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的小宇宙🛸

蓝果冻妮妮

与文学、女性、疗愈有关的内容; 每一期节目,都是一次心灵的SPA; 与姑娘们聊文学、写作、阅读; 带你放松身心,感受当下的平静; 聊聊女性写作路上的困惑与感悟; 从文字中汲取力量,找到前行的方向。 妮妮的小宇宙,与你一起拥抱内心的光🦋🦋 探索内心,发现真实的自己; 疗愈伤痛,拥抱生命的美好; 找回力量,活出自信绽放的人生。 订阅 妮妮的小宇宙 让可爱的花栗鼠声音,陪伴你每一个需要治愈的时刻 (播客主持人大部分都会采取变声,介意可以绕道哦) Available on:小宇宙 | 苹果播客

Épisodes

  1. 29 SEPT.

    陆鸥:一个漫画编剧如何开始写小说

    陆鸥,汉族,1992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现居厦门。此前在互联网行业从事文案、编剧工作,写过一些商业项目,为全网千万阅读漫画《戏精宿舍》的唯一编剧(署名龙妹)。该作品微博话题互动量破四亿,已改编为同名动画。另在网易人间发表有三十万字科幻系列短篇《在云端》,以脑机和神经科学为题材,畅想近未来世界的女性生活和伦理,目前正在寻求影视化改编。 《孩子们去游泳》发表在《青年文学》10期“玫瑰空间” 🌊 本期节目邀请到陆鸥,她将带我们回到那个“温热的游泳池底部”,分享如何将一次真实的濒死体验,写成小说《孩子们去游泳》的结尾,并由此出发,编织一张关于不同代际女性命运的叙事之网。 1:55 一次幼儿园溺水事件,成为写作《孩子们去游泳》的灵感 4:06 很焦虑,觉得不努力就会变成别人生活里的“战利品”,作为女性,不想变成和“房子”并列的存在 6:22 读新闻的女生,大学期间成为爆火漫画编剧。与小说写作有何不同? 10:10 作为女性,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期待和想象? 13:12 如何看待更多年轻女性用写作表达自己? 14:33 表达其实是一件挺自然的事情,可以不那么功利地看待 15:23 推荐杜布拉夫卡的《芭芭雅噶下了个蛋》,关于老年女性生活

    19 min
  2. 17 JUILL.

    张玲玲:在冷色调叙事中寻找暖意

    张玲玲,小说散见于《作家》《十月》《山花》《西湖》《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出版小说集《嫉妒》《夜樱与四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复杂还是简单?从《给渡渡鸟的短颂歌》到《马灵娜》,她的作品始终在探索人性的幽微。本期播客,我们将跟随张玲玲的笔触,走进她的小说世界,聆听她对写作、性别、情感的见解,以及,她如何在冷色调的叙事中寻找温暖…… 本期播客重点提要:   - 张玲玲回忆《给渡渡鸟的短颂歌》的创作细节。 - 如何通过写作“自救”? 鲁迅小说中绝望与温暖的关系 - 城市中动物受到更多关爱,或许是因为我们对同类失去耐心 -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什么她偏爱“迟钝的女孩”?  分析《马灵娜》中的女主角:迟钝与精明的矛盾。 - 写作与现实的碰撞:我们是否过度分析了情感? 对小说的理解。  - 给年轻作者的建议:写得开心,玩得愉快。   “熟悉与否也有玄奥的色彩,它和阶级、性别、地域等等都无关,你看见了、碰到了,也就可以写了,碰不到没办法。我过去经常用笔谈,也即通过反复描摹来获得一个相对清晰的人物塑形;有时夜里睡不着,我也会对着虚空问一问:你到底怎么想的?还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吗?还有,熟悉也不意味着爱,能调度出对人物的情感或许更重要。” PS:访谈文字版全文见《山西文学》2025年第7期

