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进入第二日,现场客流如织,人气高涨。
第一期展览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为全球采购商呈现一场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交相辉映的贸易盛宴。
在参展的1.2万家企业中,记者巡展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作为文具行业的领军企业,来自宁波的中国大型文具出口商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多年前,贝发凭借一支笔通过参加广交会打开了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出口排名第一的文具企业。
可以说从企业创办之初,几乎从未缺席广交会的第二、三期,但今年贝发集团首次亮相广交会一期,以全新的身份登场。
在第一期先进制造展区的贝发展台上,看不到文具的身影,反而陈列的是全新的翻译系列产品。
有着“亚洲笔王”之称的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也化身为产品代言人,佩戴着最新研发的一款搭载ChatGPT4.0的AI音频翻译眼镜与客户交流。
“从文具制造到AI智能翻译设备,这不是简单的跨界,而是基于我们多年外贸实践中的痛点而生。”邱智铭表示。语言障碍曾是外贸业务中的一大难题,贝发每年在翻译服务上的支出高达十万美元以上。正是这一现实需求,促使贝发决定切入AI翻译赛道。
如今,贝发推出集AI交互、实时翻译、录音记录等多功能的智能音频翻译眼镜,兼具健康管理和实时翻译的智能手表耳机等系列产品,不仅支持超过一百多种种语言实时翻译,外国客户说话时,手机端能即时转译为中文,系统还融入了外贸术语库,能规避关键条款的歧义,准确率高达98%,确保商务贸易的精准度,首次亮相广交会,成为展会“新宠”,引发现场客商高度关注。
“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创新是破局的唯一路径。”邱智铭强调。未来,贝发将继续深耕AI领域,年底还将推出数字交互AI机器人,并开设首家体验店,进一步拓展智能应用场景。
从“一支笔”起家,到AI智能破局,贝发集团正在用创新开辟新的市场增长点。而这也是无数中国制造企业积极拥抱数智化浪潮、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统筹|刘佳宁 孙绮曼
文、图|记者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