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episodes

|輕鬆愉快|正能量勵志|一人頻道
某司儀比賽金獎得主
一個身兼日韓語小翻譯/讀劇者/配音員/小編劇的文藝女青年
坐標澳門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歡迎邀約
Email: macaugam2u@gmail.com

每星期五或星期日更新,
預計50集

柑仔- 陪你成長小故事(廣東話‪)‬ 柑仔MacauGamzai

    • Education

Listen on Apple Podcasts
Requires macOS 11.4 or higher

|輕鬆愉快|正能量勵志|一人頻道
某司儀比賽金獎得主
一個身兼日韓語小翻譯/讀劇者/配音員/小編劇的文藝女青年
坐標澳門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歡迎邀約
Email: macaugam2u@gmail.com

每星期五或星期日更新,
預計50集

Listen on Apple Podcasts
Requires macOS 11.4 or higher

    第20柑. 【 愚公移山】努力還是方法更重要呢?

    第20柑. 【 愚公移山】努力還是方法更重要呢?

    這麼快就已經講到第20個故事啦,
    真的要和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講句不好意思, 幾個月都沒有更新新故事,
    不知道大家最近過得怎樣呢?
    來到年尾12月,準備了一個和”努力”有關的成語給大家,
    今天要講的成語故事是『愚公移山』! 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

    很久很久以前,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高很高山叫做太行山和王屋山,這兩座山佔地七百哩,有數萬尺那麼高,在北山住著一位叫做”愚公”的老伯伯,他年紀已經將近九十歲了,他就住在這兩座高山的正對面。因為這兩座高山阻擋了往北的通道,所以無論出或是入都要繞很遠很遠的路,令到愚公非常的頭痛。

    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他說:「我想和大家一起盡力來剷平這兩座山,使這條路一直暢通無阻直到豫州南部,漢水南岸,大家覺得如何?」家人紛紛表示贊同,但是愚公的妻子有點不以為然地潑冷水,說:「我看以您的力量連魁父山這座小小的山您都動不了了,你又怎會可女人以鏟平得了太行山和王屋山這兩座高山嗎?況且,我們要把 那麼多泥土和石堆到哪裡去呀?」於是家人討論了一番,決定要將土石堆到海邊。愚公就挑了三個比較能夠擔起重擔的子孫,跟著他一起去鑿石頭、挖泥土,然後他們把挖下來的土石,運到渤海的海邊。鄰居的寡婦有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孩,也蹦蹦跳跳的加入他們的行列幫忙。

    住在黃河曲流處的智慧老人看到愚公他們這麼辛苦,就嘲笑他說:「你呀,也太沒有自知之明,太自不量力了吧,你看你已經90歲了,又只有這 麼一點點力氣,我看你連山上的一根草都毀不了啊,你怎能搬得了那麼多泥土和石頭呢?」愚公長歎一聲回答他說:「唉,你的思想太頑固了,我看你連寡婦和7,8歲的孩子都還不如,我就是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 子,兒子又生孫子,這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但是這兩座山又不會長高,又不會長大,我有什麼好擔心挖不平他們的呢!」這位住在黃河邊的智慧老人聽愚公這麼一說,一時之間也不知怎麼回答。

    過沒多久 掌管大山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情,他真的很擔心愚公要領著子孫這樣世世代代的挖下去,所以,他把這件事情報告了天帝。天帝知道以後,被愚公的堅定和毅力所感動,命令大力神的兒子各背負一座山,將兩座大山搬走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他們了。

    這個成語『愚公移山』本來意思是指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有時會用作鼓勵人要有勇於面對困難的挑戰,要有恆心、有毅力的時候,都會說,要模仿「愚公移山」的精神。 不過要小心留意的是,『愚公移山』也用來比喻效率不佳。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根本的問題只是「兩座山導致村莊交通不便」,那麼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努力移山嗎?還是其實我們只需要搬家就好?

