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史的逻辑》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先知书店举行。
作者黄漫耗时10年写就《历史的逻辑》,深度挖掘科技和历史的关系,以科技为文明系统的主线和主导变量,以军事、经济、政治等为文明系统的主要变量,对全球主要地区的文明演进路线提供大历史逻辑分析。
发布会上,黄漫作了“当科技乘以历史,文明有了新的范式”主题演讲,与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探讨了这种创新理论的学理性、适用性和前瞻性。
《历史的逻辑》站在宏观角度提出,历史的根本动力是科技。首先,科技具有独立性,不依赖于人类的判断而存在;其次,科技具有整体性,任何人类活动都会推动科技发展;最后,科技具有创造性,能推陈出新,促使文明进入新阶段。
黄漫认为,作为历史的六种主要推动力之一,科技处于最高优先级,其次是地理,然后是经济、军事、政治等。排序的明确,让历史的发展轨迹和逻辑变得清晰。
与会学者们认为,将技术作为第一推动力,与原有的地理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制度决定论等之间,不仅不会再彼此构成理论掣肘,反而在科技的统领下首度“合作”,在最适合的领域发挥各自的解释力。
《历史的逻辑》提出七次科技大变革时代,并以此为节点,将历史重新分成七个大周期,系统构建了一整套适用于全历史的理论框架。框架主要由ALIK模型、HBOM模型、离域模型三大模型组成。
文 | 记者 熊安娜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