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就业难,AI 冲击 IT 精英,富豪极端炫富;
- H-1B风波下,中印学子还该不该赴美?
- AI 巨浪下,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最近,印度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对H-1B工签申请加收10万美元的消息,让印度到美国的机票价格一度暴涨。数据显示,印度人2024年获得了超过七成的H-1B工签,中国申请人占到12%。
让H-1B持有人惊魂的12小时之后,特朗普政府澄清该“新政”只针对新申请者,但印度官员仍将赴美谈判。余波未平,英国右翼政党又抛出英国取消“永居权”(ILR)提案,引得英国财政大臣和移民裔的伦敦市长反驳。印度同样是英国获得工签、学生签证、永居身份的最大来源国。
上个月,印度还被特朗普意外加征了全球最高的关税(《封面报道|印美在歧路》,印度最大的IT大厂则因AI冲击,宣布裁员1.2万人。
如此背景下,印度总理莫迪9月初来天津出席上合峰会,七年来首次访华。七月底,印度还重启了对中国游客的旅游签证,并放宽了商务签证的审批。不论是企业出海印度、还是去旅游或考察,接下来可能都会更容易。
那么,今天的印度到底什么样? 股市近10年不断新高、将是下一个“超级大国”是不少人过去两年的直观印象。但在国内,关于印度的信息或分析远不及美国或日本的丰富,也比不上欧洲,甚至比不上越南(《封面报道|复制中国制造》这样的东盟国家。
“不了解他国,很难说真正了解自己的国家(He who knows only his own country knows little of that)”从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曾写下的这句话看,拉詹可能是最适合帮我们了解今天印度的人。
嘉宾:
拉古拉迈·拉詹(Raghuram Rajan)
- 芝加哥大学杰出服务金融学教授、三十人集团(G30,现任及前任全球央行行长的组织)主席
- 印度央行前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
- 畅销书《断层线》、《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我行我素》作者
(2014年莫迪上任之初,会见时任印度央行行长拉詹(左)。图源:印度总理办公室)
他在2005 年就预警美国次贷危机,当时被认为“危言耸听”。印度经济挑战严峻之时回国接任央行行长,印度媒体称他为“摇滚明星”、“印度经济救星”。而今,他与微软CEO纳德拉、谷歌 CEO皮查伊一道,是除莫迪之外全球范围内最知名的印度人。
他的新著《打破常规:印度特色的繁荣之路》,不久前在国内出版。在这个印度的“多事之秋”,结合这本新书,我与拉詹行长做了这场对话。其中讲到的很多小故事,不仅让我对今天的印度有新认识,也意外发现我们和印度之间亦有不少相似之处。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发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们将挑选有趣的留言送出财新通福利。
PS:应听友要求,小宇宙本期同步上线AI中文同传功能并免费开放,欢迎大家尝试、建议1.2倍速收听。
时间线
第一部分:今日印度
04:00日本人早年爱考公、中国人近年爱考公。印度增速主要经济体中最快,为什么年轻人也爱考公?
- 拉詹担任印度央行行长时,每年在家中为行里的司机、厨师、后勤人员及他们的家人举办聚会,印度央行等政府部门提供的待遇怎样?
- 公务员薪水不高、年轻人为何也趋之若鹜?公务员工作好,还是私人部门岗位不够?
06:01清华经管学院的白重恩院长观察,美中年轻人对“端盘子”态度不同,印度年轻人呢?
07:26 富豪、企业家在印度过得怎样?
- 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印,印度头号商界人士、印度最大私企的年迈董事长被安排在第83位与奥巴马握手,前面80多人包括前总理、内阁部长……执政党的退休大佬、各邦部长……印度总理的孙子、参与接待服务的官员……
- 亚洲、印度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2024年花5000亿印度卢比(约合43.5亿元人民币)为儿子办婚礼。印度富人为何爱炫富?
09:32 印度今天走到哪了?印度人爱说跻身“超级大国”?
- 6%-9%的高增速,但失业率高、劳动参与率低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尤其低,青年失业率高企。成绩、挑战如何评?