    努力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其實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除了努力還必須找到方法,「有效率的努力」才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想聽下集的话,歡迎訂閱和Follow我的IG: macaugamzai 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第19柑. 【 孟母三遷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第19柑. 【 孟母三遷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這個週末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了,
    所以今集打算應境,和大家介紹這個『可能是全天下最出名的母親』—孟母
    孟母就是被稱為『亞聖』的孟子 的母親。
    這集的成語:“孟母三遷”,講的正正就是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成才的過程中,發生的其中一段故事。
    我們一起來聽聽,為甚麼說孟母是天下最出名的母親吧~

    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孟子的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孟子的母親孟母不再結婚。獨力養大兒子,一開始,孟子和孟母住在埋葬先人的墓地旁邊。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強,對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這些情景,也學著大人的的樣子,每天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喪禮中的大人跪拜、大聲地哭,又拿著小鐵鍬挖土刨坑,模仿大人辦喪禮的情景,當成遊戲來玩。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說:“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一個經常有人做買賣的市集,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事,一時鞠躬歡迎客人、一時和客人討價還價,模仿得相當似。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們又再次搬家至殺豬羊的屠場附近,這次,孟子又學起屠夫拿著小刀,和鄰居的小朋友玩宰殺豬羊的模仿遊戲,
    孟子媽媽知道了,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們又搬家了。
    不過,這一次,孟子的媽媽,孟母帶著他,搬到了一間學校的附近。每月都會有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以禮貌相待,孟子見到之後,也開始模仿,變得守秩序,懂禮貌,愛讀書。
    孟子的媽媽終於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後來大家都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到好的習慣。

    其實這段故事,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啟發有很多,
    1)失去了家庭一大支柱的孟母,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放棄讓孩子讀書學習,有遠見,明白環境對孩子成長會有所影響。
    2) 明白事理,當孟子基於好奇心,模仿身邊見到的人和事的時候,她能分析到是因為身邊的環境做成,作為孩子,未有足夠的分辨能力的時候,模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孟母沒有打罵孟子,而是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並搬屋去尋找更適合孟子生活的環境。這無疑也是,孟母作為母親,為孟子樹立的一個好榜樣,讓他明白處理問題,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從這樣的方面來看,孟母作為母親,除了有毅力,仲有判斷力,最重要是她對孩子有耐心,和同理心,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樣的好故事,相信也正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流傳千古的原因。

    雖然我們身邊的母親未必如孟母一樣,遇到我們做錯事時都不打不罵,
    不過相信媽媽愛子女的心都是千年如一的,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如果想聽下集講甚麼故事的话,歡迎訂閱和Follow我的IG: macaugamzai 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第18柑. 【囫圇吞棗 】做人不能"消化不良"

    第18柑. 【囫圇吞棗 】做人不能"消化不良"

    18.囫圇吞棗

    大家好!踏入4月,天氣回暖, 忽冷忽熱,
    除咗食物容易變壞, 食咗會肚痛之外.
    如果抵抗力比較差, 仲會容易感冒發燒 添
    而今日柑仔就揀咗一個同水果有關的成語, {囫圇吞棗},
    [囫圇] 係’完整, 不用咀嚼”的意思,
    我地一齊黎聽下點解食棗時可以不咀嚼呢~?

    傳說以前有一個年輕人,一邊走路,一邊吃梨和棗子,恰巧在路上碰見一位老醫生,
    老醫生關心地對他說:“年輕人, 梨可不能吃得過多,它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胃的。”
    年輕人覺得老醫生說得挺認真,就從衣袋裡掏出幾個棗子,說:“那麼吃棗子又會怎樣呢?”
    老醫生說: “棗子對脾胃倒是有補益作用,可是吃多了,會傷害牙齒,也不能吃得太多呀!”

