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台灣主言家庭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1 H

    09.20 (六) 結出果實

    路加福音八4-15 聆聽聖言 那時,有大夥群眾聚集了來,並有從各城來到耶穌跟前的,祂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子的,出去撒種子;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就被踐踏了,並有天上的飛鳥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上,一長起來,就乾枯了,因為沒有濕氣。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同它一起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又有的落在好地裡,長起來,結了百倍的果實。」 祂說完這些話,就高呼說:「有耳聽的,就聽吧!」 祂的門徒問祂這比喻有什麼意思。 祂說:「天主國的奧秘,是給你們知道的;對其餘的人,就用比喻,使那看的,卻看不見,聽的,卻聽不懂。這比喻的意思是:種子是天主的話。那些在路旁的,是指那些人聽了,隨後就有魔鬼來到,從他們心中把那話奪去,使他們不致信從而得救。那些在石頭上的,是指那些人,他們聽的時候,高興的接受那話,但這些人沒有根,暫時相信,一到試探的時候,就退避了。那落在荊棘中的,是指那些聽了的人,還在中途就被掛慮、錢財及生活的逸樂所蒙蔽,沒有結出成熟的果實。那在好地裡的,是指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傾聽的人,他們把這話保存起來,以堅忍結出果實。」 釋經小幫手 天主就像是今天福音所說的撒種者,每天都辛勤出去撒聖言的種子,希冀祂的話能夠在我們的生命中發芽、生長並結出百倍的果實。但我們對於聖言這顆小種子的態度是什麼呢?是聽了就左耳進、右耳出嗎?還是一聽聖言的時候,當下對耶穌的愛覺得感動,但「一到試探的時候,就退避了」?比方說,耶穌邀請你去愛自己的敵人,但一面對自己討厭的同事、難愛的家人,心中的怒火馬上油然而生。還是一開始試圖活出聖言,每天花時間祈禱、參加讀經班,但世界的潮流超越我們對聖言的信心、耐心和興趣,讓我們「中途就被掛慮、錢財及生活的逸樂所蒙蔽」,最後沒有結出成熟的果實?耶穌今天告訴我們,天主聖言是有效力、有力量的,能讓我們生命結出豐富的果實,祂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若六63),但這天主性的生命、永生的話也能輕易被奪去。這代表我們需要努力照顧聖言的種子,定時澆水、抓蟲、鬆土、施肥,直到結出果實。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祈禱生活,你是否聽完聖言就忘了呢?聖言是否只是名言佳句呢?你有花時間默想聖言嗎?在一天的生活中多少次想到早上祈禱的聖言呢?是否有盡力活出來呢?讓我們每一天以善良和誠實的心聆聽聖言吧!並把天主的話保存在我們的心中,以堅忍、實際的行動在每天的生活中結出果實。 品嚐聖言 那在好地裡的,是指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傾聽的人,他們把這話保存起來,以堅忍結出果實。 活出聖言 今天的聖言邀請你結出什麼果實呢?要採取什麼行動呢?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好希望這顆聖言的種子能在我的生命中發芽生長,請祢教我祈禱。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 min
  2. -1 J