- 印度已是第一人口大国,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第一劳动人口大国;GDP总量预计1-2年内超越日本和德国,人均GDP在G20里什么水平?印度人也担心未富先老?
13:55 Lululemon 7月宣布将进入印度市场,印度中产消费起来了?
- 近年印度季风雨季(monsoon)情况较好,农作物收成不错,中低层农业人口消费更强劲?但富人买兰博基尼、开迈巴赫也不在少数?
第二部分:AI冲击的前线与启示
14:47 印度难题
印度最大IT服务公司TCS 7月底宣布大裁员,裁的是什么级别人?印度IT外包等服务出口前景不妙?
延伸阅读:TCS也是美国H-1B第二大雇主,仅次于亚马逊,高于微软、Meta、苹果。
谷歌人才分析与绩效副总裁 Brian Welle 8月底在一次全体会议中表示,主管人数比去年同期少了 35%。AI大潮到底冲击入门级别/年轻人(Younger Workers Will Win the AI Economy),还是企业中层?
16:35美国实景
- 美国科技巨头裁员最显眼,真实情况怎样?
- 美国失业率为何还保持低位?因为特朗普?
- 2年前拉詹对AI推动生产率增长持怀疑态度,现在怎么看?
21:13印度前路
- 印度仍有巨大“农业人口进城”的城市化潜力,建筑工、管道工、木匠等蓝领岗位仍是创造就业之机吗?法律助理等白领工作没机会了?
23:27 AI能力在增长,人该怎么办?
- 高盛发文称人形机器人普及还需5-10年,诺奖得主、“AI教父”辛顿在上海称水管工目前还安全。拉詹眼中,蓝领服务业岗位有多安全?
25:47个人对策
- 达利欧建议培养抽象思维、不学商品化技能,印度过去几年崭露头角的全球能力中心(GCC)还有戏吗?
- 无人驾驶卡车至今未大规模上路,Robotaxi还在试点,原因只在技术?
- 学编程,还是学如何架构程序?如何理性看待 AI?如何应对?
第三部分:印度人、中国人之间
28:51 美欧多印度裔CEO,是因为语言、印度人“能说会道”、还是......?
- “日元先生”(日本大藏省负责汇率政策的副财长)榊原英资(Eisuke Sakakibara)曾跟拉詹开玩笑,国际会议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让日本官员开口,以及让印度官员住口!”
- 微软、谷歌CEO、世界银行行长、香奈儿的第一位非法国籍CEO……都是印度裔。
- 拉詹的反常识看法:数据真的支持印度裔反常占优吗?
延伸思考 :非印度裔外裔CEO也不少?以美国市值前十大企业为例:2位印度裔CEO、2位华裔CEO(黄仁勋和博通马来华裔陈福阳,此外还有最近获黄仁勋50亿美元投资的英特尔CEO陈立武、AMD苏姿丰……)、5位美国人,还有1位曾与MAGA派论战H-1B签证的马斯克来自哪个国家?
(黄仁勋、陈立武在“双英”历史性合作后同框直播)
31:33中印学子
- 作为芝大顶尖教授,怎么评价中印学生,以及中国同事?中印学子赴美读书的历史趋势有何演变?
32:59美国仍是中印学子之选吗?
- 抛开特朗普,大学里的环境怎样?
延伸思考:特朗普再次“TACO”? H-1B新政“新老划断”;母校哥大邀请同行大卫翁前往新闻学院访学,美国大学仍欢迎海外学子?
35:17中印“工程师红利”与竞争
- 印度多技术、IT人才。近来华裔占到硅谷顶尖研究员、工程师近半,全球CEO谈“工程师红利”多过“人口红利”。有没有竞争?印度需要学中国?学什么?
37:09我们开始反内卷,印度企业家想要员工“996”?
- 年初,拉詹与提出一周该工作90小时的印度企业家隔空辩论。怎么看印度人的职业精神?
- 为何不支持996?也与AI有关?
38:51印度服务业vs制造业
- 美国加征50%关税,机构估算或让印度增速从7%降至6%(
信息
- 节目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4日 UTC 00:00
- 长度45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