    年輕人聽了老醫生的話,思考了半天,忽然高興地嚷道:“哈哈,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老醫生問他:「那是甚麼辦法呢?」

    「吃梨時只在嘴裡嚼,不咽進肚裡去;吃棗時不用牙咬,囫圇吞下去。這樣既不會傷害胃脾,又不會弄壞牙齒!”」說著就把棗一顆顆的,一整顆吞進肚裡去。
    老醫生說:「你吃梨只咀嚼不吞,腸胃怎麼吸收呢? 吃棗不咀嚼, 恐怕未到胃裡你已經被咽得喘不過氣了。。。」
    年輕人聽完之後才發現自己誤解了老醫生善意的勸告,

    老醫生是強調不要吃得過量,過量了會走向反面,有害身體;
    但是年輕人以為囫圇吞棗,可以避免老醫生指出的問題,實際上又陷入了另一種錯誤的做法。

    後來這個成語囫圇吞棗常用來比喻學習時不認真;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沒有經過思考求證就以為自己已掌握了。
    「囫圇吞棗」的故事中的年輕人雖然做法比較不實際, 讓我們感到可笑,但他的建議也告訴我們”每樣事情都有利有弊,平時學習要分辨利弊, 再找出恰當的方法。”

    故事很生動地提醒我們,要均衡飲食, 不能獨沽一味, 學習和飲食一樣, 得到之後,應該細細品嚐, 慢慢思考, 這個”消化過程”既是吸收, 亦是沉澱。
    囫圇吞棗的這個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用在飲食, 學習和工作上之外, 在人際交往中都一樣, 多些親身理解, 少一些直接套用其他人的評價。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歡迎訂閱和留言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歡迎訂閱和IG(macauGamzai)留言比我哦。^^

    第17柑. 【三人成虎】 盲從為人帶來的"偽"安全感

    第17柑. 【三人成虎】 盲從為人帶來的"偽"安全感

    第17柑. 【三人成虎】 盲從為人帶來的"偽"安全感

    好久沒有和大家講成語故事啦!
    農曆新年假期過去之後, 大家重拾回活力和朝氣開始新一年沒有呢?相信大家過年時,都聽到很多和”虎”有關的祝賀語,像是虎虎生威,龍騰虎躍, 虎盡甘來等等。今天就講一個 和 “老虎” 有關的成語:三人成虎
    話說在戰國時代,每個國家都在互相攻打,經常會造成軍隊傷亡,國家變得衰弱,個個百姓都過得很痛苦。有一些國家,為了避免長年打戰爭, 消耗人力和物力,便和其他鄰近地方簽訂友好條約,互相結為同盟朋友,約定不再互相攻打。這些國家為了表示自己一定會信守諾言,還會將自己國家的太子(王的兒子)送到對方國家作為人質。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國家: 魏國 的太子便被送往另一個國家『趙國』, 將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出去。魏國還派出大臣”龐蔥” 一同出行.本來這件事也不出奇, 但是聰明的龐葱, 知道朝廷之中, 經常有人用謠言中傷自己,心想: 這次前往另一個國家,也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魏國,他害怕魏王,會聽信這些中傷龐蔥的謠言,就在臨出發之前去找魏王,說道:「大王,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告訴大王,大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不會相信。」龐葱又問:「如果有第二個人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會半信半疑了。」龐葱繼續問道︰「如果有第三個人也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那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龐葱接著說:「大街上本來不會出現老虎,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是傳謠言的人一多,就讓人不由得不相信了。我這次去趙國之後,一定有許多人會趁我不在之時,在大王面前進讒言來非議我的不是,請大王千萬要明察事實,不要被謠言所蒙蔽啊!」

    魏王答應了龐葱。等到龐葱離開魏國之後,果然有很多人在大王面前說龐葱的壞話,魏王一開始雖然不相信,但時間一久,內心也不得不動搖。等到太子跟龐葱回國之後,魏王就疏遠龐葱,不再重用他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三人成虎」,用來比喻謠言再三重複,亦能使人信以為真。

    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三人成虎」的起源,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王無知錯信謠言的,但後來引申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聽完這個故事, 令我最想知道的是, 既然大家都沒有見過老虎, 為什麼聽多幾次”有老虎”這個傳言之後,大家都不再去求證,就把” 市集有老虎”這個消息一起傳出去呢?