    09.19 (五) 祢的人

    弟茂德前書六2-12 聆聽聖言 奴隸若是有信教的主人,也不可因他們是弟兄,便加以輕視,反要越發服事他們,因為得服事之惠的是信徒,是可愛的弟兄。你要拿這些事教訓人,勸勉人。 若有人講異端道理,不順從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健全道理,與那合乎虔敬的教訓,他必是妄自尊大,一無所知,患有辯論和舌戰之癖的人;由此而生出嫉妒、爭吵、謾罵、惡意的猜疑,以及心思敗壞和喪失真理者的口角;他們以為虔敬是獲利之源。 的確,虔敬是一種獲利的富源,但應有知足的心,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界上,同樣也不能帶走什麼,只要我們有吃有穿,就當知足。 至於那些想望致富的人,卻陷於誘惑,墮入羅網和許多背理有害的慾望中,這慾望叫人沉溺於敗壞和滅亡中,因為貪愛錢財乃萬惡的根源;有些人曾因貪求錢財而離棄了信德,使自己受了許多刺心的痛苦。 至於你,天主的人哪!你要躲避這些事;但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要爭取永生:你正是為此而蒙召,並為此在許多證人前宣示了你那美好的誓言。 釋經小幫手 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我們每天如何走向天主呢?從意識到自己的身分定位開始吧!今天保祿提醒弟茂德:「至於你,天主的人哪!」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定位──「天主的人」。在每天的生活祈禱中,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的定位:我屬於天主,我被天主無條件地愛。用這個定位去生活非常重要,因為「天主的人」所追求的路線是保祿所說的「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並奮力地打信仰的好仗,以達到永生。因此,當面對聖保祿所說的種種困難狀況時,如奴隸、異端、貪心及誘惑,我們更需要以「天主的人」的心態來面對這些狀況。比方說,面對許多來台工作的外籍勞工,信仰幫助我們看待彼此為天主的孩子、平起平坐的弟兄姊妹,而非低等的勞工。面對家庭、團體、工作中的「嫉妒、爭吵、謾罵、惡意的猜疑」等問題,天主的人會試著用愛德去對待這些不友善的人,並以堅忍良善的心去愛、用信德來相信愛能造成改變。面對自己內在想要更多的貪慾,天主孩子的身分能幫助我們意識到一切都來自天主的恩賜,我們只需感恩天主、知足於自己所有的。而面對慾望的誘惑,如錢財和權力,天主的人會知道這些都會隨時間消逝,只會導致滅亡,只有天主的愛才會永存不朽。讓我們在每日的生活中活出我們寶貴的身分──祂的人,並且勇敢地去傳遞生命最美的宣言──我們是祂的愛子愛女。 品嚐聖言 至於你,天主的人哪!你……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要爭取永生。 活出聖言 試著用「天主的人」的態度來活出一天。 全心祈禱 天父,謝謝祢召叫我打這場信仰的好仗,我願意用生命來宣示祢最美的誓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3. -2 J

    09.18 (四) 真實的悔改

    路加福音七36-50 聆聽聖言 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祂便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那時,有個婦人,是城中的罪人,她一聽說耶穌在法利塞人家中坐席,就帶著一玉瓶香液,來站在祂背後,靠近祂的腳哭開了,用眼淚滴濕了祂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祂的腳,以後抹上香液。那請耶穌的法利塞人見了,就心裡想:「這人若是先知,必定知道這個摸他的人是誰,是怎樣的女人:是一個罪婦。」耶穌發言對他說:「西滿,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說。」西滿說:「師傅,請說吧!」「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一個欠五百德納,另一個欠五十。因為他們都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赦免了他們二人。那麼,他們中誰更愛他呢?」西滿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耶穌對他說:「你判斷得正對。」祂遂轉身向那婦人,對西滿說:「你看見這個婦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眼淚滴濕了我的腳,並用頭髮擦乾。你沒有給我行口親禮,但她自從我進來,就不斷地口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液抹了我的腳。故此,我告訴你:她的那許多罪得了赦免,因為她愛得多;但那少得赦免的,是愛的少。」耶穌遂對婦人說:「妳的罪得了赦免。」同席的人心中想道:「這人是誰?他竟然赦免罪過!」耶穌對婦人說:「你的信德救了妳,平安回去吧!」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一位罪婦用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祂的腳,以後抹上香液,這個動作引發法利塞人西滿極大的不滿,因為他認為這女人是個罪婦,他連看都不想看她,更何況是與她有肢體上的接觸!西滿的心中這時肯定對耶穌充滿不滿、抱怨和困惑,為什麼耶穌要允許一個缺德的罪人來接近祂?但耶穌用「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的比喻來告訴西滿:其實,他和這位罪婦都是天主的債戶,都欠了天主,也都「無力償還」,但天主卻同等地原諒他們,赦免他們的罪過。反觀我們自己,我們是否常判斷他人、定他人的罪呢?我們是否常覺得這個人不配得到原諒或是好處呢?我們是否常在天主面前抱怨自己團體的兄姊、家庭成員的種種不是呢?今天的福音讓我們再次看到:我們都欠了天主,但我們都得了恩赦,我們都是被耶穌寬恕的罪人,耶穌的愛包容了你和我,還有世界每天所犯的罪過。重點不是我們所犯的罪過有多大,而是我們有沒有全心全意地悔改、轉向耶穌,並用實際的作為來表達這份悔改。這個婦人用確切的行動悔改,用洗腳禮、口親禮、傅油禮來告訴耶穌她深切的愛和她的對不起。那麼我們呢?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本身需要悔改的地方?讓我們用實際的行動—如告解或與他人和解—來請求天主和他人的原諒,而停止在無謂的判斷中打轉及打壓他人。 品嚐聖言 她的那許多罪得了赦免,因為她愛得多。 活出聖言 意識到自己需要悔改的地方,並以實際的行動與天主、與他人和好。 全心祈禱 耶穌,謝謝祢的愛包容了我們每一位,祈求祢讓我時時意識到祢的憐憫。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4. -3 J

