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不是坦诚相见的三位主播,而是一部让我们仨看时又哭又笑,看完后直呼「美好到不容错过!!!」的纪录片,被观众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的 《风起前的蒲公英》
及为这部纪录片付出6年800+小时心血/热诚/创造的导演们
- 梁君健(导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 唐韬(联合导演、剪辑指导)清华大学硕士、就读美国南加洲大学电影专业,其导演的短片《杨树与路灯》《如何杀死卷卷》等多次斩获国内外奖项,被誉为「最有才华的青年导演」之一
- 刘张铂泷(联合导演、摄影指导)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摄影摄像及相关媒体专业硕士学位
🌟🌟🌟🌟🌟重要插播来了🌟🌟🌟🌟🌟
✨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播客坦诚相见线下观影✨
在采访完三位导演的关闭线上会议的那一刻,我们当即决定在上海组织一场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观影活动。
豆瓣目前8.5分,艺联排片已结束,爱奇艺流媒体可线上观看,但我们希望这部影片可以随蒲公英一起飞进每个人的心里。
时间&地点:9.07(周日)15点 上海普陀区曹杨影院
流程安排:
- 14点- 15点 签到
- 15点-16点48分 观影
- 16点48分-17点18分 映后导演线上交流
***参与提问交流有机会获电影海报周边🎁
票价:45元/人
报名方式:
加⬆️海报中Celine微信转账45元/人票款(备注:蒲公英)
会有观影群
现场签到按照先到先得选观影位置,名额可转让不可取消
🌟🌟🌟🌟🌟插播结束🌟🌟🌟🌟🌟
采访开始了~
1. 01:43 从观众视角,分享对《风起前的蒲公英》的感受
我们仨说——
- 不宣扬苦难,而以轻松来展开成长线,真实呈现孩子的蜕变
- 看到小时候的自己
- 让事情发生,不加批判
- 两个(半关键词——「真实」「美好」( 「羡慕」
- 真善美之旅 「真」如水的生活,「善」拍摄平视视角,「美」环境空镜的诗意留白
导演们反馈——
相信时间的魔法,观看过程就是感受时间的过程,“不知不觉哭了,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而流泪”
- 生活像水,远看波澜不惊,近看有小小的波纹,拍摄就如随波逐流的过程,生活把我们带到那里,我们就拍到哪里
- 是否「消费苦难」?不是由讲什么,而是怎么讲来定义的
- 拍摄过程要控制住已有的执念,拥抱孩子真实的状态
2. 18:00 【串起不会褪色的moments】分享纪录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时刻以及导演在拍摄中难忘瞬间
- 罐头:“柿子节”,会在孩子们心田留下橙色的印记
- Celine:小云看着镜头”吃饭也要拍吗?“/孩子唱”北京欢迎你“/”现在孟婆汤也兑水了“
- 嘿集:权煜飞”偷”骑自行车/不想离开合唱教室/小云「不点头」「不微笑」式最低限度的反抗
- 梁导:假期回到家乡场景|高原大声赶着牦牛回家,释放了藏族女孩的内在能量;老莫和爸爸在村里河边游泳/水无比温柔的存在/释放内心喜悦
- 刘张导:转学走的“主角”,黑板上的「present」「used to」
- 唐导:冥冥之中 发现生活里埋了草蛇灰线;“袜子有个洞”-灰姑娘童话-掉了的袜子(当事人没有知觉的巧合);「艺术的力量」( 巧合与互文);自然博物馆-权煜飞掉牙(进化与成长);时间在人 身上的重量
3. 42:00 【落进心田的孩子】最能产生共鸣的孩子?拍摄中是否能保持客观的视角,情感建立是否发生变化?孩子的后来?
- Celine:权煜飞(最爱,想要资助的孩子),冯小云(天赋),张展豪(碰到乐器变帅);王路遥(从害羞-勇敢争取做团长)
- 罐头:权煜飞-诚实面对自己,自洽; 理解王路遥
- 嘿集:代入王路遥,音乐给到自信支点/小云与路遥友情很治愈
- 梁导:权煜飞没有变-彼时头脑中有张北京地图,充满好奇,此时:向他的爱好个性发展(学习地理信息)
- 刘张导:拍摄时保持距离,拍摄助理与孩子们更玩到一起去;尊重孩子意愿与状态,“把摄像机收起来”;陪伴时光更重要
- 唐导:不带偏见,不带标签认识他们理解他们,不把他们当成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和他们一起哭哭笑笑,是我们选择的呈现方式;相信那些年他们被音乐点亮,也会滋养他们今后人生
4. 62:57 【回望创作路上的泥坑与彩虹】导演们印象最深的共创时刻?