    26 min
  3. 5 JUIN

    包慧怡:写作是无中生有的魔法,母职无需完美KPI

    本期节目,邀请包慧怡老师一起聊聊她的最新小说《明日烟花》,灵感来自塔罗牌“正义”(秩序)与“命运之轮”(无常)的思辨;分享她如何在严谨学术、灵动创作与繁重母职间找到(或无法“兼顾”)的生存之道;更以真诚犀利的姿态,戳破“全能妈妈”的幻想,鼓励妈妈们给自己松绑。 包慧怡,著有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女喜剧演员之歌》,散文集《缮写室》,专著《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英文专著《塑造神圣:“珍珠”诗人与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等。出版译著近20种。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历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等。 本期关键词: #包慧怡 #女性写作 #母职 #职场妈妈 #塔罗 #创作 #学术生活 #波伏瓦 #女性成长 #文学访谈 重点提要: 新作灵感源于塔罗牌“正义”与“命运之轮”的永恒角力:无常混沌 VS 秩序因果。探讨人性如何在命运的无常与对清晰因果的渴望间摇摆。 “逃避链条”生存法:坦言在科研、填表“要饭”、备课、翻译、创作(小说/诗)间建立循环切换机制,用创作逃避论文,用备课逃避“要饭”(😂) 作为情绪易受影响的高敏人,强调设立规则,在情绪低谷初显时及时“逃走”(切换工种)是避免深度陷落的关键策略。 母职真相:作者坦言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兼顾不了一点”。坦诚育儿是“日夜无休的全职工作”,自己能工作仰赖丈夫承担主要事务和母亲帮助。过去的两年“伤痕累累、满地狼藉”。生育大幅挤压本就稀少的自由时间,被迫提升效率,源于对碎片时间的极度珍惜。  别把“兼顾事业家庭”当作必须达成的KPI,尽力而为即可,“男性们从来没被要求过”。破除全能幻想,别设定过高母职KPI。 给女性写作者的箴言:不要放弃写下自己的故事,不要把叙事的权利拱手让人”。对抗东亚文化中束缚女性的羞耻感,不要预先审判自己的写作。  推荐波伏瓦18-22岁日记《青春手记》。推荐理由:无比亲切,适合所有年龄段女性。展现生命力非天赐,而源于“对自身生命的不懈实践”。     小说与文字版全文见《青年文学》6期“玫瑰空间”栏目

    15 min
  4. 7 MAI

    王晨蕾:真诚是抵达任何时空的前提

    本期节目对话邀请到青年作家王晨蕾,围绕由我责编的小说《黑白照片》的创作灵感、跨文化观察与性别议题展开。她分享了从新闻记者转向电影研究的职业选择,坦言艺术虽暗含政治性,却为观众提供了更开放的思考空间。通过留学生题材,她试图捕捉全球化背景下个体的孤独感与人文主义的现代性。节目中,她剖析了男性叙事视角的深层意图,推荐电影《想象之光》中自然诗意的女性叙事,并鼓励年轻创作者保持“游戏”心态,以真实经历对抗算法时代的同质化。从咖啡馆写作习惯到对翻译的新探索,王晨蕾的真诚与思辨,为本期节目注入鲜活力量!(文字版见《山西文学》第5期及公众号) 1996年生于河南,分别于英国和荷兰获国际新闻专业和电影研究专业硕士学位。2020年开始短篇小说创作,作品散见于多种期刊。2021年获储吉旺文学奖优秀作品奖,同年有作品入选第四届城市文学排行榜。《黑白照片》发表于《山西文学》“步履”栏目2023年9期。 🔍关键词:小说写作;留学生活;新闻与电影;辞职并重返校园;女性视角;跨文化;游戏心态;翻译尝试 0:30《黑白照片》的灵感来源于英国实习期间的文化差异观察,尤其是中产家庭的生活细节。选择男性第一人称叙事,跳出自身性别和处境,从外部视角塑造女性移民形象,探讨性别与社会身份议题。 4:00 从新闻行业转向电影研究,因新闻的无力感转向更迂回的艺术表达,但发现艺术同样具有政治性,但好在它为观众提供了更开放的阐释空间 6:00 留学生活是创作的重要素材,体现个体孤独感与跨文化现象,通过平淡日常中的“奇遇”展现人文主义的现代性。   7:55 潜在爱好是翻译,计划重返中文写作,未来想尝试翻译一些作品 9:46 小说不应该解答什么,这种模糊的艺术性提供了智性锻炼,在当下时代非常重要,是知觉的艺术,是理性创造感性的艺术 12:01 真诚是抵达任何关系与时空的重要前提,谈最初为何开始写作 16:23 推荐与女性有关的印度电影《想象之光》,聚焦女性感受,接近作者的小说观,像一颗太阳下质朴温热的椰子,《好东西》的时髦机智更像进口超市里的优质苹果,脆生生凉冰冰 20:47 给更年轻写作者的建议,重视“游戏”带来的创造力和可能性,不要过于严肃

