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高績效心智並非天生,而是練出來的《刻意進化》|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6

    HACE 2 H

    高績效心智並非天生,而是練出來的《刻意進化》|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6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分享《刻意進化》的書,作者是艾瑞克.波特瑞特博士,他曾是全球頂尖的績效心理學家,也擔任過海豹部隊的首席心理師,長年協助太空人、菁英運動員與救援人員在壓力下突破極限。 書中核心主張是:高效能的心智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可以透過鍛煉養成。博士將自己三十多年的實務經驗提煉成五大心智習慣,幫助人們在挑戰中持續成長。 第一個習慣是「目標驅動」。人必須清楚了解自己為什麼而努力,這不只是外在榮耀或他人期待,而是內心真正的價值與信念。書中提到一位名叫大衛的跳水選手,他在一次意外中重傷,經歷生死邊緣後重新檢視自己跳水的理由,從在乎外界的眼光,轉變為單純因為熱愛而跳水。這種重新設定目標的過程,能讓人找到更長遠且持續的力量。博士建議的步驟包括:寫下最重要的目標、公開承諾,以及制定計劃,確保行動真正源自內心。 第二個習慣是「心態至勝」。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看世界的角度與應對挑戰的方式。書中舉到凱蒂這位飛行員的例子,她曾因任務失敗陷入自我懷疑,但後來理解到不該執著於過去的錯誤,而是專注於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這種持續改善的心態讓她走出低潮。書中強調心態是一種選擇,也需要透過練習與角色定位來強化,例如把自己視為「不吸菸的人」而非「戒菸的人」,就能帶來不同的心理力量。 第三個習慣是「精進歷程」。真正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的累積與改善。書中提到投資長張盛,他用表單規劃生活的不同面向,並在日常規劃中留下空白時間給自己,讓生活有留白與彈性。他也透過「畫掉清單」來累積小小成就,進而產生持續的動力。博士提醒三個關鍵:善用時間,把最重要的事放進行程並懂得拒絕;改善流程,找到更高效的方式做事;從失敗中學習,將錯誤當成方向修正的機會。 第四個習慣是「逆境韌性」。人難免面對壓力與挑戰,博士提出十種技巧來幫助掌控「戰、逃、僵」的反應,例如:透過視覺化訓練模擬場景,讓大腦形成肌肉記憶;設立備援計劃,避免落入盲目的樂觀;練習自我覺察,把注意力拉回當下;透過「4444呼吸法」調整生理狀態;建立儀式感來進入最佳表現模式;將目標切割為小步驟;打破思維定式,調整對事件的看法;透過感恩與自我肯定轉移負面情緒;在事後檢討學習;並強調團隊意識,理解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而是與夥伴共同前行。 最後一個習慣是「調節復原」。高壓與挑戰不可能永遠持續,因此懂得休息、照顧自己,是長期成長的必要條件。博士建議人們在工作之餘,走進自然、享受陽光或單純留白,讓身心獲得修復。正如薩古魯所說,如果一年五十二週都給了別人,至少要保留兩週只屬於自己。唯有在復原中,才能累積持久的韌性,繼續往前。 這本書提醒我們,成功不只是來自天賦,而是來自有意識地鍛煉與選擇。當這些習慣逐步融入生活,就能在面對挑戰時,持續進化,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2 min
  2. 英國當代管理大師-韓第 人生終章的深刻反思,踏實的人生指引《九十自述》|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60

    HACE 1 DÍA

    英國當代管理大師-韓第 人生終章的深刻反思,踏實的人生指引《九十自述》|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60

