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典奥运会跆拳道67公斤级金牌得主、现任中山大学教师罗微,如今在校园里教授跆拳道,把自己对体育的热爱和奥运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很多人眼中的她,是坚毅果敢的奥运冠军,但在2020年成为妈妈后,她也和许多新手妈妈一样,面对哺乳期的艰辛和挑战。
在女儿五个月的时候,罗微有一个需要去外地出差的工作任务。想到如果不带娃外出,不仅要用吸奶器,而且洗出的母乳也没有冷冻条件,储存和携带都很麻烦,于是她决定带宝宝一起出差。
“为了节约时间,我选择飞机的出行方式。虽然路途时间不长,但宝宝随时会哭闹,尤其在飞机上,周围有其他乘客,在起飞降落期间也不可能站起来走动。即便飞行过程中可以走动,飞机上也没有一个独立空间供妈妈哺乳,所以我带了一条哺乳巾,总算解决难题。”罗微说道。
这段经历,其实是许多母亲的缩影。哺乳期的妈妈们常常在外出和便利之间做艰难取舍。调研显示,不少母亲因为公共场所哺乳不便而减少外出。对很多人来说,哺乳不仅仅是“喂奶”这么简单,它几乎贯穿了母亲的日常:作息被打碎,饮食受限制,身体与心理都在承受负担。而缺乏母婴友好的公共空间,更让这段旅程增添了不必要的困难。
正如罗微所说,“哺乳期确实是一段特殊时期。从宝宝出生到断奶,我没有睡过一个超过2小时的觉,吃喝都需要注意,外出就更别提了,基本只能在家附近活动,不然就得‘要么带娃要么带吸奶器’。这真是人生中既辛苦又幸福的一段时光。宝妈们如果能经常出门遛娃,会增加幸福感,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母婴室的建设,不只是为母亲提供一个隐私空间,也是社会对母婴群体的尊重与支持。它意味着妈妈不必再尴尬地“缩在角落”,让孩子能在公共场所获得更体面的呵护,也展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
罗微呼吁,“我支持在公共场所建设更多母婴友好设施,关爱新手妈妈和婴幼儿,提升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感!”
文|詹淑真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