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特搜 LAB

【會員專區】聊幕後,聊還在研發中的內容。

3 days free, then $3.99/month

日本大特搜 Japan Vibes

研究生 Keith

Apple Podcast 年度熱門新節目。 每天神遊日本20分鐘! 一起深度探索日本的歷史文化,旅遊資訊,行銷趨勢,流行文化! 我獨立出版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好評熱賣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旅居日本七年,曾任日本導遊,現任日本數位行銷顧問的主持人 研究生 Keith,帶你一起了解日本旅遊資訊,最新行銷趨勢和文化。讓你在旅遊時能有更多的感動和啟發,不再只是走馬看花。 追蹤研究生臉書和 IG,最新日本情報,旅遊資訊及攝影作品 FB|pointsjourney IG|pointsjourney 品牌合作|contact@researcherstudio.com (日本語,中文,Engl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第425回|誰在爆紅?日本都道府縣觀光成長Top10大洗牌!

    1 HR AGO

    第425回|誰在爆紅?日本都道府縣觀光成長Top10大洗牌!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2025年的日本,觀光復甦速度快到嚇人!外國旅客數創歷史新高、消費額突破8兆日圓。從東京、大阪到九州、東北,各地觀光熱潮此起彼落,但——你知道成長率第一名的縣市竟然不是東京也不是大阪嗎? 本集《日本大特搜》帶你用數據看懂「觀光成長地圖」,一起猜猜看——哪些地方靠新航線、復興補助或行銷翻盤?哪些城市又默默成了歐美旅客的新寵? 我們會聊: ・為什麼東京雖然最賺錢,卻不是成長最快? ・哪個地方靠「一小時就能到」的優勢,變成韓台旅客最愛? ・那個你以為早就沒人去的東北縣市,竟然翻紅成長265%? ・從富士山、伊勢神宮到鬼怒川溫泉,日本人重新定義「近郊旅遊」的魔力! 別急著Google結果,先聽完這一集再來對照排行榜吧。也許你下一趟要去的地方,正是2025年最被看好的觀光新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0 min
  2. 第424回|續・博多車站前世今生!七個故事帶你看懂巨大迷宮!

    OCT 12

    第424回|續・博多車站前世今生!七個故事帶你看懂巨大迷宮!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延續上一集的「前世今生」,這一回我們帶大家從不同角度走進博多車站。不是只有歷史故事,還有七個小秘密,讓你下次來到福岡旅行時,可以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座巨大迷宮。 首先,博多車站其實不是一家公司經營,而是三個單位共同管理;甚至連月台與窗口都會出現「分家」的有趣現象。還有專屬九州新幹線的短月台、以及播放《銀河鐵道999》當作發車音樂的彩蛋,都是很多旅客不會注意到的小亮點。 接著還有「消失的筑肥線」、全新延伸到博多的七隈線,以及大雨時會自動封閉的防水閘門。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其實都記錄了福岡都市發展的腳步。 最後,我們聊到最近才確定喊停的空中都市計畫。原本想把博多車站變身成一座結合辦公室與五星級飯店的空中大樓,如今因為經費暴漲而劃下句點,也象徵著車站與城市之間,不斷拉鋸的現實。 七個小故事,勾勒出博多車站不同的樣貌。希望下次你走進這裡,不只趕車,也能感受到這座車站背後的生命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min
  3. 第422回|錢包開箱大調查!澀谷年輕人也愛帶現金?日本人支付習慣大公開!

