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花蓮光復鄉成了焦點。堰塞湖的形成,不只是自然現象,更揭露了台灣在防災體系、科技應用與社會韌性上的現實考驗。
當泥流淹沒村落、交通中斷、救援艱難,我們該如何從「天災」中,看見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與希望?
EP135《聽起來很科學》這集,邀請到長期推動防災與永續教育的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賴彥甫,從地理學角度解釋堰塞湖的形成與潛在危機、GIS與Story Map如何協助政府與民間救災與、災難中最脆弱的常是長者與弱勢群體? 志工與部落組織如何展現台灣的社會韌性,從地理學、科技應用與社會行動的角度,帶你理解災害背後的科學與人性。
氣候變遷的挑戰已在眼前。防災除了依靠科學,更要理解人與環境的連結。
🎧 立即收聽《聽起來很科學》EP135丨和賴彥甫老師一起思考:災害背後的科學,為台灣的防災與未來韌性找到方向。
—----------------------------
📚 關於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研究文章,東華大學的Story map
文章:〈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搜尋「聽起來很科學」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https://reurl.cc/jro3AD
《科學人》雜誌
相關資訊:FB/IG/YT
合作信箱:tree@lazicorner.com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i4lqxu008p010vap5jb8q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en
- Sendung
- HäufigkeitHalbwöchentlich
- Veröffentlicht12. Oktober 2025 um 22:02 UTC
- Länge33 Min.
- BewertungUnbedenkl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