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视频|国铁广州局全力迎战第18号台风“桦加沙”

台风来临前,铁路沿线上万名工作人员彻夜不眠,他们的守护构筑起旅客安全出行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从国铁广州局获悉,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国铁广州局第一时间启动防台防洪应急响应,采取列车停运、折返等主动避险措施,组织上万名工作人员对铁路沿线设备设施进行看守排查,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部门联动,筑牢铁路安全防线

面对台风威胁,国铁广州局各所属单位迅速行动,构筑起多层次防护网络。

惠州工务段迅速组织24支施工队伍1260名抢险队员待命,82台大型机械设备定点存放,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战斗。该段累计组织2000余名人员开展设备排查,全面清理轻飘物、交通涵淤积和松脱物。

肇庆工务段整合沿线资源,成立了29支党员突击队,组建起60支防洪抢险队伍,共4603人作为抢险应急后备力量。该段还提前投放大量应急物料至沿线各关键站点,包括片石、道碴等9车防洪路用料以及防洪编织袋6.05万个。

深圳供电段组织18支应急队、300余名应急人员,分布到管内各大型车站、值守点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同时,针对铁路沿线危树、防尘网、塑料薄膜的清理和厂房屋顶的加固工作开展了专项排查。

精细排查,全面整治安全隐患

在应对台风的过程中,细节性防范成为确保安全的关键。各车站协调房建、联创等相关单位,对站房、抽水泵、排水管道及客运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排水隐患问题。

广州房建公寓段还重点对广州、深圳地区车站,福田站等8个地下车站的集水井进行了疏通检查,确保其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通畅,严防雨水倒灌风险。惠州房建段对杭深线等11个车站房建设备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站房、站台、雨棚、天桥、地道、站区围墙和配电房屋等,及时疏通相关房屋下水道、排水系统。

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为做好新建广湛高铁防台工作,迅速组织各参建单位围绕营业线工点、隧道进出口、路堑边坡等关键处所,以及塔吊、龙门吊等高耸施工机具开展全面排查。及时清理全线简易工棚、临时隔离屏障,整治站场排水设施,加固参建员工板房。

广州、惠州等电务段对铁路桥上电缆等轨旁设备进行防松脱检查,对低洼处所、机械室、机房进行防洪检查并备好抽水机;检查施工路段路材路料堆放与设备加固情况,对危树、轻飘物、存在风险的房屋门窗及宣传栏进行加固或拆除。

广州机务段在深圳北、新塘、茂名等关键枢纽站场,组织热备机车共计38台,并合理调配机班,安排压道巡线机车,以最快最优方案开展巡线检查,排除安全隐患。汕头机务段调配高铁司机1000余名,分别在汕尾、梅州西、深圳北、厦门北等重要枢纽待命,做好应急准备。

科学应对,建立长效防台机制

面对频繁的台风威胁,国铁广州局已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防台机制。

“观云追雨”是铁路部门应对极端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肇庆工务段,防洪办和防洪监控台24小时实时掌握降雨状况及出巡情况,安排专人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有效手段不间断监测天气变化。

铁路部门坚持“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要求,一旦发现影响行车险情立即果断处置。在各工务段的调度值班室成立防洪指挥办公室,安排专人值守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为确保水害和隐患及时发现处理,铁路部门从地面巡查、添乘机车检查、无人机拍摄检查等方式同时发力。各车间迅速行动,组织党员成立突击队,加大雨中设备巡视、防洪添乘、夜查力度等工作。

台风过后,铁路部门将迅速开展设备检查和水害修复工作。各车间、工区将采用“步行巡视+轨道车巡视”相结合的方式,对关键设备进行精细检查,确保线路达到开通条件。

“我们已安排专人值守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相关人员提前对重点地段的排水设备进行疏通。”肇庆工务段桥隧路基科科长孙立新介绍。

科学调度与应急准备的结合,将成为将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关键。

文、视频 | 记者 严锦程 通讯员 董剑锋

图 | 国铁广州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