    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邀請來賓洪台中榮總家醫科主任、國立中央大學副教授朱為民醫師,從老年醫學的角度一起討論英國知名管理學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遺作《九十自述》 節目一開始,憲哥先介紹韓第的人生背景,他不僅是管理學大師,也是一位作家、哲學家、人道主義者,即使在高齡中風後,仍然保有對知識的渴望與生命的熱情。他九十多歲時以五十六篇短文總結人生體悟,留下最後一份智慧遺產。 兩人談到,韓第能在九十歲仍持續創作,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情,這本身就是一種啟發。他的文章中常常提醒人們,生命的重心應回到「家庭、朋友與食物」這三個最單純卻最重要的元素。這讓人重新反思,現代人往往將心力投注在工作與功名,但最終真正留下價值的,仍是日常生活裡的關係與喜樂。 談到「運氣」時,韓第引用拿破崙的名言,指出將軍最重要的特質是「幸運」。但他認為所謂的幸運,其實來自於平時的準備與累積。例如,他在人生中年時就將房子改造成高齡友善住宅,因此在中風後,仍能安穩自在地生活。 朱醫師也分享自己父親因突發中風而讓家人手忙腳亂的經歷,呼應韓第的觀點:凡事有準備,才是真正的「好運」。 書中還有對「自由」的省思。韓第回顧自己在殼牌石油工作的經歷,指出自由有「消極的自由」與「積極的自由」之分。前者是擁有物質、生活無虞,卻被制度框架限制;後者則是追隨內心、掌控人生,但可能伴隨風險與不穩定。他並未給出標準答案,而是留給後人自己選擇。 憲哥也藉此分享自身體會:自由沒有唯一解答,但若沒有「說走就走」的勇氣,就必須收起「玻璃心」,接受當下的選擇。 最後,兩人聚焦於「生與死」。韓第在書中以樂觀的筆調,談論自己在高齡與病痛中的快樂,他每天仍能以笑容迎接鄰居,展現坦然接受衰老與依靠他人的心態。 朱醫師也以專業角度補充,在台灣許多長者抗拒外界協助,反而增加家庭壓力。 韓第的示範則告訴我們,接受幫助不代表失去尊嚴,而是讓生命持續有品質的一種方式。這也呼應朱醫師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與預立醫囑的理念:唯有提前準備,才能讓人生最後一程走得平和。 韓第的文字提醒我們最重要的答案其實很簡單──活在當下,珍惜日常。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像韓第那樣,在九十歲時打開門還能大聲說「我今天很快樂」,那麼這便是生命最真切的圓滿。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6 min
  3. 川普提出加薩停火計劃?值得讚揚。/歐洲經濟注定欲振乏力?亮點出現|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5

    HACE 2 DÍAS

    川普提出加薩停火計劃?值得讚揚。/歐洲經濟注定欲振乏力?亮點出現|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5

    今天呢 我們要挑選一個地緣政治 一個經濟發展。湊成一個政經情勢的兩則新聞解讀。講到地緣政治,大家對以色列和加薩之間的恩怨情仇肯定最看不懂,終於看見了曙光;另外,垂垂老矣的歐洲經濟真的沒救了嗎?錯,一個亮點正在冉冉升起。   一, 10月2日,以色列部隊又攔截了一支航向加薩走廊的人道援助船隊,再次引得全球多地紛紛舉行聲援巴勒斯坦人的示威,歐洲則出現抗議者 封路砸店的情況,加薩的衝突確實到了不偃旗息鼓不能的境地。   很多人問為什麼這次川普提出來的停火計劃可以期待,大家可以看見,除了各地抗議衝突,九月底,納坦雅胡在聯合國的演說 ,不但稀落掌聲、各國代表陸續離席抗議,也進一步凸顯了以色列的外交孤立。事實上,10月2日,聯合國衛生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在以色列對加薩(Gaza)發動的戰爭中,近4萬2000人遭受了「改變一生的傷害」,其中1/4是兒童,傷勢包括截肢、頭部和脊髓損傷,確實讓人感傷。   加上這幾天,俄羅斯、中國相繼表態支持這個停火計劃,加薩確實知道了一個關鍵時刻,我們要怎麼解讀?   二, 9月16日,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在歐盟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表示:歐洲經濟正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他強調去年9月提交的一份有關歐洲未來競爭力的戰略報告根本沒有落實,歐盟必須顯著提升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事實上,9月29日,歐盟發佈的一份環境報告也指出,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正在危及歐洲的經濟民生。歐洲環境署(EEA)發出警告:歐盟在許多領域都難以實現2030年目標。這實際上正在威脅歐洲人的未來繁榮、競爭力以及生活質量。   歐洲真的這麼慘?其實不然。9月27日,惠譽已將西班牙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上調至"A",展望穩定,理由是該國經濟表現優異且外部脆弱性降低。這很讓人驚喜,當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讓人失望,甚至裁員時,西班牙的經濟卻呈現了一片樂觀。去年,西班牙GDP增長了 3.2%,政府預計 2025 年還將增長 2.8%。歐盟委員會的預測也有 2.6%。我們要怎麼解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4. 當媽媽,也別忘了當「自己」,為自己和孩子們勾勒出自由而幸福的人生《工作媽媽學會的事》|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5

