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科技铸魂 智造筑基:温氏书写高质量发展生动答卷

近日,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进入倒计时,深耕农牧产业的温氏股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自主研发芯片打破种源技术垄断,数字化转型重塑养殖生态,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温氏以科技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用“智造”实践激活传统产业动能,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种源突破:

国产芯片打破国外垄断

“种源是农牧产业的‘芯片’,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表示。针对“十四五”期间种猪基因检测依赖进口芯片的痛点,温氏组建专项团队攻关,成功推出“温芯2号”猪基因育种芯片。该芯片仅需一滴血,即可精准解码种猪生长性能、抗病能力等关键指标,检测成本较进口产品大幅降低,破解了进口依赖难题。

温氏深耕育种领域,其牵头完成的《瘦肉型种猪基因组育种技术与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构建起全球领先的9.5万头规模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推动我国瘦肉型猪本土化选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种猪核心性能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

饲料领域,温氏建立动态原料数据库与净能技术体系,研发豆粕玉米减量替代方案。“十四五”以来累计减少豆粕用量419万吨,相当于减少大豆进口537万吨,单吨饲料成本降低近百元,兼顾降本增效与国家粮食安全。截至目前,温氏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项8项、省部级95项、授权专利1079件。

数字赋能:

“广东智造”扎根农牧田间

温氏云浮数字化养殖场内,全景监控屏实时跳动畜禽生长数据,AI巡检机器人穿梭栏舍,工作人员凭手机 APP即可远程饲喂。作为“广东智造”农业标杆,其“十四五”全面启动数字化升级,构建生产、销售、风控全链条体系,研发的养殖数字化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破解非标准化养殖难题。

畜禽佩戴的“数字身份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疾病防控响应提速60%。通过“政银企村”“政银企村户”模式,技术下沉带动云浮522个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超15万元。“以前养 1500头猪需要两个人,现在靠智能设备翻倍。”新兴县养殖户李大叔的话道出了农户的获得感。

生态共荣:

锚定愿景书写长远答卷

“千亿企业,百年温氏,打造世界一流的农牧食品集团”,温氏的发展愿景在“十四五”期间持续落地生根。作为广东省首家农业企业研究院的依托单位,温氏联动20多所高校搭建产学研平台,5个国家级、15个省部级科技平台成为创新“孵化器”,为技术突破筑牢根基。

绿色发展领域,温氏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成农业废弃物低碳资源化利用系统,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沼气、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环保不是负担,而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环保负责人表示,通过技术创新,温氏养殖环节碳排放较“十三五”末下降18%,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从种源自主到数字赋能,从企业壮大到助农兴村,温氏的“十四五”实践,为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广东经验”,生动诠释了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未来,温氏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深耕,为全国农牧产业升级贡献更多“广东样板”。

文|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