城堡上的家徽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 分鐘
  8. 一月廿九日┃順境中,更要小心謹慎

    1月28日

    一月廿九日┃順境中,更要小心謹慎

    “當你事事順心時, 不要以為能持續鴻運當頭,反而要更戒慎警惕。“ 聖依納爵提醒耶穌會士, 在使徒工作中,如果事事順利鴻運當頭, 那時不要誤以為是天下太平,反而更要小心謹慎。 在祈禱時, 聖依納爵並沒有為剛剛才成立的耶穌會 祈求修會發展事事順遂, 反而求天主給它更多的考驗, 他認為這樣, 修會在俗世才能真正健康的成長與發展。 一般人不喜歡警惕,認為其中藴藏著恐懼, 在信仰中不要害怕有「恐懼」的情緒或感受, 因為有些時候警惕是神聖的恐懼, 有些害怕則是神聖的害怕。 例如:聖神七恩裏的「敬畏」就是, 內在感受自己的微小, 在偉大的天主前,因而心生害怕之意, 害怕自己得罪祂,做出不得體的事, 內在的態度其實是尊敬、也能夠出於愛。 聖經箴言第一章七節說: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肇基; 只有愚昧人蔑視知慧和規律。」; 德訓篇第一章十一節說: 「敬畏上主是人的光榮、誇耀、喜悅和歡愉的冠冕。」, 以上的聖經章節都鼓勵人, 在敬畏中和天主建立對稱的關係, 相對的,在新舊約中都有: 「不要害怕」的字句, 鼓勵人們在不安中對天主要有更深、更大的信賴。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聖依納爵的領洗池 耶穌會@BlueSky 減少被詐騙廣告騷擾的新社群 https://bsky.app/profile/jesuitschina.bsky.so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 分鐘

預告片

評分與評論

4.8
(滿分 5 顆星)
24 則評分

簡介

《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是從聖依納爵和他的弟兄們 心與心的書信對談中所選錄出來的, 主題包括: 如何與天主、上帝的同在,和對主耶穌基督的愛, 以及他對耶穌會士弟兄在信仰生活的建言。 這些扎根於生活的分享,像調味的鹽或幽谷中的光, 幫助不同生活狀態的人得到啓發、挑戰他們, 或在其中得到勸勉和鼓勵, 使讀者每天在平凡務實中,活出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也會喜歡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