    SEP 28

    第422回|錢包開箱大調查!澀谷年輕人也愛帶現金?日本人支付習慣大公開!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這集《日本大特搜》帶你走進澀谷、新橋、巢鴨三地街訪,直接對比Z世代、上班族、銀髮族的「日本現金」與「行動支付」習慣。調查發現:澀谷受訪者平均20歲、新橋39歲、巢鴨76歲;但不論年齡,大家最終仍把「現金」放在心中第一名!在澀谷,選現金的甚至以16票小勝 PayPay 的13票。全體合計更是現金50票海放信用卡24票、PayPay 14票。 為什麼日本支付走到2025還是離不開現金?關鍵原因包括:PayPay儲值流程對學生不友善(沒綁銀行就得跑超商ATM)、校園福利社與販賣機仍多半只收現金、爸媽對零用錢的數位額度管控,讓現金變成青春期的自由通行證。再加上「日本現金」的安全感與系統故障陰影——從音樂祭到拉麵店的刷卡機壞掉,臨門一腳還是得靠鈔票。 說到「新鈔」,你認得1000日圓的新頭像嗎?街訪中只有極少數人答對是「北里柴三郎」,1萬日圓的「涉澤榮一」辨識度也不高。原因很簡單:新鈔流通率不到三成,大家在日常其實很少見到。 錢包裡裝什麼也很有趣:澀谷年輕人常用與手機殼合一的小包,塞進1萬多日圓、偶像照片、紙本Coupon,甚至有人把古早的100圓當護身符;巢鴨長輩則常備各式護身符。日本支付看似多元,但「日本現金」的文化感、手感與可預期性,仍讓它穩坐信任寶座。 給旅人小叮嚀:就算你在東京幾乎都能用信用卡或行動支付,還是請備點現金(3~5萬日圓很安心)。遇到只收現金的拉麵店、神社香油錢、祭典攤販,或臨時網路出包,都能優雅結帳。日本旅遊要順暢,「日本現金」「日本支付」「PayPay」這三個關鍵字請一起帶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min
  4. 第421回|日本年輕人都不出國旅行?!興趣滿滿卻行動低落?調查大揭密!

    SEP 21

    第421回|日本年輕人都不出國旅行?!興趣滿滿卻行動低落?調查大揭密!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本集帶你解讀一份由日本知名企業與二松學舍大學於6月發布的「海外旅行意識調查」。日本人海外旅行到底在想什麼?Z世代 vs. Y世代差在哪?為什麼「有興趣」卻常常「不啟程」?我們把數字與現場觀察,變成你聽得懂的故事。 先看「興趣」:Z世代對海外旅行的興趣高於Y世代,尤其女生學生族群最熱絡。然而回到「行動」,過去三年真正出國的比例卻大幅縮水,Z世代也只約五分之一。原因很直白──海外旅行費用太高、太花時間、不方便,成為三大阻礙;再加上語言不安、對海外衛生與治安的擔心(是的,連免治馬桶都有影響),理性拉回了感性的衝動。另一方面,同儕壓力在Z世代更明顯:身邊的人都想去、都在去,你卻還在猶豫,心裡那道「0到1」的牆就更厚了。 但日本人海外旅行仍有迷人一面。Z世代的旅行願望清單,關鍵字幾乎清一色指向「體驗」:海外旅行要吃在地美食、逛城市、購物、親近自然、住度假村;相較Y世代偏愛城市漫步與歷史建築,Z世代更追求運動戶外、演唱會與賽事。性別差異也有趣:女生更重視與朋友家人共度時光與購物;男生對歷史建築著迷,可能與動漫、遊戲與知識型頻道的影響有關。社群平台則是燃料:日本YouTuber的長篇全紀錄,強化了「第一次就要拍到夠」的分享文化,讓海外旅行、體驗與身分認同緊密綁在一起。 總結這份調查:日本人海外旅行的關鍵字是「興趣高、行動低、成本敏感、體驗導向、同儕壓力」。如果你也在規劃下一趟旅程,聽完這集,或許會更懂日本人為何出門不多、但一出門就想把海外旅行拍得鉅細靡遺──也更懂怎麼設計一趟真正打中Z世代的海外旅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3 min
  5. 第420回|續・2025 紅葉前線開跑!關東到九州賞楓完美路線

