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台灣主言家庭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35 MIN. GELEDEN

    10.04(六)秘密武器

    路加福音十17-24 聆聽聖言 那七十二人歡喜地歸來,說:「主,因著你的名號,連惡魔都屈服於我們。」 耶穌向他們說:「我看見撒殫如同閃電一般自天跌下。看我已經授於你們權柄,使你們踐踏在蛇蠍上,並能制伏仇敵的一切勢力,沒有什麼能傷害你們。但是,你們不要因為魔鬼屈服於你們的這件事而喜歡,你們應當喜歡的,乃是因為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 就在那時刻,耶穌因聖神而歡欣說:「父啊! 天地的主宰,我稱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而啟示了給小孩子。是的,父啊! 你原來喜歡這樣做。我父將一切都交給我,除了父,沒有一個認識子是誰,除了子及子所願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一個認識父是誰的。 耶穌轉過身來私下對門徒說:「見你們所見之事的眼睛是有福的。我告訴你們:曾經有許多先知及君王希望看你們所見的,而沒有看見;聽你們所聽的,而沒有聽到。」 釋經小幫手 我們在生活中常需要與魔鬼抗戰。所謂的魔鬼,不只是電影中人被附魔的恐怖畫面,也是前教宗方濟各所指的:「那以仇恨、憂傷、貪慕和惡習毒害我們」的魔鬼。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缺乏信心,對自己的軟弱和不足感到絕望,開始嫉妒別人;或是表現良好時,覺得自命不凡,開始輕視他人;或當我們想要改變自己,走向耶穌時,有一股反方向的力量不願意我們成為更善的人;或當我們開始對自己、團體或天主產生不滿和抱怨時,在我們內心與周圍產生了一種分裂,其實這些都是狡猾的魔鬼常使用的伎倆。你有認出它來嗎?我們每天對抗魔鬼的伎倆時,不能只靠自己的努力,而是要依靠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給了門徒,也給了我們對抗魔鬼的秘密武器,就是祂自己的名號:「主,因著祢的名號,連惡魔都屈服於我們。」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喜樂、平安、耐心……等聖神的果實,讓我們開始呼求耶穌的名號,求祂指引我們的路:「主耶穌,我可以怎麼做?怎麼面對內心的魔鬼?怎麼面對他人的攻擊?」讓我們堅持每天和耶穌建立關係,透過聖言和聖事,耶穌必會在其中給我們力量,並教導我們如何面對種種困難與誘惑。「你們應當喜歡的,乃是因為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最終,我們的喜樂不在於魔鬼屈服於我們,而是因為我們知道主耶穌使我們獲得生命、天國的鑰匙。 品嚐聖言 主,因著祢的名號,連惡魔都屈服於我們。 活出聖言 當遇到一些狀況時,試著呼求耶穌的名號,祈求祂的幫助。 全心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賜予我們祢的秘密武器,我願意和祢一起,勇敢面對內外的魔鬼。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2. 1 DAG GELEDEN