    09.17 (三) 彰顯智慧

    路加福音七31-35 聆聽聖言 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 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 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 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人,是個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但一切智慧之子,必彰顯智慧的正義。 釋經小幫手 我們可以把今天耶穌問的問題,放在我們的時代背景中:「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你可能會發現,我們這時代的人,特別是年輕的世代,「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看似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卻無所適從,沒有人生的方向。身為兒童,應該是內外被培育的時候,卻在街上遊蕩。當沒有紮實的培育,我們很容易被潮流帶走,人云亦云。我們這世代因社群媒體發達能接觸到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偶像,從YouTuber、電競選手、韓星都有,而每個人的生命態度、生活方式都不一樣;這個多元是正面的,卻好像沒有中心的思想或價值,而是根據自己的自由,想怎麼回應就回應:「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這份自由也帶出我們對很多事情停留在自己的詮釋與判斷,或只是斷章取義,只停留在表面,卻沒有花時間精力去深入了解真理。就像看到洗者若翰不吃餅不喝酒,就判斷他附魔。耶穌又吃又喝,祂就是貪吃嗜酒。但耶穌提到了突破的重點,那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聖神,智慧之子就是能夠聆聽內在聖神、良心的人。為了與聖神連結,關鍵在於花時間靜默祈禱,並閱讀聖經,默想耶穌的聖言,因為在耶穌的話語中我們能夠認識我們內在的智慧,學習永恆的真理,不管在什麼時代背景中,我們都能成為智慧之子,並「彰顯智慧的正義」。 品嚐聖言 一切智慧之子,必彰顯智慧的正義 活出聖言 今天花時間靜默,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聆聽聖神在你內的推動。 全心祈禱 主,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我好渴望聆聽祢的聲音,學習祢的真理。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5. -4 J

