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節目《中文怪物》,成為熱議話題,總觀看次數已超過1751萬,專訪資深影評人彌勒熊,解析《中文怪物》現象。
《中文怪物》以中文競賽意外爆紅,凸顯新媒體時代「創意勝於資源」的顛覆力量。這種「沒有電視台資源卻勝過電視台」的現象,提醒台灣影視圈長期依賴大卡司與高預算,可能忽略內容本身的創新與真誠。彌勒熊認為,《中文怪物》以強烈主題與接地氣的互動贏得觀眾,證明觀眾以點擊率與共鳴自行淘汰了老哏與公式化節目。
事實上,在台灣的外國創作者以親近、生活化的敘事角度呈現台灣,反而更能引發本地觀眾共鳴,這同時帶出一種語言與文化的複雜情緒,是既有自豪,也有自卑與虛榮的交錯。從平台世代來看,YouTube節目具備互動性、去「官方感」的民間敘事優勢;再加上精準的行銷整合(例如首集播出後在多頻道同步宣傳),形成對傳統媒體的強力反噬。
但彌勒熊也提出警示:新媒體生態中創作者往往缺乏經紀或公司把關,容易被商業利益綁架,立場與專業性可能受侵蝕。他建議檢視節目報酬、評審資格與幕後團隊的成本結構,確保節目在爆紅之外仍具公平性與專業。面對這場以「內容為王」的變局,傳統電視台與OTT平台應思考是吸納網紅流量合作,或是自我投入創新內容;同時,也應用這股熱潮推動國家語言與文化多元,例如鼓勵出現「台語怪物」、「客語怪物」、「原住民語怪物」等節目,將流量導向語言文化保存與展現。
《中文怪物》帶來的啟示是:真誠與創意、民間敘事與行銷策略,已成為新時代流量密碼;台灣影視圈若能正視危機並積極轉型,仍有機會把這波浪潮轉化為文化與產業的長期紅利。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FrecuenciaCada día
- Publicado28 de octubre de 2025, 11:00 p.m. UTC
- Temporada1
- Episodio732
- ClasificaciónAp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