    10.03(五)認罪悔改

    巴路克先知書一15-22 聆聽聖言 正義屬於上主我們的天主,但是,像今日的恥辱,是我們所應得的,即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我們的君王和政要,我們的司祭和先知,以及我們的祖先,所應得的,因為我們都在上主面前犯了罪,且背叛了他,沒有聽從上主我們天主的聲音,沒有隨從上主給我們頒賜的法令。 從上主領我們的祖先出離埃及地那一天,直到今日,我們常背叛上主我們的天主,固執不聽他的聲音,因此正如今日一樣,諸多災難纏繞著我們,而上主在領我們的祖先出離埃及地為賜與我們流奶流蜜之地的那天,藉他的僕人梅瑟預告的詛咒,都降到我們身上。 我們不但沒有依照上主給我們派來的先知的種種教訓,聽從上主我們天主的聲音,反而各隨自己邪心惡念行事,供奉外邦的神祇,行了上主我們天主所憎惡的事。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讀經中,天主邀請我們反省,在哪些方面我們違背了祂、背叛了祂?為何我們沒有聽從天主的聲音,沒有隨從上主給我們頒賜的法令?天主創造人類,使我們具備認識祂和愛祂的能力。祂賜給我們一顆渴望天主的心,引領我們尋求真理,並聆聽祂的聲音。天主透過我們的良知對我們說話,引導我們走向好和善的道路。什麼是良知呢?良知常被描述為一種內在的聲音——是天主自己的聲音,在引導我們行善避惡。為了在天主眼中蒙悅納、得祂的喜悅,我們需要傾聽祂的聲音,辨別自己的每一個行為與動機。有時候,我們可能懷著最好的意願去行善,卻選擇了錯誤的行為。因此,今天我們可以真誠地省察自己:我最近在什麼方面固執不聽、違抗天主,固執不聽祂的聲音?我們不順服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不願接受生活中的艱難和十字架?或生活過於疲憊和忙碌,讓我們與天主的聯繫逐漸喪失,漸漸遠離祂?這樣一來我們對天主和屬靈之事也逐漸失去渴望?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魔鬼不能讓我們犯罪,牠就會讓我們忙碌。」這真是千真萬確——我們的忙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成就,卻讓它們成了我們的所供奉的「外邦神祇」。過程中,我們失去了聆聽天主、順從祂的能力,換來的自由疲憊和迷惘。今天,就讓我們祈求悔改的恩寵,願我們回歸天主,尋求祂的聲音與真理。 品嚐聖言 我們常背叛上主我們的天主,固執不聽他的聲音。 活出聖言 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外邦的神祇」取代了天主的位置? 全心祈禱 讓我們祈求悔改的恩寵,願我們回歸天主,尋求祂的聲音與真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3. 2 DGN GELEDEN

    10.02(四)變成小孩

    瑪竇福音十八1-5,10 聆聽聖言 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裡究竟誰是最大的?」 耶穌就叫一個小孩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天國。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 就是收留我;你們小心,不要輕視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因為我告訴你們: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見我在天之父的面。」 釋經小幫手 耶穌在福音中邀請我們變成小孩一樣——「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天國。」小孩的特點有什麼呢?他們無論在生理、情感上都需要依賴他人。生病感冒了需要父母的照顧,受了委屈也需要父母的安慰,就連日常生活的規矩也需要家長教導。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是緊張的、冷漠疏離的、甚至瀕臨破裂,讓孩子無法相信或依賴自己的父母親。人與父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他對天主的印象。讓我們反省:在信仰上,我與天主的關係是否反映出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充滿信任和溫暖?還是下屬與老闆的關係,只關注在做事與服務?還是渺小的人類與偉大天神的關係,常害怕因為不敬,造成災禍?還是形同陌路的陌生人,最好各自為政,彼此不相干涉?今天耶穌渴望我們重回孩子與天主父的關係,意識到我們有一位天上的父親,我們可以全心倚靠祂,不管外面的風雨有多大,只管安然在祂的懷中。祂親自溫柔的接待一個小孩,將他放在門徒中間,要大家看到並相信天父對祂每一個孩子也是如此的重視。耶穌也不忘豐富門徒們要大開心去收留每一個小孩,也記得每一個人都是天主的每一個孩子,我們的弟兄姐妹,是值得被好好的、有尊嚴的被對待。這樣一來,我們也能像耶穌一樣,透過我們的行動,在這缺乏愛的世界,注入天父最偉大,且是每個人最需要的愛! 品嚐聖言 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天國。 活出聖言 在今天的生活中停下腳步,意識到你是孩子,你有一位愛你的天主父。 全心祈禱 天父,我常常忘記自己孩子的身分,我渴望更加依賴祢、信靠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4. 3 DGN GELEDEN

