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的小宇宙🛸

包慧怡:写作是无中生有的魔法,母职无需完美KPI

本期节目,邀请包慧怡老师一起聊聊她的最新小说《明日烟花》,灵感来自塔罗牌“正义”(秩序)与“命运之轮”(无常)的思辨;分享她如何在严谨学术、灵动创作与繁重母职间找到(或无法“兼顾”)的生存之道;更以真诚犀利的姿态,戳破“全能妈妈”的幻想,鼓励妈妈们给自己松绑。

包慧怡,著有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女喜剧演员之歌》,散文集《缮写室》,专著《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英文专著《塑造神圣:“珍珠”诗人与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等。出版译著近20种。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历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等。

本期关键词: #包慧怡 #女性写作 #母职 #职场妈妈 #塔罗 #创作 #学术生活 #波伏瓦 #女性成长 #文学访谈

重点提要:

  • 新作灵感源于塔罗牌“正义”与“命运之轮”的永恒角力:无常混沌 VS 秩序因果。探讨人性如何在命运的无常与对清晰因果的渴望间摇摆。
  • “逃避链条”生存法:坦言在科研、填表“要饭”、备课、翻译、创作(小说/诗)间建立循环切换机制,用创作逃避论文,用备课逃避“要饭”(😂)
  • 作为情绪易受影响的高敏人,强调设立规则,在情绪低谷初显时及时“逃走”(切换工种)是避免深度陷落的关键策略。
  • 母职真相:作者坦言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兼顾不了一点”。坦诚育儿是“日夜无休的全职工作”,自己能工作仰赖丈夫承担主要事务和母亲帮助。过去的两年“伤痕累累、满地狼藉”。生育大幅挤压本就稀少的自由时间,被迫提升效率,源于对碎片时间的极度珍惜。
  •  别把“兼顾事业家庭”当作必须达成的KPI,尽力而为即可,“男性们从来没被要求过”。破除全能幻想,别设定过高母职KPI。
  • 给女性写作者的箴言:不要放弃写下自己的故事,不要把叙事的权利拱手让人”。对抗东亚文化中束缚女性的羞耻感,不要预先审判自己的写作。
  •  推荐波伏瓦18-22岁日记《青春手记》。推荐理由:无比亲切,适合所有年龄段女性。展现生命力非天赐,而源于“对自身生命的不懈实践”。

     小说与文字版全文见《青年文学》6期“玫瑰空间”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