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钱瞻

前瞻钱瞻438. AI生成式决策AIGD :当生成式AI进入决策现场

前瞻钱瞻: 这期分享 我主持的 专家谈AIGD:商业价值与实践, 关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明略科技、秒针营销科学院、得到AI高研院将共同出品的年度AI营销最新研究成果——《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报告:从AIGC到AIGD》的共谈会

“决策的本质,是信息输入与逻辑输出。”——复旦大学金立英教授在圆桌上开宗明义。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一次闭门圆桌中,学界与业界代表共同探讨了一个新兴议题:AI GD(AI-Generated Decisions,AI生成式决策)。如果说AIGC(AI-Generated Content)重塑了内容生产,那么AI GD正试图重塑商业决策逻辑。

共谈嘉宾:

金立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教授、系主任

赵 洁 明略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秒针系统总裁

谭北平 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钱 峻 媒介360 创+创新平台创始人

一、为什么AI GD正在成为趋势

在VUCA(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对决策提出了三大要求:

  1. 速度:快速反应市场。
  2. 质量:基于更多、更准、更实时的数据。
  3. 逻辑:拥有经验与模型支撑的理性框架。

金教授指出,人类决策依赖有限经验,而AI可在海量信息与模型中快速生成方案,并能通过“仿真消费者”即时验证,极大缩短试错周期。这意味着决策效率与精度的双重跃迁。

二、AI GD与传统决策的差异

  • 速度差异:AI可在几分钟完成过去需要数月的市场调研。
  • 质量差异:AI的“信息全景化”能力优于个体经验。
  • 学习差异:人类需要20年积累,AI通过训练即可复制资深专家的决策逻辑。
  • 反馈差异:传统依赖小规模试销,AI可通过虚拟用户即时闭环。

三、企业应用的三大场景

  1. 运营型决策:选KOL、选投放点位、选创意。例:AI分析前100条爆款短视频,总结成功要素,快速生成可执行方案。
  2. 战略型决策:进入新市场、推出新产品、定位价值曲线。例:AI预测专业或岗位被替代的可能性,辅助教育或招聘方向的战略规划。
  3. 组织型决策:流程优化与人才评估。例:企业为员工做“AI含量”测试,推动“超级员工”转型。

四、挑战与质疑

然而,AI GD并非万能。

  • 价值观缺失:战略决策往往涉及愿景、使命与道德取向,AI难以独立承担。
  • 信任困境:企业尤其是B2B客户,要求透明度与逻辑链的可追溯。
  • 知识沉淀不足:如果企业无法将隐性知识数字化,AI GD将沦为空壳工具。

明略科技副总裁赵杰直言:“如果企业没有沉淀自己的知识库,AI只能是一个外部工具,而非企业DNA的一部分。”

五、未来演进:人机协同的三步走

在讨论的最后,几位嘉宾给出了行动框架:

  1. 全员应用:让每一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用AI增强决策,成为“超级员工”。
  2. 知识沉淀:构建企业知识库与思维链,让AI掌握组织经验与价值观。
  3. 高层引领:管理层必须主动介入,用AI激发战略灵感,而非完全交由AI替代。

AI GD并不是取代人类,而是加速企业进入“人机混合决策”时代。运营层面,AI让企业更敏捷;战略层面,人类价值观仍不可或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较量,而是谁的AI Agent更懂自己的DNA。

“AI是增强,而非替代。”这是这场讨论反复强调的共识。对于企业而言,AI GD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节省多少人力,而在于能否提升决策的速度、质量与可信度,并沉淀为长期的组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