    10.01(三)享受安慰

    依撒意亞六六10-14 聆聽聖言 凡愛慕耶路撒冷的,你們都應同她一起快樂,因她而歡喜! 凡為她而憂傷的,你們都要同她盡情歡樂的! 如此你們能從她那安慰的懷裡吃奶而得飽飫,你們能從她那豐滿的乳房吸乳而得快樂。 因為上主這樣說:看!我要在她身上廣賜和平,有如河流一般;我要賜給她萬國的財寶,好似氾濫的江河;她的乳兒將被抱在懷中,放在膝上搖擺。 就如人怎樣受母親的撫慰,我也要怎樣撫慰你們,你們必要在耶路撒冷享受安慰。 你們見到這種情形,你們的心必要歡樂,你們的骨骸必要如青草一般的茂盛;那時,上主的手將顯示於他的僕人,他的憤恨必加於他的敵人。 釋經小幫手 你有沒有被安慰的經驗?當我們被擁抱、聆聽時,雖然問題沒有解決,可是我們的心被這份安慰打開了,重獲希望和歡樂。今天天主就是想賜給我們這份安慰,讓我們重獲快樂、歡喜及和平。經文中重覆多次快樂、歡喜、歡樂,讓我們意識到這是天主對我們很深的渴望—祂要我們充滿喜樂,而不是悲傷。天主在經文中特別展現出母性,用母親的形象讓我們想像被抱在懷中喝奶的快樂、被撫慰的正向經驗—「就如人怎樣受母親的撫慰,我也要怎樣撫慰你們」。除了母親的形象,天主也常用父親的形象出現。今天慶祝的聖人——聖女小德蘭有名的「神嬰小道」靈修方式,表達的就是孩子與天父的關係。她說:「耶穌樂於指示給我趨向聖愛火窯的唯一道路:這道路便是小孩無憂無慮熟睡在父親懷中的絕對信賴。」她曾勸勉一位修女說:「你每日努力修德,好比提起小小的腳來爬這聖德的樓梯,但不要以為你能爬上!……但好天主…在這樓梯的頂端,祂以愛憐的眼光看著你。當祂被你這些屢屢失敗的努力所征服後,就會快快地奔下來,把你摟在懷中,把你抱到天國去。在那裡,你再也不會離開祂了。」小德蘭讓我們看到,無論在生活或靈修中,與天主的親密關係才是我們生命最大的滿足與喜樂,只有祂真正了解我們、無條件愛我們,賜給我們真正的喜樂。讓我們在祂內領受這一份安慰和喜樂吧! 品嚐聖言 就如人怎樣受母親的撫慰,我也要怎樣撫慰你們,你們必要在耶路撒冷享受安慰。 活出聖言 在今天遇到不順心、困難的狀況時,大聲呼求天主父的安慰。 全心祈禱 天父,我渴望在祢的懷中歇息,我渴望享受祢的安慰,我也願意再次起身往前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5. 4 DGN GELEDEN

    09.30 (二) 放下自我

    路加福音九51-56 聆聽聖言 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便打發使者在祂在前面走;他們去了,進了撒馬黎雅的一個村莊,好為祂準備住宿。 人們卻不收留祂,因為祂是面朝耶路撒冷去的。 雅各伯及若望兩個門徒見了,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叫火自天降下,焚毀他們嗎?」 耶穌轉過身來斥責了他們。 他們遂又到別的村莊去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為了承行天主的旨意,「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面對祂即將到來的苦難。耶穌展現了極大的堅決、勇敢與謙卑,為了使天主的旨意成就在祂的生命中。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後,「人們卻不收留祂」。在這看似雪上加霜的狀況中,耶穌沒有因為他人的拒絕而做出反應,反而是斥責了門徒的火爆脾氣,然後繼續帶著他們往前走。如果你是雅各伯及若望,你會有什麼反應?你會和他們一樣氣憤、抱怨、甚至想要報復嗎?反觀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常常會在祈禱的感動中想承行天主的旨意,想要為天主做轟轟烈烈的使命、為祂去愛所有人、為社會做出改變……等等。然而,往往在這個過程中,當別人誤會了我們、或是別人沒有給予我們所期待的正面反應時,我們馬上會跌落到失落的情緒、人際間的糾紛、人間繁瑣的事物之中。這時,我們會開始挑別人毛病、說他人壞話,我們的情緒也會因別人的反應和回饋而起伏不定。這時讓我們停下來,再一次向天主祈禱。我們會有這些受傷的狀況,是因為我們的「自我」還是比耶穌重要,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重,所以自尊心容易受傷、容易因為他人的一兩句話、一個眼神而受創。當我們發現這些反應時,讓我們重新轉移目光到耶穌、天父身上,在祈禱中得到祂們的肯定、安慰與讚賞,讓祂們的回饋、而非人的回饋成為我們承行天主旨意的力量。 品嚐聖言 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 活出聖言 意識到「自我」作怪時,試著把目光重新放在耶穌身上,並與祂對話。 全心祈禱 主,我願意承行祢的旨意,請對我說話,讓祢的話成為我的指標和前行的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6. 5 DGN GELEDEN

