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钱瞻 X 钱钱品牌局 X MSAI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在西藏日喀则赞助艺术家蔡国强进行“升龙烟花”表演。活动以“环保、可降解”名义启动,并获得县区层级审批。然而短短两日间,舆论风暴全面爆发:
- 地点选择的“神山冒犯”:喜马拉雅在公众心目中具备神圣象征,爆破行为被视为亵渎与冒犯。
- 生态脆弱的质疑:高原生态系统极度脆弱,“可降解”并未缓解公众的直觉不适。
- 公关失当:中外声明版本差异、删视频、推责嫌疑进一步激化愤怒。
- 特权叙事:在公众眼中,这是品牌与大艺术家联手的“特权暴力”,突破了社会普遍接受的边界。
事件的本质并不仅是一次公关事故,而是一次价值观与品牌信念的坍塌。它揭示了品牌在追逐声量时,忽视底层信念系统、文化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以下,我们将从事件复盘、危机根源、艺术绑架、社会责任、AI辅助、修复路径六个维度,深度剖析这一“自毁式营销案例”。
共谈嘉宾:
钱峻 — 营销科学艺术家 MSAI 联合主播/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杨志华 — 品牌实战派专家/钱钱品牌局 联合主播
谭北平 — 营销科学家 MSAI联合主播 /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莫胜晖-MSAI 营销科学家
Angela M360智库顾问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1:21 始祖鸟喜马拉雅“升龙”事件引发争议,品牌公关又被提上议程。
2:37 始祖鸟喜马拉雅“升龙”事件事件背景与舆论发酵过程梳理
4:14 始祖鸟作为户外品牌对自身品牌定位、价值观与信念系统彻底破坏。
9:38 公众对‘特权暴力’的愤怒:品牌凭借资本与艺术家光环破坏生态。
10:48 公关文后实际生态破坏严重,品牌缺位加剧众怒。
13:29 AI作为决策辅助工具,在创意评估阶段可以进行‘道德判断’。
17:52 始祖鸟品牌信念系统的虚设与执行脱节。
22:01 始祖鸟只追求博眼球效应,重视短期投入忽视社会责任。
25:39 始祖鸟品牌DNA仍在,有机会修复,但须优化决策流程。
28:26 始祖鸟要有实质性补救措施,更要有长期的承诺。
30:47 始祖鸟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百亿级投入,重新赢得信任。
一、事件回顾:从艺术爆破到舆论爆雷
9月19日,始祖鸟赞助蔡国强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海拔5500米)进行“升龙烟花”艺术表演。
活动宣称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并获得当地审批。蔡国强在现场发言时,还提及“大闹天宫”,并感谢当地牧民的“配合”。
然而,短短48小时,事件迅速发酵:
- 文化冒犯:喜马拉雅作为“神山”的象征,被烟花爆破视为对信仰的亵渎。
- 环保质疑:高原生态系统极度脆弱,“可降解”难以消除公众对环境破坏的直觉反应。
- 公关失态:始祖鸟的中英文声明不一致——国内版本强调“配合整改”,海外版本却说“不符合品牌价值观”,被视为“内外双标”。
- 特权叙事:公众普遍质疑:既然在上海、北京、广州的山林都禁止放烟花,为什么在西藏却能批准?这被解读为资本与特权的结合。
结果,始祖鸟与母公司安踏的声誉遭遇重击。舆论焦点也从“环保争议”演变为“品牌信念崩塌”。
二、危机根源:品牌信念系统的坍塌
事件的真正本质,不在于烟花,而在于品牌信念系统的彻底失守。
1. 定位与信念的错位
户外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然而始祖鸟,却在户外文化最基本的原则上“自毁”。
真实的户外爱好者,从20年前起就坚持:
- 垃圾必须带走。
- 避免破坏草皮、溪流等生态。
- 尊重自然,保持敬畏。
这本是品牌的精神内核,却被一次营销活动轻易击穿。
2. 用户与团队的断裂