    09.16 (二) 祢進入我們的

    路加福音七11-17 聆聽聖言 以後,耶穌往一座名叫納因的城去,祂的門徒和許多群眾與祂同行。 臨近城門時,看,正抬出一個死人來,他是母親的獨生子,母親又是寡婦;且有本城的一大夥人陪著她。 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 遂上前按往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祂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 那死者便坐起來,並開口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了他的母親。 眾人都害怕起來,光榮天主說:「在我們中間興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顧了祂自己的百姓。」 於是,稱述耶穌的這番話,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 釋經小幫手 寡婦的獨子死了,正被抬出城去,並有「本城的一大夥人陪著她」。想像自己是那位婦人,你能感受她先是失去丈夫,現在又失去兒子的悲痛嗎?想像自己是城裡陪著弔喪的那一夥人,可能你們在途中嚎啕大哭,甚至咒罵、控訴上天對這可憐的婦人如此不公!曾幾何時,我們就像福音中的婦人,生命遭到劫難、不幸,如失去健康、經歷喪偶、喪子等悲痛,我們是否在悲痛之餘也痛恨天主?曾幾何時,我們是否也像那一大夥人,與悲痛的人一起痛,卻感到無法做什麼的無力感,任何安慰的話語都無法減輕他人的痛苦?到底什麼能止住我們的哀傷呢?在這無限的痛苦中,耶穌出現了,耶穌「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遂上前按往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這是一個非常莊嚴的時刻,因為在這時,所有人內外都暫停、安靜下來,包括所有的喧嘩哭鬧、抱怨哀嘆、內心種種的哀愁痛苦,因為在這時耶穌親自地進入他們、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痛苦,耶穌要親自安慰我們的憂傷!因此,當我們自己在痛苦悲傷中,讓我們試著不再孤單的在情緒中打轉,而是讓耶穌親自藉由祂的聖言來安慰我們,邀請我們再次站起來、鼓起勇氣!或是當我們看見他人的痛苦,耶穌也邀請我們莊重地陪伴他人、與他人的痛苦同行,但允許耶穌成為那真正的治癒者,而不是我們。 品嚐聖言 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 活出聖言 你所面臨的痛苦是什麼?在祈禱中,讓耶穌進入你一切的哀傷與辛苦。 全心祈禱 耶穌,只有祢能真正進入我內心的痛苦,並治癒我。我渴望祢來治癒我破碎的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6. -5 J

    09.15 (一) 因為愛而站立

    若望福音十九25-27 聆聽聖言 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祂的母親和祂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 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祂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 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 釋經小幫手 「在耶穌的十字架傍,站著祂的母親」,在這句聖言中,我們看見聖母在面對自己兒子瀕臨死亡時的堅忍,她沒有癱軟在地上或昏厥,而是站立在所有反對祂的人中間,克服自己的害怕、軟弱和無助。然而,當我們更深地祈禱,或許我們會理解到,聖母站在耶穌身旁最簡單的原因是因為她愛祂,她想在耶穌的最後一刻靠近祂、與祂的眼神相對、讓耶穌可以看到她就在祂身旁,她沒有離開、正在分擔祂的痛苦。當耶穌嘴巴微張,說下祂的遺言:「女人,看,你的兒子!」,可能喧鬧的人群完全沒人聽到,但聖母聽見了,以及一些婦女和耶穌愛的門徒。聖母因站立在耶穌身旁,她聽見了耶穌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她之後用她在世及在天上的生命活出這份使命—也就是成為每一位天主孩子的母親,在我們痛苦時站出來,為我們轉求。今天,我們也被邀請成為耶穌那「所愛的門徒」,因為愛祂而勇敢地站立在十字架旁,並將聖母作為我們的母親。我們可以望著十架上的耶穌,與祂的眼神相對,問祂:「主,祢要對我說什麼呢?我如何為祢站出來呢?是分享信仰給非教友?還是帶領他人學會祈禱?還是在自己的家庭裡播下信仰的種子?幫助配偶更愛天主、愛人?」讓我們祈求耶穌加深我們對祂的愛!因為對耶穌的這份愛是我們信仰最大的驅動力,也是一切使命的源頭,讓我們因這份愛勇敢站立在十字架旁吧! 品嚐聖言 在耶穌的十字架傍,站著祂的母親。 活出聖言 當生命的十字架過於沉重時,向耶穌祈求面對十字架所需要的愛和勇氣。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愛祢,我願意站在祢的十字架旁,請祢告訴我祢要我做什麼。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7. -6 J

