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这个国庆,广东把新能源车、屋顶、充电桩“喊来”一起赚钱!

这个“超级黄金周”,广东人除了逛景区、吃月饼,还顺手干了一件低碳大事——10月1日至3日以及10月6日,全省7万多辆新能源车和14家屋顶光伏,一起在电网“打卡上班”。

这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首次把“车网互动”和“虚拟电厂”双双请上舞台,让新能源车、充电桩、屋顶电站秒变“移动储能”和“微型电厂”。据统计,国庆当天参与午间调峰的发电类虚拟电厂运营商代理规模共26兆瓦,调控量达16兆瓦;车网互动增加午间最大充电负荷3.31万千瓦,累计响应电量91.86万千瓦时,相当于广州塔亮灯30个月。

7万辆车“加班”充电,车主躺赚红包

记者从广东电网获悉,活动期间,充电服务费最高下降0.90元/度。以一辆电池容量为60千瓦时的电动汽车为例,单次充电最多可节省54元。“我立马预约,一觉睡醒电满了,账户多了顿奶茶钱。”广州特斯拉车主周小姐参加的正是广东电网联合碧辟小桔、特来电、广东电动等10家运营商推出的“假期填谷套餐”。

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负荷管理部专责陈健强算了一笔账:1949座充电站、2.1万个充电桩同时“换档期”,把原本凌晨的充电负荷搬到光伏大发的中午,最高多“吃”掉3.3万千瓦绿电。“电网不用点火电机组,车主少花钱,运营商拿补贴,三方共赢。”陈健强补充道。

“车网互动一张图”上线,充电桩秒变“调度员”

这么多车、桩如何“齐步走”?广东电网把数据全部接进新上线的“车网互动一张图”平台,从发起邀约、车主预约、充电桩响应到效果评估,全流程像打车软件一样可视。“简单说,以后充电桩就是负管中心的‘编外员工’。”陈健强打了一个比喻。

作为线上“电力管家”,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与充电运营商签订长期协议,将各个充电站点接入自家的“粤能投”虚拟电厂平台,通过数字技术,把平时分散的电动汽车充电资源“打包”整合,打通分布资源与电网的链接。而且假期结束后,这些资源也不会“散场”,为今后常态化运营“虚拟电厂”打下基础。

据广东电网介绍,本次活动聚焦两大核心:一是引导车主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二是让电动汽车更灵活地响应电网需求。正如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经营部总经理侯铁铸所言:“我们通过精准引导与优惠激励,吸引大家在节假日等用电较少的时段充电,既帮助消纳更多绿色电力,也进一步优化了电力资源的配置。”

2家发电类虚拟电厂运营商“组团”出道,首次实战调峰

不仅车能干,屋顶也能干。10月1日中午,中山市民李先生家的屋顶光伏被远程调低出力300千瓦。

这是粤能投、中山综合能源两家“发电类虚拟电厂”首次实战:把14家10千伏和380伏分布式光伏资源、总计26兆瓦的屋顶光伏、小型分布式电站聚合成一家“云端电厂”,调度指令一下,16兆瓦负荷“说降就降”,精度、速度全部达标。“相当于给电网免费赠送了一台可随时调控的发电机。”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经理刘洋说道。

从“看不到”到“调得动”,虚拟电厂有了广东模板

“分布式光伏星星点点,以前‘看得见却摸不到’,现在通过边缘集群、5G专网、聚合建模,全部纳入电网调度‘好友列表’。”刘洋透露,广东电网已发布全国首份《发电类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并网流程、安全隔离、数据接口全部标准化,“想加盟,照着说明书插网线就行”。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广东将推动首批虚拟电厂参与区域现货市场,进一步探索“电能量、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等多元盈利模式,形成更灵活多样的收益场景。

假期结束,人车散去,但广东电网的实验才刚刚开局:当每一辆车、每一片屋顶都能被“叫醒”干活,真正的“全民电厂”时代也就不远了。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欧阳逸雪 沈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