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潮汕90后老板从铁皮屋出发,凭什么闯进头部|我是中小微

在数字经济与互联网营销高速发展的今天,细分赛道的机会正被一批年轻的“创一代”捕获。广州白驹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互联网营销与用户运营,凭借对通信市场的精准把握,逐渐成为运营商的部分业务代理,在“线上号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白驹科技常务董事江育进,听他讲述从20万贷款起步,到逆境中成长的创业故事。

从铁皮屋到线上号卡头部玩家

在很多人眼中,江育进或许是“赢在起跑线”的富二代。但这位出生于潮汕的“90后”却笑着否认:“我创业的第一笔钱是贷款来的,贷了20万。”他的创业故事,始于大学。早在华南师范大学求学期间,他就以实习生的身份,在校内为中国联通做营销,这份经历为他日后深耕通信行业埋下了伏笔。

2015年毕业,江育进没有去任何公司打工,而是直接选择创业。2016年,他拿着那笔颇具魄力的贷款,和一位高中同学在广州白云区租下了一个“铁皮屋”作为办公室。创业初期的艰辛,如今回忆起来,只剩云淡风轻:“当时台风把隔壁公司的铁皮屋顶都刮走了,我庆幸自己搬得快。”听似戏谑,背后却是那段“非常痛苦,又很想成功”的煎熬岁月。头一两年,公司基本上是不赚钱的,日日夜夜都处于迷茫和自我怀疑中,但他从未动摇。

“其实我没有什么高瞻远瞩的规划,支撑我走下来的,完全是我想赚钱的欲望。”江育进坦言。这份对金钱的渴望,并非贪婪,而是源于对平庸人生的抗拒:“我真的很不愿意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正是这份对自由与自我的强烈渴求,让他能够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凌晨一两点,用不懈的努力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

转机出现在2017年、2018年。彼时,传统运营商开始全面拥抱互联网,放开线上营销。江育进凭借在大学时期积累的线上营销经验,迅速抓住了这个风口。“传统的同行虽然做了很多年,但他们没有互联网的积累,我一进来就很有优势。”他带领团队精准发力,迅速切入抖音、京东、拼多多等15+主流平台,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一举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对“华为精神”的共鸣

除了对创业本身的执着,江育进身上还有一种强烈的情怀,那便是对华为的认同。“我是华为被美国制裁之后才喜欢上它的,之前我是苹果全家桶用户。”这种转变,并非出于产品,而是源于精神上的共鸣。

“在我们创业者看来,华为代表了一种精神,那种在很艰难的情况下还能翻盘的精神,”江育进的语气中充满了敬意。“我当时心想,这不就是我们的经历吗?”他认为,华为在绝境中逆境生长的经历,与创业者们在困境中坚持、突破的历程高度契合。这种精神上的同频,超越了单纯的品牌忠诚,成为他选择所有华为产品背后的核心驱动力。他的M9和尊界S800爱车,也正是这种精神认同的外化表达。

“潮”基因:敢于冒险,不被定义的下一站

如果说创业是江育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那么自由与冒险则是他骨子里不可磨灭的“潮”基因。他热爱自驾游,尤其偏爱中国西部的广袤与空旷。“我出门没有很详细的规划,想走就走,可能上一个小时还没决定,下一个小时已经在去机场的路上了。”这种洒脱,与他精明干练的商业形象形成了有趣的平衡。

谈及潮汕人为何经商如此厉害,他给出了一个独特的解释:“这是一种海洋的性格。”他认为,正如出海打鱼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沿海居民养成了敢于冒险、不轻易言弃的习惯。这种生存习惯养成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成为他创业路上最强大的精神内核。

展望未来,江育进认为通信行业最大的机会将是与AI的结合。他希望通过AI技术实现更精准的用户需求匹配,让营销变得更有效率。同时,他也将战略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他认为,在国内如此“内卷”的环境下,他能将公司做到今天的规模,说明团队已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出海反而能做得更好。他所驾驶的爱车配备的香港牌照,正是他为未来“出海”业务做出的提前布局,也为他的商务身份增添了一份独特性。

统筹|记者 刘佳宁

文字|记者 潘亮 实习生 曾俊雄

图片|记者 潘亮 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