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广东新会陈皮产业再度聚焦关注的目光,一场关于赛道、动能和出海的行业研讨和发布会在新会举办。
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8亿元在新会建设全国首个陈皮全链条产业园。产业园占地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工、商、文、旅四位一体,整合了种植、加工、仓储、生产、销售与文旅体验,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闭环。产业园已与310户柑农建立合作,辐射果园面积约4万亩,规划仓储能力达4500吨,预计陈皮货值超160亿元,将成为国内陈皮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平台。
产业园展示的六大功能平台——全产业链加工中心、智能仓储服务中心、双创品牌孵化基地、新会陈皮检测中心、综合服务展销中心及新会陈皮研究学院,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硬件载体,更承载着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的战略使命。业内专家认为,这一项目的落地,意味着中国陈皮产业将告别“小散弱”,进入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全链条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
新会陈皮,被誉为“陈皮中的上品”。不仅是“岭南中药瑰宝”,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61亿元,带动7.8万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2.6万元,连续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农业品牌首位。
但陈皮作为特色农产品,长期面临“产地分散、标准不一、价格不稳”的行业痛点。如何从流通环节切入,推动产业链条走向透明与规范,是行业亟需破解的难题。本次发布会上,亚太陈皮产业园接受中国联合中药材交易所、大南药供应链有限公司、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三大权威机构的授牌。这是陈皮产业从传统买卖走向“有组织、有规则、有标准”的现代化交易体系的重要起点。
在海外需求方面,有调查显示,华人群体对“家味与食养”的需求偏好稳定,而中式健康消费在多个国家升温。研究人士认为,新会陈皮在海外市场不仅具备消费属性,更有望在国际大健康产业链条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交易中心的价格发现机制与标准仓的质量背书逐步发挥作用,陈皮有望成为“可跨境交割的标准化资产”,从区域性特产成长为全球认可的“中国味道”代表。但长期以来,受标准体系不统一、品质认证与追溯难度较高等因素制约,新会陈皮出口整体处于培育阶段。发布会上落地的“交易中心+监管仓+权威检测+区块链溯源”组合拳,为“新会陈皮”出海提供了可验证、可交易、可交割的基础支撑平台;而与中国联合中药材交易所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则为新会陈皮对接国际市场打开了“制度性通道”。
此次发布会也包含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同步落地: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合作,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品控标准体系;与中国联合中药材交易所签署协议,探索跨境交易与境外合规路径;与浪潮区块链合作,推动“一物一码”溯源平台上线,确保“真产地、真年份、真品质”;多家金融机构也宣布提供金融支持,形成覆盖种植、仓储、加工与交易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文 | 记者 程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