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两代企业家共话粤企代际传承:创一代不仅是交班人,更是创二代最好的搭档|创二代来啦

秋日的岭南,清风送爽,一场聚焦广东民营企业代际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对话在羊城广州拉开帷幕。9月20日,百步青年六周年家宴启幕,上百位不同领域的优秀创一代、创二代、青年创业者齐聚一堂,与行业大咖、成长导师共话代际传承与发展课题。活动与会嘉宾共同回溯了百步青年六年成长历程,围绕创二代“接班经”展开热烈探讨与经验共享,为广东民企传承注入新的思路与活力。

创二代分享:调整心态、打磨韧性很重要

活动现场,最受关注的当属创二代的分享环节,多位年轻创二代轮番登场,讲述各自鲜活的传承故事。他们中有人深耕父辈基业,在传统领域推动全新转型,实现“子承父业再升级”;也有人跳出既有赛道,瞄准新兴领域开辟新局。

“家族企业是父辈在市场多年竞争后积累下来的产业,是非常不容易。创二代如果能转变思想,在当前时代机遇和市场条件下,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来自广州千乐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创二代翁瑞告诉记者,其公司主要从事ELLE Active等国外品牌中国区总授权业务,产品涵盖男女多品类服饰箱包。这位创二代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在其他公司历练两年,去年才回归家族企业。“父亲年事渐高,且我们正推的运动休闲系列定位年轻化,需要更贴近年轻市场的人来运营,我便回来接过了接力棒。”

接班后,翁瑞大刀阔斧推进变革。“我们重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无纸化办公基础上,正打通市场、供应链、设计端、商品端全链条数据,只有数据打通了,才能为设计和市场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我们还将AI引入设计端和产品端,实现降本增效。”翁瑞告诉记者,产品端则主打多场景、多功能的优化升级。“比如我们设计的一款包,既可以用于运动,也能满足商务出行需求,还能装宠物,核心就是强调产品的多功能、多场景适配。”从数据驱动到产品创新,翁瑞正以年轻视角为家族企业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动能。

与父亲共事一年多的过程中,翁瑞沉淀下关于民企二代接班的思考。“创二代接班首先要调整心态。”翁瑞表示,父辈的管理经验、对企业价值的塑造以及历史沉淀都无比宝贵,他们历经的经济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远超二代。二代要调整心态,将新视角与父辈经验结合,明确双方目标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如此,摩擦便能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

“除了心态,还要有韧性。”翁瑞补充道,多数二代生活顺遂,易轻视目标难度,但实际管理并非如此。管理工作能拓展格局,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要具备韧性,理清思路,逐个攻克困难,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来自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创二代滕婧也有同样的感悟。“创二代和一代的区别,是我们成长在父母搭建的平台里,有着更好的资源和机会,我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发展,要有感恩的心。”滕婧直言,成功需要强大的心理韧性,这是创二代最需向父辈学习的。“我们企业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挑战,不断面临转型压力,从我父亲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创一代企业家在每一次困难中挺过来,他们内心非常坚强,无论面对失败还是不确定的结果,都能保持乐观,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接受失败、享受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心理韧性,这对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过来人”寄语:传承培养要前置,做二代的好搭档

现场,创二代、青年企业家热烈分享接班感悟,多位知名企业家、“创一代”前辈则用“过来人”的视角寄语粤商青年一代。“一代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敢于争取机会、敢于吃苦、敢于从无到有创造,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和创业历程里积累了很多的智慧,一代非常重要是要把这种精神传导给二代。二代有非常好的成长环境和眼界,二代的成长环境和基础是我们当时缺失的,但是他们可能精神层面上跟一代有所不同,在动力上需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古色女装品牌创始人封莉表示。

“我认为交接班不只是孩子需要成长,家长同样有成长需求。接班不一定在正式交班时才开始,可能从孩子上学时就要规划,甚至更早。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经历,提前思考交接事宜,分析他在交接中的优势,找准成功机会切入,并以此为基础与他展开前期沟通。”封莉建议,二代可以现场是在家族企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拓新业务。第一代创业者积累的资源与优势快速梳理整合,为二代提供有力支持,以便快速与他建立合作。父母不仅是企业的交接人,更是二代的合作搭档。让创二代从无到有地负责整个过程,会更有成就感,也会更快找到合适的业务切口与发展思路。

“广府自古以来就有‘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成就了我们的价值内核:一方面扎根脚下的土地,务实去闯;另一方面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去开拓更多可能性。务实、包容、开拓,这是我们古色的精神,也是我们对代际传承、二代创业的畅想和祝福。”封莉补充道。

章动咨询创始人、中国家族企业研究院院长王兆敏也认为,传承培养的环节应该前置。“目前广东的很多民营企业已经进入集中传承接班的阶段,不过这些企业的接班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或经验,情况并不统一。很多民营企业家并没有针对孩子的接班问题进行专门的辅导和培养。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引和引导,导致企业在传承接班时存在断层,接班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最好的情况是,二代在大学刚毕业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能接受系统的传承培养。”王兆敏对记者分析,对一代来说,把二代安排在自己身边工作就是很好的培养方式。既能让二代逐渐熟悉企业,也能让二代慢慢理解企业文化。“现在很多一代企业家都向我抱怨二代不理解企业文化,其实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没有提前让二代深入接触企业。我认为,在培养完二代之后,还应该立即开始培养三代,这其实就是更长远的提前布局。观察那些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无论是日本的百年家族企业,还是欧美的长寿企业,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非常严格,比如日本开小面馆的家庭,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下面条,熟悉家族业务。”

文 | 记者 莫谨榕 扶贝贝

图 |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