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白银价格的未来走势。来自迪化野老。
白银现货价格近期已经站上了52美元/盎司的高位,这可是自1980年以来罕见的新纪录。当下市场正在因为伦敦库存紧张而闹得人心惶惶。近期伦敦白银市场出现了历史性逼空潮,导致库存极度紧张,部分交易商甚至包下跨大西洋航班货舱,将银条从纽约空运至伦敦以缓解供应压力,基于最近的报道、专家观点和数据。我们从当前情况入手,看看支撑价格的因素、潜在风险,当然市场是不可以预测的,我们主要从供需关系上分析一下。
第一步,我们理解一下当前的白银市场现状。
咱们先来梳理一下白银为什么突然这么火爆。简单来说,这轮上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叫“空头挤压”的现象。就是那些原本押注银价会跌的交易员,突然发现市场上的实物白银库存不够用了,只能赶紧买回来平仓,结果推高了价格,目前2025年全年涨幅超过76%,从年初约28-29美元到当前52美元。
这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市场供需失衡的直接表现。更具体点看,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库存数据显示,当前白银库存为8.4亿盎司,其中可供交易的白银库存低至警戒线以下,有专家警告可能面临耗尽风险。
报告进一步指出,库存低于历史平均值,而投资需求却在强劲增长,导致价格快速拉升。从历史数据来看,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白银在2020年库存为11.7亿盎司,而可供交易的白银库存保持在3亿盎司以上的水平,但现在已经快速下降到不到两亿盎司。
这种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工业需求激增,如太阳能和电子产品消耗,加上投资需求和亚洲提取量大增,导致库存被持续抽离。具体来说,结构性供应赤字导致矿山产量跟不上需求步伐,而中国等地区的供应不足进一步放大挤压效应。让人联想到1980年的那次著名挤压事件,当时银价一度飙到50美元/盎司,按通胀调整,相当于今天的200美元/盎司左右。这次不同,这次有更坚实的工业需求做支撑,并非单纯的投机。
第二步,我们再来剖析支撑白银上涨的核心因素。
如果只看表面,这轮上涨可能像是短期投机。但深入挖一挖,你会发现有好几层结构性因素在支撑着白银的长期潜力。咱们一条条来理清。
首先,是供需基本面的不平衡。白银不像黄金那样主要用于投资,它有52%以上的需求来自工业领域,比如太阳能电池板、氢能系统、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这些领域正随着全球绿色转型而高速增长,2025年的白银市场赤字虽然是近年来最小,但当前赤字仍在。
白银市场已连续第五年出现供需赤字,全球库存持续被消耗,显示长期供应难以追上强劲的工业与投资需求。近期伦敦现货市场的溢价明显扩大,部分交割仓库存量降至多年低点,市场流动性紧张。实物白银的短缺迹象愈发明显虽然不至于比黄金更稀缺,但在工业金属与金融属性兼具的双重作用下,白银的稀缺性正被市场重新定价。
再看数据指标,更能佐证这些观点。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的未平仓合约数量高达16.5万份,相当于8.25亿盎司的白银,这反映出强烈的投机兴趣和需求拉动。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流入也特别亮眼:2025年白银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入量是黄金的三倍,显示投资者在蜂拥而入。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更是惊人,10月的提取量同比激增163%至302吨,这说明亚洲需求,尤其是中国,正在成为白银价格的新引擎。雅虎财经和彭博社的联合报道预测,2025年底55-65美元,2026平均56-65美元。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强化:工业需求拉动基本面,机构买入放大势头,库存紧张制造挤压。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支持白银长期上涨的框架。
同时白银供给难以快速提升,白银是“副产品金属”全球约 70%以上的白银产量来自铜矿、铅锌矿和金矿的副产提取。专门开采白银的“主银矿”非常少,且集中在墨西哥、秘鲁等少数国家。因此,白银产量受制于其他金属的开采计划,无法独立扩产。工业回收银虽有增长,但远不足以弥补矿产供给缺口。回收银的纯度和交割标准也限制了其市场流通性。
第三步,我们再来看白银有哪些不确定性。
当然,任何市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得平衡一下,别只看正面。当前的挤压可能“接近尾声”。有人怀疑这轮上涨有操纵成分,虽然更多观点认为这是真实短缺,但我们还是要保持警惕。
特别要提到一个潜在风险:未来是否存在白银交易所交易基金大幅减持后,市场上的白银供过于求的风险?从当前数据看,这个风险存在但相对较低。
因为2025年上半年,白银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流入已经达到95百万盎司,远超2024全年,且整体需求强劲,如工业和投资双轮驱动。如果减持发生,会释放库存,可能导致短期供过于求和价格回调。但结构性赤字和全球绿色转型需求预计会吸收这些供应,降低长期风险。总的来说,这些风险更多是短期的噪音,而不是颠覆长期趋势的杀手锏,只要绿色能源转型继续,白银的结构性赤字就很难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