    SEP 14

    第420回|續・2025 紅葉前線開跑!關東到九州賞楓完美路線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本集「紅葉前線」續集來了!帶你從關東一路追到九州,把今年最實用的賞楓資訊一次打包。關東篇從日光出發:中禪寺湖的湖光山色、頭文字D名場景「伊呂波坂」俯瞰蜿蜒山道、東照宮與紅葉同框的莊嚴氣場;輕井澤雲場池用單車慢遊、高尾山與奧多摩走進東京人的私房秋色。富士山周邊別錯過河口湖「紅葉迴廊」夜間點燈,紅葉前線+富士雪帽一次蒐集。 甲信越與北陸走深一點:上高地的金黃落葉松與雪白穗高連峰是經典;立山黑部建議「立山上、黑部下」一路收刮纜車窗外的楓紅;金澤「兼六園」把日式庭園與銀杏、楓樹的層次美放到滿,福井「永平寺」則用清寂的誦經聲,讓紅葉變得沈靜。東海線畫重點:合掌造聚落的白川鄉、三重「御在所岳」長距離空中纜車直上紅葉帶、愛知「香嵐溪」四千株楓樹與河岸步道、點燈與五平餅的秋夜味道。 關西當然是壓軸——京都嵐山渡月橋、小火車、竹林夜楓;東山一帶清水寺、高台寺與各寺夜間特別點燈;奈良公園把東大寺、春日大社、梅花鹿與銀杏大道一次入鏡。中國與四國:廣島宮島的嚴島神社與紅葉谷公園、岡山奧津溪的溪谷秋色、香川栗林公園與德島劍山的高山紅葉。最後降落九州:太宰府天滿宮到由布院金鱗湖、高千穗峽清晨逆光灑在瀑布與峽谷、深耶馬溪「一目八景」層層山巒、雲仙與熊本五家荘、霧島神宮,全都在11月依序登場。 實用提醒:追「紅葉前線」要提早卡位,熱門點善用大眾運輸與夜楓時段;想拍到最美色調,晴天取通透、陰天更飽和、雨後帶光澤。把「紅葉前線」「賞楓」當成關鍵字查每日預報,從關東、關西到北陸、東海、中國四國、九州,這一集就是你的日本秋天完成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0 min
  6. 第419回|2025 紅葉前線開跑!北海道到東北必訪賞楓秘境!

    SEP 7

    第419回|2025 紅葉前線開跑!北海道到東北必訪賞楓秘境!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每年入秋,打開日本新聞就會聽到「紅葉前線」。它就像氣象報告一樣,一路從北往南移動,提醒大家哪裡正紅。這集我們把「紅葉前線」講清楚:紅葉變色關鍵在氣溫與日夜溫差,海拔與緯度會讓時間差一個月以上,難怪北海道先紅、關東關西壓軸。2025 年的紅葉前線首波預報已經登場,整體時序與往年接近、僅略晚一點點;想追楓,行程要「前段卡位」,遇到大雨或颱風,賞楓期可能瞬間結束。 重點攻略來了——從「北海道賞楓」開跑:大雪山‧旭岳 9 月中旬就上色,搭纜車上山看池面倒影,紅黃橙一口氣映入眼簾;山腳的「層雲峽」有 100 多公尺峽谷與瀑布,旁邊就是溫泉,夜間點燈更有氣氛;札幌近郊「定山溪—豐平峽」放水期配上滿山紅葉,像火與水的對比;往南接「支笏洞爺」線,經「大沼公園」清晨薄霧散去、背靠駒岳超級夢幻;再到函館,「銀杏大道」與市區楓景則是 11 月初的壓軸。道東別錯過「阿寒湖」晨霧與「知床五湖」高架木道遠眺,運氣好還能拍到整片山林的金紅漸層。 接著跑「東北賞楓」:青森/秋田交界的「十和田湖—奧入瀨溪流」是經典,一條 14 公里溪谷把瀑布、岩壁與楓紅一次看好看滿;秋田「田澤湖」以深藍湖水襯托楓紅,可環湖、可搭船、還能泡湯;山形「藏王」搭空中纜車俯瞰滿谷紅黃交錯,晚些再去藏王溫泉放鬆。整體來說,東北自駕最愜意;若搭大眾運輸,請預留轉乘時間與備案路線。 別忘了,「紅葉前線」、「賞楓」不只有楓葉,城市裡的「銀杏」同樣迷人——例如東京大學與各大銀杏大道會在 11 月下旬金燦燦登場。想拍照?晴天逆光穿透葉片更通透;陰天色彩更飽和;雨後的葉面帶光澤也很上相。從 9 月到 12 月,只要抓準「紅葉前線」與區域節奏,北海道到東北,你一定追得到今年最美的日本秋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2 min
  7. 第418回|日本人真的不看電視了嗎?最新調查大揭密!

