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深圳迎来绿色物流新里程碑,深国际坪深重卡兆瓦超充站正式投运,成为“超充之城2.0”首批兆瓦级超充示范站点。该站采用华为兆瓦超充技术,一辆卡车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的高效补能,大幅提升电动重卡运营效率,推动交通物流行业迈向全电化、低碳化。
此举不仅是深圳加快“超充之城2.0”建设的关键一步,更意味着我国在重卡电动化技术和兆瓦超充网络布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华为联合多家企业宣布,年内将在深圳建成20座兆瓦超充场站,明年拓展至大湾区500座,全面推动新能源重卡从示范运营走向规模化商用。
技术突破:
兆瓦超充如何重塑重卡补能体验?
“充电像加油一样快,不再是乘用车的专属体验。”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服体系总裁周建军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华为兆瓦超超充技术首次规模化应用于重卡领域,其核心突破在于电压和电流的双重提升,支持“千伏千安”级充电,真正实现“5分钟续航百公里”,媲美燃油重卡加油体验。
交通运输部科学院专家陆旭东进一步指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公路货运市场,重卡电动化仍面临补能慢、效率低等痛点。“兆瓦超充不仅是一个技术选项,更是推动零碳货运走廊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他表示,国家已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鼓励电动重卡和超充网络发展,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正在形成。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透露,华为将通过“一个规划、一个标准、一个平台”推进超充网络建设。“AI+大数据将精准识别物流路线,优化超充场站布局;联盟伙伴共同定义兆瓦超充车型标准,打破互联互通壁垒。”他表示,年内深圳将建成20座兆瓦超充场站,明年拓展至湾区500座,快速打通重卡电动化“最后一公里”。
生态共建:
谁在参与这场“绿色货运革命”?
“物流园区不再是单纯的货物中转站,而是能源枢纽的关键锚点。”深圳国际控股副总裁范志勇强调。深国际作为首站运营方,正推动物流园区从“建桩”向“建生态”转型,通过“物理空间+能源空间”叠加,让每座园区成为绿电网络节点。
金融力量也在加速入场。中建投租赁副总经理武向阳表示,绿色金融正成为超充基建的“催化剂”。“我们通过多元融资模式降低场站建设成本,吸引更多运营方加入,实现超充网络快速成网、可持续运营。”
运营环节同样关键。深博创集团董事长牛巍分享道:“通过实时监控、经营分析平台,我们实现车、桩、网高效协同,未来还将打造‘重卡司机之家’,拓展休憩、餐饮等场景服务,让超充站成为物流生态的综合节点。”
车企与产业链企业也已行动起来。徐工集团新能源中心电控所所长裴崇利称,徐工已实现电动重卡全场景覆盖,“从公路干线到矿山市政,兆瓦超充将助力电动重卡走向开放场景”。广汽领程CTO于维东则指出,电动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低于燃油车,“车桩协同共建将是未来主流模式”。
文、图、视频 | 记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