    09.29 (一) 毫無詭詐

    若望福音一47-51 聆聽聖言 耶穌看見納塔乃耳向自己走來,就指著他說:「看!這確是一個以色列人,在他內毫無詭詐。」 納塔乃耳給祂說:「你從那裡認識我呢?」耶穌回答說:「斐理伯叫你以前,當你還在無花果樹下時,我就看見了你。」 納塔乃耳回答說:「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 耶穌遂說道:「因為我向你說:我看見了你在無花果樹下,你就信了嗎?你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 又向他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要看見天開,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 釋經小幫手 今天耶穌指著納塔乃耳說:「看!這確是一個以色列人,在他內毫無詭詐。」我們可以反問自己:我是否也是無詭詐的人?當自己的軟弱、限度、甚至是詭詐出現了,我能夠勇敢、誠實地面對嗎?還是不願意看見自己醜陋的一面?如果我們沒有熟悉天主的聲音、分辨祂的旨意,我們常會被外在的聲音和價值蒙蔽了良心,讓詭詐在內心運作,可能出現傷害人、但以自己利益為優先的狀況—「大家都這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或看見不正義的事,卻選擇漠視:「這不關我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我們背離自己的良心,我們就在自欺欺人,讓謊言和詭詐在內心不斷擴大。這時候,我們需要認識耶穌,因為祂認識、看見我們每個人,就像祂認識納塔乃耳一樣—「當你還在無花果樹下時,我就看見了你。」納塔乃耳或許意識到耶穌認識他,比他自己還要更多,只有耶穌能讓他看見更大的事,也就是更完整、更深的自己—「你們要看見天開,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因此,讓我們在耶穌跟前真實地面對祂、也面對自己,對耶穌說出內心的真心話,不戴上任何面具。讓我們透過耶穌的帶領,認識我們內的詭詐,但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認識耶穌用什麼眼光來看我們:祂如何看到我們的好、我們的真善美,當我們看見自己內在的真善美時,我們的生命也才會如天一樣真正的打開。 品嚐聖言 看!這確是一個以色列人,在他內毫無詭詐。 活出聖言 主,幫助我有勇氣面對今天內心的詭詐。 全心祈禱 主,請祢幫助我認識自己,也認識更深的祢,請打開我的生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7. 6 DGN GELEDEN

