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双节假期圆满收官,广东文旅成绩亮眼: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旅游收入613.2亿元

10月8日,长达八天的国庆中秋长假终于迎来尾声,广东省文旅消费市场晒出亮眼成绩,为假期画上圆满句号。

据初步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增长11.5%;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增长14.2%。

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21.9万人次,增长16.5%;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365.5万人次,增长14.8%;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增长14.7%;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269.1万人次,增长17.0%;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291.6万人,增长16.2%。

全省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2.5%。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以惠民乐民点亮人民美好生活

节日期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紧扣“双节”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文艺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各级开展了“艺动湾区——白鹅潭大舞台周末艺术汇”系列演出、戏剧舞剧、音乐会、主题文献展陈展览和中秋灯会等各项文旅活动近3000场。

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重要契机,策划并开展了“趣动全运 文旅有约”广东文旅全运嘉年华活动,打造出一场全民可参与、可享受的节日文化盛宴,进一步激发群众跟着全运会游广东的热情。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持续火爆,广东歌舞剧院“紫罗兰电声乐队乐满共此时”音乐会、“艺动湾区——白鹅潭大舞台周末艺术汇”系列演出等大型演出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结合当地特色文旅资源,深入开展多姿多彩的惠民活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等15家广东抗战类博物馆纪念馆联盟单位及相关革命类纪念馆、博物馆集中推出系列抗战专题展览,吸引游客35.03万人次。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江门市博物馆、东莞市黄牛埔美术馆三地同步展出“烽火文澜——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专题展”,凝聚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

汕头市举办“华夏民俗文化周暨潮汕民俗文化博览会”,以“兴·潮”为主题汇聚潮汕特色文化元素及民俗精粹。

珠海市举办“乙巳年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将中秋传统节日与民间赛歌、民间创作相结合,更好地保持和弘扬“中秋对歌会”省级非遗项目。

茂名市柏桥服务区推出“齐来趁墟2.0”国庆专场,百姓舞台上高州木偶戏、粤剧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充分发挥节假日消费带动效应

推动文旅促消费增强市场活力

长假期间深入开展广东“金秋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面向广东本地居民、全国来粤游客及入境游客,发放总计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推出相关酒店、景区、线路等文旅产品8折或满额立减、单笔最高减200元的惠民补贴,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假期消费需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

深圳市一系列新地标与新活动相继亮相,欢乐剧场、“湾区之眼”书城、前海冰雪世界等文旅项目正式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全新的文旅空间。

惠州市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乡村、民宿与美食打卡点,有效激活区域文旅活力,假日期间民宿预订火爆,农家乐生意兴旺。

潮州市联合美团平台推出“潮州旅行美好生活券包”,覆盖美食外卖、到店餐饮、酒店住宿、景区门票、旅游用品闪购等多种消费场景。

彰显岭南文化魅力

以多元旅游体验满足游客需求

佛山市“2025佛山咖啡文化周”在顺峰山公园牌坊前盛大启幕,300名本土及来自全国的咖啡主理人、拉花冠军和非遗传承人组成“顺德”字样方阵,成功挑战“最多人同时冲煮咖啡”吉尼斯世界纪录。

东莞市在可园博物馆举行“天涯行旅月・可园中秋圆”活动,引领游客在百年园林中沉浸式体验一个具有岭南韵味的中秋。

揭阳市古城修缮升级、焕新引客,假日期间中秋唱游古城晚会、主题音乐会、铁枝木偶戏表演、进贤故事会、经典朗诵等活动进一步增添浓郁文化韵味。

文 | 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粤文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