    早幾個月流行全球的電視劇>里面,有一句台詞為這個現像提出一個有趣的看法:
    “人不是因為值得相信, 才去相信,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就無所依靠。”老虎當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未經證實的流言。在眾說紛云中, 仍然能夠花時間去分析,去思考當中的真偽,將會是這個信息爆炸時代中,讓我們不至於”盲從”,“變質” 的關鍵。

    我係柑仔,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
    歡迎訂閱和IG(macauGamzai)留言比我哦。^^

    第1柑.每天下班後的2小時 【井底之蛙】

    第1柑.每天下班後的2小時 【井底之蛙】

    第1柑.每天下班後的2小時
    "井底之蛙"呢個成語,
    我地成日都會講,
    咁到底... 井底嘅青蛙做咗啲咩呢?
    出身低微,係咪就要一世生活喺井底呢?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 5 min
    第16柑. 【囊螢映雪】 |皇天不負有心人

    第16柑. 【囊螢映雪】 |皇天不負有心人

    16.囊螢映雪 |皇天不負有心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囊螢映雪」
    這則成語中的“囊螢”和 “映雪”分別來自晉代兩個人物在夏天和冬天發生的故事。為甚麼會把兩個人物的故事放在同一個成語呢?
    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首先和大家講講,“囊螢”的故事。
    晉代時有一個人名叫 “車胤(音:孕)”, 他自小就好學不倦很喜歡讀書,但可惜因為家境貧窮,車胤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三餐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讓車胤晚上也可以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有陽光的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庭院裡認真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見許多螢火蟲 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車胤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翻箱倒櫃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一袋螢火蟲吊起來。雖然不算十分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之後,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亦很會變通,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
    而後半句“映雪” 來自另一個晉代小朋友 “孫康”的經歷。孫康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但很愛讀書。經常因為天黑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一天夜裡,剛剛下完一場大雪,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 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之後外面一片亮光。孫康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一點都不眼訓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天氣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僵硬的手指。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據說此後每當有雪,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書到天光雞叫。即使是北風呼嘯、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

    皇天不負有心人,孫康很努力讀書,學業有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官至御史大夫。晉代流傳下來的這兩個勤奮向學的故事,令後世人常以成語 “囊螢映雪”來形容人,
    在艱苦的環境中 勤奮讀書。
    ==========================
    雖然後世亦有人提出:螢火蟲和雪地的反光並不足以照明閱讀,但相信當時社會水平艱苦,買不起油燈讓孩子讀書的人不少,才會有這樣的故事流傳。從 “囊螢映雪”的故事, 我地除了看出 車胤、孫康的機智,勤奮上進之外,我們更看到 追求知識的 “毅力和慾望”。法國文豪雨果曾說——世人缺乏的 是毅力,而非氣力。《格言聯璧·處事類》——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歡迎訂閱和留言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無口音粵語|輕鬆愉快|正能量勵志
    一個讀劇者和主持人,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坐標澳門,歡迎邀約
    macaugam2u@gmail.com
    Podcast亦可以收聽到哦~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Podcast
Mark Manson
The Rich Roll Podcast
Rich Roll
TED Talks Daily
TED
Parenthèse
Studio SF

You Might Also Like

Cantonese Stories with Star’s mommy 廣東話星星媽咪講故事
Hilda Leung
好耐好耐以前|廣東話故事 香港Podcast
Storyspreads|Stories in Cantonese
懶瞓豬講故事SleepyPigStory
粒粒工作室
CaFi 兒童故事書
CaFi的小小世界
媽爹講故事
MOM&DAD
從前從前
童話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