    09.28 (日) 靈性上的富人

    路加福音十六19-31 聆聽聖言 「有一個富家人,身穿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另有一個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來舐他的瘡痍。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裡。那個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在痛苦中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及他懷抱中的拉匝祿,便喊叫說:父親亞巴郎!可憐我罷!請打發拉匝祿用他的指頭尖,蘸點水來涼潤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中極甚慘苦。亞巴郎說:孩子,你應記得你活著的時候,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裡受安慰,而你應受苦了。除此之外,在我們與你們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深淵,致使人即便願意,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也不能,從那邊到我們這邊來也不能。那人說:父親!那麼就請你打發拉匝祿到我父家去,因為我有五個兄弟,叫他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了。他說:不,父親亞巴郎!倘若有人從死者中到了他們那裡,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給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釋經小幫手 默想今天的福音,我們可以想想誰是富人、誰是拉匝祿呢?從靈性方面來看,我們其實是靈性生命的富人,因為我們信仰耶穌,每一天都能領受到祂美好的祝福—我們可以在每天彌撒宴席中領受基督的聖體;也可以每天聆聽聖言,聽那充滿聖神及生命的言語。然而,在今日社會裡,缺乏靈性生命的拉匝祿有很多。我們一走出教堂的大門,可以見到很多缺乏靈性生命的窮人,他們沒有來自天上的滋養,不認識天父、耶穌和聖神,他們內心深處就像乞丐一樣,滿身瘡痍,躺臥在教堂的門口前,需要他人的關心與幫助。反觀我們基督徒,我們是否只是揮霍自己信仰的財富,「身穿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而沒有去關切身邊的「拉匝祿」呢?你的信仰是否只是明哲保身,還是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福傳?在你的祈禱中,去深刻意識到耶穌把誰的面孔放在你心裡,可能是你尚未受洗的家人、身旁受憂鬱症之苦的朋友、身邊受病痛折磨的親友,或是想不開的同事……等。他們就是你的拉匝祿,你就是能夠帶給他們信仰財寶的富人。他們就在教堂的門口附近徘徊,只要我們邀請他們進來休息,來品嚐盛宴,伸出援手,那麼他們的生活會有所轉變。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已擁有的許多財寶,不要膽怯、也不要吝於分享這白白的禮物。要不然,當我們享盡福分而拒絕慷慨給予,可能之後輪到我們受苦了。 品嚐聖言 有一個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 活出聖言 誰是你的「拉匝祿」呢?今天找時機去關心他/她。 全心祈禱 主,我因為信仰變成一位富人,請祢幫助我慷慨地分享祢的愛給需要祢的人。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min
  8. 26 SEP

    09.27 (六) 無邊際的區域

    匝加利亞二5-9,14-15 聆聽聖言 我又舉目觀看,望見有一個人手裡拿著繩墨。 我問他說:「你往哪裡去?」他回答我說:「我要去測量耶路撒冷,看她有多寬多長。」 正當那與我談話的使者出來時,另一位使者出來迎上他,他說:「你跑去告訴那青年人說:耶路撒冷將成為無邊際的區域,因為其中的人畜太多了!至於我,我要作她四周的火牆,──上主的斷語──作他中間的榮耀!」 熙雍女子,歡呼喜樂罷!因為我要來住在你中間──上主的斷語。 在那一天,有許多民族要歸依上主,要成為祂的百姓,並住在你們中間;這樣你們便知道:是萬軍的上主派遺了我到你們這裡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讀經中,讓我們想像耶路撒冷是我們的生命,而我們是那位手裡拿著繩墨的人,想要「去測量耶路撒冷,看她有多寬多長」。反思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活在一個特定的範圍、能掌控一切才感到安心呢?比方說,我一定要住在這個區域,讓孩子讀特定的學校,將來才有出路;或學習的歷程一定是讀完大學後讀碩士,然後考公職或找到穩定的工作,之後結婚生子;還是在家庭、工作中,必須墨守成規,按照家庭、老闆的期待生活、做事,不敢提出自己新的見解和方式。你是否覺得生命被侷限住了呢?但又習慣活在有範圍和框架的區域?天主藉由今天的聖言想要鼓勵我們:「耶路撒冷將成為無邊際的區域,因為其中的人畜太多了!」意思是,當我們願意讓信仰打開、擴展我們的生命,讓其他人、方式、價值進入到我們的生命時,我們的生命會成為無邊際的區域,我們的區域會因為信仰、因為天主愛的價值觀而不斷地延伸擴展,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其實有很多種生活、做事方式,有很多不一樣的人,我們的生命歷程都相當的豐富,但核心重點是—天主是我們的中心,祂住在我們中間,我們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圍繞在祂身旁。而當天主成為我們生命的中心時,祂也渴望作我們生命的火牆—火象徵著對信仰、對生命的熱情—讓我們的生命不停留在侷限中,而是活出最豐富、圓滿、最大潛力的生命! 品嚐聖言 我要作她四周的火牆,作他中間的榮耀!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意識到自己對生命的限制、範圍是什麼,並分享給天主聽。 全心祈禱 主,請祢擴展我的生命,讓我看到我的生命因為祢而不一樣。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min

Info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uggesties voor 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