近年来,始祖鸟在中国的消费群体逐渐由硬核户外转向“中产精英”。6,000~8,000元的单价,让它成为“都市精英标配”。然而,团队成员可能已不再是户外文化的践行者,缺乏同理心和信念共鸣。这种“团队与用户的文化断裂”,是品牌失灵的前奏。
3. 决策机制的傲慢
即便面对国际级艺术家,也应存在“否决权”机制:凡与品牌价值冲突的活动,必须一票否决。但现实是:
- 管理层被艺术家光环与全球知名度绑架;
- 盲目追求“史无前例”的高光时刻;
- 缺少科学评估与舆情模拟。
这种“拍脑袋式”的决策模式,揭示出品牌傲慢与流程失控。
三、艺术的绑架:从合作到反噬
1. 艺术家的“光环陷阱”
蔡国强是全球知名的爆破艺术家,曾在奥运会和世界各大展览亮相。然而,艺术家≠公众意见领袖。
- 他使用“大闹天宫”等表述,本身就充满争议;
- 品牌团队未做审稿、未做预演,缺乏基本的风险把控;
- 结果导致艺术家的语言成为危机引爆点。
2. 圈层的背叛
户外圈层具有强烈的价值观边界。
- 爱与恨分明:热爱自然、敬畏山林,是圈层的信仰。
- 一旦被触碰信仰底线,愤怒将远超普通消费品。
相比之下,餐饮行业如西贝的“预制菜事件”尚有回旋余地——因为餐饮是刚需。但户外装备并非刚需,一旦圈层背叛,修复难度极高。
3. 营销的错位
始祖鸟本意是借助“艺术跨界”提升品牌调性。但结果却是:艺术绑架了品牌,品牌却背叛了圈层。
四、社会维度:商业创新的空心化
创+创新模型指出:真正的品牌创新必须兼顾商业、科技、文化、社会、联动五大维度。但始祖鸟此次仅仅追逐“商业创新的声量”,忽视了社会创新与文化敏感性。
- 环保空心化:口头上强调“可降解”,实地却留下大量垃圾。
- 文化短视:在西藏炸山,不仅冒犯信仰,也忽视了国家援藏工程背后的长期努力。
- 社会责任缺失:牧民、旅游者和志愿者最终替品牌清理垃圾,品牌缺席。
这种“创新空心化”,导致品牌被视为“虚伪的海市蜃楼”。
五、AI的视角:危机中的“最后否决权”
如果在事前让AI参与评估,几乎可以100%否决此计划。
1. AI的风险预判
- 模拟舆情:AI可预测公众的直觉反应与可能的情绪波动。
- 文化敏感性:通过大数据对比,AI能识别“高风险符号”(如神山、宗教、环境)。
- 危机预演:AI能生成“公众可能的评论与传播路径”,为决策者提供冷静判断。
2. 决策辅助的价值
AI并非取代人类创意,而是充当“最后一道防线”。
- 创意可以天马行空,但最终落地前,必须经过AI的风险审查。
- 这种“科学×艺术”的结合,正是营销的未来。
六、修复与未来:从偶像到苦行僧
AI给出的补救建议耐人寻味:
- 真诚止损:以最高级别公开道歉,承认错误,不推责。
- 实际补救:委托第三方环境评估,投入巨额资金修复生态。
- 长期承诺:将环保深植于企业文化,而非停留在口号。
- 苦行僧之路:通过长期、持续的环保行动,修复公众信任。
换句话说,品牌需要从“偶像”跌落为“苦行僧”,用长期修行来重建声誉。
品牌的修行
始祖鸟与蔡国强的“升龙”,并未升天,而是坠落为一次自毁性的营销案例。
它警示所有品牌:
- 品牌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信念的修行。
- 社会责任不是装饰,而是生存底线。
- 在AI与用户主权时代,透明、敬畏与克制,比“惊天动地的创意”更重要。
品牌如人,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一次惊艳的爆破,而在于日复一日的自律与坚守。
10点Takeaway
品牌的第一引擎是价值观与信念系统,一旦坍塌,其他引擎皆失效。
户外圈层的核心信仰是“Leave No Trace”,违背它即是自毁。
团队与用户的文化断裂,是品牌危机的前奏。
决策流程中必须设立“一票否决权”,守护品牌底线。
艺术家≠公众意见领袖,合作需谨慎审稿与风险把控。
商业创新必须与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同步,共益融合创新。
AI应成为品牌危机的“最后否决人”。
危机修复不仅靠道歉,更需真金白银的长期补救。
品牌修行如同“苦行僧”,唯有长期行动才能赎罪。
真正的品牌伟大,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日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2 October 2025 at 15:53 UTC
- Length37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