    09.14 (日) 十字架的道理

    若望福音三13-17 聆聽聖言 耶穌說: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 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裡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使凡信的人,在祂內得永生。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祂而獲救。 釋經小幫手 今天教會慶祝光榮十字聖架,試問:當你看到十字架,你想到什麼?當你畫十字聖號,對你有何意義?我們對於這些象徵常常太熟悉到沒感覺、忘了它的深意。然而福音藉由耶穌與尼苛德摩的對話告訴我們十字架真正的意義。「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十字架最大意義是天主展現祂對人類最大、最深刻的一份愛,及祂要給予人類在世與來世最大的希望—永生。這份愛與永生的希望藉由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顯露無遺。聖若望保祿二世在「論得救恩的痛苦」牧函中說道:「從這個十字架,愛不斷地流露出來。基督的十字架變成了一條源流,在那裡流出活水的河流」(18)。但我們不能否認,雖然耶穌的十字架戰勝死亡、宣示了復活,我們人生還是需要面臨許多生老病死的痛苦與他人帶來的創傷,許多人每天扛著沉重不堪的十字架。但教宗用信心告訴我們:「基督的十字架,在人的生活,尤其是在人的痛苦中,以極具穿透力的方式,投射出救贖的光輝。因為經由信德,人接觸到耶穌的十字架與復活:痛苦的奧祕是蘊含在逾越的奧蹟中的。基督苦難的見證,同時也是祂復活的見證」(21)。因此,讓我們不要害怕十字架,而是與耶穌一起扛,並用信德相信苦難背後一定有復活的光榮。 品嚐聖言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 活出聖言 當生活的十字架過於沉重時,注視著十字架上的耶穌,默觀祂對你的愛。 全心祈禱 主,我的十字架因為祢而變得有意義,祈求祢與我一起扛,一起見證苦難後的復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8. 12 SEPT.

    09.13 (六) 完全堅忍

    弟茂德前書一15-17 聆聽聖言 這話是確實的,值得完全接納:就是基督耶穌到世界上來,是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 但是我所以蒙受了憐憫,是為使基督耶穌在我這個魁首身上,顯示祂的完全堅忍,為給將來信靠祂而獲永生的人一個榜樣。 願尊崇和光榮歸於萬世的君王,那不死不滅,不可見的惟一天主,於無窮之世,阿們。 釋經小幫手 今天保祿清楚地宣揚耶穌來到人世間的目的:「基督耶穌到世界上來,是為拯救罪人」。保祿能篤定地說出這話是因為他自己本身有罪人悔改的經驗,他原本「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兇殺之氣」,迫害所有信仰耶穌的信徒(參宗九)。然而,當他親自領受到基督的愛和憐憫,這份愛讓他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讓他接下來的一生,每一刻都為基督而活,為了宣揚祂救恩的福音。反觀你的信仰生活,你是否有被耶穌拯救、被祂愛和憐憫的經驗呢?可能曾經我們在眾人面前丟臉犯錯,心中自責不已,但在祈禱中耶穌沒有責怪,反而用聖言來安慰、鼓勵我們。或是我們在某時刻意識到自己內在的罪,覺得不堪,但卻在和好聖事中領受到天父無條件的原諒。還是在信仰團體中發生衝突,互不退讓,但最後藉由祈禱的力量化解了原本不可能跨越的鴻溝,領受到基督帶來的平安。被耶穌拯救的經驗非常重要,是信仰歷程的瑰寶,祂的愛和憐憫是我們信仰的基石,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保祿說,他之所以蒙受了憐憫,是為使基督耶穌在他身上,「顯示祂的完全堅忍,為給將來信靠祂而獲永生的人一個榜樣。」耶穌的「完全堅忍」代表祂不放棄每一個人,祂渴望看見每一個人的改變,活出新的生命。在今天的祈禱中,讓我們回憶天主的憐憫在我們生命的軌跡,並試著用天主同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品嚐聖言 我所以蒙受了憐憫,是為使基督耶穌在我這個魁首身上,顯示祂的完全堅忍。 活出聖言 回憶被天主、耶穌憐憫的經驗,並用同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困難的人事物。 全心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憐憫微小的我,並給予我很大的愛與包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 min

À propos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