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就散

婚育 ≠ 人生價值!不婚不生 台灣新常態!她的不婚不生 是為了不後悔的人生練習【不愛就散】完整版 EP278 方念華 賴芳玉


蘋果愛美獎投票衝啦!
每天登入FB投票,就能抽iPhone 17、PGO文青機車、萬元LE CREUSET鍋,還有週週禮券大放送!快來選你心中的人氣診所、名醫、療程,投越多中獎率越高!
https://sofm.pse.is/87mxka
----以上為 SoundOn 動態廣告----
(個案)
賴律:我的朋友,20多歲結婚,第二年就被婆婆不停催生。
她忽然驚覺:「我這麼年輕,人生就要被定型了嗎?」

她覺得很可怕,選擇離婚,什麼都不要。
到現在,她已經中年,一直選擇不婚、不生。
她說這是她學習『一個人獨立老後』的方法。

第一:為老後做主
她很早就做好醫療準備,安排好醫療委任代理人,確保自己未來能被好好照顧。

第二:來不及生育
她曾想過生小孩,但年輕時覺得自己不夠成熟、經濟不穩,無法獨立養育孩子;
等到有能力了,生理上卻已經來不及。

第三:生活不用妥協
沒有婚姻,她能隨心所欲到各國旅行,不必顧慮婆家、娘家,也不需要在三大節日裡妥協。

第四:戀愛比婚姻自由
她不想結婚,因為覺得婚姻沒戀愛浪漫。沒有婚姻的束縛,她可以自由地擁有短暫而純粹的戀愛。

第五:只為正能量留時間
她把時間留給真正有正能量的朋友,安排自己覺得充實、完整的生活。

(討論觀點)
1.要不要經歷婚姻 已經可以被認可是個人的選擇
但是在一定的歲數時,
還是會面臨周遭的”社會期待“

換一個角度, 群體生活應該如何克制,對於他人”婚不婚”
的好奇和關心探問 ?

2.根據內政部統計:
粗結婚率公式:(結婚登記對數/期中人口數)*1,000。
表示在一年內,一千人中有多少結婚。
•台灣長年生育率: 世界倒數
•2024年 粗結婚率: 小於5對 / 1000 人

結婚與伴侶/親密關係, 並不能夠畫等號;

當然, 也不能夠反映目前 “選擇單身”的社會轉變情況

賴律師從業30年, 可以和聽友觀眾分享:
台灣2024年粗結婚率: 每千人五對這個數據.您的執業累積心得好嗎

3.社會觀念轉變,是否讓不婚族更被理解?


「夫妻離婚 不愛了 才是關鍵」

不愛就散!
主持人 方念華 與名人離婚 第一指名律師 賴芳玉
攜手主持

改編 法庭累積30年 案例
以及 身旁閨密好友 分合故事
為情海浮沉的紅男綠女
提供實用又有效的解決方案!
每周二上架
同步更新到各大PODCAST
按下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不愛就散

歡迎您分享自身經驗或是有任何問題詢問
可以寫信到以下信箱:
openurhearttvbs@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