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高科技加持,广东电网日以继夜忙抢修

强台风“麦德姆”过境后,广东电网防风防汛响应降至IV级,电网铁军日夜兼程、一刻不停开展抢修复电,抢修力量持续增加,受影响用户正逐步有序恢复。截至10月7日12时,广东电网累计出动约7.5万人次,车辆15436台次,应急发电车294台、应急发电机6729台。

中秋佳节抢修忙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人星夜赴团圆,有人点亮团圆路。在泥泞里、在杆塔上、在设备旁,电力抢修人员的头灯成了深夜最明亮的月光。

中秋的月圆,深夜,一支千里驰援的队伍“灯火守护者”又顶着湿冷的夜风继续出发。台风过境后,湛江雷州纪家镇漆黑的山林一片狼藉,狂风裹挟着暴雨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这条10千伏公益线是纪家镇多个村落的重要供电线路,台风过境时,成片的树木被连根拔起,厚重的枝干死死压在导线上,导致多处电线杆倾斜、导线移位。故障点深藏山林腹地,泥泞的山路在手电筒的光束下泛着水光,每前进一步都充满挑战。

“我们下午接到支援指令后,立即带着抢修物资出发,到达现场一看,比预想的情况更复杂。”南方电网广东汕头濠江供电局抢修队上山途中,不时有被台风刮倒的树木突然倒下堵住路口,“山路本来就窄,加上周围乌漆墨黑,车辆都要小心翼翼地开。”

几经周折,抢修队终于来到故障点,抢修作业正式开始。队员们分工明确,有的手持油锯清理树障,有的登上绝缘梯检查导线损伤情况,有的则在地面协调物资转运。

停电导致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抢修现场的照明灯和月光汇成一片“光点”。7日凌晨2点30分,最后一根倾斜的电线杆终于被调整到位。支援队队员们收拾好抢修工具,拖着疲惫的身躯下山。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成为这个台风过后的夜晚中秋台风夜最温暖的风景。

高科技成“抢修神器”

目前,广东电网抗风保电进入关键期,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应急通信设备等“抢修神器”加持,抢修队伍如虎添翼。

“供电哥哥好厉害!飞机往那个方向飞,电线都朝着那个方向去的!”10月7日清晨,南方电网广东潮州供电局抗灾复电抢修队无人机组在村里小朋友的帮助下,对坡头供电所所属的10千伏供电线路进行精细化巡查,大幅提升了巡线效率和精准度,为后续快速制定抢修方案、恢复供电赢得了宝贵时间。

广东电网供电抢修人员再添“数字帮手”。广东电网公司数字化战队开发“停复电数据智能抓取机器人”,可实时抓取电网停复电动态数据,将数据同步传输至可供千人同时在线编辑的超级表单,实现停复电数据的实时统计、自动整合与展示,效率提升近30倍,让各级抢修人员能及时掌握电网停复电进度,为保供电决策按下“加速键”。

应急通信是电力应急指挥的“生命线”。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派出应急通信保障小组和应急抢修小队,兵分多路赶往受灾地区,累计投放应急卫星指挥车、高通量便携站等应急通信设备超300套,在抢修现场仅用15分钟就能架设完成高通量便携卫星站和数字集群基站,有效解决了供电所区域内指挥部互联网通信和语音指挥调度通信问题。

“志愿红”送“暖心月”

“阿叔,我们给您送‘月亮’了!”10月6日晚,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青年突击队队员刘鹏政,一手提着应急灯、充电宝等应急物资,一手抱着几盏红彤彤的灯笼,穿梭在湛江市遂溪县村民家中。刘鹏政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望着远处零星亮起的灯火,语气坚定,“我们多跑一户,就多一户人家能感受到这份中秋的温暖。守护万家灯火,就是我们供电人最特别的团圆。”

中秋夜前夕,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集结全省10个地市局支援湛江,组织1990名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营销工作人员、部分员工家属齐上阵,连夜携带着中秋灯笼、大型充电宝、应急灯、手电筒等应急便民物资安抚受灾群众,累计服务23.15万人次,全面有序做好民生用电保障,为每条自然村至少“点亮一盏灯”。

“陈伯伯,这盏应急灯您留着晚上用,起来走动更安全。”一个个醒目的“红马甲”在乡间穿梭,细心了解村民需求,耐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将充电宝、应急灯和中秋灯笼送到需要的群众手中。一位正在充电的村民感慨:“你们想得太周到了,看到这些应急设备和红灯笼,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广东电网公司温馨提醒大家,要密切留意天气信息,台风天气尽量减少外出,远离电线杆、配电变压器台架等设施,及时对家里的线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家中电器泡水、受潮,一定要将电器彻底干燥后再使用。各社会用电主体要做好产权所属设备检查,发现隐患请及时排除。如发现供电线路断落、供电设备浸水,请立刻远离并及时拨打供电24小时抢修服务热线95598。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沈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