    2 OCT

    當媽媽,也別忘了當「自己」,為自己和孩子們勾勒出自由而幸福的人生《工作媽媽學會的事》|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5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分享一本讓許多父母深有共鳴的教養書,丘美珍的《工作媽媽學會的事》。 作者丘美珍曾是雜誌總編輯,為了三個孩子毅然離開職場,全心陪伴十二年。直到孩子們陸續上大學,她才發現自己陷入財務不獨立、人生缺乏故事的困境,於是選擇重返職場,再次找到工作的成就與快樂。她的經歷成了許多父母的借鏡:如何在家庭與自我之間取得平衡。 郝哥特別喜歡書中一句話:「陪伴有時,放飛有時,保有自我。」他認為這三個概念就是養育與自我成長的精髓。陪伴意味著愛與連結,放飛象徵孩子終將獨立,而父母仍需保有自我,不該在孩子長大後失去生活的重心。 郝哥將書中的核心收斂為五大重點。 首先是「陪伴能夠成就愛」。真正難忘的時光不是監督課業,而是與孩子一起做飯、出遊、散步、玩耍。這些高品質的陪伴,才會留下愛的記憶與心靈的連結。 其次是「善用教養的十大助力」。從陪伴、盟友、手足、界限、困惑、空間、動察、提問、習慣到閱讀,都是滋養親子關係的力量。 比如,父母要避免在手足間比較,因為比較會帶來傷害;要懂得建立界限,和長輩溝通清楚教養的立場,避免價值觀衝突;要創造共同空間,讓家人有機會「在一起」;要用提問取代命令,啟發孩子思考;要以身作則養成好習慣;要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因為閱讀帶來視野,也開啟更多選擇。 第三點是「不要被外界的標準綁住」。父母常常不自覺把同儕或社會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但其實孩子應該走自己的路。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培養孩子具備「自處」的能力重要。 第四點是「幸福才是教養的最終目標」。並不是學歷、成績或收入才代表成功,而是能過上自己選擇的人生、擁有幸福感。父母要學會課題分離,尊重孩子的幸福選擇。 最後是「用栽培孩子的熱情,來栽培自己」。當孩子長大離巢,父母不該空心或失落,而是要重新經營人生下半場。把自己照顧好,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讓孩子更安心,讓整個家庭形成正向循環。 唯有先把自己過好,才有能力去善待他人,才可能讓整個家庭和諧而美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2 min
  5. 每一場比賽都是一個寓言,傳達著如何面對挫折、選擇觀點,從而走出不同的人生《夢想比痛還重》|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9

    1 OCT

    每一場比賽都是一個寓言,傳達著如何面對挫折、選擇觀點,從而走出不同的人生《夢想比痛還重》|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9

    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邀請來賓洪淑姮(Sharon)一同談論運動員的故事、夢想的重量,以及運動與人生的相互映照。 憲哥一開始就引用書中林郁婷在巴黎奧運奪下拳擊金牌後的感言。她把金牌視為「不是最厲害的證明,而是不願放棄的證明」,比賽的痛雖然短暫,但夢想的重量卻是每天背負前行的信念。這份重量有時沉重到讓人喘不過氣,但也因此更勇敢。這段話成為整集節目的核心精神。 節目中,Sharon和憲哥先回到他們共同的經歷「成都世界運動會」,親眼見證台灣女子拔河隊在大雨中奪下六連霸金牌。她回憶起比賽當下的震撼:選手在泥濘中踏出的步伐、齊一的力量和節奏,甚至連水花濺起的高度都整齊如一,那一刻就是冠軍的印記。這份親眼見證的震動與感動,也讓她在閱讀《夢想比痛還重》時有了深刻的共鳴。 憲哥和Sharon接續討論「教練」的角色。教練是那個會要求你做不喜歡的事,說出你不愛聽的話,但最終能幫助你達成目標的人。Sharon則把這樣的角色對照到職場,認為主管不僅要有管理者或老師的身份,更要有教練的視角,能看出每個人的潛能,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位置,並激發內在動機。這樣的觀念讓運動員的故事跨越了體育場,延伸到一般人的工作與人生。 節目中也觸及林郁婷曾面對的性別爭議。從比賽場上對手做出挑釁動作,到因性別檢測被撤銷獎牌的經歷,她選擇用更大的夢想去承擔這些不公。她說過:「當你有更遠大的目標時,眼前這些事都不必在乎。」這種態度讓Sharon深受震撼,並聯想到在任何領域,若太在意旁人眼光,就難以走遠。 談到書本身,Sharon認為《夢想比痛還重》雖然記錄的是運動員的故事,但其實適合所有人閱讀。它的語言簡單清楚,每一場比賽都是一個寓言,傳達著如何面對挫折、選擇觀點,從而走出不同的人生。她甚至希望把這本書送給每一位員工,因為裡面的精神能夠轉化為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1 min
  6. SEC季報改為半年報,是喜是憂?/歐洲競爭力報告週年,無聲無息?|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4

    30 SEP

    SEC季報改為半年報,是喜是憂?/歐洲競爭力報告週年,無聲無息?|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4

