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两个安娜之美国安娜:穷人就不可以玩金钱游戏吗

燕外之意 · 第 203 期

今天我们要来谈2022年网飞播出的美剧《虚构安娜》。本期为影视剧“恶女”系列的第二期,“两个安娜”下集。

和改变自小说的韩剧安娜不同,美剧中的安娜取材自真人真事,该剧的灵感来自《纽约》杂志上杰西卡·普雷斯勒的一篇文章《How Anna Delvey Tricked New York's Party People》。她是ins上和纽约上流社交圈的红人,据称是拥有6000万美金信托的德国富二代,而实际上,她是一个来自于德国普通家庭的俄裔女孩,空手套白狼的诈骗犯。

除了剧集,我们也会结合安娜昔日好友Rachel的书《假扮名媛》以及安娜真人的访谈进行讨论和介绍。

03:50 记者发现这个故事的契机并非是那个“假名媛”的简单噱头,而是从财务方向入手:为什么她几乎行骗成功的对象,都是最顶级的投资人和金融机构?‌

13:00 “安娜是纽约最大的女骗子,亦或仅仅是美国梦的新写照?”剧情简介这样描述本剧的主题问题之一,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17:50 关键问题或许并不在金融机制,而是把资源都锁在内部的阶层的游戏。

21:30 剧中的安娜其实已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艺术美化,而真人安娜对自己的欺骗是矢口否认的。她对撒谎没有任何道德压力。而把别人受骗都归为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26:00 从安娜日后反目的好友Rachel视角看到的安娜:她是一个会关注到朋友需要并能理直气壮提要求的人。但同时,和她做朋友,压力非常大。

29:00 骗局的终焉:摩洛哥之旅。

36:06 Rachel的讨债之旅。

42:00 Neff是所有朋友里相信安娜是真富豪到最后的人,她在安娜那里几乎没有承受经济损失,同时,她也是对安娜最有利用价值的人。

50:20 Rachel最终通过和安娜拉近关系套话,并和警方合作,成功诱捕安娜。

58:50 安娜本人在Rachel笔下是一个情感很冷漠的人,但网飞剧中的处理则是对友情、爱情、律师记者都有关心的部分。

1:1:00 剧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女权主题,通过记者Vivian Kent和安娜两个人犯错后面临后果与相关涉事男性的区别展开叙述。

1:8:00 从朋友Kacy的角度看安娜的求助全过程:安娜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

1:16:00 安娜的科技新贵男友Chase,也是一个真正的骗子。他就是安娜的另一个版本,但能力并不如安娜。

1:24:50 安娜何以打动了融资最关键人物之一的白男投资经理。

1:32:00 记者Vivian Kent甚至在安娜被判刑后,还因为安娜的坚定说辞产生了疑惑:她是不是真的有可能是富二代?因而她去探访了安娜真正的家庭。

1:35:20 从被排挤的俄罗斯移民,到学校里的时尚警察,再到对纽约富婆的艺术品味进行挖苦的“真性情富二代”——“普通家庭屋檐下的陌生人”是如何炼成的。

1:45:30 本剧最后一个谜题:安娜为何试图自杀?

1:53:54 真人安娜的纪录片具备明确的批判基调,但出狱后,安娜依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红人。

1:54:36 安娜与记者之间充满拉锯、爱恨交加,与律师之间则有一种“阶级情谊”。

1:59:30 无论是韩剧安娜,还是美剧安娜,都一直在强调“人靠衣装”。

2:06:00 剧中的安娜无论是从演员的美丽与魅力、妆造、个性与剧情的加成,都极大地给这个人物加成——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然,不能让观众完全对这个人物不感兴趣,观众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喜欢”这个人物。

2:09:00 观众对剧的反应,和当时记者发出安娜报道时遇到的公众反应是一样的:你想讨论阶级固化,“美国梦”、资本主义制度,但大家看到了锦衣华服、眼妆、发质。把严肃话题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消费制品后,背面难免透露出一丝虚无。

2:16:00 文艺作品的使命就是说服观众“一切环环相扣有发生的必然”,而真实生活则不需要做任何解释。真实容纳了荒谬。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