    23 min
  5. 7 MARS

    杨知寒:所有关系和身份都会结束,重要的是体验

    在这期步履对话中,与青年作家杨知寒探讨了她的创作历程与生活哲学。杨知寒以其冷静而细腻的笔触,关注社会边缘人物,赋予他们希望与关怀。她的中篇小说《美味佳药》发表在《山西文学》2022年4期,获得了业内广泛的认可,近两年又拿下大大小小的文学奖,也是我们栏目第二位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得主,然而,杨知寒始终保持清醒,将荣誉视为鼓励,继续踏实生活和写作。 在写作中,她平衡感性与理性,沉浸于人物世界的同时,也保持对故事走向的控制。她坦然面对“东北文艺复兴”的标签,认为写作的意义在于让时间流逝得有价值,让被遗忘的故事重新被记起。 杨知寒的生活在东北与杭州之间切换,她享受两座城市带来的不同体验。2025年,她计划进行一次探险,尝试新事物,保持对生活的开放心态。对于年轻的写作者,她建议保持开放的眼光和心态,体验生活的多样性,她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所有的关系和身份都会结束,但体验是永恒的。 让我们一起聆听杨知寒的故事,感受她对写作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访谈全文见《山西文学》2025年3期) 顾拜妮,作家、编辑,“步履”栏目主持人。 01:00 《美味佳药》的创作灵感来自做家教时遇到的内向男孩,担心他无法适应社会,希望有人看得见他的可贵 03:00 要把荣誉和写作本身区分开,生活没什么特别的变化,工作机会变多 04:50 当沉浸到人物里时,世界上只有这个人,那种感觉还挺颠的,享受不被关注的那段时光 06:45 调节小说写作的理性与感性(一些小技巧) 07:40 如何看待“东北文艺复兴”这个说法 10:00 东北与杭州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感受,热闹与安静,适合两种性格来回切换 11:15 今年会进行一次探险,开始想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 12:00 跟00后学习AI,保持开放的眼光,娱乐活动不再限于KTV唱歌,生命是很有意思的

    14 min
  6. 17 FÉVR.

    蒋方舟:“缪斯”照亮艺术,还是艺术照亮她们

    一朵玫瑰, 不必马不停蹄成为另一朵玫瑰 (撰文、策划、制作:顾拜妮) 博尔赫斯曾写道:“一朵玫瑰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瑰,你是云、是海、是忘却,你也是你曾失去的每一个自己。” 纵使世上事物皆如烟云,没有一刻不是新的,我依然觉得一朵玫瑰不必马不停蹄成为另一朵玫瑰,每一刻都是值得的,没有一个当下不值得过,你不曾失去任何一个自己,也不该失去任何一个自己,这一朵玫瑰与那一朵玫瑰的本质都是玫瑰,这一刻与那一刻同样精彩。或者,如果你终将成为另一朵玫瑰,又何必着急? 前段时间去花店,那家店里有一个很长的展台,上面摆满五颜六色的玫瑰,老板偏爱玫瑰,所以给它们单独做了一个陈列台,成为店里占比最多的花。跟店员打听这些玫瑰的名字,惊叹它们命名之缤纷,但命名只不过是为了彰显某一种特质,不能代表玫瑰本身。她说玫瑰的品种有上百种,这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完全打破我印象中红玫瑰或白玫瑰的刻板认知:深粉的弗洛伊德玫瑰、棕粉的卡布奇诺玫瑰、艾莎玫瑰、凡尔赛复古红玫瑰、黄色的假日公主,居然还有叫猪小姐的,是一种粉嘟嘟的玫瑰。每一种玫瑰依据其色彩和细节的不同,释放出不同的风格与魅力,用玫瑰来命名这个栏目,再合适不过。玫瑰无论拥有多少名字,终究是玫瑰,玫瑰是丰富的、多义的,女性更加是丰富的、多义的。 玫瑰空间,是我今年在《青年文学》主持的一个新栏目,努力打造一间属于女性的房间,一个用文字搭建的空间,邀请女性创作者书写,并分享她们作为女性的时刻,探索更多可能性。 简介:蒋方舟,一九八九年出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曾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九岁出版第一本作品,十二岁成为《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最年轻的专栏作者,曾获首届朱自清散文奖、第七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已出版十余部文学作品,销量超过百万册,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活跃于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和其他跨媒体领域,与中外建筑师、艺术家进行艺术跨界等合作。 01:37 蒋方舟谈最新短篇小说《故事里总有两个女人》的写作初衷,那些名画里的美丽缪斯,现实中命运究竟如何? 04:20 了解女神遭遇后,重新看名画《奥菲莉亚》,看见的不再只是技巧、色彩、阴影,艺术史会原谅艺术家的乖张,却忽视了缪斯 06:40 写作是唯一可以让我感受到活着的事情 07:50 给年轻女性的写作建议:去写,并且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诚实 09:20 欧洲旅行看到许多当代艺术展,关于女性,关于身份认同,关于战争和对未来的思考,旅行给写作带来新鲜活力 11:00 一个欧洲女性一生可能有的五次死亡,用一个女人的生命串起欧洲百年历史(推荐一本书)

