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HACE 2 H

    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穗字号”空天企业迎利好

    10月14日,记者从2025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产业与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接交流活动上获悉,广州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正从技术研发迈向商业化运营,目标到2027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1500亿元,规划建设全市首个跑道型通用机场,布局5个以上枢纽型垂直起降场和100个以上常态化起降点,总投资超100 亿元,航空航天力争形成千亿级集群。 展“宏图” 多举措加持产业增长 “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产业是广州‘未来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符伟说。 中科宇航建成年产30发火箭的产业化基地,力箭系列火箭累计发射63颗卫星,力箭二号即将首飞;亿航智能在广州、合肥、深圳、珠海、太原等城市落地EH216-S起降场地和低空运营,“空中公交”加速走向千家万户……来自广州的一批代表性企业和创新项目相继涌现,勾勒出广州空天产业的强劲实力。 记者了解到,广州在低空领域集聚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龙头企业,形成“研发-制造-运营”全链条,南沙600米以下88%空域开放,建成国内首个低空复合型风洞与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航空航天以“南沙商业航天+黄埔北斗”错位发展,上下游966家企业实现“火箭-卫星-应用”全覆盖。 政策如何精准赋能产业发展?黄符伟称,刚印发的《广州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免申即享”奖励,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奖励可达150万元;市工信局还联合发改、科技等部门推出十项专项措施,聚焦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等关键领域,给予支持和奖励,这些政策形成了叠加效应。 黄符伟也提到,期待空天企业勇当 “领航员”,主动发布需求、开放资源,带动集群中小企业嵌入产业链高端环节;集群企业争做“创新尖兵”,积极利用中试平台、数字化工具,在细分领域打造“单项冠军”;政府、企业及行业商协会平台等,当好“同行者”,我们将建立服务反馈机制,让政策更对口、服务更贴心。 活动现场,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亿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企业发展计划和需求清单。“火箭涉及到的门类比较广,我们从发动机零部件到阀门等都有合作需求。”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经理白江南在会上列出起竖装置电控系统等需求的具体要求。 搭“平台” 促产业跨“群”协同 “产业发展从来不是‘独奏’,而是 ‘合唱’。”黄符伟说。 “金发科技的碳纤维材料为航天器轻量化提供支撑,海格通信的通信技术助力低空管控体系建设,而空天领域的高端需求又反向推动新材料、人工智能、系统集成、新一代通信设备与智能终端等集群的加速创新。”在黄符伟看来,空天产业与各集群已形成“双向赋能”格局,这种融合共生的生态是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目前,全国已累计认定超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广东省拥有省级以上集群131个,广州拥有省级以上集群30个。2024年,广州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近50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0%,中小企业数约3000家。为促进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产业与各中小产业集群的融合,现场还发布了广州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服务计划。 黄符伟称,在集群培育与生态构建上,集群服务计划将围绕技术研发、项目互动、产品配套、订单采购、场景开放、人才共享共用、供应链金融等,组织举办“集群互联”“走进集群”等系列对接交流活动,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形成一批融通创新成果。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有发展计划的,像是规模提升、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等。”广州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中心筹备办负责人黄彩霞举例,针对产业规模增长,未来将通过产业链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推动“集群跨集群”“集群跨区域”的产业对接扩大中小企业的朋友圈。 “我们团队和技术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的产线在今年上半年刚刚落地,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带着产品来广州参加对接活动。”在广东海空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聂资看来,低空经济产业涉及到很多领域,无人机要搭建搭载导航设备、通信设备等,这次来参加对接活动也是期望跟海格通信进行合作。 文、图 | 记者 许张超 实习生 林泓玥