    AUG 31

    第418回|日本人真的不看電視了嗎?最新調查大揭密!

    全新 Podcast《我在歐洲慶祝夏天》 「黑暗可以很長,但光明來時要用力的去慶祝。」 這是一個關於旅行、夏天,以及「重生」的旅行故事。 🎧Apple Podcast: https://researcher.studio/cb7107 🎧Spotify: https://researcher.studio/c95134 . 我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現正發售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日本年輕人不看電視」這句話,你是不是也常常聽到?但當我翻開 2024 年最新的 Macromill 電視實態調查,發現事情可沒那麼簡單!這一集《日本大特搜》就帶大家一起深入看看,日本人到底還看不看電視。 首先,最驚人的數字來了:一週至少看一次電視的日本人居然高達 87%,幾乎 9 個人裡面就有 8 個還會打開電視。雖然比 2023 年少了 2.8%,但這數字放到台灣比較,根本是天差地遠——台灣 3% 收視率已經是高點,日本棒球賽卻動不動就衝到三四成! 再來看年齡層差異:20 幾歲的年輕人一週至少看一次電視的比例也有 81.5%,每天看的有 46%。最愛看電視的族群當然是 60 幾歲,95% 每週收看,平均每天看電視長達 169 分鐘,差不多年輕人的兩倍。更有趣的是,十幾歲青少年雖然看得不多,但卻有 83.9% 表示「很喜歡電視」,比六十幾歲的喜好度還高,這種「愛卻不常看」的矛盾心態是不是很耐人尋味? 那如果不看電視,日本人都在看什麼?答案是 LINE、YouTube、IG、TikTok。每天使用 LINE 的比例跟電視不相上下,YouTube 也已經有 49.4%,而十幾歲、二十幾歲幾乎人手一支手機刷影片。特別是在晚餐後、放鬆的時段,年輕人看電視的比例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滑手機、刷 YouTube。 還有一個很妙的發現:對於三四十歲的日本人來說,電視已經變成「背景音樂」,更多時候是一邊吃飯、一邊做家事,甚至一邊滑社群的陪襯。調查顯示有 66% 的人邊吃飯邊看電視,31% 邊看電視邊滑 SNS,甚至還有人邊看邊發文。反過來,十幾歲和六十幾歲則是專注度最高,一旦看就會全神貫注。 節目內容偏好方面,綜藝節目、新聞、短新聞仍是前三名,女生愛連續劇和美食節目,男生則偏向體育、動畫。這也難怪電視廣告投放,依然以年長族群為主要目標。 聽完這些數據,是不是顛覆了你對「日本人不看電視」的印象?電視雖然逐漸老化,但它依舊是日本的全民媒體。下次你在日本打開電視時,不妨想想:你是哪一個族群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1 min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4 Ratings

About

Apple Podcast 年度熱門新節目。 每天神遊日本20分鐘! 一起深度探索日本的歷史文化,旅遊資訊,行銷趨勢,流行文化! 我獨立出版的新書《東京現地特搜:走訪在地人週末生活的 10 個散步街區》,好評熱賣中。 購買連結:https://researcher.studio/shop-tokyouncovered . 旅居日本七年,曾任日本導遊,現任日本數位行銷顧問的主持人 研究生 Keith,帶你一起了解日本旅遊資訊,最新行銷趨勢和文化。讓你在旅遊時能有更多的感動和啟發,不再只是走馬看花。 追蹤研究生臉書和 IG,最新日本情報,旅遊資訊及攝影作品 FB|pointsjourney IG|pointsjourney 品牌合作|contact@researcherstudio.com (日本語,中文,Engl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