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改變全球汽車業的兩股力量:特斯拉和中國汽車業。特斯拉從電動車跨足自動駕駛和機器人,不斷創造新賽道吸引資本市場關注,也讓同業疲於追趕;中國汽車業則是抓住國內市場躍居全球最大市場吸收養份,並在政策支持和補貼下強勢出口,將中國推上最大汽車出口國寶座。
全球車市一年約九千萬輛,史上僅有德國福斯和日本豐田有年產一千萬輛的實力,美國通用則接近,但如今都感受來自中國同業的壓力。
當汽車越來越電子化、智慧化,整體從產品開發到用戶行為都跟著改變。傳統開發一款新車需五年時間,如今已縮短到兩年,中間則透過讓更多系統標準化和零件共用,類似電腦和手機。隨著自駕將逐漸取代手駕,擁有汽車的概念將部分被付費取得出行服務和租賃所替代,車廠面對的客戶也會改變,而買車客戶的使用方式也不同。
除了比科技創新,還要比自我破壞再生的能力,而這些正是擅長內捲的中國汽車業每天都在做的事。
范炘觀察,歐美日車廠並非等著挨打,而是正從防守轉為玫擊,從研發、品牌到通路做調整,在2026會有許多新動作和結果出現。
--
閱讀更多》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5038/physical-ai-taiwan-chance
歡迎訂閱數位時代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bnext_official
有合作需求請洽: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Bilgi
- Şov
- Kanal
- SıklıkHaftada İki Kez
- Yayınlanma Tarihi12 Kasım 2025 22:17 UTC
- Uzunluk1sa 9dk
- SınıflandırmaUyg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