    5 min
  2. HACE 2 H

    广州琶醍改造添新景,点亮广州夜经济地标

    傍晚时分,有轨电车“叮叮”驶过,夕阳余晖洒在麦芽筒仓,由原珠江啤酒厂改造而来的“啤酒厂1985”园区里灯光渐次亮起。 当前,园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优化建筑外立面、美化夜间灯光效果及提升园区道路等一系列改造升级工程。截至目前,园区内汽机锅炉间建筑、包装车间商业综合体、总部大楼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均已获批,项目整体完工后,将以焕新之姿进一步点亮广州城市夜经济地标。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园区兼具工业底蕴与时尚气质,是广州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近年来,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旧改+新建”并进,持续推进珠江啤酒厂旧址更新升级。园区共有7处核心物项已被列入首批广州市工业遗产名单。 经过“修旧如旧”的更新策略,“啤酒厂1985”园区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实现全面提升,在延续工业遗产历史肌理的同时,注入现代文化、时尚和创意艺术元素。其中,原汽机锅炉改造成的创意办公空间、东区新建地下空间及停车场已陆续投入使用,包装车间综合商业体改造项目正在办理竣工验收,珠江啤酒大厦正进行基坑开挖,酒店商业综合体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园区不断优化“颜值”形象、业态组合和服务功能,融合餐饮、娱乐、零售、音乐、艺术、婚庆等多元业态,借助丰富活动,已成为集啤酒文化、青年潮玩、艺术展览、餐饮娱乐和滨江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地标,为促进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彰显城市魅力注入了蓬勃生机。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啤酒厂1985园区”作为羊城夜市先行区、广州夜经济名片、广州夜间消费地标的功能,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通过主动靠前服务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协同化解规划审批难题,有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时间成本。 随着规划蓝图逐步落地,琶醍的鎏金夜色将添新景,在工业印记与现代光影交织下,为打造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商圈注入新的跃动。毗邻的琶洲西区,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唯品会等互联网企业总部大厦日新月异、屹然矗立。 这里升腾的,不仅是人间烟火,更是一座城市向上而行的激情与活力。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3 min
  3. HACE 2 H

    惩戒“恶意注销”,广州两部门出手

    10月1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签署《关于联合惩戒恶意注销行为 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工作备忘录》,并同步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广州市积极推进市场退出机制的配套改革,通过简化注销登记手续,助力已完成债权债务清理的企业高效、便捷退出市场,有效提升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部分企业却利用注销程序便利,在涉及诉讼或执行阶段采取“虚假清算”或“恶意注销”等手段逃避法律责任。此类行为不仅扰乱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秩序,造成司法资源浪费,还严重侵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破坏市场诚信基础。 为应对这一问题,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联动,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程序衔接与协同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构建起源头治理与失信联合惩戒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此次签署的《备忘录》围绕恶意注销行为的成因与特点,构建了“前端预防+中端发现+末端惩戒”的全链条多元共治机制。包括建立“法律告知+法治宣传”两项前端预防机制。通过制定适用于法院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法律告知示范文本,并在关键环节提前介入,从源头上减少因主体恶意注销导致的诉讼程序无效运转;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协查+双向函告”三项中端发现机制。推动两部门信息互联与线索及时移送,对存在恶意注销风险的市场主体实施暂缓登记或发出“禁止注销令”,有效阻断注销流程中的违规行为;建立“行政撤销+司法追责+信用惩戒”三重末端惩戒机制。明确联合惩戒对象的界定标准及法律政策依据,综合运用撤销注销登记、追究司法责任、列入恶意注销黑名单等手段,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打击力度。 此外,两部门还发布了精选典型案例,内容涉及恶意注销股东的责任界定、不同股东责任分配、注销后责任承继等实体问题,以及“禁止注销令”、撤销行政许可等程序问题,向社会传递出共建诚信市场环境的明确信号。 文|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穗市监

    3 min
  4. HACE 3 H

    再添27项!“湾区标准”通三地

    2025年10月14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共同公布了新一批27项“湾区标准”,涉及产业、营商、文化等方面。截至目前,三地已联合公布262项“湾区标准”,覆盖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36个领域。这是粤港澳三地深化合作、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本次新增的27项“湾区标准”直面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推动跨境业务方面,《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由粤港澳三地机构联合制定,旨在破解跨境身份互认难题;《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规范》则吸纳港澳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为绿色金融产品跨境流动建立统一标准。在民生服务领域,《居家养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将港澳社福机构的服务经验纳入标准体系,推动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多项中医药标准更实现了粤港澳医疗机构在护理规范、慢病管理方面的互认互通。 在美食文化传承方面,《潮菜 鱼丸》《台山黄鳝饭》《广式甜品 姜撞奶》等特色食品标准的制定,由广东烹饪协会潮菜专业委员会、香港群生饮食技术人员协会、澳门烹饪协会等共同制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实现了标准化提升,为“湾区味道”走向更广阔市场奠定了基础。 澳门经济与科技发展局经济合作处处长陈凯诗告诉记者,新增的湾区标准中,有一项为《诚信店评估指标体系》。她认为,该标准的推行有利于大湾区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营商环境发展。“让游客到澳门消费更有信心。”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郑文涛介绍,近年来,该局和港澳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大力发展“湾区标准”。以电梯为例,粤港澳三地依据共同制定的电梯风险评价,识别出风险隐患超1.4万项。同时,香港机电工程署依据该标准开展相关培训,推动电梯风险评估在香港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布的“湾区标准”在龙舟竞赛、志愿者服务方面助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如《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了竞赛规则、安全准入与应急流程,为十五运注入“民间动能”,让散落在乡镇、河涌的千百条传统龙舟“一键”对接全运标准,实现了官方竞技与民间风俗的同频共振;WQ1-229《龙舟活动中心建设规范》通过标准规范全民龙舟活动基础性场所建设,为十五运前后龙舟活动中心建设提供指引,以可持续的场地供给激活全民龙舟新热潮,促进全民龙舟运动发展;WQ 1-252《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对志愿者从“头”到“脚”的仪容、从“问候”到“服务”的细项、从普通观众到特殊群体的“全龄友好”场景进行了全面规范,让“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志愿服务成为湾区志愿者的亮丽名片。 现场首次发布了广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十大优秀案例。优秀案例聚焦芯片、光伏能源、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等领域,展示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文、图|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粤市监