- 梁导:一个难忘的大年三十晚上
- 刘张导:去天安门广场的冬夜拉练
- 唐导:配乐合作,结尾动画,都是意外的契合,意外的义气
5.74:05 【数数那些瞳孔中的繁星】观众的评论反馈给到的启发?喜欢纪录片的朋友还能为影片做些什么?
- 梁导:“看了这部纪录片仿佛是在看自己的一生”;开放性文本,把生活的弥散感呈现出来;希望观众看完影片后能用文字影像再把感受表达出来
- Celine:我们同时无法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但《风起前的蒲公英》可以
- 刘张导:“我对北京的归属感/根就是在蒲公英”蒲公英毕业生这样答
- 唐导:有关于”风“的解读;5年级小男孩在映后歌唱”我也想加入他们的合唱团“,在歌声中实现了这样的无差别;线上爱奇艺+线下包场
6. 93:51 【野生创作者求火炬】给听友小林拍摄创作建议?
梁导:
- 确定的主题,确定的故事 不是拍摄的理由;但是想拍摄的冲动是拍摄的理由
- 要允许生活把拍摄带到任何境地。允许 有可能拍摄很久 剪不出来的可能性/ 欢迎事情的发生,让影片更符合生活的变化
- 记录本身有意义,让生活丰盈,让自己变得敏感,愿意从别人视角去体验这个世界
- 慢慢积累对人物的感觉,一部好的记录电影,是要依靠「人」和人的一段经历,来传递感受,引发别人思考/ 一个还是几个核心,主角是谁,人物还有什么变化可能性,从人的生命出发,做拍摄计划与设想
刘张导:
- 可以多看一些相关题材的片子
- 打开创意呈现手法的思路与边界:或许可以结合动画/专拍每个孩子读诗
唐导:
- 让拍摄对象舒适方式,而不是为了精美的画面/创作取舍与创作意图
- 把自己隐身在河流当中,和河流一起起伏,能得到河流本身的整体,而不是站在岸上的时候,对河流的评价
- 不用着急,拍不成没事,拍过程也不要着急,慢下来,回到人与人相处的原始状态
7. 102:35 [现实之风OR希望之光]听友小鱼问题——影片内核是想表达 希望大于现实还是 现实大于希望?孩子注定离别/大人被社会化筛选前 最重要要(在教育中)得到什么呢?
梁导:
- 少年心性把生活中所遇到的酸甜苦辣,都转化为养分/被学校、老师 很郑重地作为独立个体来尊重 来对待
- 面对不确定世界,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很重要
- 有空间能释放他们的好奇心,有时间有机会对世界进行探索,去通过不同频道不同方式和世界打交道
刘张导:
- 蒲公英学校给孩子最重要的——自信
- 袁老师鼓励“放开唱歌,大声读课文,把自己声音发出来”
唐导:
- 《bitter sweet ballad》,生活就是苦乐参半的常态
- 片子里对希望也好,现实残酷也好,也是来回交错流动;教育,对人的滋养与规训,共同存在
- “长大之前,放声歌唱” 贴近那些孩子状态,在成年前在合唱团学会了如何放声歌唱;同时这句话有另一层意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保留一部分不长大的自己,继续的放声歌唱,继续让自己是一个「非完成」的状态
- 祝愿我们允许部分的自己可以任性的,做一个孩子
🎵 片头曲/片尾曲 |《四季的问候》蒲公英合唱团(从爱奇艺线上影片中提取)
🍃🍃🍃幕后花絮🍃🍃🍃
线上连线合影⬆️
向听友小鱼学习⬆️ 做个乐于分享美好的超导体!✨
❗️最后
🌟上海的听友来找Celine报名9月7日的线下观影
🌟欢迎其他城市的朋友(无论学校/企业/观影社区)多多牵头组织,纪录片团队会提供和影院沟通以及全流程跟进,可联系团队成员小青儿:13641328621(微信/手机)
让我们一起发声,互相接力
都来成为助美好故事 传得更远的那股暖风~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18 août 2025 à 23 h 00 UTC
- Durée1 h 57 min
- ClassementTout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