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出口势头强劲!前8月广州海关关区“新三样”出口额达175.7亿元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与 “双碳” 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 “新三样” 产品备受国际市场青睐。作为外贸大省的重要通关枢纽,广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 8 月,该关关区企业出口 “新三样” 产品达 175.7 亿元,同比增长 46.3%,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 “广东智造” 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持续释放竞争力。

“线上提交申请后,30 分钟内就完成了检验放行,还能直接在线获取鉴定结果单,比以前高效太多了!” 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与物料控制部负责人余长旺,对广州海关的 “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业务管理系统” 赞不绝口。不久前,该公司一批价值 30 万元的锂离子电池组包装,通过这套系统完成申报后,海关在线比对信息确认合格,直接免于现场查验放行。

据了解,在海关总署《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方案》框架下,广州海关创新打造的 “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 “数据跑路” 替代 “人员跑腿”。企业申报时只需上传生产过程中顺势采集的产品信息,海关便会与系统数据库中已检验合格的历史数据自动校验,无异常即可快速放行。对比传统模式,单批货物预约查检时间从约 72 小时压缩至 30 分钟内,仅瑞庆时代一家企业,年均就能节省仓储、物流及人力成本超 250 万元,真正实现了 “安全监管” 与 “高效通关” 的双赢。

锂电池作为 “新三样” 中的核心品类,其出口涉及危险货物运输的特殊要求。为帮助企业合规拓展海外市场,广州海关所属肇庆海关落实 “关长送政策上门”“问题清零” 等长效机制,组织业务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详解出口目的国危险货物包装检验标准、运输技术规范及报关流程,指导企业建立产品验收、溯源管理等全链条制度,完善标签标识,从源头保障运输安全。今年前 8 月,肇庆海关监管出口锂电池约 4.5 亿元,为企业抢占国际市场赢得先机。

光伏产品出口同样表现亮眼。在广州市花都区汽车产业园,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自动层叠设备精准排布电池片,智能机械手有序完成排版,每 15 秒就有一块太阳能电池组件下线。9 月 13 日,该公司一批价值超 210 万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经广州海关所属花都海关监管后,顺利发往黎巴嫩。

“我们今年推出的新一代 BC 背接触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 24.8%,还能适应高温、水上等严苛环境,一上市就拿到了欧洲客户 200 多个货柜的订单,生产计划已排到 12 月。” 公司运营支持总监董晓婷介绍,这款组件通过工艺创新将电极移至电池背面,既最大化吸收太阳光,又缩短电荷传输路径,显著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率,成为海外市场的 “抢手货”。

为助力光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花都海关主动靠前服务:多次深入企业调研,量身定制政策帮扶 “组合包”;安排专人跟踪太阳能电池产品主要进口国的技术法规与贸易规定,帮助企业应对技贸壁垒;指导企业应用 “一港通” 等物流模式,优化通关流程。“我们还会提前对接企业投产计划,提供‘点对点’的规范申报和归类指导,让产品出口更顺畅。” 花都海关花都港监管科科长袁大勇表示。今年前 8 月,花都海关监管出口太阳能电池产品约 1.1 亿元,为企业出海注入强劲信心。

文、图 | 记者 汪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