    4 min
  5. HACE 3 H

    多地iPhone 17激活失败,苹果服务器“掉链子”引关注|热财经

    10月13日晚起,全国多地苹果用户遭遇了新购iPhone 17及iPhone 17 Pro Max无法激活的难题。这一状况持续至次日上午仍未缓解,大量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吐槽,称新手机在激活过程中反复提示“无法激活”,并建议检查网络连接或连接至电脑,但所有常规排障方法均告无效。 苹果官方客服确认iPhone 17系列激活故障为普遍性问题,已上报但暂无解法与修复时间表。此事件发生在预售火爆、预约量大的背景下,给新品开局泼冷水,拷问着其服务体系。若遇无法激活情况,苹果建议:重启设备;蜂窝数据连接改用可靠无线局域网;收到服务器不可用提示,稍等几分钟后重复重启、换网等上述操作再尝试激活。 服务器罕见崩溃,激活难题凸显苹果短板 据悉,“拆封即无法激活”成为多地用户的共同遭遇。北京用户张先生通过政府补贴购得新机,按规定需快递员当面激活,两人耗时1小时尝试WiFi、热点等多种方式,最终只能看着快递员收回手机,“期待了半个月,结果白等一场”。类似案例在社交平台刷屏:江西用户李女士为传数据恢复出厂设置后,设备彻底卡在激活界面;广东用户尝试用Mac重装系统,仍显示“服务器连接超时”。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渠道同样受创。某苹果授权店销售人员透露,14日上午到店的12台新机中,7台激活失败,“顾客从兴奋到暴怒,我们只能不停道歉”。更棘手的是客服回应混乱:东方财经报道称Apple支持建议“重装系统解决”,但界面新闻致电客服时,得到的却是“无任何可行方案”的答复。截至14日16时,苹果系统状态页面仍显示“所有服务正常”,与其客服说辞形成矛盾。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故障的影响具有时效性叠加效应。iPhone 17发售首周依赖“首发体验口碑”,京东预约开启6小时,iPhone 17系列新品预约总量突破200万。“激活失败直接劝退潜在买家,”电商运营人士指出,“已接到数十起退款申请,都担心故障影响后续使用。” 用户期待解决方案,苹果需加强服务保障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iPhone 17系列新机无法激活的讨论持续发酵。有用户尝试连接WiFi、手机SIM卡、旧手机热点等方式,均未能成功激活。更有用户表示,他们已经等待了数小时,甚至一整天,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这种长时间的等待和不确定性,让许多用户感到沮丧和失望。 据了解,此次激活失败问题并非个例。据苹果官方客服透露,自10月13日晚间起,他们已接到大量用户关于新机无法激活的反馈。这表明,问题可能涉及苹果服务器的某个核心环节,需要从系统层面进行修复。对此,苹果建议:重启设备;蜂窝数据连接改用可靠无线局域网;收到服务器不可用提示,稍等几分钟后重复重启、换网等上述操作再尝试激活。 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指出,iPhone 17系列新机无法激活事件,对苹果而言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服务保障的考验。苹果需迅速行动解决用户问题,以维护品牌形象与用户忠诚度。一方面,苹果应加速内部工程技术部门的修复工作,尽快让服务器恢复正常;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公布问题进展与解决方案,缓解用户焦虑。此外,苹果应从中汲取经验,通过优化服务器配置、增强负载均衡、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等,提升服务器抗风险能力与稳定性。 “此次iPhone 17系列新机无法激活的事件,再次提醒了科技公司在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同时,不能忽视服务保障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郭涛强调,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持人|潘亮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界面新闻、新黄河等

    4 min

Acerca de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Más de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