    12 min
  7. 9 JANV.

    王占黑:我想继续写喜欢的东西,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山西文学》“步履”栏目开始于2018年1期,由我(顾拜妮)策划并主持,至今发表近百位新锐作者、新锐评论家的作品,2021年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专题时,得到著名作家阎连科、梁鸿老师的认可和鼓励,编辑的作品入选多个国内权威选刊和榜单,“步履”的作者陆续摘得鲁迅文学奖、理想国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如今栏目迈向第八年,决定邀请“步履”作家们重新聊聊最初的相识和发表,回望这些年他们的足迹与荣誉,见证曾经的新人在文学和生活上的变化与成长,共同展望一下未来。 第一期邀请到王占黑,她的中篇处女作发表在2018年第5期“步履”栏目,同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空响炮》,并在发表后获得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参加了许多文学活动和采访,《小花旦的故事》入选多个重要文学榜单,也获得《山西文学》双年奖,但她并没有因此陷入文学制造的泡泡里而忘乎所以,反而选择了更为平静的生活。如今,王占黑也从中学语文老师的身份转为自由职业者,但她并不想当全职作家,她认为写作不是一件能够持续下去的事情,有热情就去写,没有也没关系,在巨变和焦虑的浪潮中,这些或许能够给更新的作者带来一些启发或安慰。 02:30 为什么想到写小花旦这个人物?被一些可爱的东西击中 08:00 小花旦始终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在生活,依然自由自在 09:59获奖后,作为写作者,如何平衡被媒体过多关注?出名、被采访就像出水痘,体验过之后,就会不那么在意,会知道什么是更重要的 13:00 近两年的生活平静、私密,开始自由职业。比起年长的男作家,更佩服王安忆这样的女作家前辈 15:25 写不出来很焦虑怎么办? 17:00关于新书《正常接触》,正常与不正常的边界在哪里? 22:00 爱荷华写作计划期间的生活,第一次去美国 26:00 一个好的文学前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给00后新作者的话

    30 min

À propos

与文学、女性、疗愈有关的内容; 每一期节目,都是一次心灵的SPA; 与姑娘们聊文学、写作、阅读; 带你放松身心,感受当下的平静; 聊聊女性写作路上的困惑与感悟; 从文字中汲取力量,找到前行的方向。 妮妮的小宇宙,与你一起拥抱内心的光🦋🦋 探索内心,发现真实的自己; 疗愈伤痛,拥抱生命的美好; 找回力量,活出自信绽放的人生。 订阅 妮妮的小宇宙 让可爱的花栗鼠声音,陪伴你每一个需要治愈的时刻 (播客主持人大部分都会采取变声,介意可以绕道哦) Available on:小宇宙 | 苹果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