    今天我們來觀看過去一個禮拜,大西洋兩側有關金融市場和商業世界同步發生的兩樁大事,一邊是急急如律令,川普說幹就幹,呼籲將SEC的季報改為半年報?是好是壞?另外一邊則是怎麼推也推不動,歐洲前央行行長Mario Draghi的競爭力報告出爐一年了,為什麼無聲無息?歐洲難道真的病入膏肓? 一, 9月15日,川普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寫道:「在獲得SEC核准的情況下,企業不應再被迫按季提交財報,而是改為每六個月提交一次。這會省錢,而且讓管理層更聚焦妥善經營公司。」 同一天,SEC發言人馬上表示:「應總統要求,主席Paul Atkins與SEC正把這項提案列為優先事項,進一步消除讓企業加重負擔的不必要監管規定。」 反對者認為放棄季報「是大幅倒退」,美國市場之所以保持強勁,正是因為這種透明度增強了市場信任。但批評者則認為它成本高、讓企業過度關注短期表現,妨礙投資與創新,還可能導致投資人過度反應。 事實上,這不算什麼創舉,約莫10幾年前,歐洲、英國就陸續取消了季報要求,不難想見的是,降低財報公布的頻率,勢必導致證券價格波動加劇,也會讓外部籌資成本就變高,俗話說,「市場討厭不確定性」,尤其在現在這個不確定性滿天飛的時代,我們又應該怎麼解讀? 二, 9月17日,Mario Draghi表示,一年過去了,歐洲處於更加艱難的境地,增長模式正在衰落,脆弱性不斷增加。據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創新委員會統計,在過去一年中,Mario Draghi提出的383項建議中僅有11.2%得到實施。 事實上,9月9日,德意志銀行發佈最新報告稱歐洲競爭力報告的落實情況真的令人失望。歐盟委員會在推進落實報告中提出的383項建議方面進展甚微,遠未達到預期效果。報告還揭示了各領域的顯著差距:交通與關鍵原材料領域表現較好,但能源與數位化方面則因政治博弈、監管阻礙及所有權分散問題,陷入了嚴重停滯。在人工智慧方面,儘管啓動了Invest AI倡議,計劃為AI領域籌集約2350億美元資金,但歐洲的缺口尤為明顯。我們要怎麼解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 min
  7. 一輩子都瘦用的增肌減脂飲食法《碳水循環》|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4

    25 SEP

    一輩子都瘦用的增肌減脂飲食法《碳水循環》|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4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分享蕭捷健醫師的新書《碳水循環》一輩子都瘦用的增肌減脂飲食法 書中強調,減重的失敗通常不是因為意志力不足,而是方法錯誤。傳統的低碳或斷碳飲食,常讓人痛苦又難以持續,甚至引發代謝下降與復胖。 蕭捷健醫師提出的「碳水循環」理念,核心並不是壓抑,而是「節奏」。就像呼吸與作息一樣,有高有低、有張有弛,在該吃碳水的時候就安心吃,該讓身體燃燒脂肪的時候,就利用低碳的安排來刺激代謝。這樣的做法強調「代謝靈活」身體像油電混合車一樣,能夠隨時切換能源來源,保持彈性。 蕭捷健醫師提出一個具體的週期模式:兩天低碳、三天中碳、兩天高碳。藉由這樣的循環,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能避免身體因長期低碳而降低代謝。 長期低碳可能帶來三種風險:代謝變慢、腦力受影響、運動表現下降。因為葡萄糖不只是身體的能量來源,也是大腦和肌肉的重要燃料。 所以正確的方式,是在控制速度(每週體重下降 0.5–1%)、確保蛋白質攝取,以及維持足夠纖維的前提下,讓身體週期性地攝取碳水。這樣能維持飽足感、穩定血糖,避免胰島素暴衝,並確保脂肪燃燒得以順利進行。 關於「碳水怎麼吃不會胖」,書裡提供了一個簡單比喻:肝臟與肌肉像倉庫,可以短期存放糖分;但若肌肉量不足,存不下的糖分就會被迫轉為脂肪囤積。這也是為什麼重量訓練能提升基礎代謝,讓身體即使靜坐也能消耗更多能量。 蕭捷健還提出三種不同強度的循環方案:強度高的(1天高碳、3天中碳、3天低碳),一週可減掉 1.2%–1.5% 體重;較溫和的(1天高碳、4天中碳、2天低碳),一週減掉 0.8%–1.2%;再輕鬆一些的(2天高碳、2天中碳、3天低碳),每週也能減掉 0.5%–0.8%。 這樣的設計讓不同需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 最後,郝哥提醒我們,減肥不應該是犧牲快樂的代價,而應該是快樂生活的結果。如果減重只是為了迎合外界標準,過程會痛苦難耐;唯有當它出於對自我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追求,才能走得長久而自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3 min

Acerca de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