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广东多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赋能中小学教育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部署“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近期,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教育领域融合应用。

在由省教育厅牵头主办的2025年秋季“广东开学第一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度参与节目录制,邀请优必选科技副总裁兼研究院副院长庞建新进行主题宣讲,通过智能机器人的互动表演、讲解机器人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广东科创实力,激发对科技与安全的探索兴趣。.

同时,香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域助理教授梁俊卫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相关技术知识科普宣讲。为了引导中小学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普知识,活动现场还设立主题互动展示摊位,以机器人编队展演、科技知识有奖竞答等趣味体验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学生观看参与。

今年,领导小组办公室遴选发布人工智能+教育领域5类应用场景,涵盖“个性化学习辅助”“智能教学辅助”“智能实验辅助”“教育资源智能分发”“教育评估与决策支持”等场景,通过人机共教、人机共育,助力减负增效,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加快应用场景开放,遴选发布行业应用典型案例。

目前,广东已涌现一批用得上、反响好的垂直大模型和机器人产品,视源股份推出希沃大模型,在教学设计、课堂反馈、学生评价、作业批改等方面落地,使老师备课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AI生成课件采纳率达80%;像素数据推出格物大模型,节省了教师约30%的作业批改时间、降低了约20%的教育资源制作成本。

云蝶科技推出专为教师设计的云蝶行知大模型,通过5万节课堂语料训练,提供“听、评、读、写”服务,提升教学效率和教研质量;深圳果力智能、广州乐庚信息开发的辅助教学机器人相关产品分别入选广东省首批“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在赋能教育场景打造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进一步加强与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合作,常态化参与“广东开学第一课”、组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走进课堂等;持续推动产业生态建设,大力部署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产品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场景规模化部署推广。

文 | 记者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