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有深度

3010.看懂今年以来大涨超50%的科创50指数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看懂今年以来大涨超50%的科创5 0指数。来自超级定投家主理人。

国庆后第一天,A股就为大家带来了大惊喜!主要指数走出“开门红”大涨,沪指突破3900点关口,刷新2015年8月以来新高。科创5 0指数盘中更是飙升超6%虽然最后收盘2.93%但也接近了2021年的高点。而后,就在国庆第二天的市场情绪快速转变,截至10月10日上午收盘,科创5 0指数已回调超4%,剧烈波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科创5 0和创业板指数,都是今年以来关注度很高的指数。在7月到9月的时间里两只指数的涨幅双双超50%。而科创板和创业板,由于都带了个“创”字,经常被合称为“双创指数”。

我就用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解析:科创5 0近期表现如此迅猛的背后原因。我们来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今年的科创5 0,到底为什么涨?

第二,之前科创5 0大涨行情的后续,都如何了?

第三,如果要投科创5 0,需要警惕些什么?

先来看看科创5 0暴涨的原因。

7月以来,科创5 0的成交额和融资余额占比,都发生了显著提升,成交额甚至比去年“924”那波行情还要高。科创5 0的交易数据这么火,背后的核心引擎是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基本面

第一,科创板自有一套“硬科技”门槛,其中“研发强度”是核心的科创指标,这也让科创5 0的研发投入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宽基指数。

第二,看行业构成,半导体在科创5 0里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单它一个行业就占了约66%的市值,足足三分之二。接下来才是医药、光伏和软件开发。可以说,目前在市场众多宽基指数中一提到“算力”“半导体”“芯片”这些标签很多投资者都会直接想到科创5 0今年以来科创5 0和半导体指数芯片指数的走势如出一辙

第三,复盘科创5 0指数近期涨幅较大的几天,基本上都是在AI链发生重大利好事件的时候。

第四,从重仓股穿透来看,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信息:

首先科创5 0指数的集中度很高——前十大权重股之和超过60%,这前十大重仓股7月以来的加权涨幅达到44.67%,几乎与科创5 0整体45.15%的涨幅持平;

进一步看,这十家公司大多集中在半导体行业。另一个特点是,其余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普遍不高;相比之下,非半导体行业的那几家公司,涨幅就明显落后于指数了。

所以,从7月开始的这轮科创5 0大涨,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晰: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带动半导体产业链景气度提升+市场情绪好转资金自然涌向这个方向科创5 0作为宽基指数里“半导体”和“算力”属性较为鲜明的一个就成了资金重点关注的对象吸引了大量流入

然而科创5 0不是第一次走强了那些行情后续都咋样了?从超额收益来看,科创5 0在2020年、2021年都有显著跑赢大盘的阶段性行情。

说不同,确实,每次带动上涨的原因都属于不同行业的热点。但说相同,也确实可以找到明显的共同点:任一前沿科技行业的需求爆发都能迅速点燃市场对科创5 0这个“硬核科技标签”指数的热情

不过,在上涨到见顶后的一段时间里,科创5 0的回撤跌幅,也是比沪深300指数更大的。那这次科创5 0的行情怎么看?

我认为,本次科创5 0行情确实具备比前两次更值得关注的点,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 科创5 0指数这回是“出圈”了。举个例子,参考微信指数的情况,可以看到“科创5 0”近期的热度增速,比“A股”还高。这正是科创5 0,在本轮行情中打出来的名气——现在一提科技半导体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该看看科创5 0了”

第二,本轮需求端受益于全球AI算力的需求爆发。这波行情背后,是全球AI算力需求实实在在的爆发。相比之下,2020年那一轮的需求侧由“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需求”支撑,2021年由新能源+5G支撑,现在来看,都是相对短期的、偏向内部的增长逻辑。所以,我认为这一轮的AI行情,或是更加长期以及全球需求支撑的,值得大家多多关注。

那么如果要投科创5 0我们需要警惕什么风险呢?不过在大家心动之前,这几点风险得心里有数。

首先从估值面来看,确实不便宜。

科创5 0指数的估值,已经是前所未有的贵了。截至9月24日市盈率已经达到188.40倍,这个数字看起来确实很高。我们知道,市盈率=总市值/净利润。这个数字很高,无非两个原因:

要么,是股价涨得太高,分子太大。要么,是公司利润较低,分母太小。但,我们想和大家强调的是,这里有个常见的“认知陷阱”:我们平时在软件上看到的市盈率,用的都是“已披露的财报中的净利润”,这是一个“活在过去”的利润值。而股票投资,更重要的是看“未来预期”。

对于科创5 0这样的成长型指数如果只盯着历史利润算出来的市盈率做投资可能就会错过那些今天还没赚钱但明天潜力巨大的公司。这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简单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就拿全球科技龙头英伟达来说,2023年年中英伟达也曾经到过200以上的市盈率。

不过,随着新的半年报披露,其盈利大增,使得英伟达的市盈率一下子降到100左右,并且在三季报披露后继续降至60左右。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盈利增长跑赢了股价上涨”的故事。股价虽然在涨但因为公司赚的钱增长得更快反而把高估值给消化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科技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足够快那么即便当前的市盈率数值很高也不影响其投资价值。当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英伟达。就像巨头如英特尔就曾因为盈利跟不上,导致股价和估值双双下跌。

所以,现在关键问题就变成了:科创5 0中的高估值公司是否有着足够高的业绩增长能力?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仍有待时间的验证。当然,我也会保持密切关注市场,后续有任何新的洞察,都会第一时间在这里分享。

其次从基本面来看,业绩增长是关键。

对于科技成长股来说,当前的高估值能否站稳,最终要靠未来的业绩增长来兑现。现在来看主要存在两大风险:第一个,如果未来技术突破与市场空间扩张情况不及预期,无法实现营收和利润的高增长,那么股价可能出现大幅回调。

第二个,作为一个新兴的有较大成长空间的产业,必然会迎来进入者增多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还可能会出现类似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过剩价格走低压缩利润等情况。

当然,不同公司表现会因其技术壁垒的高低而截然不同。因此,即便在同一个指数里,各家公司的表现也会出现分化。

从技术面来看,有一定交易拥挤度。从技术面来看,成交额占整个A股市场的比例,是一个我们常用的、用于衡量交易拥挤度的指标。

目前,科创5 0的成交额和成交额占比都来到了历史较高位,这也说明该指数存在一定的交易拥挤度不过交易拥挤不等于马上要跌

通常来说,市场的上涨,都伴随一定的动量效应,也就是“涨的更涨”。不过,如果乐观的交投情绪无法维持,则容易带来较大风险。从跟踪科创5 0指数的E T F规模变化来看,虽然7月以来指数持续上涨,但相关E T F却呈现资金净流出。这表明,部分E T F投资者在当前点位存在一定的“恐高”情绪选择获